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标题: 古典诗歌三大声律体系 [打印本页]

作者: 三羊    时间: 2013-8-12 17:12
标题: 古典诗歌三大声律体系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3-8-12 17:19 编辑

古典诗歌三大声律体系

【一】永明诗律体系【初级阶段】
【二】唐朝诗律体系【过渡阶段】
【三】明朝诗律体系【高级阶段】

【“〇”表示:可平、可上、可去、可入】


【一】永明体系

永明体系,尊崇声律鼻祖沈约的“酷裁八病,碎用四声”。“平头、上尾、鹤膝、蜂腰”为声律的四法。永明体系:

【平头法】第一句与第二句的第二字,不能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上尾法】第一句与第二句的第五字,不能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鹤膝法】第一句与第三句的第五字,不能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蜂腰法】第一顿与第二顿的顿末字,不能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沈约的蜂腰法,也即25交替法。25交替法,不能从法度上杜绝可能出现的四连平。例如,平平——平平仄。这对于“碎用四声”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沈约的25交替法的基本律句12个大类:


1、永明律句:
甲类:〇平——〇〇仄,
乙类:〇仄——〇〇平,
丙类:〇仄——〇〇仄。

2、永明律联:
甲类:
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1
乙类:
〇仄——〇〇仄,〇仄——〇〇平。2

3、永明律诗:

生平【平】少年日【入】,分手【上】易前期【平】。1
及尔【上】同衰暮【去】,非复【入】别离时【平】。2
勿言【平】一樽酒【上】,明日【入】难重持【平】。1
梦中【平】不识路【去】,何以【上】慰相思【平】。1
————————(沈约)

所知【平】共歌笑【去】,谁忍【上】别笑歌(平】。1
离轩【平】思黄鸟【上】,分渚【上】霭菁莎(平】。1
翻情【平】结远旆【去】,洒泪【去】与烟波(平】。1
春江【平】夜明月【入】,还望【去】情如何(平】。1
————————(王融)


4、永明律句十二大类

【子】
平——〇〇
【丑】
平——〇〇
【寅】
平——〇〇

【卯】
上——〇〇
【辰】
去——〇〇
【巳】
入——〇〇

【午】
上——〇〇
【未】
上——〇〇

【申】
去——〇〇
【酉】
去——〇〇
【戌】
入——〇〇
【亥】
入——〇〇


==============================
【二】唐朝诗律体系

《文镜秘府论》记载了唐朝诸多名家的声律理论,这些理论都是从五言诗句“上二”和“下三”的末字,来讨论调理平上去入四声格律的。没人讨论五言诗句的第二字与第四字的声律方案的,更没人讨论第一句与第二句两个第四字的声律关系的。《文镜秘府论》里,谈到沈佺期,透过全书的字里行间,不见沈宋“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律诗定型的具体内容。由此可见,唐朝诗律体系,到中唐时候,与700年以后明朝的“上去入音为仄韵,东西两字是平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大道至简声律体系,还是具有很大差距的。在古典诗歌声律史上,唐朝元兢的换头术,是极具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飞跃。

永明声律体系的律联格式,〇仄——〇〇仄/〇仄——〇〇平。在唐朝声律体系中,由于换头术的要求的是“平、仄”二元化的对立,必须改为〇仄——〇〇仄/〇平——〇〇平。否则,不能展现换头术“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的宏伟蓝图。也是因为换头术的牵制,“甲、丙”律联,不能随意使用。务必“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文镜秘府论》中的“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理论,并非沈约所说,实为元兢所为。假如没有这个理论,就没有“〇平——〇〇平”这种律句。没有这种律句,就无法达到换头术之目的!大唐的蜂腰诗,是三忌一不忌:忌同上去入,不忌同平。于此同时,大唐的平头诗,也因换头关系,也就成了“平/仄”二元化的对立了。依照四韵押平的五言诗歌来说,上尾诗,也是“平/仄”对立的!永明声律的蜂腰诗是完整的,大唐声律的蜂腰诗是残缺性的;永明声律的平头诗是完整的,大唐声律的平头诗是选择性的!〇平——〇〇平,融入大唐声律完美了换头梦,这是好的一个方面。不好的方面是:不但没有扼制四连平,还埋下了不能从法度上封杀五连平的后顾之忧。

1、唐朝律句:
甲:〇平——〇〇仄,
乙:〇仄——〇〇平。
丙:〇仄——〇〇仄,
丁:〇平——〇〇平。

2、唐朝律联:
甲类: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乙类:〇仄——〇〇仄,〇平——〇〇平。

3、唐朝律诗:
【1】平起式
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〇平——〇〇平。
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〇平——〇〇平。
【2】仄起式
〇仄——〇〇仄,〇平——〇〇平。
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〇平——〇〇平。
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4、唐朝律句十三大类


【子】
平——〇〇
【丑】
平——〇〇
【寅】
平——〇〇入…………甲:〇平——〇〇仄

【卯】
上——〇〇
【辰】
去——〇〇
【巳】
入——〇〇平…………乙:〇仄——〇〇平

【午】
上——〇〇
【未】
上——〇〇

【申】
去——〇〇
【酉】
去——〇〇
【戌】
入——〇〇
【亥】
入——〇〇去…………丙:〇仄——〇〇仄

【特】〇平——〇〇平…………丁:〇平——〇〇平

《终南别业》【唐】王维(701-761)
中岁【去】——颇好【仄】道【上】,〇仄——〇仄仄⑦
晚家【平】——南山【平】陲【平】。〇平——〇平平⑧
兴来【平】——每独【仄】往【仄】,〇平——〇仄仄①
胜事【仄】——空自【仄】知【平】。〇仄——〇仄平⑥
行到【去】——水穷【平】处【上】,〇仄——〇平仄③
坐看【平】——云起【仄】时【平】。〇平——〇仄平④
偶然【平】——值林【平】叟【仄】,〇平——〇平仄⑤
谈笑【仄】——无还【平】期【平】。〇仄——〇平平②


==============================

【三】明朝诗律体系


1、明朝律句四个大类
〇平——〇仄仄
〇仄——〇平平
〇仄——〇平仄
〇平——〇仄平

2、明朝律联两种格式
〇平——〇仄仄,〇仄——〇平平。【1】
〇仄——〇平仄,〇平——〇仄平。【2】
〇平——〇仄平,〇仄——〇平平。【3】首句押韵特例
〇仄——〇平平,〇平——〇仄平。【4】首句押韵特例


3、明朝律诗四种平仄谱
【1】平仄格
〇平——〇仄仄,〇仄——〇平平。【1】
〇仄——〇平仄,〇平——〇仄平。【2】
〇平——〇仄仄,〇仄——〇平平。【1】
〇仄——〇平仄,〇平——〇仄平。【2】
【2】仄仄格
〇仄——〇平仄,〇平——〇仄平。【2】
〇平——〇仄仄,〇仄——〇平平。【1】
〇仄——〇平仄,〇平——〇仄平。【2】
〇平——〇仄仄,〇仄——〇平平。【1】
【3】平平格
〇平——〇仄平,〇仄——〇平平。【3】首句押韵特例
〇仄——〇平仄,〇平——〇仄平。【2】
〇平——〇仄仄,〇仄——〇平平。【1】
〇仄——〇平仄,〇平——〇仄平。【2】
【4】仄平格
〇仄——〇平平,〇平——〇仄平。【4】首句押韵特例
〇平——〇仄仄,〇仄——〇平平。【1】
〇仄——〇平仄,〇平——〇仄平。【2】
〇平——〇仄仄,〇仄——〇平平。【1】

5、明朝五言律诗总共16律句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明代真空和尚《贯珠集》“上去入音为仄韵,东西两字是平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问世,说明古典诗歌声律体系已经画上了一个的完美句号。从声律鼻祖沈约开创,历经长达千年平平仄仄的磨难,通过继承发展,终于修成正果。
    宣告仄声上去入合并之日,就是二五交替法失宠之时。由于仄声上去入的合并,唐朝律句均有可能出现五连声的可能性,四连声更是家常便饭。因此,唐朝律句,多数律句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



作者: 于进水    时间: 2013-8-12 18:21
好文章,三羊兄辛苦了呀
作者: 三羊    时间: 2013-8-12 18:37
北宋司馬光的奏摺中有一句話:“擿其落韻、失平側、偏枯、不對、蜂腰、鶴膝。以進退天下士。” 这说明北宋科举试帖诗尚要求不能犯蜂腰、鶴膝!
作者: 三羊    时间: 2013-8-12 18:45
于进水 发表于 2013-8-12 18:21
好文章,三羊兄辛苦了呀

谢谢会长的偏爱!
作者: 三羊    时间: 2013-8-13 08:43
【唐】王维《终南别业》,唐诗律句的汇总代表

《终南别业》【唐】王维(701-761)
中岁【去】——颇好【仄】道【上】,〇仄——〇仄仄⑦
晚家【平】——南山【平】陲【平】。〇平——〇平平⑧
兴来【平】——每独【仄】往【仄】,〇平——〇仄仄①
胜事【仄】——空自【仄】知【平】。〇仄——〇仄平⑥
行到【去】——水穷【平】处【上】,〇仄——〇平仄③
坐看【平】——云起【仄】时【平】。〇平——〇仄平④
偶然【平】——值林【平】叟【仄】,〇平——〇平仄⑤
谈笑【仄】——无还【平】期【平】。〇仄——〇平平②

唐朝的四类律句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不许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允许同平】


由“唐朝的四类律句”,依据24异声和24同声,又可分为八种律句:
〇平——〇仄仄①
〇仄——〇平平②
〇仄——〇平仄③
〇平——〇仄平④

〇平——〇平仄⑤
〇仄——〇仄平⑥
〇仄——〇仄仄⑦
〇平——〇平平⑧

从清朝王渔洋到现代王了一的声律理论,可以解释①、②、③、④四种律句,不能准确解释⑤、⑦两种律句,对于⑥、⑧两种律句,均为视而不见,避而不谈!

作者: 于进水    时间: 2013-8-13 10:15
三羊 发表于 2013-8-13 08:43
【唐】王维《终南别业》,唐诗律句的汇总代表

《终南别业》【唐】王维(701-761)


作者: 三羊    时间: 2013-8-13 11:26
于进水 发表于 2013-8-13 10:15

谢谢你会长!
由“唐朝的四类律句”,依据24异声和24同声,又可分为八种律句:
〇平——〇仄仄①
〇仄——〇平平②
〇仄——〇平仄③
〇平——〇仄平④

〇平——〇平仄⑤
〇仄——〇仄平⑥
〇仄——〇仄仄⑦
〇平——〇平平⑧

以上8种律句,是在【25可以同平,不能同上、同去、同入】的前提之下律句的【全部】。前四种与后四种,都是【全部】的部分。王力只能解释前四,而不能解释后四,实际就是以偏盖面。
【前四】与【后四】的相同点,是【25可以同平,不能同上、同去、同入】
【前四】与【后四】的不同点,前四是24异声,后四是24同声。
作者: 于进水    时间: 2013-8-13 12:09
三羊 发表于 2013-8-13 11:26
谢谢你会长!
由“唐朝的四类律句”,依据24异声和24同声,又可分为八种律句:
〇平——〇仄仄①






欢迎光临 中华大文学网 (http://zhd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