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一词对于近代的中国人来说是太熟悉不过了,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影响,人们往往把“政治”和“思想”两个概念等同起来,尤其在文学创作方面把“政治”和所谓的“主旋律”等同起来。所以产生了论诗时必不可少的政治标准,和反对在诗歌领域谈政治的两种对立情绪。一说到思想,首先联想到的是:好和坏,正确和错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提倡和批判。 在《现代汉语词典》上关于“政治”的解释是:“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对于诗歌来讲它是众多诗歌题材中的一个,虽然在某一个时期以政治为题材的诗歌占了大多数,但是它不可能是诗歌的唯一题材。“思想”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这样问题就清楚了,一首诗可以没有政治,但是不可能没有思想。 中国有一段时期强调诗歌有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而且明确地表示政治标准是第一位的,实际上把这两者对立了起来。 诗人可以不谈政治,但是不能没有信仰。但是我们往往把政治和信仰往往也被混为一谈,政治是统治(管理)一个国家的手段,也是众多统治(管理)集团之间交往的手段,这不是诗人的专业,而是政治从业人员的专业。信仰是一个人的宇宙观、世界观,这是任何人都不可缺少的,诗人当然也不例外。 因为中国有了一段强制地将政治和信仰混合在一起的时代,当这个时代过去时,对泛政治化的反感让一些人连同信仰也一起给反掉了。这好像倒洗澡水连孩子一起到掉了,谁知这个信仰不同于孩子,是想倒掉也倒不掉的,倒掉一个马上又来了一个,不过不是原来那个了。当一个人宣称自己什么也不信仰时,他实际上在向极端的个人主义靠拢,离人性越来越远,离兽性越来越近。如果整个社会集体无意识,缺乏信仰,诗人哪里还有激情,必然会堕入对病态的渴望。 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诗歌在走下坡路,有的人可能不承认这个事实,至少混乱和迷茫是再乐观的人也无法回避的了。要解释这个现象不能离开社会的大背景,当整个社会缺乏信仰的时候,要求诗歌“独醒”是不现实的。正好相反,因为诗歌本身的灵敏本性,它首先反映了人们精神上的困惑,那么目前诗歌的一切问题就应该是自然的和必然的了。 诗人最愿意谈的是“主义”,总愿意给自己买一顶“主义”的帽子,还要最新式的。主义是一个大的概念,即你的所有诗作贯穿着的主体思想,不是某一个个别的观念。例如你喜欢吃川菜,你可以说在吃的方面我是川菜主义者,可是川菜里有许多种菜,你最近老吃麻辣豆腐,但是你不能说是一个麻辣豆腐主义者,因为你可以吃一辈子川菜,但是你不可能一辈子只吃麻辣豆腐一个菜。那么我们的诗人应该有什么“主义”呢,无论你信奉什么宗教,或者不信教;无论你是什么党派,或者无党派,你至少应该是“真善美”的信徒。用你的真实情感,写高尚的符合真理的东西,推崇善良,包括和平的善良,爱护大自然的善良和和谐友好的善良,用美的语言写美的心灵。 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诗人的每一首诗都在表现自己的“德”。一个人可以谦虚地说:“我不懂电脑,我不懂英语,我不会开车,”但是没见过一个人说:“我这个人缺‘德’”,人们总认为自己的德行是好的。我真不知道,那写专门写垃圾、写排泄物、写马桶、写性器官、写阴暗、写变态的诗人如何评价自己的德行。 |
李自安 超级版主 ![]() ![]() ![]() ![]() ![]() ![]() ![]() ![]() ![]() | 沙发![]()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天木 荣誉站长 ![]() ![]() ![]() ![]() ![]() ![]() ![]() ![]() ![]() ![]() | 3楼![]()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欢迎光临 中华大文学网 (http://zhdwx.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