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广韵》到《平水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18:2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11-6-3 11:24 | 只看该作者




从《广韵》到《平水韵》相关搜索: 平水韵, 宋仁宗, 宋真宗, 字典, 功能


《广韵》刊行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距离它的前身有四百多年,这不是空白的四百年,这期间有官方的和私家的几十本韵书问世。
《广韵》设有206个韵部,收字26194个,过去的韵书兼有字典的功能,篇幅庞大,所以同时刊行了《景德韵略》以方便人们使用。
31年(宋仁宗景佑四年,即公元1037年)后,有官员上书指出《广韵》有谬误之处,皇帝下令修订,修订用了二年,于宋仁宗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刊行,修订后的本子皇帝赐名《集韵》。说是修订,其实不是小修小补,变动较大,过于繁琐,所以同时刊行了《礼部韵略》作为《集韵》的简约版。
135年后,到了公元1212年,又出了一本《五音集韵》,设韵部160个。此书不是简单地合并韵部,改革的跨度较大,毕竟是过了100多年,实际语音有了较大的变化。
又过了40年,《平水韵》出场了,106韵的这本韵书沿用至今,计有759年,中间虽然有清朝康熙年间修的《佩文韵府》和配套的《佩文诗韵》刊行,但是那只是在字典部分的修订,在韵的划分上仍然是“维持原判”。
本文突出梳理的是这段时间韵书演变的年代,想从这些具体的数字里说明,韵书本应反映不断变化的语音实际情况,在古代几十年修订一次韵书是惯例,而且是由政府(皇帝、礼部)出面,十分重视,然而在《平水韵》出现以后,历经数朝,停滞不前。是这八百年间时钟停摆,历史定格了吗?不是,语音仍然在变,韵书和实际语言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明、清两朝,处于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后期,更加趋于保守,生怕任何小的改革会触动本来已经有危机感的基础,只能任由这种不合理存在下去。民国以后以为旧体诗是明日黄花,一百年风云变幻,也无暇顾及诗韵这点小事。如今正逢盛世,修典任务迫在眉睫,民间各种版本的诗韵早已形成,逐渐完备,只欠权威部门一锤定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11 11:59 , Processed in 0.02585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