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td] |
华表歌 |
华表立于天安门前,传说华表上所立的蹲兽名为“朝天吼”当皇帝在皇宫时它面向外,意思是让皇帝记住天下的百姓;当皇帝在外时它面向皇宫,意思是让皇帝不要贪于玩乐、记住回来。北京是四朝国都,朝代的兴衰,权力的交替,均为华表所见。它是历史的见证人,如果它会说话…… |
一 |
四言体 |
一 |
青山之石 |
通体洁白 |
无缘补天 |
静卧悲哀 |
青山之石 |
坚硬铮铮 |
一朝入选 |
运向京城 |
青山之石 |
告别蛮荒 |
皇家门外 |
见证沧桑 |
青山之石 |
剔透玲珑 |
雕作华表 |
鬼斧神工 |
二 |
华表有兽 |
观其左右 |
守护宫门 |
不舍夜昼 |
华表有云 |
插入柱心 |
上达天意 |
下泽凡尘 |
华表有龙 |
守护皇宫 |
寒来暑往 |
暮鼓晨钟 |
华表有灵 |
心地公平 |
是非功过 |
件件分明 |
二 |
楚辞体 |
一 |
燕山水草肥美兮 |
神仙居住之地方 |
南见茫茫东海兮 |
背靠巍巍之太行 |
千里中原在望兮 |
人杰地广而天旷 |
青山绿水有幸兮 |
陪伴数代之君王 |
二 |
辉辉耀日兮黄瓦 |
伟伟耸立兮红墙 |
中轴对称兮威武 |
湖水鳞鳞兮霞光 |
宫殿连绵兮一片 |
韶音阵阵兮铿锵 |
有幸在此兮观看 |
几代国都兮辉煌 |
三 |
乐府体 |
蒙古骑兵勇 |
天娇定大都 |
东方得沙石 |
南方取木竹 |
西方烧砖瓦 |
北方征民夫 |
天子爱开疆 |
四面争版图 |
一声杀达子 |
元朝又呜呼 |
四 |
古风体 |
太祖朱元璋 |
明朝定金陵 |
成祖龙兴地 |
迁都至北京 |
朱棣怀大志 |
连年频用兵 |
血流成河后 |
中华版图成 |
为显盛世态 |
三保西洋行 |
不为通商旅 |
只为扬威名 |
五 |
绝句 |
[五绝] |
午门动兵刀 |
涌入金水桥 |
后面景山顶 |
树上送前朝 |
[七绝] |
一 |
一片江山送豪强 |
半边头发被剃光 |
仍是一座皇家院 |
如今改扮大清装 |
二 |
康乾盛世入史书 |
无非打杀扩版图 |
此间庆功开怀笑 |
彼处亡国动地哭 |
六 |
律诗 |
[五律] |
林公传捷报 |
虎门销大烟 |
瞬间酿大祸 |
烽火又连天 |
一争失香港 |
二战乱金銮 |
西天红一片 |
火烧圆明园 |
[七律] |
天安门前天不安 |
九城闹起义和团 |
邪说议上金銮殿 |
神坛设进颐和园 |
刀枪不入实诳语 |
扶清灭洋亦妄谈 |
洋兵一到鸟兽散 |
留下百姓度艰难 |
七 |
词 |
[浪淘沙] |
迟到的变革 |
国运沉疴 |
北伐节节奏凯歌 |
大清江山到尽处 |
湖广动干戈 |
历史的选择 |
民主共和 |
废除帝制最难得 |
二十五史读罢了 |
来到民国 |
[西江月] |
母子江山同去 |
新皇三岁登基 |
已是飘摇风雨凄 |
躲在皇城待毙 |
上演逼宫大戏 |
一个时辰限期 |
宫前洒泪叹别离 |
从此没了皇帝 |
八 |
曲 |
[朝天子] |
但说 |
共和 |
百姓除枷锁 |
只将辫子去切割 |
五四风波 |
漫天响彻 |
民声实难得 |
变革 |
爱国 |
科学民主热 |
[水仙子] |
遥见前门进战车 |
日寇重来欺中国 |
还是百姓将命舍 |
收拾旧山河 |
人民才唱凯歌 |
权柄纷争起 |
又将动干戈 |
灾难何多 |
[山坡羊] |
打倒这个 |
打倒那个 |
人来人往瞎吆喝 |
听得多 |
见得多 |
打下江山别人坐 |
做了主人齐相贺 |
你 |
身是客 |
我 |
身是客 |
九 |
新诗 |
古老的皇家庭院 |
被新时代楼房包围 |
悠闲的小四合院 |
被巨大的机械摧毁 |
哪里有江山永固 |
不过是几百年的光辉 |
明明是白驹过隙 |
却总想着青史永垂 |
二十一世纪的罡风 |
吹向了民族的后背 |
二十一世纪的罡风 |
吹进了中华的骨髓 |
我只是一块石头 |
我无法控制人世的轮回 |
只能将我的记忆述说 |
道理你们自己去类推 |
每种诗体都有,只好在这个板块发表。我想说明的是我们有过很多诗体,以后我们将有更多的诗体。 |
静静的世界......... |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
湘儿 |
奇才!欣赏学习!
“奇才”不敢当,只是想借华表(石头)之口感叹中华近几百年的坎坷遭遇。
欢迎光临 中华大文学网 (http://zhdwx.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