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倒的旧体诗词 “五四”运动以后提出的打倒八股文和推行白话文的任务很彻底地完成了,“五四”运动以后出现了新诗,一些比较激进的人提出要打倒旧体诗,至今快一个世纪了,这个任务没有完成。1944年柳亚子先生在《旧诗革命宣言》里说:“旧诗必亡”,还预言:“平仄的消失,极迟是五十年以内的事”,现在看来这是多么轻率的预言。应该打倒的,一打就倒,不应该打倒的怎么也打不倒。 “五四”时代的青年人,大都接受的是传统教育,都有很深的旧体诗词的根底,虽然有不少青年人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创立了汉语的新诗,旧体诗仍然是二十世纪前期知识分子诗歌写作的主要形式。 新诗诞生之后旧体诗从来没有绝迹,新旧诗保持双轨并行,只是新诗那一条轨道越来越兴旺,旧体诗这一条轨道越来越衰落,并且一路坎坷。当新诗如日中天的时候,旧体诗如一条涓涓的细流;当新诗的发展遇到不景气的时候,旧体诗仍然是一条涓涓的细流,这就是旧体诗强大生命力的所在。人们总以为旧体诗的时代已经过去,其实不然,三百年的唐诗创作,聚其精华出了本《唐诗三百首》,“五四”至今不到一百年的时间,旧体诗的创作没有间断,我们如果要选三百首足可以传世的作品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由于时代的贴近其可读性不会逊于《唐诗三百首》。 旧体诗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已经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旧体诗的一些经典名句已经成为汉语的组成部分。多年来各出版单位精选了一批古代诗词的选本,对旧体诗词做了新的诠注,在古诗词的传承上起了普及的作用,同时说明旧体诗仍然有着广大的市场,这条涓涓的细流将永远流淌下去。 当然它不可能再占据主流的位置。 |
于进水 管理员 ![]() ![]() ![]() ![]() ![]() | 沙发![]()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鸿硕 荣誉站长 ![]() ![]() ![]() ![]() ![]() ![]() ![]() ![]() ![]() ![]() | 3楼![]()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疾风 韵律秀才 ![]() ![]() ![]() ![]() | 4楼![]() 鸿硕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欢迎光临 中华大文学网 (http://zhdwx.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