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的芦苇叶子 散文 下班走过一片居民区,闻到有清香的粽子味儿,在微风里飘荡。我轻轻地吸了几下鼻子:哇,真香! 我老家的屋前,是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每年春天,在河的两岸,总看见有两行碧绿青翠的芦苇悄悄地从水岸边蜿蜒开来。那嫩嫩的芦苇叶儿柔柔的,在春天的清风里随意摇曳,十分养眼。那时候,我们最大的梦想,就是妈妈收工回来,能采摘一把芦苇叶儿,包粽子给我们吃。虽然,那时候很穷,包粽子是不放鲜肉的,只是把糯米用酱油渍一会儿,用芦苇叶子包裹好,再用稻草扎紧,放锅里煮熟便算奢侈的美食了。尽管粽子里没有肉,但有苇叶的清香,那粽子也非常好吃。 大概,吃粽子的人,倒不是为了吃粽子里的肉,或许就是为了品尝苇叶的清香味道吧。芦苇叶儿的味道是那样的独特,我对芦苇情有独衷!我感觉,芦苇是无私而曼妙的植物,不需要种植,也不需要营养,每年春风吹过,便自觉地迎风而长。稍许长高一些了,正好是人们包粽子吃的时节——端午。于是,家家户户出门来到河塘、沟岸、水池旁,只要有芦苇生长的地方,一定会看见有面色欣喜的人小心翼翼地采摘着苇叶。有时候,人们会多采摘一些,先是把叶子洗净,再挨个儿理顺了,用稻草扎成一把,拿去街上卖钱。城里的人也喜欢尝鲜,就买几把芦苇叶子回去,包一锅粽子。烧粽子的时候,方圆之内便闻得馥郁清香绵延不散,引得一些小孩子们嘴馋不已。 芦苇虽然不是名贵的植物,但它的品性,却是十分的高洁!那些摇曳在清风里,生长在水渍边的小小植物,虽然粗细不一,长短各异,但每一根均亭亭玉立,不曼不枝。不会像纤细的蒲草四处寻找依靠,也不会像春天里的鲜花绽放美丽的容颜。它们,只是静静地站立在浅水中,看春江水暖,听草长莺飞。当一批叶子被采摘完了,在人们不经意的视线里,第二批、第三批的叶子又会生长出来,任凭喜爱它的人们来采摘,来拿走。 新的苇叶吃不完,人们就会把采摘的芦苇叶子挂在屋外,风干,以备秋天和冬天,没有芦苇叶子的时候可以使用。于是,一年四季,我们便会在粽子的温馨香味里,回忆那苇叶舒展的时节。当然,秋天的芦苇,也是十分的美丽。当挺直的芦苇上,零落地挂着几叶枯黄的叶片,而一枝枝芦花,却像柔软的棉絮,盛开在芦苇的顶端。菊黄桂香,簌簌秋风里,水岸边那一长行浮动的芦絮,便如一条蚕丝围巾,蜿蜒柔绵,令人顿生怜惜和也滋生出不少缠绵。每年芦絮飞花的时节,我会在河塘岸边静静地坐上半天,让这善良无私的精灵,安抚我浮躁轻狂的思绪,洗涤我内心的污浊。而每当此刻,我的心也会出奇的干净,出奇的静谧。 喜欢芦苇,因为那摇曳多姿的叶儿,也因为那清香诱人的粽子,更因为芦苇无私的品格。我想,人如果有芦苇的气节,挺拔端正,不阿谀奉承,只懂得奉献而不思索取,那我们这个社会,或许会更加美好! |
欢迎光临 中华大文学网 (http://zhdwx.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