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标题: 第五十五回 小华佗寄款酬烈士 一枝花送情慰亲人 [打印本页]
作者: 郭太白 时间: 2014-1-6 09:26
标题: 第五十五回 小华佗寄款酬烈士 一枝花送情慰亲人
第五十五回 小华佗寄款酬烈士 一枝花送情慰亲人
舍己为人,历来英豪列阵;
雷锋、王杰,乃中华之国魂。
不是兄妹,胜过兄妹之好;
四海之内,都是骨肉情亲。
原是去年的事。豆腐魏卖完豆腐和小华佗坐在一块看电视、喝茶水。电视上演《王昭君》,屡屡出现"单于"的称呼。老汉问:"佗子,单于就是伯伯么?"
小华佗开玩笑地说:"是嘛,那往后我就喊你单于好不?"
豆腐魏看着看着,若有所悟。便问:"佗子,你给伯伯说单于是个啥?"
小华佗"嘻嘻"一笑说:"嘿,就像古代中原那皇上一样,是北方少数民族国王的称呼。"
今天豆腐魏见小华佗戏弄人,要弹搕他。一时说不上话来,小华佗抢先笑着说:"你说单于是伯伯;单于没有了,伯伯还在么,我看你赛过他单于那威风劲哩!"
豆腐魏叹了口气说:"唉,人家弄天大的事,伯伯弄芝麻大的事。咋能比哩。"
小华佗握住豆腐魏一只手说:"伯伯,行行出状元吗,谁不喊你豆腐王哩,也是豆腐单于么。今天叫你来,是我那妻弟结婚,想用一合豆腐。你那货,不提前订购,恐怕紧般处住搁不住脸……"
"没问题。没麻答!我贤侄的事咋能不放在心上。"豆腐魏朝前走着望着:"咦!还有个'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哩。佗子,这说啥么?"小华佗说:"要问这,那就是王卫国烈士的事了……"
回想起前年的一天中午两点左右,益民诊疗所鸦雀无声,小华佗借诊余之机拿着《陕西农民报》看了阵又撇在桌上,眯着眼搔鬓角。忽然豁地站起,打开窗子,举目凝视;背着双手,遥望南天,好像在沉思什么。
原来报纸上刊载着老山前线的陕西娃,为保卫祖国边疆,抗击越寇。那一幕幕活的事实令这个乡村医生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那些在老山前线,为保卫祖国疆土而壮烈牺牲的英雄战士,真是可歌可泣啊!但是,有的人为财死、为财伤,为了发财,却不讲道德,不择手段;相形之下,英雄们为祖国,为人民的事业出生入死;争财夺利之辈,显得何等卑劣渺小啊!
小华佗浮想联翩:邻邦不睦,争端蜂起,战事连年,民忌日深……他又低头在庭前踱着步子,吟着唐代杜工部[杜工部]:唐代大诗人杜甫。他做过工部员外郎,人称"杜工部"。的五言诗来。"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应限,列国自有疆;焉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诵罢又拿起报纸在桌上垂首默哀,凭吊着先烈的遗像……
春节快到了,自己作为一个乡村医生,咋能不为酬劳烈士表点心意哩。
他想将自己这心思告诉妻子桂芳。桂芳正在前院洗衣裳,他步出诊室,轻轻走近桂芳身边弯腰拍拍她的肩膀,低声说:"芳,我想和你商量个事……"
桂芳知道小华佗出啥点子,只顾洗衣,头也没回地问:"啥事?你说……"
"咱今年春节前,想做点好事,你愿意吗?"
桂芳是个贤惠媳妇,年龄三十出头,为人忠厚,不喜多言,但说一句却是抵一句的。她头一摆只问:"究竟啥事,你摆个明白?"
"反正是好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桂芳这才抬起头笑哈哈地望了小华佗一眼:"嗯,你才说的,你做好事我咋能不愿意。做不赢人事么,等着,哼,看谁支持你!"
"好嘛,当真男女平等了,还是内掌柜拿事。就发叁佰饷吧!"
"叁佰,莫非又要扶贫……"
"不,酬烈士,酬劳在老山前线牺牲的战斗英雄。"
桂芳略一思索问:"这个,我同意倒是同意,这钱你想送到那达去哩?"桂芳疑惑地愣了一下。
小华佗说:"钱寄到省军区,让省军区根据各烈士的家庭情况分别予以照顾,多少是个啥,是咱老百姓一片心嘛。"
"啊!原来你是想图个名哩,寄到军区,轰动大得太哩,这要比捐款扶贫更光荣吧。"桂芳还以为丈夫心生一窍,想名扬四海哩。
小华佗听后不服气地说:"嘿嘿,那你可猜歪了。我寄款决不署名,只写'渭城市踏泥庄农民',看咋样?"
桂芳笑着举起一个大拇指:"哦,雷锋给灾区捐款就是这样,你想当活雷锋哩!咱刚修过房子,没有多少积攒……"
"啊!"小华佗一惊,只当桂芳不肯。桂芳接着又说:"应当哪!可惜叁佰是少了点……来来来,给你取。"桂芳惋惜地说着,起身擦干了手,向屋里走去 。
小华佗这才放下心来:"桂芳,学雷锋就是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嘛。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好,你说这款子今天汇,还是明天汇?"
"马上!"他胆子壮了,好像下命令似的。
两口商量妥了,桂芳上炕掏出钥匙,打开箱锁拿出叁佰元支票递给立在炕沿下的丈夫。小华佗接到手,满心欢喜地推出自行车,又挂上黑皮兜,像出门办事去的架式,朝屋里摆了一下手势喊:"桂芳,谢谢,我走咧。"就一溜烟似的朝洗泥街那边飞去。
他先到信用社提了现款,又扭转车头来到邮电所门口,推开邮电所那深绿色弹簧门,只见营业员老田站在柜台忙着择信件。"同志,忙啊,汇个款吧。"
"汇多少?"老田将手中的信件推在一边抬头问。
"这是叁佰元。"小华佗掏出壹元的匝子三沓,放在老田面前。
老田揪了揪眼镜,望望来人,数过钱后给他取个汇款单据,并递上墨水醮笔说:"同志,先填这。"
小华佗双手接过,将汇款单看了一下,便伏在柜台上写了几行字又递给老田。老田边盯哨边问:"同志,这款是寄给军区的?"
"就是么。"
"那么汇款人详细地址姓名,收款人详细地址姓名都写清楚!看你不像外行老粗,咋连这常识也不懂!"
小华佗"噗哧"一笑:"嘿嘿,细不细、粗不粗的庄稼老土李时珍,给军区寄款酬烈士的,表示咱农民对烈士敬仰的一点心意。我想没有必要写姓名。师傅,你说能成吗?"
"你是乡村医生!……"这位田师傅听后只点头。再望望这乡下青年,感叹不已地说:"同志,你这精神太可贵了。你不想露名显姓,同志,你的心愿一定能达到……"
"华佗哥,你也在这里啊!"正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冲进门来。
小华佗回过头,原是踏泥庄宣传队的报幕员"一枝花"也到邮电所来了。
"妹子,你有啥事?"
一枝花扭着细软的腰肢,绽开花一样的笑脸答道:"有么。"只见她浅蓝凉鞋白丝袜,紫百褶裙是乔纱,果绿衬衫翻驳领,玑珠项链贴项花;盘髻白玉面,双耳垂明珰,活泼风趣,彬彬秀雅。"佗哥,嗯,无事不登三宝殿,"她微微一笑回答。
老田听女青年进门喊"华佗哥。"他暗自思量,刚才冒个李时珍,这下又蹦出个"华佗"来…… 华佗是中国古代名医,为啥这个无名模范也叫华佗哩。"华同志",老田朝小华佗问。
一枝花姓花,名叫花蕊芳,在踏泥庄缝纫组工作,也是宣传队的骨干力量。能歌善舞,秦腔、眉户、碗碗腔都能来一套。弹月琴、抱琵琶,饰杨贵妃、胡旋舞转得人眼花;她还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人长得漂亮,打扮起来真是花枝招展,所以大伙才称她"一枝花"呢。
一枝花以为老田喊她,"哎"了声,急忙走上前点头应答"师傅"?
老田不由一惊,怎么唤来个花不愣登的风流姑娘。急忙摇头说:"不,我叫那个华同志。"
这两个一听都笑了。一枝花说:"他姓郭,我才姓花哩。"
"那你不是喊他'华佗哥'么?"
一枝花笑着说:"他姓郭,名旭,是乡村医生,因为医术高,人都叫他'小华佗'。"
老田也惹得笑起来:"误会,误会,对不起。郭旭同志,你放心,那事我一定帮你办到底。"
"谢谢,谢谢。"小华佗只是点头称谢。
小华佗看见一枝花肐肘窝夹的红布包裹,便问:"妹子,可给谁发货么?"
一枝花扭捏着说:"王哥的。可不让你知道哩!"
"肯定是给爱人的。……你不让哥知道,哥也能猜出八、九成。妹子,你那秘密怕哥知道;你办事,哥就先走一步。"小华佗说着便掀开弹簧门走了出去。
一枝花放下包裹转身就喊:"华哥哥,等等,咱一路回么。"
"捣蛋鬼,你为啥也喊我华哥哥哩!妹子,我偏不等你。"小华佗说着转身而去,停在门外看墙上的广告,他想听听一枝花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师傅,寄一下包裹。"
"里边是啥东西?"老田问。
"五双鞋。"
"寄到啥地方去?"
"老山前线,王卫国收。"
一枝花办完手续,走出门,见小华佗在门口等着,便拿指头剜了他一下:"嗯,华佗哥,你不是说不等妹子么!"
"妹子,你是军属;卫国在老山前线杀敌立功,谁不敬仰。对你应当特殊照顾,咋能不等哩。哥这个体诊所对咱军属家庭也一样,免收'四费',优惠服务。只是今后不准给哥撒谎!"
一枝花笑了:"说实在话,春节到了,卫国给家也来了信,说他在战场上立了二等功。我做了五双鞋,卫国一双,其余让他送给咱陕西战友,以表家乡人民对他们的新年慰问。……"
"好,我妹子不怪人人夸、个个赞;想得就是周到。"
说起一枝花的未婚夫王卫国,是踏泥庄法制监督会会长王炸的大儿子;前年还是村办食品厂的经理哩!一枝花不但是裁缝,还是村委会宣传队的业余演员,她对卫国做思想工作,让他以国家利益为重,响应党的召唤,踊跃报名应征,投入抗击反侵略的战斗中去。
卫国说:"蕊芳,不论干啥都是革命工作嘛。咱有果园还得作务管理,明年咱俩就要结婚,我走后你不感到孤单么?"
一枝花爽快地回答:"人常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也应当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人是祖国的中流砥柱嘛!革命先烈有这样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希望你积极入伍,战斗立功,胜利归来,载誉还乡。家中老人,有蕊芳照顾;果园,有蕊芳;尽管放心,我等着你。"
卫国笑着说:"我这两天诗兴骤来,还凑合一首绝句'庸辈终生贪金钱,俊杰常怀事业心;先烈奋身殉国去,我今勇做继承人!'这也是我的志愿。"他爱慕地吻了一下蕊芳,蕊芳粉面偎在他胸前,他张开双臂搂住了她,搂得更紧了。卫国被未婚妻的一番话感动了,他情愿放弃月挣伍佰伍拾元工资的食品厂经理工作,毅然报了名。
第二天卫国掮锄正要下田去,正巧碰见一枝花,她见了面便问:"卫国,你干啥么?"
"枣儿园锄草。"
一枝花横起双臂拦住他说:"听说咱务个枣儿园,还没见过哩。你锄地,我帮你,参观咱那枣园去。"
卫国把锄一拄说:"好,我领你去参观,我还学了几段戏哩。你帮我锄地,我给你唱戏。"
一枝花高兴地拍着手:"那好,那好。我就想听你唱戏哩,快走,快走!"她在对面张嫂家借了个锄,还催得怪急的。
两人并肩向田间走去,一枝花问:"你务的啥枣么?"
卫国说:"梨枣、雪枣,已经三年了,今年就挂果哩。梨枣你知道有多大?"
一枝花歪着头问:"不知道,你说么?"
卫国"哼哼"笑了两声说:"好,成熟较晚,有苹果那么大哩。又酥脆,又香甜,还耐储藏。论营养价值么,高得太,所以在市场上是抢手货。"
一枝花问:"我咋没见过?"
"嘿嘿,今年就要叫你见哩!去年没叫挂果,光雪枣接穗就卖两仟元哩。以后嘛,你就是这园的主人翁哩。"
一枝花"格格格"只是笑。到了园里,果是名不虚传。横是样样,顺是行行,都长得枝繁叶茂。这才是七月天,树枝上已长成一串串核桃大的深绿色枣疙瘩。大树底下还育着 密密麻麻的树苗子,怪不道人家夸他卖了许多钱咧。
两个人锄着草,一枝花问:"卫国,你给我唱啥戏么?"
卫国说:"刚学了段《刘海打柴》,……"
"跟谁学的?"
"跟你学的。"
一枝花仰着头"哈哈"笑了。还没等卫国开口,她便喉咙痒痒地扬声唱起来:"刘海哥来在山林里。"
卫国接着唱:"担起担子走的急。"
一枝花又唱:"你爱我来我爱你"。
卫国接唱:"白头到老好夫妻。"……
村领导看了卫国的申请书,批准了他的迫切要求,当他接到通知后感到由衷地高兴。他忙把这个喜讯告诉蕊芳:"芳,领导批准啦,这次出门,我不为国立功,决不回家见你。"
蕊芳说:"卫国,祝你凯旋如愿!"
这真是:男儿立志当奇伟,
雄鹰展翅穿云飞。
卫国本是国民责,
青年报效乃作为!
卫国走的那天,蕊芳送到渭城车站,二人依依告别,卫国握着蕊芳双手:"芳,咱俩虽未结婚,但是,同住一村一院,如同一家啊,你在家好好照料咱两边的老父老母,我在外就放心了。"
"卫国,只管放心,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生身父母,俺一定贴心照料……"
卫国上了火车,蕊芳望着西去的列车,情不自禁,一边跑一边挥手喊:"卫国--"热泪不由扑漱漱从眼眶滚落下来。
真也是:恩爱夫妻百倍情,海誓山盟求和平。
励他以身许国去,双泪笑别万里行。
"蕊芳--"听见行人群有喊声,蕊芳愣了一下,回过头来见是文哲大伯提着大皮兜迎面走来,像是刚下车。她忙应声:"大伯,你从那达回来?"
欢迎光临 中华大文学网 (http://zhdwx.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