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押韵的方法流传甚广的说法就是“押大致相近的韵”,因为这话是鲁迅先生说的,又有很多人重复过,所以很少有人去怀疑它的正确性。 在鲁迅先生说这句话的那个年代,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那时新诗诞生才几年,用了几百年的平水韵不能再用了是大家的共识,但是鉴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汉语语音学发展的水平,还没有建立一个新的韵律规则的可能,一大堆南腔北调的文人不可能做出十分准确的结论,只能“大致”或“相近”了。其“大致”和“相近”的标准由自己掌握,出入很大,并且受各自方言的影响,例如我们读徐志摩的诗时用江浙方言感到更和谐,就是这个道理。鲁迅提出“押大致相近的韵”是寻求新的韵律规则的一种尝试,但是这种尝试不能几十年都没有结果,永远尝试下去,今天还老是抓住这句话不放,就太不合时宜了。 历史上音韵学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不是一般人可以学到手的。曾国藩有一次写信告诫他的弟弟,说写诗的时候,如果不敢确定某字肯定是某个韵部的,手头又没有韵书,不可随意处置,宁肯换用它字,可见那时进士出身的大知识分子也不能完整地背下韵书。过去的韵书与实际的语音脱离,部分字凭感觉可以知道大概是属于同一个韵部的,而很大一部分不是凭感觉可以确认的,只能死记,服从于韵书的硬性规定,这一部分大都是属于韵书中分类不合理里的部分。现代的诗韵是建立在科学的语音学基础上,其分韵的原则是大家都通晓的,不是制定韵书的人的个人意志。 如今普通话得到了普及,我们要求写诗的人通晓普通话,可以说是一种很起码的要求。只要有了普通话的基础,再加上小学程度的汉语拼音技能,了解押韵的原理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完成。如果这样的条件还嫌高,还要通融一下,还要“大致”一下,是否有辱诗人的称号。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普及的现状,让制定明确的诗韵变成可能,我们应该制定出通用的诗韵,而且要宣传它,国家也应该把这件事当成规范国家语言的大事,像通过和公布《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字总表》一样,为普通话的韵表立法。 |
李自安 超级版主 ![]() ![]() ![]() ![]() ![]() ![]() ![]() ![]() ![]() | 沙发![]()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潇湘京韵 韵律进士 ![]() ![]() | 3楼![]()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鸿硕 荣誉站长 ![]() ![]() ![]() ![]() ![]() ![]() ![]() ![]() ![]() ![]() | 4楼![]()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闲人 荣誉站长 ![]() ![]() ![]() ![]() ![]() ![]() ![]() ![]() ![]() ![]() | 5楼![]()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于进水 管理员 ![]() ![]() ![]() ![]() ![]() | 6楼![]()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鸿硕 荣誉站长 ![]() ![]() ![]() ![]() ![]() ![]() ![]() ![]() ![]() ![]() | 7楼![]()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母纯君 韵律进士 ![]() ![]() ![]() ![]() | 8楼![]()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普敬天下人 韵律学士 ![]() ![]() ![]() ![]() ![]() | 9楼![]()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彭晓 荣誉站长 ![]() ![]() ![]() ![]() ![]() ![]() ![]() ![]() ![]() ![]() | 10楼![]()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老三届 韵律大学士 ![]() ![]() ![]() | 11楼![]()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蜀都闲人 超级版主 ![]() ![]() ![]() ![]() ![]() ![]() ![]() ![]() ![]() | 12楼![]()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竹箫 韵律贡士 ![]() | 13楼![]()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自然 韵律大学士 ![]() ![]() ![]() | 14楼![]()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学无限 韵律举人 ![]() ![]() | 15楼![]()
|
李自安 超级版主 ![]() ![]() ![]() ![]() ![]() ![]() ![]() ![]() ![]() | 16楼![]()
| ||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 |||
欢迎光临 中华大文学网 (http://zhdwx.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