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标题: 诗之意气 [打印本页]

作者: 野神    时间: 2013-10-8 11:42
标题: 诗之意气
                                                 诗之意气
                                                       野 神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娓娓道来,看似平淡,实则宏深。何也?意、气至也。“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山有色,诗有颜,山色绚丽,诗色幽远;水有声,诗有音,水声如扣弦,诗音若天籁。花开终会谢,好诗千古传;鸟飞须有倦,诗思不可绝。物之有形,肉眼可触;诗之有形,灵心暗藏。诗词往往无具象,却有万象。何也?意、气使然也。
    诗词万千,意、气万千,因人、因时、因事之异,而意有殊,气有别也。现以诗仙诗圣为例,即可知之。“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诗仙李太白虽狂放不羁,浪漫飘逸,豪情万丈,然亦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慨叹。“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圣杜甫持重老成,气郁深沉,在血与火、贫困与饥饿的怒吼和呐喊中,苦吟一生,亦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其作品被誉为“诗史”。二人被尊为诗仙诗圣,将唐朝诗歌推向顶峰,是两座绝妙的风景。但他们终归凡人,有七情六欲,亦以肉食、五谷杂粮而活。其诗因时因事而作,少年豪气,老而衰减。先看李白的“时人谓我恒殊调,见我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千金散尽还复来”、“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消万古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坟上月,且须一尽杯中酒”,再如“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再看杜工部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又如“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还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等,皆诗人在不同境况下心灵幽微的阐释或心灵火山的喷发,是客观实际的真实写照或形象的描绘,无不反映了诗人气的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意气所至,笔精墨妙,凝成千古神韵。二人被尊为诗仙诗圣,后人大说轩辕之分,实乃人生境遇不同,个性有殊,而文自有异也!李白之诗,吞吐天地,多得其天机;杜瘦之笔,涵蕴沉实,多享于精思。
    诗之形,目视之;诗之音,心聆之;诗之意,笔描之;诗之气,心智通达而生发之。气格不同,风神迥异。或豪放激越,或婉约清丽;或若高山深谷,或若一马平川,或旷达或沉实……但都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气。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雄浑磅礴之气;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豪放俊逸之气;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冲淡闲适之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清幽苍古之气;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从容达观之气……如是种种。气可贯长虹,气可布江海,气可如氤氲,气可如幽兰……气充塞天地之间!
    何谓诗之意、气?意,境也。气,神也。境有虚实之分,实指万物之具象,虚乃诗境之意象。神有动静之别,动若大海之沧浪,静则“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若宝藏”。虚实兼备则厚,动静调和则灵。诗皆以具象而营意象,故境由心造,神因境生,诗之所谓也。若境像丰满,即文浅白而意远深,神自出焉。
    意、气何在?诗之所存,灵也;灵之所托,意也;而意之高深,气也。意备,佳构成;气足,妙语生。故作诗,意不可缺,气亦必足也。故作诗必修心,心,人之根本也;修心必修智,智,诗之所依也。惟心智纯正博宽,则万物之具象皆可为诗之意象。而心若纯正,气自足矣。则何憾妙语不生?
    稚子初窥学门,诵文如默经卷,燥烦难耐,然捧诗迎朝阳而读,因感其朗朗上口,乐而吟之。可不知其意境深远,故作诗直陈其象,虽灵机显露,率尔天真,亦多乏深意,余味不足,或索然无味。稍长,渐通人情,知识增长,心智渐开,灵性萌生,语若皎月,美语也。然意未深、气未足,乃因未觉悟也,识见深广未至也。及至识见深广,心神无惧,妙语如珠,此心智大开,意、气深厚所得也。
    野神有言:“诗如胎儿,初若蒙卵;及心智渐开,则灵性始发;待识见深广,便奇气横生。”野神又云:“诗,积学、意气之路也。务实积才学,才学开心智,心智启意气,意气生浪漫,浪漫赋诗情。故意气之源,务实浪漫也。”

作者: 翩翩燕无痕    时间: 2013-10-17 17:53
今天下午一到办公室就领试卷监考去了。考了一下午。此刻,刚刚处理好俗务,泡一杯茶,再来领略神高屋建瓴、纵横捭阖的诗意飞翔!
作者: 翩翩燕无痕    时间: 2013-10-17 18:27
神,诗之意气,浅薄的燕子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诗之意,即由心而生的灵动的神韵,这种神韵是作者的底蕴、经历、审美情趣的综合反映,以人喻诗的话,就如一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气即诗之气象、气场,这是读者对诗经过主观再加工形成自己的意象的结果。好诗当气象万千,能给人多方面的美的享受和启迪。拿古诗作喻的话:好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瞎扯了,请指正!燕子敬茶
作者: 翩翩燕无痕    时间: 2013-10-17 18:32
神文意气之美自不待言,只挑燕子感觉白璧微瑕之处说:
1“二人被尊为诗仙诗圣,将唐朝诗歌推向顶峰,是两座绝妙的风景。”初读感觉“两座”“风景”前后搭配不够符合习惯,如改成“是两座巍峨的丰碑”如何?

作者: 野神    时间: 2013-11-25 13:18
翩翩燕无痕 发表于 2013-10-17 18:27
神,诗之意气,浅薄的燕子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诗之意,即由心而生的灵动的神韵,这种神韵是作者的底蕴、经历 ...

这就看各自的理解。祝好!
作者: 野神    时间: 2013-11-25 13:20
翩翩燕无痕 发表于 2013-10-17 18:32
神文意气之美自不待言,只挑燕子感觉白璧微瑕之处说:
1“二人被尊为诗仙诗圣,将唐朝诗歌推向顶峰,是两座 ...

他们两人诗风不同,如两座巍峨的高峰。故我称之为“两座绝妙的风景”。我再继续思考。
谢谢你啰!




欢迎光临 中华大文学网 (http://zhd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