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标题: 草坪弑杀贴--玉食何来穷腹穿 [打印本页]

作者: 草坪    时间: 2013-9-27 16:50
标题: 草坪弑杀贴--玉食何来穷腹穿
草坪乱弹:玉食何来穷腹穿
文/草坪
    草坪不怎么懂诗,也不太会写诗,但却喜欢读古人的诗词,爱看他们的轶事,有事没事呢总爱瞎琢磨点啥,最近呢,又重读了一下贾岛和杜甫的一些诗,有些感触,就想和大伙一起分享一下。
    贾浪仙和杜工部,虽然他们生时无缘相逢(老杜死后9年小贾才来到世间),但有一点是可以把他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那就是他们对诗艺的追求,几乎达到了一种痴的程度,对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要反复斟酌和推敲,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精神。
    “郊寒岛瘦”说的就是孟郊和贾岛这对苦吟诗人,“虫吟草间”虽说这话不太好听,但很贴切、形象,尤其对贾和尚来说。韩大官人一句话:“大半夜的,怎么也得先敲敲门才能进去吧,直接推开还不把人家给吓着啦。”解了和尚的愁眉,“推敲”从此传为佳话。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诗圣自个说的,“雕章琢句”是杜诗的特点,只这一癖好就把老杜搞得很累。李白看得不过眼了,劝老杜说,不就是写个诗嘛,干嘛非那么折磨自己呢,没事儿喝点儿酒,寻个乐,这飘飘欲仙的感觉多好啊,当然免不了顺便挖苦他一下“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贾诗和杜诗虽然都讲究“炼字”,并执着得乐此不疲,但他们写诗的着眼点即诗所表达的内容,那是有很大区别的。贾诗愤世嫉俗,虽诗风矫峭奇险,但多是写些贫寒困顿的内容和生活感触,多是抱怨,但这种诗流传下来的不多,后世传颂的还是他的那几首以清雅出尘为主的诗;杜诗忧国忧民,不计较个人得失,多放眼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多是抱负。当然,这种不同是和他们的家族背景、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性格、生活环境等有很大关系的。
    贾岛(779-843),字浪仙,后人亦称其为“诗奴”,幽州(北京)人。家庭出身卑微,祖先没有当官的,彻底的庶民,社会底层。为了能吃上饭不至于饿死,从小就当了和尚。穷虽穷,但他酷爱写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不喜欢住在寺院,而是四处游走。
    人说啊:“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贵人点度”还真是,不知是歪打正着还是机缘巧合,一日在长安城人潮如流的大街上,痴迷的和尚目无旁人,一门心思在琢磨着刚得来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是用“推”还是用“敲”好呢?一下子就撞进了韩愈韩大官人的出行车队里,被人纠送到韩愈跟前,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就不细说了。韩愈是个大文豪啊,很爱才惜才,就把和尚带到府里,和他一起讨论诗词,并传授技艺,后又做主让他还了俗,推荐他去考取功名,还亲自写了一首诗来赞扬他:“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天才孟郊的离去,让日月风云都没着没落的,这老天爷啊怕这好文章从此断绝了,就又降下个贾岛来续写仙章。您想啊,那韩愈是多大的腕啊,在当时的文坛那是泰斗级人物啊,他这一赞,让贾岛是一夜成名。
    照理说,有名人推举,加上自己也有点小才,贾岛的人生或者说仕途之路应该是无限光明,可谁知这小子就是个穷酸的命,天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情商”基本为零,再加上生性狂傲,目中无人,谁都瞧不起,所以连举不第,白费了韩愈的苦心栽培。仕途不顺,他便更加的怨天尤人,竟然写诗讥讽当朝宰相裴度:“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骂人家强征土地建后花园,还诅咒人家荆棘满院,这胆真是够肥的。好在韩愈和裴度是铁子,帮他说了话,没治他的大罪,把他以“扰乱社会秩序”的罪名和其它十名举子史称“十恶”一同赶出了京城长安。
    这个贾和尚的轶事多了去,这里就不多介绍了。后来他又冒犯天子,好在皇上圣明,格外开恩,并委任他个县委秘书,后又小有升迁,虽然没大过七品,不过总算是过了把官瘾。贾岛一辈子穷苦不堪,会昌三年死于任上,临死的时候,全部财产是一头蹇驴加一张古琴。
    长年的底层生活,郁郁不得志,生活穷困潦倒,造成了贾才子极度自卑的心理,愤世嫉俗、性情孤僻更局限了他的视野,所以他的诗多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但他的诗“貌清意雅,谈玄抱佛”和当时流行的元白体完全不同,更可贵的是他对诗艺的追求,他一辈子基本没有什么功业,推敲诗句是他唯一的爱好。他写“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这两句诗时,自注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当时有人很是不屑,说:“这两句诗有什么高难的啊,至于三年才写完吗?还一吟泪下,啧啧。”,后来,宋朝有个叫范晞文的人很厚道,说了这么一番话:“岛之诗未必尽高,此心亦良苦矣。信乎,非言之难,其听而识之者难遇也。”直译就是:读者并不是因为贾岛的诗写得有多好才看它,只是感动于他对诗艺的执著而已。正是他这种对诗艺的精益求精的执着精神,让人仰慕和敬佩,使他成为后辈诗人的偶像。晚唐派诗人(以和尚居多)和南宋江湖派诗人甚至把贾岛的诗当成圣经来读,可见一斑。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后人亦称其为“诗圣”,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属于官宦家庭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杜审言,擅长五律,为初唐时期古体诗向近体诗(律诗)的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此人是出了名的狂傲,相传他临终前,大诗人宋之问来看望他,他对人家说:“你们这些小青年都不容易啊,老夫活着,你们都出不了头,现在老夫快死了,你们该高兴了吧?”足见其狂妄至极。所以杜甫善诗,那是祖传啊,杜甫很崇拜他爷爷,曾有赞:“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
    杜甫少年时家境丰厚,喜欢四处游历,父亲去世后家境逐渐败落,衣食住行都成了问题,逼得他不得不寻求出路,考取功名。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他考进士时,被李林甫给耍了,放了个空榜,那届举子都白忙活了好几年。在他好不容易逮着个机会被皇上赏识进了集贤院后,又被杨国忠给耽误了。为了生活,杜甫没办法只能放下架子,到处打秋风,用他自己的话讲那段日子就是“朝扣富人门,暮随肥马尘”。好在亲戚不嫌弃,朋友也够仗义,再加上有达官贵人相助,好不容易在天宝四年当了个兵曹参军的小官。当时时局不稳,兵荒马乱杜甫的仕途是坎坎坷坷,甭提有多不顺了。从右拾遗到司功参军,之后又弃官举家迁往成都,在浣花溪边建了杜甫草堂,过起了小日子。后来,在好友剑南东四川节使严武的照顾下,给了个“检校工部员外郞”的虚职(史称“杜工部”),得以度日。严武死后成都大乱,杜甫转投高适,不遇,急火攻心一病不起,至第二年才从云安抵达夔州,病越发严重,“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在夔州住了一年多,得到消息说天朝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老家解放了,那个高兴啊,于是挥笔写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下洛阳。”想家了终于可以回家了,当即决定泛舟顺江而下,直到洛阳。但事与愿违,到了江陵后,听说河南局势又开始混乱了,没办法,只好滞留江陵,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之后辗转到耒阳,又遇到山洪暴发,被困在孤岛上十来天,饿得眼冒金星。但幸运的是,耒阳县令不知怎么听说了此事,还有这么个大人物在我的地界上遇难了,这还了得,立马亲自带人将杜甫解救出来,然后摆了一大桌酒菜为他压惊。可是就在这天,就在这顿饭后,一代诗圣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客死异乡了。直到四十六年之后,杜甫才得以魂归故里。
    生逢乱世,注定杜甫仕途坎坷,一生穷困潦倒,但杜甫有一腔报国之志,所以他的诗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纵观杜诗,就像读史一样,映射出他所处的那个年代社会缩影,因而被人们称为“诗史”。杜甫胸怀天下,体恤百姓,所以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等不朽的诗句,体现了诗人闪光的人格魅力,也正因为这样,后人才将杜甫尊为“诗圣”。
    杜甫很善于向古人学习“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他的诗以七律最为擅长,诗风沉郁顿挫,但不失清新雅致、婉转流丽、含蓄俊逸等风格。杜甫的乐府诗,经过元稹和白居易的发挥,在中唐形成了盛极一时的“新乐府诗”。后人还吸取了杜甫的新变成分诗风,发展了形成了“以人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宋诗的基本特征。这是杜甫对诗歌创作的又一大贡献。
    贾岛和杜甫还真是有缘,虽然他们没机会当面交流思想,推敲诗句,但他们的死的方式却是一样的,都是撑死的,好像是商量好了似的。虽然听起来有点滑稽,但这确实是真的!
    贾岛临死前,家里穷得一分钱都没有,就是因为偶得荤食,贪嘴多吃了几块牛肉,得了消化不良,死了。杜甫呢,被耒阳县令解救出孤岛后,10天没吃饭啊,饿疯了,面对着一大桌子美味佳肴,就多吃了几口,结果当天就撑死了。这真是――
璀璨星光别样天,无涯诗海有奇帆。
雕章琢句杜工部,敲字推文贾浪仙。
潦倒犹思酬旧志,清贫不忘著新篇
青衫从未多添色,玉食何来穷腹穿!



作者: 如昔    时间: 2013-9-27 16:52
高人!
作者: 小包子    时间: 2013-9-27 18:51
衣衫不整,把衣服穿好了再说
作者: 野神    时间: 2013-9-27 19:19
这个故事串得漂亮。
作者: 辟邪    时间: 2013-9-27 20:05
倩儿好文章!
作者: 歪歪    时间: 2013-9-27 20:07
咋不能加分呢?
作者: 楚江居士    时间: 2013-9-27 21:07
写得好,学习了!
作者: 妖精甲    时间: 2013-9-29 13:16
看准啦,嫩也是个爱瞎白活的主儿
作者: 草坪    时间: 2013-9-29 16:49
如昔 发表于 2013-9-27 16:52
高人!

姑娘,你是怎么测量滴?!据说他俩都不高哎
作者: 草坪    时间: 2013-9-29 16:50
小包子 发表于 2013-9-27 18:51
衣衫不整,把衣服穿好了再说

习惯料裸奔,木得办法哎
作者: 草坪    时间: 2013-9-29 16:50
野神 发表于 2013-9-27 19:19
这个故事串得漂亮。

野神兄雅赏,请茶
作者: 草坪    时间: 2013-9-29 16:51
辟邪 发表于 2013-9-27 20:05
倩儿好文章!

周郎来料,快快里边请....
作者: 草坪    时间: 2013-9-29 16:52
歪歪 发表于 2013-9-27 20:07
咋不能加分呢?

因为你都把银子败祸光了呗
作者: 草坪    时间: 2013-9-29 16:52
楚江居士 发表于 2013-9-27 21:07
写得好,学习了!

都是乱弹,居士请茶慢雅
作者: 草坪    时间: 2013-9-29 16:53
妖精甲 发表于 2013-9-29 13:16
看准啦,嫩也是个爱瞎白活的主儿

眼光很独到么小妖精




欢迎光临 中华大文学网 (http://zhd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