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要研究曲【闲人 作,贺启财 代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13:0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12-6-5 15:5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要研究曲相关搜索: 地方性, 诗歌


本帖最后由 闲人 于 2012-6-6 12:51 编辑

为什么要研究曲
我们研究诗歌的理论为什么要涉及本属于戏剧的曲呢?有六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金元时期北方流行散曲,散曲可以说是词的变体,或说是词的地方性的产品。词、曲两个名称一直就很混乱,这说明它们之间本来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创始之初很长一段时间是分不清的。
第二,曲中的杂剧是一种戏剧,有说、有唱、有人物、有情节,看起来好像是脱离了诗歌的范畴,可就其唱词本身而言仍然具有诗的一切特性。从文学的意义上讲杂剧就是诗剧,散曲、小令就是诗,或理解为现代的歌词。
第三,从诗歌形体的流变上来看,不是从词一下子就跳到了新诗,没有这么大的跨度,曲在这两者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词是有严格的格律的,新诗是很自由的,而曲又有格律又有自由发挥的余地。从《诗经》开始到楚辞、到乐府、到近体诗、到词、到曲、然后到新诗,曲是这一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是最接近新诗的一环。
第四,曲对声调的要求严格而细致,很多人在曲的创作实践中同时为语音学的研究作出了贡献。近体诗虽然是一种很优美的诗歌样式,但是在音调上只要求到平仄为止,诗韵又脱离了实际的口语发音,违背了为追求音乐美而押韵的初衷,。曲在这些方面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诗歌音乐美研究上所取得的成绩,对新诗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第五,曲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对语音学的研究,语音学的研究又推动了曲的精益求精。其实在元代已经具备了创建新诗的条件:白话入诗、为了内容的完整和音律的和谐曲无定句、句无定字等宽松的条件,使曲距离新诗只有一步之遥,可惜这层窗户纸很久没有人去捅破。
第六,曲和词都有许多固定的曲牌和词牌,理论上如果有人创作,曲牌和词牌的数量应该是无限的,如此多的固定形式,再加上增字和减字的变体,自然会引发人们的思考:既然格律(曲牌和词牌)可以创造,我们何不拘泥于它的限制呢?在这些已有的“定式”里我们应该能找出它们的共同规律,总结成几条,凡是符合这几条的文字形式都是成立的,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新的曲牌或词牌,假如只使用一次,有必要称它为曲或词吗?这样的思考伸展下去新诗的雏形就出现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13:02:36 | 只看该作者
李自安

超级版主

帖子8841 精华74 积分459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沙发
发表于 2012-6-6 09:08 | 只看该作者





新诗是发展的必然,词曲都讲究韵律,那么新诗脱离了韵律还成为诗吗?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3
发表于 2012-6-6 12:30 | 只看该作者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逝水微澜

版主

帖子3696 精华25 积分19076 性别男


4
发表于 2012-6-12 19:14 | 只看该作者





曲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对语音学的研究,语音学的研究又推动了曲的精益求精。其实在元代已经具备了创建新诗的条件:白话入诗、为了内容的完整和音律的和谐曲无定句、句无定字等宽松的条件,使曲距离新诗只有一步之遥,可惜这层窗户纸很久没有人去捅破。
同意!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潇湘京韵

韵律进士

帖子2607 精华2 积分12887 性别男

5
发表于 2012-6-16 10:08 | 只看该作者





1# 闲人

从诗歌形体的流变上来看,不是从词一下子就跳到了新诗,没有这么大的跨度,曲在这两者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词是有严格的格律的,新诗是很自由的,而曲又有格律又有自由发挥的余地。从《诗经》开始到楚辞、到乐府、到近体诗、到词、到曲、然后到新诗,曲是这一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是最接近新诗的一环。————很好,赞赏!!!!!!!!!!!!11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潇湘京韵

韵律进士

帖子2607 精华2 积分12887 性别男

6
发表于 2012-6-16 10:10 | 只看该作者





1# 闲人

补充一点的是,《诗经》和楚辞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前者是北方多个小国的诗歌集成,而后者则是楚国,尤其是楚国南部(今湖南)的民歌总集。


问好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闲人

荣誉站长

帖子1351 精华27 积分7547 性别男 来自北京


7
发表于 2012-6-16 11: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人 于 2012-6-16 11:29 编辑

《诗经》所收集的诗歌跨度有500多年,即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而《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屈原生于公元前343年。也就是说《诗经》里最近期的诗作也早《楚辞》几百年。如果以成书计算相差就更多了。虽然古代信息交流落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相差几百年也可能笼统地看成是同时,但是在各版本的中国文学史里,评述诗歌形式的发展都是把《诗经》放在《楚辞》的前面,这样是合理的。
问好,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11 11:40 , Processed in 0.0347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