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赤身纤夫 于 2013-9-29 07:16 编辑
感悟人生 高度决定广度 王建勇 (赤身纤夫) 人类从远古走来,跌宕起伏地迈过几千年。它成就了无数英雄,又有多少人被碾压在历史的车轮之下。 跨越了甲骨文时代,人类逐步走向文明,朝代的更替间,那些文人墨客也有了比较明显的等级差异。唱赞歌的一路通达,鸡犬升天。直言不讳敢于说真话的文人,必将受到逐罚,身败名裂。历朝历代的两极分化有增无减,时至今日,文化圈俨然是自然界的缩影。 李白、杜甫、屈原、辛弃疾他们名传千古,那是后人给予的赞誉,他们当时的处境不佳。屈原投入汨罗江的瞬间,胸中的激愤无法排解。鲁迅先生死的正是时候,晚死几年,他的下场未必能比“胡适”强到哪里去。 仰望历史的天空,有鸿雁在飞。鸿雁的叫声必须是赞歌,如果敢和当朝唱反调,被射杀是一种必然,这样的先例不胜枚举。 抬头看看现在的天空,鲁迅、矛盾、余秋雨无疑就是当今鸿雁。他们在高空鸣叫,天再黑也要高喊着光明。国人抬头仰望的同时,读到的是山有色、水有声,他们为时代而歌,不准有半句怨言,一旦有了,箭簇会在瞬间射向他们。 他们又好似巨人,站在一个常人无法触及和到达的高度呐喊。他们的目光因高度而放远,每一句话都是美文和诗篇,在那里放个屁也会声震九霄。大便落到人脸上都被称作“天粪”! 政府部门专职宣传人员,其实是一池塘青蛙。他们按着上级指定的调子,可劲地哇呱、哇呱,如果音域不协调,或者偶尔跑调,那顶乌纱便会有被摘掉的危险。企业的吹鼓手,则是由某些领导的亲朋好友入围,大肆吹捧。不息摘抄和借读,简直是鸭子学着鸡打鸣,无实质性可言。 那些尘埋于世的业余作家,好比田间的蟋蟀。在田野里低声吟唱,赞美沃野的绿禾的茁壮,歌唱农人的憨厚与朴实,细述露珠的晶莹,描述秋夜萤火的流光。蟋蟀的叫声也要把握节奏,不要冲撞了田主。不然,一只大脚突然踩下,蟋蟀将一命呜呼。 蚂蚁团结一致地搬运战利品时,也在喊着一起用力的口号。就好比一线工人在劳动,他们的劳动号子有谁听到过?相比叫声颇高的蝉,蚂蚁幸运的多。 蝉的叫声引来了螳螂,螳螂捕蝉已经成为典故。人们更是捷足先登,在它还来不及登枝高鸣时,就把它们请上餐桌。用急火热油把幼蝉炸的金黄,然后细嚼慢咽,让它变成碎末,再用酒将它浸泡在他们的胃里。不几天它将重归原野,悄无声息! 高度决定着广度,但是,攀爬一定的高度是努力与机遇的巧合!如果齐白石不去北京,就是生在北京,不是遇到陈师曾和梅兰芳,还有好多知名人士的支持与提携,他就不会名扬画坛。 同样是一棵草,长在名山大川能够成为靓丽风景。长在田间地头,随时会被连根拔起。我是一只蚂蚁,沿着树干上行,叮咬在枝头高歌的黄鹂的脚掌,让它为那些辛勤的劳动者唱一首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