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谢绝转载】——(开县民间传说)
---------------------------------------------------------
蒋老幺白木砣收妖记 野 神
在公元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县观音桥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鸦片烟馆,人称大烟馆。每当人们劳作了一天,吃完晚饭后,就会络绎不绝地到烟馆去烧两口,这边却把老婆孩子冷落在家里。 北山一带的“烟民们”到烟馆去有一个必经之路,就是通过白木砣那条窄窄的木板桥。而在北山脚离桥头不远的山窝处,有一根粗大的油桐树。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也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每当夜幕降临,人们路过此地,经常会看到一位貌美如花的妙龄姑娘,全身素白,倒吊在油桐树的枝丫上,一边悠悠地荡着秋千,一边哀哀切切地哭唱自己悲凉的身世: “大哥大哥背背我,妹儿要过这条河。 妹儿本是童养媳,又是做小倍受磨, 丈夫早夭命归西,留下妾身守寂寞。 不幸又逢连夜雨,遇到虎狼狠公婆, 皮鞭棍棒顿顿有,恶毒言语餐餐过。 一次无意摔破碗,我被推下这山坡。 死后没有栖身地,想到对岸寻亲哥。 哥若送我过险滩,来世一定把身托, 奈何桥上永做伴,三生石上背摇窝。 当牛做马任打骂,贴心服侍好大哥 ……” 鬼魅的哭声凄婉清寒,在万籁俱寂里随飕飕夜风向远方幽幽飘去,令人背麻心惊,毛骨悚然。吓得“烟民”们掉头就跑。从此,只要天色偏晚,就不敢到河对岸烟馆去了。这倒乐坏了那些以前孤独的妻子,丈夫不去烟馆,就不会独守空房了。 话还得分两头说起。在大丘双龙桥地方马鬃岭的东边山谷有一条小河,小河两岸地势宽阔,良田肥沃。这里住着一大户人家,老爷姓蒋,在鸦片战争时期逃难来到开县,一身武艺了得,即便是赤手空拳,五、六个平常人拿着刀枪棍棒也近身不得,于是在开州做了团练,是县衙役们的武术教头。因为有钱,广置良田,家里请有九个长年(即长工),看家护院。蒋老爷生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个个习武,因此,蒋老爷声名远播。单说小儿子,人称蒋老幺,生得虎背熊腰,高大魁梧,力大无比,壮如铁塔,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其声如洪钟,为人仗义豪爽,从不信邪。因为时代的原因,也偶尔到观音桥大烟馆烧上两口。 蒋老幺有好久都没有去那地方了,也听人说过白木砣有妖的事,他总是一笑:“世界上哪里有什么妖魔鬼怪?”不置可否。 也是何当有事,秋收时节,收完稻谷,为了庆祝今年的好收成,这天蒋家照例请来了佃户们以及亲朋好友,热情款待,以示慰劳。因为蒋老爷十分开明,豪侠仗义,待人和蔼,没有架子,能够与大家打成一片,又极善经营,所以建成了这偌大家业。待酒席铺开,免不了要海吃山喝,谈天说地,无拘无束,毫无亲疏之顾忌,猜拳行令,自是热闹非常。直喝到日落西山,天幕低垂,新月初上,一个个摇摇晃晃、狂言疯语。也不知是谁突然说到了白木砣有妖怪的事。蒋老幺一声豪笑,声若惊雷,略显几分醉意:“哼!不可能!都是些骗人的鬼话,你们也相信么?!” 这时,有两位客人就不服气了:“蒋老幺,这是我们亲眼所见。你如果不信,今天我们就去看看,说不定就能够遇上那女妖。”“哈哈!……去就去,你们看我的,我走前边,你们大老远地跟着,看我怎么去收拾你们所说的妖怪,收了大家就去抽一口!”说完头也不回,带着几分醉意直奔白木砣而去。 说来也怪,蒋老幺走到离那颗油桐树还有三四十米远时,一声凄切的哭唱声便幽幽地传来: “大哥大哥背背我,妹儿要过这条河。 妹儿本是童养媳,又是做小倍受磨, ……” 连跟在后面半里路远的同伴都能听见,马上停止了脚步。 蒋老幺毫不胆怯,昂昂头,定定神,看见一个全身身着白衫的女子倒吊在油桐树枝上,白衫飘飘,在浅白清冷的月光中溢出丝丝淡绿的青烟,袅袅飞散。他毫不迟疑,径直向前走去,当走到近前,仔细打量,只见此女生得异常白皙娇美,长发数尺,在瑟瑟的夜风中柔柔飞舞。白色的裙衫似真似幻,幽蓝的大眼放射出不易察觉的丝丝狡黠的绿光。娇滴滴的的声音潜藏着隐隐的淫邪,足以令人全身酥软。可蒋老幺并不糊涂,酒醒了大半,想起平日里乡间的传闻和酒席上客人的话,果然不虚。再看眼前的这般光景,心想:此女绝非凡人,而其声娇柔无比,其神淫邪恍惚,必非善类。我今天一定要为乡亲们除此妖孽。不过,此妖道法一定不浅,只能智取,不可强来。自古邪不压正,我堂堂男儿,平生未做亏心事,一身正气必能降伏此妖。这些思想在脑中一闪而过,随即拿定主意,大步上前,朗声道:“好吧!姑娘,我背你过河。”白衣女子突然破涕为笑,刚才还是倒吊着的,只见她在半空中一个轻柔的飞旋,便笑盈盈地落在了蒋老幺跟前,微微施了一礼,说:“多谢大哥肯帮助小女子!小女子一定好好报答大哥。”说着说着,就要往他背上爬。蒋老幺连忙退后一步,说:“姑娘,且慢,你一个大闺女,我一个大男人,我们孤男寡女,我若这样背着你,要是被人看见,传出去恐怕对你我都不好。”假装为难的样子,略一沉思:“这样吧!我一般背男人是顺着背,背女人得反着背,就是背靠背地背。你看如何?”白衣女子想都没想,满口应承:“只要大哥能背我过了这条河,怎么背都行。”于是,蒋老幺不慌不忙地反背着白衣女子,向桥头大步走去。而后面跟着的人谁也不敢吱声,着实替蒋老幺捏着一把汗,心想如果他有什么好歹,真对不起蒋家大老爷,更对不起蒋老幺,因为蒋老幺是远近闻名的行侠仗义的好人啊。先前大不该激他,但现在谁也没办法,只有干瞪眼,不敢前去,连大气也不敢出。不过,此时这女子倒也老实,后面的人借着月光远远地看见蒋老幺背着她,平平安安过了桥,渡过了大河。 刚过了河,那女子就要求把她放下。殊不知,蒋老幺猛加了一把劲,紧紧箍住女子并大声说道:“我不背不说,背就要背个够!”白衣女子突然变脸,恶狠狠地说:“如果你不放下我,我就吓死你!”“你尽管吓吧,吓我也不怕!”只见那白衣女子猛地一挣扎,顿时头发飞扬,面目狰狞。而蒋老幺铁钳般的手死死钳住那女子,任凭她如何使劲反抗、如何吓唬,都是徒劳。蒋老幺毫无惧色,只管大步流星向观音桥烟馆走去。 眼看快到烟馆了,蒋老幺大吼一声:“敢快把开水烧烫点,我要烫鬼肉吃!”说来也怪,刚才还乱抓乱叫的白衣女妖听了这么一声吼,瞬息之间就变成了一个足有百来斤重的大麻柳树疙瘩。蒋老幺依然不放:“快拿桐油来,泼在上面。”烟馆的人赶紧用盆端来桐油,朝蒋老幺背上泼去,只听得一声凄厉的惨叫,他将麻柳树疙瘩使劲往地下一掼。喊来伙计:“多浇些桐油,把它烧掉。”一会儿,但见一团殷红的火光中夹杂着蓝绿的青焰,眨眼之间就已灰飞烟灭,地上一点痕迹也不见。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从此,再也没有听说大丘白木砣有什么白衣女妖了。而蒋老幺收妖的故事却很快在十里八乡传播开来,一直流传到今天。
(注:这个传说,是我母亲和父亲以前经常讲述的当地民间流传的“蒋老幺白木砣收妖”的故事,我根据其情节适当加工改编而成。而此文主人公蒋老幺的生活原型就是本人父亲的亲幺舅。)
2011年元月12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