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标题: 语言和思想【闲人 作,贺启财 代发】 [打印本页]

作者: 贺启财    时间: 2013-8-8 12:58
标题: 语言和思想【闲人 作,贺启财 代发】
发表于 2011-10-14 23:06 | 只看该作者




语言和思想相关搜索: 思想者


语言和思想
    “语言是有声的思想,思想是无声的语言”这话很正确。一种思想可能没有说出来,也没有写出来,但是,在思想者的大脑里它都是以语言的形式出现的,不过这种每时每刻,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现象往往被大多数人忽略了。如果问一个人,你是用什么语言思考问题的,他可能一时回答不出来,因为他从来没注意到自己思考问题时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在脑中默读。同样的问题去问一个可以操二种以上语言(或者方言)的人,他考虑之后可能意识到自己是用哪一种语言在思考问题了。一个人如果他能熟练地运用很多词汇,那么他的思想也一定很细腻;反之,一个人思想很简单,他的语言也不会很丰富。比如汉语关于烹调加工的动词很丰富,有蒸、炒、煮、焖、炖、涮、抄、烙、烤、烩、溜、汆、焙、炸、淹等几十种,世界上哪一种语言也比不了。是因为汉语无缘无故地发明了这么多动词吗?是无故地玩弄语言花样吗?不是,现实中中国的厨艺是世界一流,在烹调中的确有那么多不同的加工方法,一个民族语言的成熟标识这个民族文化的成熟。爱因斯坦说:“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这使我们体会到,语言的相同,多少就意味着精神状态的相同。”

    关于对于语言的认识有二种理论:一种是“工具论”,即“语言工具论”把语言单纯当做人类交际的工具;另一种是“整体论”,即“语言思想论”认为语言和思想是一回事。我们认为两种理论都可以接受,它们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矛盾。从外在看,有一定声音的和用文字符号记录的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从内在看,语言的形成和思维的过程是同步的,是语言的本质。

    如果我们用同一个题目让100个人写诗,肯定会写出100首不同的诗。表面上看是措辞用语的不同,实际上是灵感、学识、经验、切入点和情感等等的不同,而表现这种不同还是靠语言。

    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家和诗人们过去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它们两者是两回事,思想是主动的、在内的、先产生的;语言是被动的、在外的、后产生的。另有人认为这是一回事,语言只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比如在诗歌里它纯粹是一种形式。为此朱光潜提出了“寻思”和“寻言”的概念,认为这两者是同时进行的。他提出这两个概念就是为了说明这两者是一回事,不过很多人以为是两回事,如果我们认清了这个问题,就不必纠缠这两个词了。

    有人以为诗写好了之后个别文字要修改润色一下,那不纯粹是语言的事了吗?我们说他改动的是文字,实际上改动的是思路。比如古诗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被作者改了多次,最后才确定用这个字。为什么这个字好呢?因为它的意境好,原来作者改动的是意境而不是文字。

    之所以产生认识上的模糊,文字是一大原因,人们把语言和文字当成一回事,文字是符号,于是把语言也看成是形式了。在上古时代,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而诗歌已经产生,没有文字什么事。后来有了文字,为记录语言提供了条件。

    我们所说的“文言”、“白话”,是指语言的风格,它与诗歌的不同体裁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不是说某种诗歌只能用什么风格的语言。





作者: 贺启财    时间: 2013-8-8 12:58
李自安

超级版主

帖子8841 精华74 积分459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沙发
发表于 2011-10-15 19:19 | 只看该作者





很有道理,欣赏学习!问候闲人老师!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lymlym008

韵律童生

帖子17 精华0 积分85

3
发表于 2011-11-9 20:16 | 只看该作者





朱光潜写的书当然有道理!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闲人

荣誉站长

帖子1351 精华27 积分7547 性别男 来自北京


4
发表于 2011-11-9 21:34 | 只看该作者





3# lymlym008
有没有道理看具体的问题,跟谁说的无关。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lymlym008

韵律童生

帖子17 精华0 积分85

5
发表于 2011-11-10 17:01 | 只看该作者





虚伪。既然是别人的思想,是读了别人的书之后的感想,那在题目上标出来就得了,读XX人之感想,读XX书之感想,不就得了。一群好虚名的无聊人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闲人

荣誉站长

帖子1351 精华27 积分7547 性别男 来自北京


6
发表于 2011-11-10 17:09 | 只看该作者





5# lymlym008
朱光潜先生的文章是使用了西方人的科学分析的方法,分析的实例都是中国的诗歌,思想和方法都不是专利的。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阿儿G·草帽老人

韵律大学士

帖子4178 精华17 积分21230 性别男 来自邢台柏乡


7
发表于 2011-11-15 15:5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解





奔忙归来,劳苦大众。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潇湘京韵

韵律进士

帖子2607 精华2 积分12887 性别男

8
发表于 2011-11-16 19:15 | 只看该作者





“语言是有声的思想,思想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思想似乎应该改为【思维】可能更好!!!
问好!!!!!!!!!!!!!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午后新雪

韵律童生

帖子38 精华0 积分190 性别男

9
发表于 2011-12-1 17:49 | 只看该作者





向老先生问好!您写的文章都很深刻,为此特注册上来,向您学习来着!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鸾佩楼的老板

韵律秀才

帖子262 精华1 积分1342


10
发表于 2012-5-23 16:32 | 只看该作者





在诗词欣赏和创作中,我将思想排在第三位。前面是趣和美





春来就爱乱嘀咕,抚肚清闲每每舒。醉荡轻舟枕蝶梦,卧听流水任糊涂。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逝水微澜

版主

帖子3696 精华25 积分19076 性别男


11
发表于 2013-3-19 11:2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对于语言的认识有二种理论:一种是“工具论”,即“语言工具论”把语言单纯当做人类交际的工具;另一种是“整体论”,即“语言思想论”认为语言和思想是一回事。我们认为两种理论都可以接受,它们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矛盾。从外在看,有一定声音的和用文字符号记录的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从内在看,语言的形成和思维的过程是同步的,是语言的本质。










欢迎光临 中华大文学网 (http://zhd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