中华大文学网
标题:
第三十三回 柳风为"计生"奔走 郭家兄弟喜愁不同
[打印本页]
作者:
郭太白
时间:
2014-1-5 09:25
标题:
第三十三回 柳风为"计生"奔走 郭家兄弟喜愁不同
桃源春幸福园诗会有歌谣道:
同是一座山,同是一架岭;
同是一块地,生蒿也长松。
一年一度蒿枯萎,千秋万代松长青。
一子擎乾坤,伟哉颂英雄。
优生望优育,为国承梁栋。
一代风流万代骄,一枝疏梅数朵红。
傲首迎春春不逝,万花丛中笑鸣钟!
第三十三回
柳风为
"
计生
"
奔走
郭家兄弟喜愁不同
优生优育,培土施肥为成栋;
多子多累,父母终身心难轻。
男女平等,生儿生女一般样;
男到女家,女做媳妇亲肝肠。
小欢欢歪着头撇着嘴搂着柳风的脖子,将口唇贴近柳风耳朵说:
"
娘,真有个小弟弟,才这么长……
"
她用两只小手等了一下,接着说:
"
那是我妈生的哩,接生的王阿姨还来过我家,咋能是拾的弟弟!
"
原来,踏泥庄自从展开轰轰烈烈的独生子女运动后,成会的女儿已经四岁。媳妇爱存毅然决定去做绝育手术,但成会想无论如何让媳妇生个男孩,他心里有了计划,也做了安排。晚上回到家里,坐在沙发上二郎腿一架,把爱存唤到跟前:
"
掌柜的,想和你商量个事哩……
"
爱存见他跑了一天没招家,晚上回来还大丈夫势列上,要商量事!就坐在对面没好气地问:
"
今天弄啥去了?也不吭一声,该给你做饭,还是不做!吃饭该找,还是不找,到那答找?居家过日子,这样像个啥!
"
成会自知理亏,只是抽了根烟衔在嘴角。等爱存把话说完才开了口:
"
爱存,这个,我知道。出门不该不给你说。不过有个大事没来得及。晚上嘛,专门给你讲个明白。
"
爱存心想:你成会一辈子都没志气,弄不成个事,今天还提弄啥大事!便用鄙夷的目光盯着他问:
"
啥大事?
"
成会将双膝一抱,直眉瞪眼望着爱存说:
"
咱庄计划生育那么紧,要你去作手术。可咱没个顶门立户的主子,我心里总不踏实,放不下,所以……
"
爱存疑惑不解地问:
"
大事,大事,你说应当咋弄?
"
"
唉!
"
成会低头叹口气说:
"
世上办啥事都难哩!我为这跑了一天,总算有了眉目:尚礼庄有个两口没生育能力,想抱个孩子,男娃女娃都不嫌。我已说好了,把欢欢叫人家领去!咱还能再生一胎。
"
爱存听后气得怒容满面,噘着嘴巴,鼻子喘着粗气只
"
哼哼
"
,背过身子不想理他。愣了愣又转过身来嚷:
"
原是这个大事?咱周欢已四岁,养活恁大,实不容易!有人要问欢欢咋啦,给人咋说哩?
"
成会早已胸有成竹,开口便道:
"
就说得病死啦,埋啦……谁会追究到阴司去。就是这大事,给你打招呼。
"
爱存又急又气伸着脖子偏着头问:
"
哎呀,你真会出点子?那另生一胎再是女娃,又该咋办?
"
成会固执地说:
"
那就不一定了。呸,真妇人眼光!车到山前必有路,除了死法尽活方。还用同样办法,说得紧病扔了。拼搏奋斗,继续再生!
"
"
哎哟,我的欢她爸,恐怕哄不过人还要丢胎子。
"
爱存一边说,双手拍着膝盖跺着脚。成会还是那么固执,死制司马懿要制到底:
"
那可不一定。蒙混过关嘛,混不过,咱也不后悔!
"
爱存知道丈夫的脾气。正面顶撞不解决问题,需智取才行。就问:
"
那咱周欢啥时抱走哩?是人家来抱,还是咱送去?
"
成会见爱存认上铆眼,压低声音附耳说:
"
明天晚上十一点来领。孩子那么大了,啥事都懂,她长大后还不认你这妈么!
"
他拍了拍爱存肩膀:
"
绝对保密!
"
爱存知道执拗不过,勉强点头答应说:
"
那还用提,敢给谁漏这底!那我也该给孩子准备衣服,把孩子的东西都带去。
"
爱存那能舍得整天陪在自己身边的亲骨肉哩!听丈夫说了后,认为确是大事,急得她一夜没睡成觉,脑子回旋着几句话:
成会重男轻女,想把周欢外许!
计生专干嫂子,请你替我作主。
第二天清早,她把这几句话写在一张纸上,折叠好装入旧信封,让周欢送到杨柳风家去。柳风看后想:事不宜迟,一定要尽快替爱存把这件事处理好。让她把心里包袱放下来。
因为一切都安排停当,成会一直呆在家中。但等办妥这件事哩。早饭时,柳风来到成会家,装做来作动员的样子:
"
妹子,人家都去作手术,你准备啥时动身?
"
爱存低着头也不搭话,也不睬她。听见柳风说话,成会大摇大摆出来说:
"
杨专干,一孩化咱响应。放心,不是不去。做手术要人护理么,我感冒了,发高烧,欢欢又得急性肺炎,她要管娃,我还得人侍候。缓三、两天,我强点,欢欢好了,陪她一块去。
"
柳风说:
"
兄弟,你和孩子有病都要抓紧治。爱存去做手术,护理也很劳累,兄弟没必要去了,就在家养病,照顾孩子。放心吧,爱存作手术,嫂子替你照应。
"
"
嫂子,那咋能行?绝对不行!
"
"
能成!
"
杨专干敲明叫响地说:
"
乡上送来通知,没做一孩化绝育手术的,今天全乡、村、社总动员,尤其咱踏泥庄这文明示范村要做榜样。今中午动身,明天就可以回来。兄弟和孩子都有病,嫂子一句话,请村卫生所乡医及时上门治疗。爱存有我照顾,保证顺利安全。放心,有啥事,嫂子一概承担!
"
成会见计划落空,急得跑到柳风面前手指舞指地说
"
哎哟,嫂子,不信迟一天都不行么?
"
柳风理直气壮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很坚决地说:
"
不行,乡政府有安排,在外地的都得回来,何况村里的今天中午一定得去,乡上还安排专车接送哩。
"
"
那……那……
"
急得成会手足失措,转出转进坐立不安,不知该咋样好。
柳风知道成会心里有病,便越发体贴照顾
"
那啥哩?兄弟还有啥困难只管说,嫂子会替你解决!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医生有医生,兄弟先说得个啥?
"
成会
"
哼囔
"
了一阵才说:
"
得个人!
"
柳风道:
"
我也知道兄弟有病去不得。啥都不用你管,有嫂子替你护理,花钱……
"
"
唉!唉!唉!
"
成会心里有事能给谁说,他只发毛焦,背过身跺脚叹气。
柳风还是比前比后地解释安慰:
"
兄弟有啥想不通?咱村都实行了一孩化,单女户不少嘛。
"
这时老姚的侄子春龙来了,他听成会的话味,领会其中奥妙说:
"
杨专干,他想要个顶门杠子哩!成会哥,我偏爱女娃,我家是小子,若同意,咱俩调换一下不就得了么!
"
"
哔哔
"
,乡上计生服务站的专车停在成会家门前,柳风只是催促:
"
兄弟,快请爱存上车。
"
成会心里有鬼,只打岔:
"
你叫,只要她去,我没意见……
"
"
爱存,
--"
柳风喊。
"
哎
--"
爱存拉长嗓子答了声,但在房子没出来。
柳风风趣地说:
"
我妹子正在梳妆,没人做伴娘还不上轿哩。让我看凤冠霞帔穿好没有,叫嫂子瞧瞧去!嫂子给你做伴娘,咋向?
"
柳风话音刚落,只听一声
"
来了来了
"
。爱存出门一溜烟上了车,柳风也跟着跨上车。只见爱存向车窗外,边摇手边喊:
"
掌柜的,明天就回来了,把欢欢照看好。
"
"
呼
--"
一声,汽车顺公路向乡计生服务站驶去。
三年多来,踏泥庄还没有生二胎的先例。谁知爱存绝育时已怀上孕,成会硬是不让做人流手术,隐瞒了几个月,才产下个男孩。成会冒这尖,自觉恐慌、羞惭,两天也没出门,在家陪媳妇闷坐,眉头不知皱了多少下,总算编弄了个万全策。他喜滋滋地跑到计生专干杨柳风家里,说媳妇爱存熬娘家回来已是傍晚,走到骞雷寨村头,见路旁有一婴儿躺在新棉褥上,
"
哼哎,哼哎……
"
地叫。爱存一惊,跳下自行车便喊:
"
谁这娃仔?
"
她呆立许久见无人应声,料是刚超生的黑孩子!看这婴儿白胖细嫩的脸蛋,睁着圆溜溜的杏核大眼睛,莲菜拐似的双腿还一蹬一蹬,真可爱。她浑身一热,便撑好自行车,将孩子抱起。孩子不叫唤了,张着小口像要吃奶。她想,好乖好壮实的孩子,谁心硬像石头,舍得将这活拉拉的肉疙瘩,像扔瓜皮一样丢弃路旁。爱存又解开尿布,孩子那小鸡鸡一注一注喷着水……爱存心想,咱家没个小子,正巧碰在茬儿,踌躇片刻,他又想起了雷锋、王杰那些英雄模范人物舍己救人的光辉形象,才将孩子抱回家来准备抚养。
"
杨嫂子,你说遇到这特殊情况,该管还是该溜?
"
成会说得绘声绘色。
柳风已从欢欢口中知道来龙去脉,故意托着腮帮子想了想说:
"
孩子生在中华大地,就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要受法律保护,该管。就是不抱走,他爸他妈也不忍将孩子冻饿在路旁……抱回家也好,只是要通过鉴定手续,才能添报户口哩。
"
"
啥,还要通过啥鉴定手续哩?
"
成会疑惑地问。
柳风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一字一板地说:
"
要你媳妇爱存马上到医院,通过妇科检查确认她不是产妇,再通过调查或人证物证,这婴儿确属捡抱的,完全可以抚养。
"
成会眉头皱了几下又想出一招:
"
哦,这几天太忙,手续又这么多。嫂子,她不是做了绝育手术嘛!你看着办,能碾弄[碾弄]:指走后门办事。尽量碾弄,看不检查行不?
"
"
不行,那咋能行哩!
"
柳风笑了笑又解释着:
"
兄弟,作了绝育手术也有怀孕的,这是怀孕在先的缘故。不检查咋说得清孩子是拾下的,又咋向组织、向群众明确交代哩!成会,是咋回事就直说了吧,嫂子也替你动动脑门,想想办法;免得日后雪消丑露,你我都不好下台。……
"
"
嫂子,你说弄个医院证明能成,我给咱弄,盖上医院那红印章咋向?
"
成会忽又想起有个老亲戚在地段医院干事,带点人情说句话,捏弄个证明是不费啥的。
"
不行!党支部、村委会有明确规定,必须在乡计划生育服务站或市妇幼保健院专职医生检查,还得由计生专干陪同。
"
柳风见成会说话吞吞吐吐,神色不稳,知他是在捣鬼。成会也料难以掩饰;况爱存在月子里皮胞眼胀,畏风怕冷,咋能比正常人哩!又咋能到医院去露丑。他低头愣了半天才说:
"
嫂子,我实话说了吧,是……爱存她自己生的,你说,该咋办哩?……
"
柳风见已探问明白,才严厉批评成会:
"
成会,超生二胎是大不该的。计划生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政府一再反复宣传,难道你不知道么!超生也是犯罪,你知道么?既成事实,就要向群众检讨,接受处罚。……
"
成会听罢,转忧为喜。他暗暗想:那有什么要紧,作个检讨,罚几百元能了事还算甚么!这几年腰杆子硬咧,只当拿钱买个娃娃。便说:
"
杨嫂,事到如今,就交与你,还是嫂子给咱周旋办么。
"
想起几年前,志远当了新社长后,总是物色不下个得力助手
--
计生专干。春节前夕,他把所有女青年党团员召集到会议室,便说:
"
今天召集大家来,想请教个事,三个臭皮匠,合成诸葛亮,能人必有高见识。
"
有人说:
"
良社长,喊我这些婆娘家请教啥事?我这一伙能解开线疙瘩,就是解不开绳疙瘩!
"
志远说:
"
谁说的话,新社会妇女是半边天嘛,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女同志也同样办得到。有些男子汉办不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办到。今天为啥叫妇女哩,叫青年党团员哩?你们有知识、有文化、还懂科学嘛,就是要解五花八门的疙瘩,还要绣出咱踏泥庄的一朵村花哩!……
这我能弄么?老穆、老杨;小尹、小强;他们再能成,要穿针引线,都是只能说,只会看,两手扌乍扌乍不会干,弄不了的!
"
"
良社长,要解啥、绣啥,快拿出来,看我一伙三锤两梆子就弄成咧!
"
有人先开了口。
志远这才扯到正题上:
"
好,大家要问,我就说明吧。咱踏泥庄是文明示范村,要树一孩化村榜样,能弄成么?该咋弄,大家都讲。
"
"
弄不成,至少叫人生两个。
"
有的说。
有的说:
"
能弄,只要订出制度。谁不遵守,装粮、罚款、抬家具、反正戏唱硬……
"
有的还说:
"
计划生育是大事。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要奖励,对独生子女户要补助。
"
有的低头在思考,半响才迸出这几句:
"
计划生育要立法,谁违法抗拒、逃避,抓住拉到乡政府,也不打也不骂,铁镯子一铐搂桐树!
"
又有几个人相互聚头唧啾,一个代表发了言:
"
良社长,不实行一孩化的,不分责任田,不准用电,这不就制裁了么!
"
真是七嘴八舌头。
这时杨柳风坐在一旁听着,没表示意见。她等大家说完了才说:
"
我有个意见:要实行独生子女户,独生子女村,这问题得从根本上解决!
"
志远问:
"
柳风,你说从根本解决。我问你
'
啥是根本哩?咋从根本解决哩?
'"
大家都盯着柳风,柳风站了起来,不紧不慢,一股一行地说:
"
凡事要以理服人,讲科学。人口问题是国家的负担,孩子多了,也是家庭的拖累!人常说:养儿防老么,村上要搞养老基金会,办好养老院,制定出一对夫妻负担两家老人的方便条件和安置办法,这就是根本。彻底取消群众顾虑,独生子女村这疙瘩就解开了。
"
她双眼扫视着大家。志远听罢又是微笑,又是点头,又是拍手。大家也一齐跟着拍起手来。
志远说:
"
还是柳风说得有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打消了群众顾虑,这样么,一锅水才能开!我看计生专干这担担得要柳风来挑呢。
"
柳风只是推诿:
"
社长,不弄就不弄,要干就得干好。四两、半斤自家都称过,这担担还是不敢挑!
"
她瞪着圆溜溜的眼只摇头。
"
不敢挑怕啥?
"
志远不解地问。
"
怕社会阻力,怕没有资金办不了实事,还怕单丝成不了线!……
"
柳风口角好似生了风。志远却蛮有信心地说:
"
柳风,嫑怕,啥都别怕。就按你说那样样行行弄,把这担担挑上。社委会支持你,有啥问题找我。有胆有识才能乘风破浪哩!青年人嘛,再嫑三推六让咧。
"
大家都异口同声地搭了喊声:
"
能成!挑上,挑上,柳风给咱挑上。
"
柳风这才笑着点了下头。
从那以后,柳风处理踏泥庄计划生育多回棘手事,都马到功成。她真算个人才哩!
这回柳风将成会生二胎的事汇报给村支部、社委会。蔺副支书听说成会超生喜不自胜,他对柳风说:
"
弟
-
,计划生育政策一定要过硬。第二:罚款壹仟元。要狠,叫他觉疼。过去叁佰,今天,呸,来个驴打滚再一扑腾。柳风,给宋支书暗里通个气,罚款么,咱支部、村委会、社委会几个主要干部每人先奖一股。
"
柳风听蔺头这么说吃惊地问:
"
能这样么,蔺支书?
"
蔺副支书歪过头来
"
扑哧
"
一笑说:
"
能,其它村、社同类情况我早做过调查,他们都是这样弄的。
"
柳风低头咋想,都不对劲儿:
"
蔺支书,这样搞是奖生,不是限制!谁有钱尽可以超生,干部还能捞奖金,真是皆大欢喜。这究竟达到咋样目的?怪不得上边政策与实际脱节,硬是腐化误国啊!人口增长率降不下来,村村都有没户口的黑孩子;你说这样究竟是奖、是罚?……
"
柳风这几句话说得蔺副支书张口结舌。他从衣袋摸出香烟盒子抽了支点燃,吸了口才说:
"
柳风,眼亮点。呸,这形势还看不着么,顺大流走,看风使舵,挨不了错。哈哈,你不顺社会大潮,死制司马懿,准要碰钉子、镰头。你应该知道,咋样实惠咋样来……
柳风,说实在话,经济社会,能摄尽管摄几个。你……你爱国,娃呀,谁爱你哩,呸……
"
柳风越听越不耐烦,等他说完站起身来,用指头比划着
"
蔺支书,咱是共产党员,话要说出口,入人耳!令人心服,难道我们为了钱或受点委屈,就叛党、卖国不成!我是计生专干,成会超生是我的责任,我应当向群众检讨,应当罚我才对,咋能暗里领超生那奖金哩!蔺支书,我情愿自罚贰佰元现金交社委会见账,今后踏泥庄再有超生还是一样!
"
蔺副支书自觉理亏,才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
好,柳风,你能想得通,我也能想得开。呸,我是副支书,也有责任么。咱工作出了岔子,我也情愿自责自罚贰佰元。向群众当会检讨,呸……
"
宋支书和郭社长听到柳风和蔺副支书自愿检讨和各自罚现金以自责自省,都大受感动。他两个也各自写了检讨书准备向群众认识错误,并联名自罚现金贰佰元,并将这些罚款分别奖给全村所有一孩化家庭。
村有村的事,社有社的事,家有家的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提起计划生育,这回还要说踏泥庄郭万家的事。
郭万的父亲郭育德这几年常说:
"
走路要走阳关路。听话要听党的话。我万娃响应党的号召,实行了一孩化,他这才是一辈子的福气。唉,我,伤藕!别提哪……
"
郭育德是旧社会从苦日子熬过来的,共有五个儿子。他已是六十开外的人了,给儿子的媳妇还没娶齐哩。现在农民富裕了,家家的婚喜大事都讲排场,不说别的花费,就拿新房里的设置,那套组合家具、彩电、服装、音响、洗衣机就得半万元花销哩。郭万和他两个哥都分出去了,老四、老五这两个小子对种田的学问一毛不拔,是个外行,全靠育德拨说着干。育德常常自怨自叹,喜欢暴露自己缺点和错误教育别人,所以大家给他起个绰子号叫
"
老难受
"
。
这天,老难受把四小子郭千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
"
千,咱家这多年不是没有收入,算起来收入可不小哩。只是给你哥订亲、盖房、娶媳妇、硬把家里捣腾空了。现在你也近二十的人了,要订亲、结婚,还要申请庄基、盖房子哪。了却过你的事,还有你弟哩。教我一辈子也不得轻松!给你们把媳妇娶齐,我和你妈都是七老残年的朽骨头了,成了棺材瓤子……
有人说多子多福,我看多子多累,罪重哪!千娃,党的政策提倡计划生育,这太好了。你哥万娃只生一个孩子,他两口拖累轻,日子过得蛮舒坦。看你二哥呀,我劝他计划点,生一个就行啦。但你二嫂子那人真是暮糊虫,死牛顶墙,又懒又犟,硬是不同意,生了一双半,现在携儿带女,搅得她啥活都弄不到人前边,枉哩枉烦,才后悔没听我的话哩。大现在年纪大了,只能给你辅个后手。你可要勤勤恳恳,好好给你挣媳妇,以后可要吸取你大这教训哩……
"
老三郭万是个经常爱说爱笑,嘻嘻哈哈的耍性子人。他胆大心细,尤能吃苦耐劳,过日子致富大有法场哩。掌握生产信息,农业副业齐抓!他自从成家后,常对妻子春贤说:
"
贤娃,我看一孩化就是好。回想当年我读书时,刚上完初中,大哥、二哥分了家,大、妈经常闹病,重担子就落在我的肩上,只得休学回家。今天,可要把咱红忠娃好好供,教养他长大成才,将来为国家做栋梁。……
"
春贤是个通情贤淑的好媳妇。农村改革后,这几年日子越过越富裕了。正说春贤,春贤过来了。她说:
"
咱家是社里计划生育模范户。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电风扇、咱啥没有,信用社还有八千元存款,不供娃娃上学,咱要钱弄啥!
"
"
万娃,春贤。
"
只听院子喊了几声,原来是万娃妈到老三家里来了。万娃妈年过花甲犹刚健,勤快人却也是起早摸黑不失闲。不是她不会享清福,老人家想的多贡献。万娃,春贤应声走出门来,见是老母亲喜笑颜开地进了院子,二人忙把母亲扶进屋里坐定,春贤便去泡糖水。万娃说:
"
妈,今中午就在咱这儿,叫春贤给咱搭白米饭。
"
郭万给妈放秦腔音带。春贤把茶壶、茶杯端来放在茶几上,斟满一杯双手捧着递到婆婆手里说:
"
妈,你喝,你不喝茶,这是糖水。
"
他妈接过糖开水,坐在椅子上高兴地说:
"
哈哈,妈今天就是吃你这白米干饭来了。万娃,春贤,你们一孩化真棒呀,真是清闲、享福、畅快……妈今年六十八啦,还要牵挂你兄弟。
"
老婆收敛了笑容,眼眉拧成疙瘩,叹口气接着说:
"
唉,从小熬煎不得大,大了熬煎要成家。成了家,要分房,吵吵嚷嚷不光堂
[不光堂]:不体面。
。尽管这样,事情还紧忙办不到头哩。今年腊月准备给你四弟结婚,想叫你三个做哥的每户都摊伍佰。寻了你大哥,你大哥答应啦,你二哥和二嫂不说不给,只告艰难。他说这几年娃娃多,拖累重,连盖房欠的款还没还清哩。这回就看你哩……
"
春贤说:
"
妈,这你只管放心,咱没问题。伍佰元,啥时用啥时取,耍不了麻答。人说嫂比母,哥比父,为兄弟这终身大事,当哥的不关心,不出点水咋行!
"
万娃拍着腔子说:
"
妈,别说伍佰,得多少用多少,迟早寻我。我二哥只因违犯计划生育政策,娃娃搅得他啥都弄不成。唉,错过多少致富机会!凭那几亩地,也种不好,还要支付家用开支,咋能不穷哩!他拿不出我也不怪,只要我哥嫂认错,承认超生不好,向党支部写检讨,向群众赔不是,拿这个检讨教育大家,他那伍佰元我老三替他补上。
"
"
也好,那也好,这话我一定替你捎到。万娃,你才是妈的好儿子哩。
"
老婆边点头边说。春贤调着眼色说:
"
掌柜的,去把大和四弟都叫到咱家吃饭。
"
"
不用啦。你大和你四弟在渭城赶集去了,还没回来哩。
"
郭万说:
"
春贤,那你给大和弟留着,叫他回来吃。
"
"
还用你说,留着哩!俺心里有底,做啥的人么!
"
春贤见妈中午来了,便在锅上忙个不停。不大一会工夫,就拨弄了八大盘菜。什么鎏金豆腐块啦,珊瑚蒜蛋啦,百孔白玉啦,金菊竞绽啦,鲤鱼嬉波啦,火腿月季啦,玉宇霞彩啦,翡翠玛瑙啦;郭万一一给母亲提点菜名。这时米饭焖熟了,郭万将菜端到桌上。他妈见光菜盘放了一大桌,蛮嚷:
"
我娃,妈到咱家又不是外来贵客,弄这么多菜干啥!
"
春贤说:
"
妈,吃米饭全凭吃菜哩,咱家平常那顿饭还少得下四大盘菜。来人嘛,就是八大盘。今天咱农民富裕了,生活水平就是要提高么!
"
郭万仰着头只是笑
"
妈,都是家常便饭,有啥希罕的!
"
"
唉,我娃。这话你能说得起,你大哥,你二哥他们……唉,我和你大到你家吃饭,把生日都忘咧!
"
老婆吃着说着
"
嘻嘻
"
只是笑。
"
奶奶,爸、妈。
"
小红忠下学回来了。把书包挂在门墙挂钩上。
"
我娃回来了。红忠,快来,快来吃鸡蛋。
"
老人从盘子夹了块咸鸡蛋给小孙孙。
"
奶奶,你吃!
"
红忠也不看,也不上桌子。
春贤说:
"
妈,鸡蛋每顿孩子都吃的。咱家养了十多个鸡,鸡蛋从来没卖过,大人小娃那天不吃。
"
老人乐滋滋地望望万娃,又望望春贤说:
"
唉,妈有你这好儿子、好媳妇,妈也有福气啦。妈隔两天在你家吃饭,还让孩子送鸡蛋、点心、这……这……唉,太累你们啦。
"
春贤笑着摇着妈的肩膀:
"
妈,没关系。欢迎你来,更欢迎你在咱家搭灶。你不来吃,你儿子、孙娃都不高兴哩!
"
老人吃了个饱,就要告辞了,
"
春贤,万娃。妈走了。妈借饭时还要到你二哥家去!
"
小红忠见奶奶要走说
"
奶奶,你明天再来好吧。
"
奶奶双手抚摸着红忠头发高兴地说:
"
能成,我娃真乖,到底长大了,真懂事哩。
"
小红忠放下碗也同爸妈送奶奶出了门,还扬着小手喊:
"
奶奶,再见啦!
"
郭妈到了老二家里,老二媳妇存英正在灶房下面条,背上用包袱背着孩子。孩子在背上蹦蹬着、哭着、闹着。只见她头发蓬松双辫辫,鸡窝一般;手忙脚乱,前吊羊皮后拖毡
[前吊羊皮后拖毡]:指衣服脏乱不整齐。。
虽也是年龄轻轻,穿的化纤料子色泽鲜,却污得印印痕痕,黑彩白云尿腥渲……院子里锄头、镢把、锈锈锨,板凳、纸片、砖头瓦块扔得斜四顺三!小女儿将板凳倒放着,正在玩开汽车哩。大女儿八岁,刚刚上学;小女儿四岁,背上爬的可是只有两个相的宝贝儿子了。
"
彦彦。
"
郭妈一声从门外喊了进来。
"
奶奶。妈,奶奶来啦。
"
彦彦又是一阵喊声。存英回过头来让婆坐下说:
"
妈,先坐下。今上午在咱家吃面条。
"
"
存英,妈吃过了。妈帮你把娃抱上,看把你忙得前后摆了一河滩,地到这时还没扫哩。
"
小女儿吵着说:
"
妈呀,我肚子饿得咕咕叫哩……
"
存英回过头来跺着脚蛮发牢骚:
"
饿死鬼,吵啥!面条一下就对啦。你爸回来,咱就吃饭。
"
"
奶奶。
"
这时老二的大女子莉莉也下学回到家里。
"
噢,莉莉下学了!
"
莉莉见奶奶来了,还以为妈给奶奶做啥好饭哩,忙问:
"
妈,今天做啥香饭哩?
"
存英焦躁地说:
"
瞅,没长眼,连锅碎面。馋猫还想吃啥哩!
"
这时郭时给牛割草也回来了。他喊了声
"
妈
"
,撑好车子,吃力地伸着双臂卸下自行车上架着的两个草笼,放在一边,又摸个锨,边垫圈边说:
"
妈,你来得正好。今后,碰在那达,吃在那达。在你儿家,尽管随便,看存英给咱下面哩。
"
"
妈吃过了。你大和你四弟到渭城去了,妈在你三弟家刚吃过。
"
郭时放下手中的锨说:
"
妈,你今天来莫非还为那伍佰元吧。看咱家刚修过房子,三个娃都小,这拖累还不重么!搅得人啥都弄不成,干不好。修房拉那尾巴至今还有两仟块哩,手中实在转不开。唉,别人不知不晓,我妈你总心里明白么……
"
存英也接住话茬说:
"
只怪咱多生了孩子,还挨了罚款。村里人家都富起来,咱硬是娃娃拖累,这都怪没听党的话,苦了自己哪。我三弟人能成,有办法,让他多出伍佰,我写上借条,加利息,填名盖章,就算欠他的,日后还他,总可以么。
"
"
嗯,贷款还贷到自家兄弟手里了。存英,这个你三弟愿意替你出,并不要偿还。不过……
"
老人欲说又止。
"
不要偿还,是嘛,当真?
"
存英听后愁云顿开,焦急地问。
"
当真,只是有个条件,要你两口在群众会上作检讨,承认超生错误,他会谅解你们的,还会帮他哥致富。
"
老人这才把话底倒出来。郭时低下头为难地说:
"
嗨,丢人显眼的事,在群众会上咋说哩么!人到霉处,连兄弟也给哥犯难哩……
"
存英说:
"
时,难怪兄弟扫摆咱,怪咱长了犟牛旋。好话听不进去,硬往死胡同钻,咱应当向群众检讨才对。咱今天看人家,比自己,后悔莫及。咱是反面教材,也该让群众都有个认识么。
"
郭时也不作声,低下了头,久久不能抬起。岂不知:
计划生育喊国策,草绳焉缚莽李逵。
更新观念莫曲意,众耳谁闻醒世雷!
"
悠悠岁月……
"
忽听大门外播放着电视剧《渴望》的主题乐曲自西向东而来。小喇叭伴随着乐曲又有人高喊
"
传经咧,送宝哩,吃面红苕快来咧!
"
存英听见忙说:
"
掌柜的,你听:还不出去瞧瞧,外边喊嚷啥哩?
"
郭时出门来看,原是华强开着三轮摩托车,拉了满满一车又红又大的鲜红薯,车上的小喇叭播放着乐曲。
"
华强,你个能死球
[能死球]:指脑子聪明,点子多,什么都会。,
务成几亩红苕,拉到村里苕谁哩
!
你说,多少钱一斤?
"
郭时开玩笑地叫喊着问。
华强回头看是郭时,停下车来笑嘻嘻地说:
"
时叔,苕你哩,给你传经送宝哩!
"
郭时见他说话气傲,开口伤人,便气冲冲地嚷:
"
下来下来,这贼挨刀子的,敢苕叔!叔穷要穷个志气,你骂人就像唱戏一样,叔和你不得了结!
"
桃源春幸福园诗会有歌谣道:
瞎子摸象,尽出洋相,
知识农民,登进大雅堂。
掮锄,拿锨,
搞科研,攻尖端。
多出个农民爱迪生,
把祖国穷白面貌换个完!
欢迎光临 中华大文学网 (http://zhd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