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五十三回 当村众华强献宝 闹新房霞玲题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09:2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桃源春幸福园诗会有歌谣道:
新的形势新风情,
新尽在诗情画意中。
新的农民迈新程。
献身四化立奇功。
第五十三回    当村众华强献宝   闹新房霞玲题诗
文明闹新房,题诗、作对;
情歌亮宝,花苑绽蕾。
万紫千红,锦绣神州大地;
一夜春风玉珠洒,正是时机。
却说宋支书等陪同美国客人吃过十三花碟场正在闲聊,恰好迎亲的骡车队从招待所门前经过。几声花炮响罢,又听锣鼓喧天,外边真是热闹非凡。客人问:"那在干什么?"
志远答道:"今天举行集体婚礼,那是迎亲的骡车队。"
"咱可去看看吗?"客人很感兴趣,要求参观农村的结婚现场。宋支书说:"可以,咱就去。"他们便一同来到文化宫四化宏图馆,只见馆内张灯结彩贴着红红绿绿的大小标语,气氛隆重,成了名副其实的"喜堂"。文化宫院前高杆上五个大喇叭播放着富有东方韵味的歌曲。理事员们见美籍客人也来了,急忙招呼他进"喜堂"就坐喝茶。
"宋支书,你们快来吃糖、喝茶哪。"华强一眼望见宋支书和老理事长陪同外宾前来参观,他高兴极了。
他同其它五个新女婿站在一排儿,齐向外宾鞠躬致意,又提壶捧杯与诸位来宾敬茶、端水果糖碟。文哲介绍说:"这位领头的姓华名强,是村上红白理事会理事员,也是今天要结婚的新郎。这几位都是今天要举行集体婚礼的新女婿。" 外宾微笑着向他们点头答礼,还特意为这些新女婿准备了上好衣料,一一赠送,这场面实在令人难忘。真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祝风还安排摄像机,专门拍下了这珍贵的一瞬。
美籍客人回过头来问文哲:"他是理事员,那谁是理事长呢?"
文哲揪了揪眼镜笑着说:"哦,哈哈,理事长出差去咧!为了培养年轻人,理事长也轮换着干嘛!今天的代理事长是文化宫主事明翰林。"
正在这时,祝风过来了。他在热情招呼来宾,指挥理事场面。只见他身着标志服装:灰呢礼帽,深蓝长衫,似一介鸿儒,彬彬有礼,洒脱不俗,忙前顾后;不仔细辨来竟和往日的明祝风判若两人。不知是谁在喊:"哦,看咱翰林就是帅,""瞅,瞧咱明师,新官上任,当天就放三把火哩 "
"当了主事又当长,嘿嘿,老明我半路上拾了个官。大伙都要齐心协力,听从分配,把这次集体婚礼办好。"祝风招着手高声喊。
外宾听说,急忙起身祝贺:"明翰林,恭贺你加官晋爵。"
祝风""了一声,忙抱拳笑道:"亲友们,先生们,代理事长见礼了,代理事长招呼诸位来宾入席就坐,愿大家畅心悦目,共贺新喜。"
正在这时,门外响了几声爆竹,院前室内的人都骚动起来:"新人来啰,新人来啰……"
宏图馆门前搭了喊声。所有来宾都陆续拥挤到大门外,宋支书和志远也陪同外宾出了门。只见三辆小四轮上各插着八面彩旗,迎风招展,每辆车上又都是一双马锣,六个铜钅发。鼓乐队在前边开路,"叮叮咣咣"使劲地敲打着。
这时娘家送亲的车队,排成长龙阵也进了村子。他们是六挂骡子拉的胶轮车,骡子头上搭着红纱绫,项上系着红项圈,项圈上摆着十数个黄橙橙拳头儿大小的铜串铃,背上还晃荡着五面小花旗哩。六挂骡车先先后后都在办喜事的各家院前兜上三个圈子后由马牌子领队,各自纵身,跃上马背,挥鞭驰骋,呼啸着朝文化宫"叮叮咣咣"而来。到了文化宫门前,又是轮番各自兜三个圈子后停放在一边。传统式的跑骡车也就是耍这一招,真是精彩极了。"看,新女婿迎亲回来了……"不知是谁在大声喊。六位新郎今天也风光无限,非同一般,他们都戴插花礼帽,着艳丽花绸长衫,胸戴红花,披红系彩,骑一崭新明晃晃、黑亮亮的自行车,自行车头上搭着红绫花结。后边跟着迎亲专用的锦绣花轿车,四周彩幔珠帘,古香古色,富丽堂皇。此车原是运输专业户郭育兴的小嘎斯客货两用改装,从车窗也能望见育兴口叼香烟咀,手转方向盘缓慢前行。招引来附近村子千百个看热闹的群众,兴致勃勃围在后边,比街上集会还热闹。
到了文化宫门前,六个理事员接住六位新郎的自行车。只见宏图馆大门里的广场夹道上放着十双连椅,最前边是安排新郎坐的,来宾依次坐在后边。
自乐班的仪仗队奏起了喜乐,越吹打越起劲、越热火。乐队指挥立在前边打着节拍,右手握着指挥标一晃一晃,神气活现。新郎按大小个排队挨此进门,来宾一见,鼓掌欢迎他们入坐。正在这时,有对花男彩女在乐队声中扭摆着、跳跃着出了"喜堂";这是在耍马马戏。马儿伸着脖子,腾空摇摆,花男彩女轻歌曼舞,一唱一答,随意邀请各位新郎拉着手做伴舞,围观群众亲友,都拍手叫""
逛耍过后,文化宫广场上,一个理事员手提鞭炮响了一圈,接着从宏图馆内走出六名村招待所女服务员做伴娘;个个打扮得国色天香,身着鲜艳的嵌边窄袖涤纶锦缎长旗袍,头上梳着各式发型,簪着各种首饰花朵,珠翠摇摆,明珰闪烁。这几个女服务员手捧搪瓷盘,盘上放着花束徐步上前,恭立于轿车两旁,祝风领着新郎倌便到车前鞠躬迎亲。
伴娘姐姐们揭开轿车彩帘,这时新娘子才一一走下轿车,新娘子更是花簇锦绣,个个宛若天宫仙子。
真也是:新娘美丽国装艳,
八面百花竞开绽,
朵朵花儿向阳开,
人心激荡起波澜。
在令人陶醉的鼓乐声中,新郎们向新娘子献上花束,新娘子双手接过花束搂在胸前,一字儿排于花轿侧。六个新郎也与新娘子面对面排成一行。新娘们有的只顾低头观花,有的在窥探着、偷笑着,在明理事长指挥下,她们与新郎再次鞠躬行礼后,在明理事长引导下,新郎新娘缓步踏着音乐节奏,步入四化宏图馆""堂举行结婚仪式。
""堂正中是三米见方的大红""字,嵌绣在淡红色涤良帷幕之上,两旁有对联,额联拱形用绿黄相兼的大方块,写着"集体结婚庆典"。新郎、新娘们分坐在台上,台下坐着来宾和看热闹的男女群众。台上正中放着一张三兜条桌,桌前系着绣有山水百花龙凤图案彩缎桌裙。明理事长毕竟年轻好胜,不鸣则已,一鸣就想惊人哩!他事前做了周密安排,所以有条不紊,在继承传统中大见新意,移风易俗中又大显民族风格。
明理事长走向主席台宣布:
"第一项:结婚典礼开始,奏乐。"
仪仗队奏起了"幸福迎宾曲"
"第二项:新郎新娘就位。"
只见六对新人双双对对走到台前排成一行横队,六个伴娘姐姐扶着新娘子侍立在新娘子身侧。
"第三项:宣读结婚证书。"
这时只见副支书郭志远老练通达,拿着六份结婚证,语言流畅高昂地一一大声宣读:
"华强,男,二十四岁,蔡霞玲,女,二十三岁;
郭育文,男,二十四岁,张惠贤,女,二十三岁;
李承中,男,二十五岁,王娅俊,女,二十四岁;
郭志伟,男,二十三岁,焦庆华,女,二十二岁;
韩和平,男,二十七岁,刘月丽,女,二十三岁;
王爱国,男,二十五岁,苏玉娟,女,二十二岁。
六对新人,自愿结婚,经审察,合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特发此证。一九八七年元月二十八日。"
"第四项:新郎新娘向来宾致敬。"六对新人一齐向来宾鞠了个躬。理事长又宣布"第五项:新郎新妇相向一鞠躬。"只见六对新人各自转过身来面对面,还是男的主动,先向新娘子行了礼后,新娘子才含笑默默点头答礼。
"第六项:新郎新娘向父母亲行礼。"
几个男服务员马上铺了条大红地毯,明理事长又大声喊道:"六对新人父母亲注意啦,新郎新娘为他爸、他妈行礼啦。"六对新人双双跪下连叩三个头,又立起身来。
"第七项:新娘新郎交换礼物。"
六个伴娘为新郎新娘交换了所佩戴的腔花,随即诸位新郎新娘及伴娘都坐在台上正中""字下的连椅上。
"第八项:为新郎新娘盛装拍照。"
这时只见被请来照相馆的摄影师傅,在""字帷幕前拍下了集体合影后,又为他们各自双双拍了彩照。
"第九项:来宾讲话。"
宋支书邀请在坐的美籍客人,客人爽快地站起向六对新婚夫妇行了鞠躬礼,大家立即鼓起掌来。
美籍客人用普通话说:"尊敬的新婚伴侣们,尊敬的来宾亲友们,我是中国血统的美国人。今天有幸从美国来到祖国大地,来到咱踏泥庄,参加你们举行的集体婚礼,使我感到万分荣幸。你们在改革中做出了成绩,尤其继承了民族文化精华,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举行集体婚礼,既具有浓郁东方色彩,又富有新时代新潮流的生机活力,永远值得发扬光大。我衷心祝愿自己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愿祖国人民幸福美好,祝愿新婚夫妇恩爱情长、同心协力、大干四化。祝愿全世界人民团结一致,为着幸福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客人讲罢,环周向大家行个举手礼,台上台下掌声欢声雷动。
"第十项:自由讲话。"明理事长邀请各位嘉宾、干部和参加婚礼的所有群众。这时宋支书站起身来,他讲道:"各位来宾,各位新婚夫妇及广大群众同志们,今天咱踏泥庄民俗文化村举行第一次集体婚礼,这项工作在农村还是新生事物;我们经验不足,但是感到搞得还比较成功。这就是我们做到了三坚持:坚持晚婚晚育,计划生育;坚持勤俭节约,婚事新办;坚持民族传统,优良风格。若违背这三项原则都搞不好。让我们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为共同建设更美好的新生活而奋斗吧!"
"第十一项:鼓掌礼成,喜筵宾客贺新人。"
结婚仪程结束,大家簇拥着六对新人步出""堂来到对面招待所。
招待所内,理事员们已将桌椅摆得整齐,擦得亮光。茶壶泡好了茶水;茶碗一桌八个,整齐地放在桌正中。来宾一一就坐,六对新婚夫妇与诸位来宾共坐六桌。本是新婚夫妇要坐上席的,只因招待所内都是玻璃钢花圆桌,一律八个喷漆钢管椅,难分上下,故大家只好坐在一起。
华强夫妻恰和那位美籍客人同坐一席,理事员、服务员忙碌碌端来了干果糖碟,为客人斟茶问候,所有亲属也都以欢迎的笑脸和崇敬的目光,向这位异国同胞问候致意。客人高兴地说:"祖国不愧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哪!社会主义现代化,融洽了传统文明的精华,在这里得到体现,愿它随着四化建设而萃风长存,永远长存……宋支书,我这里有新近感怀诗稿一首,仓促草成,惟恐见笑,赠送你们,留个纪念吧。"
"多谢多谢。"宋支书惊喜地接过。只见写在普通信笺上的中文,系用碳素墨水写的,字迹工整,落落大方,初览一遍,心潮激荡,便站立起来对大家说:"同志们,亲友们,各位新婚夫妇,各位在坐来宾,美籍同胞给我们赠送了珍贵礼物--他的作品《侨胞归故里》。现在我朗颂一遍。"
这时大家都凝神静听,只见宋支书昂首抬臂高咏起来:
万里长龙腾云霄,钢兵铁马跃星桥。
多娇江山美如画,英雄人民奇志高。
戈壁冰峰脑叠翠,长河巨浪心卷潮。
母国何日重崛起,子流异域当自豪。
入梦常垂思亲泪,就餐亦怀报效招。
岂忘前辱宜蓄正,焉轻步尘媚洋臊!
亲临东方浴紫气,翘首西陲日落潮。
宏图大业震寰宇,方慰五洲骨肉胞。
宋支书那雄浑刚劲的声调读着诗稿,抑扬顿挫分明,一字一句含情,情真意诚,深切感人。立时掌声、欢声雷动。
宋支书高兴的心情难以抑奈,他将诗稿折叠起来收藏好说:"宋某乡林之辈,学浅才疏,若不嫌弃,想给先生即席回赠一首做个纪念。"说着便从衣兜摸出日记本,拔下自来水笔写出:
"西江月·赠侨胞"
锦绣神州万载,壮史冠著世界;
一日千里争上游,彰我东方风采!
杰也中华儿女,大哉英雄气概;
笑望寰球奏捷凯,兄弟携手同迈。
中国农民宋英杰
一九八七年二月于踏泥庄
客人览过喜不自胜,连称:"宋支书乡林奇才,令人敬仰,承蒙回赠,情深意浓,多谢多谢……"他双手握住宋支书的右手摇个不停。
吃过麻糖干果,酒菜上来了。新郎、新娘轮番予来宾敬酒。客人笑道:"今天这宴席理应是我们敬新人的,咱可不要歪嘴和尚念反了经。咱都给这对新人各敬三杯!"
华强忙说:"不敢不敢,宋支书,美籍伯伯远道而来,光临咱村,可是咱全村人的荣幸,天大喜事;理当盛情相敬,咋说念反了经哩!我们年轻人没酒量,不敢贪杯,怎能让贵客伯伯曲礼敬主。"
宋支书说:"那好,华强,人都称你是理论家,今天当着众位来宾,你应向大家介绍搞:农业责任田的经验体会么。"
华强满口答应:"好,这些体会蛮深蛮深,我早编成顺口溜咧,今天不妨显丑,求求指教。"随即离席站在厅前朗颂起来:
三中全会定乾坤,万里山河一片新;
农业实行责任制,发家致富有干劲。
全国人民团结起,一凭科学二凭勤;
三凭忠诚同携手,爱国爱党爱人民。
普及法制勤整风,监督会里有包拯;
正气必定胜邪气,东风焉不压西风!
禾杆还田水利化,机械帮咱来务农。
不要一味凭化肥,日子长了弄不成。
勤中寓乐不忘苦,心情欢畅是幸福;
人生价值在贡献,立志开拓创新路。
读书学习常拜师,理论实践增新知;
胜不骄傲败不馁,行行都出状元手!
党员干部树榜样,优良传统大发扬;
一心常为农民想,五业并举争富强。
济公扶贫好风尚,道路愈走愈宽广;
美好远景在前方,同享幸福万年长。万年长!
华强像说快板一样讲得振振有词,朗颂完毕,重新入席就坐。众位来宾低声互语,点头称道,听得饶有趣味。
这时小霞玲又要起身为大家斟酒,宋支书说:"小霞,你是咱踏泥庄的名流歌手,今天嘛,在这欢乐喜庆的良辰佳日,要给亲友唱歌助兴哩!"
小霞玲笑着点点头,答应说:"可以吧,"她放下酒杯站起来,双手并在胸前,唱了一曲《南泥湾》,唱罢向大家深鞠一躬,又要斟酒,大家都谢绝了,她才坐了下来。筵席过后,早有理事员将新郎的自行车推在招待所门前等候,六对新人出了招待所宴会厅,六个新郎各自用自行车将新娘子带回家去。华强接过新"飞鸽",后坐上铺着红毡垫,小霞玲坐了。他扭过头来望着宋支书喊道:"宋支书,下午你陪伯伯一块来我家玩吧。"宋支书说:"少不了的。先回家休息,晚上还要耍媳妇哩。"
小霞玲笑着说:"好么!本村的闺女本村的媳,一天三晌见面哩,伯伯呀,兄弟们,叔婶姐妹们,请到咱家吃喜糖,抽烟喝茶可随便,点歌么给咱唱嫽的……"大伙儿高兴地拍起手,并扬臂招手向他们送行,祝他们幸福愉快。
华强到了院前,新娘子跳下车,便急步进入新房。等华强撑好自行车去推房门,却见门关得严严实实。他像敲鼓一样叩了两下:"小霞,快开门,咋弄的,把你强哥关在门外咧!"却见无人应声。正在这时,只见一个伴娘姐姐笑着走进院子,摇手打招呼:"强兄弟,新娘子预先有言,今个要对对子入房,[对对子]:对对联。,对不上么,就罚你站在门外边,站到明早哩。"
"对对子……"华强吃了一惊,"唉,这咋能成?乡棒结婚还对啥对子哩!霞妹子竟学起苏小妹三难新郎来了。可惜咱这土豹子肚里没装货,没秦少游那才华,空壶子敬酒,拿啥往出倒哩!姐姐,她要我对城门楼子,还是对戏楼?"
"弟弟莫要推诿,当今知识农民,题诗、作对、科研攻关,都能来一手。何况你是夜学教师,还是大名鼎鼎的理论家哩,说这话恐怕不妥!"
"你说不妥?好,那就对。"华强只好硬着头皮吱唔着问:"她出的啥题目哩?……"
"这是一张上联,但等你补个下联哩。"伴娘将小霞的上联和空无一字的下联挂在新房门外。
只见上联写着的仿赵字,丰满秀丽。"佳日盼国强"。他一见急得抓耳挠腮。真是越急心越乱,越乱越成了呆子。徘徊庭前,一时难得妙对。
华强终于镇定下来,他梳理着思路,眼珠儿直盯对面墙上的对联;他想,俺姓华名强,小霞一语双关盼我早入新房哩,我也要对上她的名姓才好。经过一番思考,他笑眉骤起喊道:     "姐姐,有啦有啦。快来验对。"
伴娘说:"新郎到底算秀才,有啦献出来,让大家评赏……"
"拿笔来,不妨一试。"
这时早有一个理事员将笔墨供俸桌上,只见他将衣袖挽起,目似雷达,腿如跨马,腰像弯弓,臂犹弄箭,手提狼毫挥笔写出"良辰绘彩霞",五个大字跃然纸上。
"喂,霞妹,新女婿对上咧,快开门来。"伴娘姐姐朝房内喊。
门依旧紧关着,只听新房内传出一个""字:"那一加一的对联,谁对不来,还有一个哩!"接着又传出:"只有志同道合共建文明村"。华强信口答道:"定能幸福美满同奔康庄路。"
"咦,行,行。新郎倌赛过秦少游咧!"伴娘姐姐赞不绝口,在场的人都佩服这对新人诗来文对,彩霞不正是蔡霞么…… 华强要提笔绘出新时代的朝阳霞彩、宏图美景,实在是志大凌云!伴娘姐姐再一次笑着叩门向房内喊:"霞妹妹,新郎对上咧,快开门验对。"
新娘子隔门叩问:"他对的啥么?"
大伙七杂八伙地喊:"对联贴上咧,还请新娘子出来评点验收哩。"话音刚落点,新房门开了。小霞步出门来,只见她帔肩上银铃叮当,望着对联,柳眉喜舞,樱唇笑绽,满意地频频点头。
华强说:"虽有两幅对联,还缺少额子哪,成啥体统;姐姐,一言为定,你做公证,她做不出合适的额联,也不许她入房!"华强说罢匆匆进入新房也将门关上,依样画起葫芦来。
伴娘姐姐见状,又忙着给小霞玲裁纸帮勤。"妹妹,请吧……"
霞玲也不答话,走到桌前提起笔在砚池濡濡,挥笔便写:"夫情妻爱""花好月圆。"对联左右相映,两额上下并贴。一切准备停当,伴娘姐姐才喊道:"理论家兄弟,快出来瞧瞧,欣赏欣赏新娘子这书艺、文采,两幅额联都上门咧!"
华强开门出来看了看,赞叹着:"霞妹,不愧才女。哈哈,真有李清照的学问哩……"伴娘姐姐说:"华强,成了夫妻,可不能以兄妹相称了。"他俩并肩进入新房,坐在装饰得五颜六色的钢管床上,拉着手,互相盯哨着,会心地笑哩。
华强说:"小霞,快给姐姐、大哥们看茶,他们为咱忙碌了一天,应当谢过才是。"
小霞玲起身续茶,华强在抽屉取出香烟,招呼外边的亲属、来宾、理事员等都在新房内坐下。小霞玲展开折叠桌,又从橱柜取出一包水果糖,绽了满满一大瓷盘;还有五香瓜籽、金丝蜜枣、叶子麻糖等都摆在桌上。她一边倒茶一边说:"姐姐、哥哥们辛苦了,先受妹子一拜。"说着便向周围坐的亲朋好友和理事员们三鞠躬礼致谢。
"不用谢了,不用谢了。社会主义大家庭嘛,咱们姊妹虽非一家,也是一家。应该的,应该的……"
小霞玲又拿起茶碗予在坐所有人各斟了一杯热茶,打招呼说:"众位来宾,哥哥、姐姐们,在咱家可嫑拘礼,我向大家慰劳问好。不到之处,要多包涵原谅。来来来,都快吃喜糖吧!"说着便抓两把糖果向在坐的大伙散了一圈。
这真是:诗村遍处皆是诗,诗情画意不胜收。
农民信口吟绝句,两口新房闹玩时。
"救护车,文哲老叔!"
不晓谁在门外喊个不停。小霞玲急忙出门来看,还不认识,便忙招呼:"叔,你找我外爷哩,没来咱家,进来喝水吧。"
那人站在那边一动也不动,摇摇手说:"叔找他有急事。家里没在,招待所也没见,听说他是你外爷,才转过来的。"
"叔,有啥急事吗?你留个姓名,我一定给你把话捎到,好么?"小霞玲很关切地问。
这人更急了:"没在叔就走,人命关天,十万火急,才找'救护车'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5 18:39 , Processed in 0.03169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