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海孤翁弑杀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18:36: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歪歪 于 2013-9-29 11:22 编辑

                                                    游览绿谷赏风光  命名配联添趣乐
    七月的一天上午,市楹联学会应邀组织部分人员游览了位于南通城西北芦泾港的城市绿谷景区,并要求为景区内的道路桥梁命名、为十四处景点配上楹联。    城市绿谷,总占地面积为二十万平方米。其前身叫陈氏花园,面积约为六万平方米,系南通最早的洋买办、乡董陈维镛的儿子陈葆初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营建的私人花园。当时的陈园,包含两个区域,即陈葆初的别墅区和一个果树园区。陈园注重植被,名贵树木多。园景设计尽量体现近乎自然状态的乡野意趣。园内有一栋英式二层小楼,红瓦楼顶,在万绿丛中尤觉耀眼。在一派近乎自然生态的环境里,添造一座异邦情调的建筑,是园主人的特意安排。这座苏北最大、融会中西的双式私家园林,水流清秀、古木成林、幽雅宁静,宛若“世外桃园”。解放后,这里曾先后改作工人疗养所、肺科医院和芦泾港苗圃。2009年,为了保护珍稀古老树种,重振百年名园,利用其优质的生态、人文资源,南通市政府决定打造融人文、历史、自然与生态为一体的“城市之肺”,这就是经过重新整理、保护与开发的“城市绿谷”。
    城市绿谷内辟有八处景点。
    绿谷思贤:景点由石雕群像及相邻室之《张謇与南通水利》展览组成,石雕群像由近代南通事业的组织者张謇、保坍会会长张詧以及应聘服务南通的荷兰水利专家特莱克父子等组成,仪态各异,反映亲莅现场共同商讨保坍方案的场景。《张謇与南通水利》展览,则以图片为主,主要反映沿江的以筑楗筑堤为主的保坍工程和沿海滩涂的修渠挖河和建闸涵工程。
    洋楼映翠:由住宅楼及周围的丛树、荷池构成,以树影波光之绿来衬托楼房的精雅。洋楼为英式风格,二层砖混结构,坐西向东,其设计出自南通近代著名建筑师孙支夏之手。楼偏东有一圆形荷池,每到夏季,池内碧叶田田,红花映日,最能令人消暑。荷池不远一片土坡上有六角茅亭一座,树木掩映,引人入胜。
    双榉参天:以两棵高高耸立在绿丛之上的榉树为主体,辅以多种的名贵树木、奇花异草,加上曲径、绿蓠,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双榉参天”。这两株大叶榉树,树体高大,树形优美,树姿端庄,树龄超过150年,胸围达到三米,冠幅达到15米以上,高度超过20米,堪称我市现存29棵百年古榉中的“巨无霸”。由于这儿生态环境清静幽雅,树木花草茂密扶疏,野生鸟类品类繁多,是人们走进自然、观光游览的好去处。
    雪松覆茵:绿谷西区中心大草坪上,三棵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的大雪松,宛如三把巨大的伞盖,为青青的草地、弯弯的小径、长长的绿篱挡风避雨,提供庇护,形成了一处令人赏心悦目的绿色景区。这三株巨松覆茵百年,虽屡受龙卷肆虐、冰雪残害,但依然钢筋铁骨、郁郁苍苍,正如陈毅的诗句所描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古柏奇姿:这里的八株龙柏,饱经风霜,姿态各异,组成了一副令人遐想和震撼的“古柏图”。柏树斗寒傲雪、坚毅挺拔,素为正气、高尚、长寿、不朽的象征。百余年来这八株古柏经受了无数次风雨冰雪的袭击,饱经风霜而姿态各异,既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沧桑,又有一种生命的震撼。
    灵石天生:“灵石天生”的奇石园中,陈列了我国知名的观赏石种,涉及“造型石”、“纹理石”、“色彩石”、“切磨石”、“生物化石”、“矿物晶体石”、“特色玉石”以及“特异石”等大类,尤以江南造园名石为主,琳琅满目、精彩纷呈。这里是人们了解自然,鉴赏奇石的天地,更体现“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九龙腾云:从奇石园向东,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广场,有一组巨型雕塑。中间的圆形水池中雾起龙腾。中央的九龙柱高20.99米,用20块总重量500吨粉红色花岗岩石雕刻拼叠起来。底座用8块大石雕成四龙掀浪吐水,播向四方。柱上盘五龙腾云驾雾,载飞载舞,圆形水池四周有八个可爱的童子,身跨鲤鱼,手擎荷叶,作跃起之势,既象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又表示伟大的祖国复兴强大,如巨龙腾飞。
    书院通幽:掩映在树林中的一座建筑,是园区中最具文化气息的地方,院中的主体建筑造型精致、玲珑剔透,书院原为陈氏书房,当时的藏书曾有数万册之多。这座书房现在是南通民间雕刻艺术陈列馆。四周围墙上的砖雕是清代乾隆年间南通著名诗人李懿曾所作的诗词《望江南·通州好》一百首。
我们十来个人坐上游览车,在导游引领下依次游览观光。蜿蜒平坦的道路、形态各异的小桥、引人入胜的景点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回来后大家按照要求在8月20日前完成为九路十桥命名和为八大景点配联的工作。我的命名如下。
    路名:绿谷大道(路),主干道,以园名命名。陈园路,因旧称为陈氏花园。思贤路,由景点“绿谷思贤”而来,勉励后人永远记住为南通水利建设做出贡献的先贤。绿荫路,出处见毛泽东《七古-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表现出树木众多绿荫成片的特征。江海路,南通通江达海,“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突出南通优越的地理位置。明珠路,南通素有“江海明珠”美誉,与江海路珠联璧合。出处见唐李白《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晴岚路,出处见元王冕《山水图》:绝壑卧云留宿雨,高林浮翠出晴岚。胜境路,出处见唐皎然《冬日山行过薛征君》:深居寡忧悔,胜境怡耳目。特莱克路,为怀念献身于通城水利事业的荷兰专家特莱克而命名。
    桥名:水月桥,桥洞如满月,桥下河水清澈,恰似一幅“月浮水中”水彩画。出处见唐钱起《送僧归日本》: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怡红桥,古柏心旷神怡,桃花映日绽红,正是给人以怡红快绿之感。出处见《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才试题对额贾元春归省庆元宵”;另见唐白居易《和<阳城驿>》: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映翠桥,景点洋楼映翠附近的桥可用此名。见唐皇甫松《杨柳枝》:春入行宫映翠微,玄宗侍女舞烟丝。沁香桥,出处见宋黎廷瑞《念奴娇》:见说西湖湖上路,香沁梅梢新雪。听松桥,古木园里,雪松覆茵,风过留声,悦耳舒心。出处见唐刘长卿《弹琴》: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另见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时游敬亭上,闲听松风眠。玉人桥,有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故以此取名。璘彬桥,璘彬,光彩缤纷貌,比喻《城市绿谷》郁郁葱葱,异彩纷呈。岁新桥,旧园虽经岁月沧桑,如今却呈现一片新貌。出处见南通博物苑新馆诗壁上张謇先生诗句:濠南苑圃郁璘彬,风物骈骈与岁新。望江桥,出处见唐李白《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绿谷紧邻长江,站在桥头可遥望大江东去。驭水桥,出处见宋裘万顷《早作》:雨过长江浪拍城,迢迢羲驭水中行。字意驾驭潮水,突出江海人的治水功绩。烟波桥,桥上烟霞隐约,桥下碧波荡漾,能使游客浮想联翩,如临仙境。出处见唐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杏雨桥,出处见宋张炎《木兰花慢》:水痕吹杏雨,正人在、隔江船。另见北宋晏几道《临江仙》: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走上此桥,杏花春雨,令人春意盎然。
    楹联是通过媒体向全市征联的,比数字数都有规定。我花了两三天时间匆匆为14处做了28比。具体如下。
大门:绿谷寻春,胜似游人间仙境;名园迓客,宛如莅世外桃源。万年依旧,东去大江三百里;八景更新,春来绿谷第一园。水利馆:办厂招贤兴故里,路通世界;为民治水降洪魔,功在人间。江洪屡袭,建涵建闸保坍保地保民屋;神禹再生,修堤修渠治水治源治国家。小别墅:碧叶凌波,荷花映日;小楼环树,别业思贤。流水小桥一二层别墅,草亭曲径四百亩陈园。六角亭:春风吹染千枝绿,秋雨拨弹六角鸣。出处见宋吴潜《秋夜雨》中的“晚来小雨鸣檐角。”风过茅亭添野趣,客来绿谷有闲情。古木园:三松双榉参天长,碧浪翠涛扑面来。芍蘭荷菊菱莲,草草萋芊花花芳苾;檀桂樟松柏榉,棵棵模样树树栋樑。奇石馆:展厅展奇石,石凝奇趣;游客游名园,园聚名人。客到佳园,园中佳景足;馆藏奇石,石上奇观多。茶室:茶爽添诗句,水清照玉容。游古园露滴衣犹湿,品茗饮客离口尚香。书院正门:门前驾雾九龙披日月,池内擎天一柱写春秋。书录风雷雨电,院藏经史子集(嵌书院二字,用今韵,集为平声)。书院后门:风翻古籍沾香去,人到书斋生意归。书房尚有芝兰气,笔墨已无雪月情。书院正厅:书历春秋冬夏,院藏经史子集。读书裨益来斯处,挥笔怡情在每时。书院东厢房:千言词赞通州好,万卷书藏院室香。上比指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八怪之一、南通著名诗人李懿曾所作的《望江南·通州好》一百首。博览群书,书中养性;砺磨万笔,笔下生花。书院西厢房:百年绿谷漫游,风光悦目;万卷藏书细读,道理铭心。砺德贤士胸襟阔,读书人家翰墨香。餐饮中心:迎客迎财,往来如意;永朝永夕,餐饮中心(中心二字双关)。香甜咸淡佳肴美春夏秋冬贵客多。篆刻阁:篆刻千年史,阁留四季春。阁雅何须大,有容乃大;章珍不在多,生趣则多。命名配联,既是苦事又是乐事,唯博乐趣耳,能否有一二合评委口味,不得而知,故记之于斯,亦不枉绿谷一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9-29 10:08:54 | 只看该作者
先生笔下的南通原来这么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9-29 13:19:23 | 只看该作者
博古通今哎,你扮赤脚大仙吧,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6 02:01 , Processed in 0.0275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