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标题: 第二十回 杨元帅务农制胜 众社员田头取经 [打印本页]

作者: 郭太白    时间: 2013-12-23 09:01
标题: 第二十回 杨元帅务农制胜 众社员田头取经
桃源春幸福园诗会有歌谣道:
  农家状元何处寻,"君风"田头话杨君。
勤苦之中探绝技,先富起来后扶贫。
是谁开路大家走?是谁搭桥为人民?
唐僧取经千辛苦,能人送宝到家门。
第二十回      杨元帅务农制胜      众社员田头取经
七十二行,庄稼为王;
务农制胜,科技逞强。
营建新村,万千气象,
红楼栉比,盛世风光!
原来犟牛筋的干儿子杨科勤听说凤云作了绝育手术刚回家,便陪妻子春娃提了一篮子鸡蛋看望来了。老两口听是干儿媳妇春娃叫门,将门打开。只见科勤和春娃并着肩,面对着门窃窃互语。
"我娃,你咋知道的?"
科勤说;"妈,我听爱社大叔说的。他说:成兄弟和凤云回来了,你干爸、干妈叫你哩。晚上时间长嘛,我和春娃过来坐一会。"
春娃说:"妈呀,我给妹子拿了些鸡蛋,给她补补身子么!你和我爸、凤娃都吃,吃完了,我叫你干娃再给你送些。"
老两口高兴地说;"好,好。科勤,春娃,我娃进屋里坐。"
几个人进屋里来,犟牛筋忙着冲茶,牛大婶忙着绽糕点。牛成和凤云听说科勤哥、嫂来了,也急忙从房子走出来。凤云拉住春娃的手:"哥,姐,太多心了。"牛成与科勤春娃和父母边斟茶边说:"乘兴而去,胜利归来,顺和得太哩!"
春娃说:"几天没见妹子,心里怪想的!"
老汉端着茶杯喝了两口,望着科勤感慨地说;"科勤,你这几年苦得。务农门道稠,科学化,干出了成绩。多少人提起你都佩服的了得,连干爸都替你高兴哩!"
科勤""了一声说"爸,你是响当当的老农,还佩服起半桩子娃来咧。说实在话,这些成绩,春娃能占多一半,她比我下得苦。再就是听你前十年摆的那句话:人勤地不懒,科学巧种田么。这句话,你娃永远忘不了,还要传给下一代哩。"
说起这杨科勤,别看他骨瘦嶙峋,却如钢打铁铸一般结实。犁、耕、耙、耒厶样样精,当万元户凭务农。真算得上踏泥庄的务农新秀。在实行责任制后,他一天比一天露出了头角。是有名的种田能手;别人戏称他"杨元帅",他也自称起"元帅"来了。
天刚麻麻亮,妻子春娃就催着科勤起床:"杨君,早起闻凉栽白菜。"
"哎,起来了。"科勤一骨碌翻身起来笑着逗着趣问:"你又不是柴郡主、穆桂英,好个不懂规矩的婆娘,敢指挥杨元帅么!"
春娃忍不住一笑:"你还是个元帅?"
"哦,杨元帅。"
这春娃,个子不高人利气,眼大口小,常穿健美裤,真像一个小圆椎。她也开着玩笑说:"奴家正是穆桂英。男女都一样,莫把奴家小看了。太阳出来了,怕把你尻蛋晒錾了,请元帅催兵上马……"
"元帅,快洗。"科勤从后院小解回来,听春娃催他,洗了脸,只见锅里热腾腾直冒气。春娃又逮勺把在扬米水,端着馍筛儿摆没棱蒸馍搭在锅里,便听着风葫芦"嗡嗡嗡"地叫。他见桌子抹得干净,放着茶壶、茶杯,知道一定是春娃这勤快媳妇预备好的,就坐在桌侧椅子上自斟自饮起来。茶没喝完,春娃在炉灶上已将菜一碟碟炒好,用碗叩住。拿来个夹好的烤馒头放在桌上,又催起来:"杨元帅吃馍,喝快点,准备出兵应战。饭做好了,大战个老饭时回来喂脑袋。"
"咦,麻利,麻利。你把饭可做好了!"
"可不是呢,这几天突击战,杨元帅单枪匹马领我一个女兵娃,不下点苦咋能成!"
科勤放下茶壶说:"女兵娃?你今天当兵娃咧。兵娃哪,不知天高地厚,指手划脚。拿谁的令旗令箭,指挥起大元帅来咧……"春娃顺手摸个葫芦瓢朝前一指当令箭喊着:"谁的?嗨,老祖宗佘太君的!走,"她随即挑了副水桶,瓢往桶里"咣当"一放。科勤手拿个"肉夹馍"发了慌,蹦出门外边走边啃,和春娃到玉米地去了。
"哈,今年这玉米可真厉害哪,杆子壮,叶子黑,两个娃娃抱怀里,产量肯定不赖的。"春娃看自家那片玉米长得不错,高兴得合不拢嘴。
"这是麦垅点播抓个早。种子嘛,是踏玉二十三号,去年咱科研站育的抢手货。实践出真知嘛,经验由咱总结了。"他俩到了田里并作一字形,说着笑着栽白菜苗儿。
"杨君,这白菜呢?"春娃边栽边问。
"这白菜苗子是从杨凌农科博览会弄的银罐罐,产量冒梢梢。你算咱这块地的出产,四料哩!"科勤得意地说着、笑着、嘴张得像青蛙。
"明明收了麦子种秋田,玉米行子夹的银罐罐。是三料么?"
"三料,白菜行子还种菠菜哩,铲了白菜,是名副其实的菠菜地。撑好薄膜大棚,冬季还卖鲜菠菜哩。"
"那不种麦了?"
科勤还是不停手,抬起头对春娃说:"为了节省地力,叫地休息一时三刻。来年地上美,栽大棚西瓜、西红柿、白术母、板兰根。"
春娃回过头来"嗨哟"一声"你可真是铁杆算盘。就像火车一样,一节连一串。呵呵,计划得既周密,又长远哩。"
科勤耸耸肩,内心有说不出地自豪,故作姿态地笑着:"哈哈,当大元帅么,没这两下子咋行!"
科勤和春娃忙忙张张栽了三天,总算把那三亩玉米地栽个满。灌过水后,只见绿乎乎、茁生生的白菜苗儿直腰舒臂。
这天晚上,志远来家进门就喊:"杨哥,请你哩!"
科勤仰头吃惊地问:"志远,别开玩笑,庄稼汉是憨娃,请咱这庄稼憨弄啥?"志远说:"谁说你憨,精气的了得哩。听说你去年小麦亩产八百八,次玉米上了千,扳了苞谷哪,务了满地的银罐罐,这三料算起来收入够俏的,还不算种药材的收入。把你那百宝箱在群众会上给大家亮亮底,再甭这样憨,那样憨,憨娃腰里揣金砖。哄谁哩!"
科勤听后,"嘿嘿"只是笑:"下苦么,笨蛋活是巧做法。除了这,憨娃再有啥拿人的绝招么!志远,耳闻不如目睹,目睹不如过手。庄南我那二类田今年还想收四料哩,让大家见识见识,提些意见。"
"科勤,你不是庄稼憨,是种田能手,叫'农民专家'也不越外哩。明天就在你那摇钱树底开现场会,可把劲鼓足,给大家好好地摇。"志远拉着科勤的手拍了下肩膀,竖起大拇指夸赞不已。
科勤这田块离村不过两畛地远。中午,社员们到了田头,志远和科勤早已在那里等候着大家。开会的社员很快就到齐了,田头路上挤满乱哄哄的人群。有人在喊:"东道主咋不见咧?""杨元帅哩,杨元帅还不出来调兵遣将……""破天门阵,还是杨家将行!"
志远从地里走出来向大家举着手说:"社员们,大伙都来了。今天召集大家开这个现场会,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经验,还可作批评指导,对大家科学种田绝对有好处么。可以随便转转看看,这是我杨哥的玉米套白菜,白菜行子扳了玉米还计划套菠菜哩。他那瓜棉间作也很出色,他常说:西瓜套棉花,收入美扎啦。现在咱就听杨哥给大家介绍经验,增长见识,取长补短嘛!……"
科勤掮着锄从田丛走出来,把锄一拄诙谐地说:"咱的人,都来啦。嘿嘿,这是苦中求甜的笨差使。我杨家将妙计种庄稼,还招来一伙兵娃娃……嘻嘻,杨家将口张的怪大,没法说么!"
"杨哥,没有苦,那有甜,不讲科学那有收入。靠事实说话哩,快给大家传经授宝。一、二、开始!"志远说罢先拍起手来,大伙也跟着拍手欢迎。
科勤望着众多的人群愣了愣,又低头转了一个圈子才说:"嘿嘿,传经、授宝、姓杨的有啥宝哩么!咱的人,嘿嘿,良社长让我给咱倒宝,实在觉得惭愧。铜壶煮饺子,倒不出来么……"
志远急得仰头示意:"都是咱的人嘛,随便谈谈。"
大家都说:"对,随便谈谈。谝个闲啷当!"
科勤这才拉开话匣子:"咱的人,嘿嘿,我没啥吃香的东西向大家说么。可是这几年的确富了,成了咱踏泥庄确确实实的农业万元户。我想叫咱庄搞责任田的伙计们都很快跟上来,有必要谝谝咱这门道。人用我的,嘿嘿;我借人的,交流交流,好得太么。"
志远说:"嗯,啧啧,我杨哥介绍这多好。他就是务农出奇制胜的典型哩,大家仔细听着。"
科勤接着说:"嘿嘿,还有几句顺口溜哩:种庄稼,你想富,间作套种开新路。经济作物甭轻视,粮食关键是基础。麦棉套、麦辣套、苞谷地里白菜套[套]:这里指两种农作物间种在一起。……嘿嘿,间作套种,有好些法常[法常]:办法。哩,只要记住高套低,宽窄合适,通风透光。麦棉间作还要一定记牢:早灌麦黄水,这样才能保证全苗。"
科勤在广众面前还没讲过话,开始有点怯阵。慢慢越讲越流利,劲头越大。他接着说:"若想棉花高产,把住防虫关。一是水、二是肥、再就是人勤快,动脑门么。还要把握住矮壮素的应用,矮壮素,有人叫'植物生长调节素',嘿嘿,很有道理。棉花控制了疯长,桃子明显增多,坐果率高。嘿嘿,要大面积种植棉花,用矮壮素控制,可节省人来打掐。但要严格掌握用量,量宜轻而不宜重,时要迟而不敢早。嘿嘿,还有花生哩,用磷酸二氢钾配合矮壮素早期喷洒,扦子很快下扎,能增产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哩。嘿嘿,还有红苕在水肥多的地里往往蔓场大,不下蛋。这情况也要用矮壮素在大晴天喷洒控制,红苕产量才会大增长哩。"
志远插言说:"可不是哩,科学种田关键是牢记一个''字。在这方面再请咱杨老师给大家辅导辅导。"
科勤听后只是摆手:"志远,不敢不敢。嘿嘿,开啥玩笑么!你看今天来的有伯、有叔、有娘、有婶,再就是一班一排的万元户。好兄弟,我敢给谁当老师么!"
志远走近科勤两步说:"杨哥,老师没有贵贱,不分年龄,比人强,都算老师。"
大家都乱七八糟地喊:"对,比人强,就是老师。"你一言,我一语,问长、问短,科勤一一答复着。
科勤又说:"在三年责任制生活中,我深深感到只有科学种田才能赶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我总结有以下几点:底肥上美,追肥浇水都要赶关键。土壤三要素,比例灵活掌握。重视硅肥和多种微量元素,才有利于氮肥的吸收利用。间作套种,高低搭配;火床育苗,高棚薄膜。比如咱这地么,今年小麦亩产八百八十斤,麦垄点播这苞谷咱都瞅,哪个不抱两个娃。去年苞谷亩产上了千,我看今年这长势比去年还要猛。看咱这白菜心子实,个儿大,色气嫩白。到冬腊月上市,嘿嘿,搔破手背尽人缠。苞谷砍过杆后,白菜行子还能套菠菜哩。大家说,哪年谁家不留棉花地哩,菠菜铲后不就是现成的棉花地么!把粪上美,地整好,要种早棉先下窄畦葱秧。棉花种在畦墚上,葱秧挖后又不是大片嫽博博的棉田块么。只要水利条件好,这是完全办得到的。"
志远又强调一句:"社员们,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水渠,不能在责任田胡起乱挖,人为地破坏水利基础设施!杨老师继续讲吧。"
科勤又接着说:"再就是栽早红薯还要收高产小麦的经验。这方面,底粪可要把磷肥施足,每隔三行修一垄墚,畦内种麦,垄上可搞红薯下蛋,嘿嘿,一亩不挖一万也挖八千,还稳稳拿小麦七百多斤哩。这就是要敢想、敢干,下势挖掘潜力挖出来的成绩。"
科勤介绍经验结束。李文虎说:"杨老师,你这经验就是超。今天我听到了,也看到了;你那白菜、菠菜、干面红苕我也尝了。务庄稼就是要因地制宜,灵活多变,不怕苦,不怕难,有独创精神。明年把你那八斤重一个的红苕王送给党中央去献礼。你是开路先锋,敢想敢干,弄出了大成绩。咱一伙为啥不能哩?杨老师给咱多作指导,我们都跟上你来咧。"
志远说:"社员们,杨老师给咱介绍了他的务农经验。大家也参观了他这套种现场,可以参考,还可以发挥嘛。科勤同志勤勤恳恳,虚心学习,钻研探讨,务实求新。他能办得到,我相信大家也一定能学得到,办得到!"
志远问大家还有啥意见,爱社迷开了腔:"咱可说哩,当然有么。老伙计,大家勤苦努力,都学咱杨老师科学种田这样样行行,在农业上大显身手,挽起帽根朝前闯,赶上他那高楼大院,存款上万,出门屁股蛋压本田,三用机[三用机]:收音、录音、放音组合在一起的家电。随心听乱弹。"
爱社迷话刚落点,穆仁智跟了上来:"杨大元帅眼眼稠,务农算上第一流。咱这些小卒把他赶,战场上快马再加鞭。立奇功,创新鲜,老外也想来参观!……"
大家听了都惹得"哈哈"大笑。穆仁智这顺口溜打了个坷坎,科勤跟着说:"老爱社才能当老师,是咱社委的右膀子。老穆哥,不简单,建新村他扑腾得实在欢。搞农业要生心眼,勤劳动,苦钻研,传经送宝咱情愿。有啥摆啥,嘿嘿,把肚子的古董全倒完。大家听着:要致富谁手不宽展,嘿嘿,尽言传。只要开出口,保证不空还。只要弄正事,咱都来支援。嘿嘿,我杨家将银行存了两个万,专给咱积攒的'扶贫款'。……"
这真是:慷慨行义事,行行出状元。
难得新村舍,万古羡今天!
又有人赞杨科勤道:共产党员,四十有八;
吃苦耐劳,心细胆大。
人人喊能手,年年料料订计划。
科学种田,常开新花。
"哟,杨元帅又要当活雷锋咧!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不加利息,就是情面。杨元帅,我想办养猪场,借你两千,期限一年,打个借条,准也不准?"当下就有人开个大口。
"准,准!我科勤从来说话算数。"科勤当众表了态。
这时接二连三又有几个人提出申请,科勤都应允了。这时,老姚的老伴袁晓云也大声喊:"科勤,人都知道婶爱耍牌,想借二百元养群鸡,给婶不给?"
"婶,你养鸡当然给哩。弄正事,没麻答,当下要,都有哩。"科勤在衣兜摸了摸说。
"科勤,甭上她哪当!若还哩,你婶她真要养鸡,我有钱。我支持……"只见老姚从人群中挤出来说:"科勤,你可知道她哪人,竹篮子盛东、放西,装不了南北!"
袁晓云怒冲冲将腿一纵嚷着:"哼,把嘴打彻干净些,你有钱我偏不用你的!骂我啥东西,你是啥货色?"
老姚抡着卷烟袋声震震地喊:"我说你不是东西,是南北!就是不许借人的……"
田头一片骚动,都为这老两口调解。科勤说:"姚叔,人有过错都能改么,为啥不相信我婶哩!"
老汉气得翘着胡须直摇头:"若还哩,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她
能改?狗都不吃屎咧!……





欢迎光临 中华大文学网 (http://zhdw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