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标题: 关于闻一多先生提出的“三美”原则 [打印本页]

作者: 贺启财    时间: 2013-8-7 18:39
标题: 关于闻一多先生提出的“三美”原则
发表于 2010-11-21 00:3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闻一多先生提出的“三美”原则相关搜索: [color=rgb(0, 153, 153) !important]三美
, [color=rgb(0, 153, 153) !important]闻一多
, [color=rgb(0, 153, 153) !important]原则




关于闻一多先生的“三美”学说,影响很大,几乎成了新诗理论的经典,我却认为有很大的缺欠。
“音乐美”指音韵上的美感,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家一致公认的观点。
“绘画美”,有人说指的是词汇,也就是语言美。有人从另一个角度切入,认为是指“诗中有画”,那么应该是意象的美。使用一个新的名称,尤其是理论上的名称,不能朦胧,不能迂回,要直接和准确。不如明确地分成两个,“语言美”和“意象美”。
“建筑美”问题最大,均匀和整齐的根本是为节奏服务的,它已经包括在了“音乐美”之内。均匀和整齐不是为了视觉上的享受,诗歌的外形不能与“音乐美”、“语言美”和“意象美”相提并论。。就算是我们想把诗歌排列得好看一些,不如就说“整齐美”、“外形美”等,也不应该用“建筑美”这样的名称。诗人谈诗歌理论有时有一个通病,就是没有转换角色,仍用诗歌浪漫、比喻,模糊的语言表达。论述理论问题使用的语言是科学的,准确的,少有歧义的。
诗歌在印刷排列上所形成的外形特点是诗歌诸多特点里最不重要的特点,但是,有时被人为地推到了不合适的高度。不能说这与闻一多先生最先提出了诗歌的“建筑美”这一概念无关,虽然他也说建筑美是处于次要地位的,但是这个认识还不够,因为建筑美次要到根本不应该和音乐美平起平坐,并列在诗歌的三个原则里,否则会引起误会。事实就是如此,这个提法被后人无数次引用和发展,造成的影响基本是负面的。使很多人错误地理解了诗歌分行的原则,把体现节奏放到了次要的地位,而把形体美放到了主要的地位,形体上不可能有太多的变化可能,于是产生了一些怪异的游戏产品。
其实这“三美”都是技术上的问题,但是大家都把这“三美”当成整个诗歌的最高追求目标,忘记了诗歌还有一个“意境美”诗歌首先要有意境,而这个意境要美。
如果从美学的角度要求诗歌应该是“意境美”、“音乐美”、“语言美”和“意象美”。





作者: 贺启财    时间: 2013-8-7 18:39
刘聪美

韵律秀才

帖子258 精华8 积分1510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沙发
发表于 2010-11-21 01:32 | 只看该作者





有独立的思考,支持!最不喜欢人云亦云没有自己观点的人!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评分 TOP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3
发表于 2010-11-21 12:35 | 只看该作者





72、汉语言韵律诗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具有音乐美、回环美、层次美。
(2)主旨表达的情志性,具有感情美、思想美、哲理美。
(3)创作思维的跳跃性,具有想象美、联想美、象征美。
(4)创作形象的概括性,具有抽象美、类比美、典型美。
(5)创作语言的凝练性,具有张力美、简洁美、修辞美。
(6)创作手法的意象性,具有绘画美、含蓄美、意境美。
第一个特点,是汉语言韵律诗歌语言形式的本质特征,是汉语言韵律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唯一标志;第二个特点是汉语言韵律诗歌思想意旨的重要特征;第三至第六个特点,是汉语言韵律诗歌创作方法的主要特征。

——摘自《汉语言韵律诗歌理论纲要》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评分 TOP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4
发表于 2010-11-21 12:37 | 只看该作者





分行不分行无关紧要,是诗歌不分行也是诗歌,不是诗歌分了行也不是诗歌。检验一首作品是不是诗歌,有时候把它收拢起来就能够看清楚一些~~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分行,大家也知道是诗歌。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评分 TOP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5
发表于 2010-11-21 12:43 | 只看该作者





探讨诗歌,任何时候探讨诗歌,都不应该考虑“分行不分行”。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评分 TOP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6
发表于 2010-11-21 12:44 | 只看该作者





分行仅仅是一种习惯的书写排列方式,也仅仅是习惯层面的东西。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评分 TOP



刘聪美

韵律秀才

帖子258 精华8 积分1510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7
发表于 2010-11-21 15:30 | 只看该作者





探讨诗歌,任何时候探讨诗歌,都不应该考虑“分行不分行”。
于进水 发表于 2010-11-21 12:43

说到层处了,很好!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评分 TOP



星星举剑

韵律举人

帖子575 精华4 积分2979 性别男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8
发表于 2010-11-21 17:53 | 只看该作者





向权威挑战,胆子不小,呵呵





云在青天水在瓶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评分 TOP




[tr][/tr]
闲人

荣誉站长

帖子1351 精华27 积分7547 性别男 来自北京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9
发表于 2010-11-21 18:20 | 只看该作者





闻一多先生对新诗的贡献很大,应该算是权威,权威的话不一定每一句都对,而且新诗的九十年历史他只看了三分之一,如果他能活到今天,相信对于新诗他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另外有些人一时说的话不一定是他学术思想的主体,后来的评论家推波助澜起了很大的作用,有的是好作用,有的是不好的作用。












欢迎光临 中华大文学网 (http://zhd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