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十一回 郭志远西瓜致富 杨科勤白术发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9:5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太伯 于 2015-9-9 08:35 编辑

桃源春幸福园诗会有歌谣道:
长流的水呀弯弯的月,弯弯的流水泛银波。
小伙子灌溉田里唱,挥舞银锨宰旱魔!
土地是个刮金板哟,七尺扁担挑筐箩。
担回幸福享不尽哟,谁不羡咱农家乐。
第十一回      郭志远西瓜致富     杨科勤白术发家
栋梁栋梁,栋梁多在深山藏;
荆棘丛生山巅上,安得栋梁承新房。
毕生夙愿,深山今成游览场;
万紫千红,点缀中华锦绣疆。
老宋听到这话,觉得他话里有话,扭过身点了下头便问:"志远,修桥补路好事么!安个门,安啥门?"
年轻共产党员郭志远不紧不慢地说:"修路修的是脱贫路,安门安的致富门。"
蔺副支书呆呆地瞪了瞪志远:"哎哟,这小伙口气不小。呸,志远,你有上天打老虎的本事,也不见得腰缠万贯!"老蔺不服气地盘问,还当他说狂话哩。
宋支书摆手示意老蔺,老蔺停住嘴,他才说:"志远能提建议,定有来头。志远,叔向你领教了。……"
志远低头""了一声,连连说:"不敢不敢,宋叔。志远不过想做件好事,推广西瓜良种,保证能成!"
这时,会场上出来的党员干部都惊奇地围了上来,想抢先看个究竟。
这时,踏泥庄老槐树上挂的那铁钟,不知被谁敲了一阵子。
"社员们,领饷咧!……"有人在村道从西到东,从东到西,绕了一个圈子大声吆喝着。"郑杂五号"西瓜良种,谁乐意种谁就来领。并夸下海口说:"不论单种或瓜棉套,每亩赚不下五百块,志远不收种子钱。作务简单,有我指导。"
人围了一大圈子。有人背地议论说:"志远是个灵人,不是痴核愣娃。拿自家的钱打赌,保证是当种子推销员哩,做生意。生意人他爷都哄,分分厘厘都抠;不收种子钱,说的比唱的都好听。装进人家兜兜,由人拨弄,谁能少人家一个豁豁牙牙!……"
老姚听到这消息很感兴趣,他叼着卷烟袋背着双手走过来问:"志远,你那葫芦想卖啥药,你不说,叔也能猜八、九成。若还哩,叔是社长,提倡搞副业嘛,也要图个稳当。咱村这社员能吃起补药,可吃不起打药!"
王炸蹲在碌碡[碌碡]:农村旧时碾场的石磙。上,耸着肩,喘着气,瞪着三棱子老虎眼,直呆呆盯着志远。他心里想:你购种子想赚钱,编的倒圆全。人说无利不沾嫌,你小伙花钱为大家,哼哼,恐怕未必!老姚话刚落点,他便吊着黑风脸绕着志远转个圈子才大声叫:"小伙,兔子不嚼窝边草。你有本事,布袋提到外边干 。想学武松上岗子,想登台子演霸王,你那五马长枪谁见过!"
志远听得清楚,知道这些人都对自己存有误解。做好事还得受委屈,究竟有几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哩!不知者不怪怨,他也没发脾气,只是压着火气涨红着脸、耐心地解释着:"一村一院的,大家放心。宋叔、蔺叔、姚大伯,王叔你敢打赌谁怯火哩!我同学在省农科所,我郭志远不是做生意,不想赚大家一分钱的瓜子。这真正是优质、早熟、高产量的好品种,我会骗咱么?不然,能弄一大提兜背回来,给自家村人推广么!?"
还是爱社迷明白志远的意思,他对大家敲明叫响说:"咱可说哩,志远小伙不是那号人,胡弄、日鬼捣棒锤[日鬼捣棒锤]:日,音读rì,日鬼,也有作白日鬼,粗心,胡弄,投机钻空子,做事不负责任的人。。他说得很有道理,是诚心想让大家致富。"
老姚手拿卷烟袋问:"一包啥价,种多少地?"
志远答道:"一包种一亩地,不说价!"
不说价,这让在场的人都纳闷了。若真是钱来的,不说价……志远聪明精干的小伙,会弄这痴熊事?一勺倒一碗,想他都不会弄!没有真凭实据,谁敢要这来路不明的种子……
"不是黄瓜、萝卜,自家地里出产的。捡来的么谁送的?不说价,那里有这便宜事!小伙,你舍得起种子,哈哈,我这地还耽搁不起哩!",那"一枪药"的王炸又放起冷炮来。
志远掏出一沓省农科所印的《优良西瓜品种郑杂五号简介》向大家一一散发,又掏出省农科所明码标价的售货发票。每包二十元,一百包共计两千元整;发票上盖有省农科所的红色大印章。志远捧着发票绕了一圈子让大家看,围的人面面相觑,心里才踏实了。志远这才不紧不慢地说:"不说价就是赠送。干送白拿总能成么。抡两千元我志远穷不了,只要咱村社员都获得大收益,都富裕了,我志远也高兴了,满足了。"
老姚边抽烟边听,他笑了。他对大家说:"志远说得对。志远想的、做的都没错。一家富几家富算个啥?若还哩,要让踏泥庄都富起来,就是要挖生财的窍门哩。志远出钱弄良种,叫我都大受感动哩!若还哩,咱踏泥庄能多冒几个像志远这样的小伙,才算了不得哩。"
大家高兴得浪笑,要种子的人也都争先恐后起来了。"我要,我要,我也要……"一袋烟工夫,成百包西瓜种被围着的人抢个一干二净,半包都没剩。
王炸这才慢腾腾下了碌碡走到志远跟前也想拿上一包。"志远,给叔弄一包,也把新生事物领会领会。"
"王叔,你来迟了,完了,光了。"志远拍了拍布袋说。
王炸""地叹口气说:"志远,你把说明拿回来就行了,谁害痒,谁就会搔,何必自己掏腰包。"
"王叔,这种子是抢手货,没有同学我也弄不出来。就这一百包咱连窝端了,不先下手就没货了。我那达装那么多款子,两仟元还是朋友支垫着哩。没了,再去就买不到了。我还给他再三叮咛,往后给咱踏泥庄多介绍优良品种哩。"志远这才把底细倒了出来。
那王炸由不信到半信半疑,这下才拍着大腿说:"好,太好了。希望啊……我相信,优良品种我也相信。志远,做人就是要做你这样的人哩!"他紧紧握住志远的手,低着头,觉得自己这火药筒子动不动就"",太对不起志远了。
"王叔,你也是个嫽人,直杠子……"志远也握住王炸的手久久不放。王炸低着头,锁眉苦脸,半天没说一句话。
原来,为买这么多种子,志远还和媳妇秋霞吵过仗哩。秋霞骂他"狗揽八堆屎"!志远把胸膛拍得"咣咣"响,争辩着:"圣人都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难道有点文化,有几个钱,肚子就不敢装千家万户么!弄一百包良种,屁大个事,这算啥!"志远举一反三说明共同致富的大道理,秋霞听着听着,眉也展开了,咬着的口唇也张开了,她舒心地笑了。
中午,没一丝风,大地干得好像烤熟的烙饼,火烈的太阳渐渐向西游去。一个约摸十八、九岁的姑娘提着竹篮儿,沿渭河大坝向"科学试验田"走来。她头戴白印花涤良遮凉帽,穿粉红涤良花衬衫,浅灰色派力丝筒裤[派力丝筒裤]:一种作裤料的灰色化纤织品。筒裤:裤口与裤中尺寸相等的裤子。,白缕花半高跟塑料凉鞋,玉绿提花丝袜,更是越外漂亮标致。一边走一边擦抹着额上的汗珠,还一边哼唱着小曲儿。白胖的脸蛋泛起红晕,低头一笑,便陷下一对酒窝,流露出非常愉快的神情。微风吹起背后那一把长辫梢儿随着轻盈地步伐摆来摆去,前额一排齐眉刘海均匀蓬松,显得那么秀气。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弯弯的柳叶眉好似一对新月,见人不问不笑不言传,真逗人喜爱。踏泥庄人那个不知,她就是志远的千金女儿麦玲。
志远过去是地主家庭出身,祖祖辈辈都出过举人秀才。曾祖父清朝道光年间还在四川新都县坐过县官。至今家里还保存着一方"桑梓洽德"的御赐大匾哩,所以算得上书香门弟。志远今年四十出头,为人淳朴不多言,吃得亏,背得憨,知书达理心底善,做事耿直不拐弯。他有学问,有才干。但在"四人帮"当道的日子里却连粗气都不敢喘,走一步也得考虑几天。现在平等了,自由了,靠勤劳步步生财,还处处为群众致富着想,谁不赞他是一个好社员哩。去年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今年志远在这片责任田务了三亩地膜西瓜,品种就是从省农科所弄回的那"郑杂五号",长势可算羸人。他不但帮助指导其他社员作务,还三天两头抽时间到各户西瓜田块去观察,走家串户谈经验体会。其余时间早晚都守在地里,吃饭也不回家,真把瓜蛋蛋当成金宝卵了。
五月的中午,烈日当空,烤得大地似要起火。志远把白背心统在裤腰里,黑里透红的面庞笑容可掬,戴顶竹凉帽。胳肘窝夹着瓜铲,转来转去,盯这瞅那,不时蹲下来铲点土,这里拍拍,那边压压,好像要和炎热的天气抗衡似的。他健壮的肘臂晒得乌黑发亮,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气力。
"爸呀,爸呀!……"麦玲走下河坝,望见她爸正在田头压瓜蔓、施追肥,边喊边向爸爸身边走去。
志远听见了,扭过头来看看说:"玲女子,带开水么?快给爸拿来。爸倒是一忙也不觉饿,只是口渴得要紧。"
"有,爸。壶里泡的春蕊茶,篮子还有素油包子,牛蹄窝[牛蹄窝]:关中农村的一种风味面馒头。儿哩。你就连吃带喝么。"麦玲倒了杯茶水递给爸爸,揭开竹篮子上的花毛巾指给爸爸瞧瞧又盖上,她从爸爸脚旁拿过瓜铲也学着压起瓜蔓来。"爸呀,天这么热,你早晚闻凉干活,中午休息,好么?"
志远望着女儿,笑哈哈地边吃边说:"女子,傻娃。压瓜这活,越在连天上午越热越好哩。"
志远吃饱了也喝胀了,他从女儿手中夺过瓜铲:"玲女子,叫爸弄,你还没经验哩!"
"爸,你歇会儿,啥经验都不是学成的么!"
志远见她执拗要弄,没办法,只好让她学去。便立在她身边说:"好么,哈哈,你学,爸教你学。盼你学成了,爸也轻松咧…… 庵子里还有个瓜铲,爸同我娃一块压。"
不觉已到半下午咧!志远爱人秋霞让女儿送饭,时间好大了却不见回来,她也赶向园里来,在田头路上就喊:"玲女子--,玲女子--"
"--,在地里干活么,压瓜--"麦玲站起来回着妈妈的话。
秋霞听见,高兴得一愣,嗯,小丫头也能压瓜,又多了两只手咧!便一个劲走向前去。到了跟前,逗趣地问志远:"她爸,你也是靠屁吹灯,娃来给你送饭,还把娃扣住咧!那活是女娃干的?"
志远嘿嘿一笑说:"你才知道么?小娃学本事,不拴住学不成。明天你来么,老把式对老精灵才不用我扣哩。秋霞,明天我还要看看大伙们务的咋样哩,不加把劲咋行!"
秋霞气得扭过头""了声:"你哟,咱的事都忙得拉七扯八,送了种子还帮忙,尽操闲心!"
就这样,几个月来,辛苦结出硕果。西瓜不言,园已成蹊了。
不论干啥,都要抓一步早。"郑杂五号"成熟期比一般品种早十五天,况产量高,品质优。
自从西瓜开园后,守园的主人再不是志远了。只见瓜棚口摘放着一大堆欲待销售的商品西瓜。一个六十开外的老汉,举止文雅,大背头,没留须,鼻梁上架着副黑框眼镜,口里叼着一拃长自来水笔式卷烟袋,身穿胸贴双兜浅灰色涤良衬衫,左兜别着明闪闪的包头钢笔,左腕还戴着亮晃晃的蝴蝶手表,有老知识分子风度。他叫郭文哲,是志远的父亲,六四年前在省城西安任过教,还在市委干过行政工作,后来因身体一直不好,家庭成份关系才告病还家。
今天他提着小圆笼在田里卸瓜,孙女麦玲专搞田间运输。
"玲女子,那边还有一堆。"
"爷爷,看见了;爷爷,我爸到渭城去,你说啥时能回来?"
老汉蛮有把握的说:"玲女子,你爸回来不会晚。今年咱这瓜抓个早,切开瓤口像货,出手想来利地呼呼哩,绝对没麻答。人说一瓜压百果,攒在茬里,能不卖个好价钱!"
正在这时,忽听一阵"叮呤呤……"车铃响,爷孙俩惊喜地回头望去,只见志远骑着新"飞鸽"挎两个老笼,后面还跟着两员小将--志远的大儿子逢喜和二儿子进喜,都是全副武装,父子三个如同拨云击雾的雄鹰,好似插翅腾飞的骏马。若照相机方便,准能拍一张"胜利迎归图"哩。
"爸爸……"麦玲老远就喊。
爷孙俩见他父子们回来高兴的样子,不知都交了啥好运,齐向瓜棚赶去。志远撑好自行车,掏毛巾擦擦额上的汗珠儿,摘下头上那竹凉帽呼啦呼啦搧着。他望着父亲和女儿笑嘻嘻地问:"爸,今天出门三个人,六笼瓜,你猜能卖多少钱哩?嘻嘻,切开一个大门扇,红瓤子真正赛冰糖,过路的都停住脚瞪大眼,买主把咱给围咧。送到渭城通用机械厂,一斤三毛,共是六百五十斤,净弄壹佰捌拾块。一人一碗羊肉泡,你娃摸着肚子蛮发笑。吃过饭后,刚赶上看一场电影,《月亮湾的笑声》。"
老汉听罢咧着嘴"哈哈"笑着说:"人家《月亮湾的笑声》?你听咱瓜园这笑声。嘿嘿,钱是瓜娃的胆,我娃腰硬咧。志远,西瓜关键是品种,再加上双膜育苗那好处。所以,咱村的瓜好,上市早,别处瓜农干着急,就是没办法。每天就出动三十辆自行车,渭城市场叫咱踏泥庄给占领了。"
这时,麦玲抱来两个大西瓜。逢喜摆上桌子,提刀"喀喳"了几下。祖孙三辈围个圈儿吃个痛快。志远边吃边说:"爸,西安信号厂的同志出差路过,也看中咱这货咧,预订了九千斤哩;价钱每斤两毛伍,三天备齐,人家单位来车拉。我答应了,还写了预订合同,他们临走交伍拾元作订金,估计三天保能弄个足数。"
"差不多。你瞅那一堆,只卸了一亩,估计有三千斤开外,还有二亩没动弹,看来没问题。"
逢喜高兴地笑着,眼也眯在一起咧。捧着瓜,边吃边说,口角流着水:"爷爷,我爸给咱村人点这窍,嘿,整个村都热闹的了得。光说咱这园,我看到底么,嘿嘿,不搂美才怪哩。"
爷爷看着逢喜那调皮的样子:"黑黑是煤炭窑子!你懂个屁。凭勤劳致富,靠科技发家,不义之财不可得。别说搂,搂啥哩?要社员们齐心携手,大路同走……"
"懂得,懂得。爷爷,搂就是收入么!难道我不会算账!"这五口子高兴极了。吃着、笑着、说得怪热火。
志远手端瓜吃着步出棚外,见南畔不远杨科勤身穿白涤良衫、绿背心,头戴小圆草帽,解着扣子,正在锄草,口里还哼唱着歌谣:
社会主义,就是好哟,很有特色,嫽得太噢。
责任田里,做文章哟;篇篇杰作,大放光辉!
……
志远喊他过来吃瓜。"杨哥,过来歇会么。"这么一喊,爷爷孙子也都走出庵子张了声。郭文哲说:"科勤,过来商量个事么。"邀他过来尝个鲜。
科勤年龄比志远稍大点,名字叫得和他本人一模一样;爱钻科技,只勤不懒,还常出外,走访取经;订书报,淘知识,胆大敢整,是踏泥庄赫赫有名的种田能手。今年栽了二亩白术,齐整整、绿汪汪,谁见了都夸。听这祖孙几个说着笑着高兴得没完没了,便接了声:"哎呀,看你父子们高兴得那样子。志远,这回可尿到壶里咧。你为村里人办好事,优质早熟西瓜在咱村起了''。你看整天拉瓜那汽车呼来呼去,就像跑马哩,踏泥庄一下给红火咧。你高兴,大家谁不高兴,都夸你会办事。嘿,看你园里那笑声都能听几里哩!"
志远张着嘴只是"嘻嘻"地笑。他信口答道:"我杨哥真会说话。还不是天时、地利、人和嘛!勤劳致富由自家,责任田把潜力挖。你那白术长得也不赖么,该没尿到壶沿沿吧?嗨,杨哥,先过来吃瓜。"
有道是:真心挽留,不可执拗。这科勤犟不过祖孙几个盛情相邀,也就走了过来。志远又提刀"喀喳"了两个。孩子们都吃胀了,只有志远和他爸各捧一个月牙陪科勤吃着。科勤本来就渴了,这么一吃,好比大旱逢甘露,觉得分外爽快。"甜哪,人常说:城里人吃的撇过墙,乡下人才当仙物尝。多年就算今年尝了鲜。"他吃毕嘴一抹就要离开。志远又捧两个西瓜:"杨哥,把这两个捎回去,叫家里人也都尝尝。"科勤胳膊一甩,扭过头起了脚步:"嗨,这咋能成。让人是礼么,连吃带拿的,成啥道理!"
志远慌了,忙挑个大的用指头弹弹就追了过去,连拉带扯硬是放到科勤白术田间的草笼里。
"嗨,弄这啥事么。太不像话咧!"科勤取了一根香烟递给志远并与其点燃。
志远说:"嘿,老人讲:人心要实,火心要空。你说对么!杨哥,还有个信息哩。在渭城路途听说,今年白术紧缺,价可咬火得太,每斤能卖到拾元。"
科勤不信:"哪有那号事?只要能卖五个子,你老哥也背过人笑地嘻嘻嘻哩。"
志远""了一声扭过头说:"你还不信。国家改革开放后,用路广了,中药材大量出口。人家能说,也有个根据么。到时候钱装到你那包包,却偷的笑哩!"
科勤脖子一缩肩一耸说:"嘿嘿,若是当真,你哥还要请兄弟喝几杯酒哩……"
"同志,这是杨科勤的白术吗?"志远和科勤聊得正热火,忽听有人问话,抬头一看,大堤上停着辆紫红色小轿车,两个项系领带的人,大摇大摆朝白术田块走来。
科勤注视着这两个陌生人,见生巴得很,便问:"师傅,你找谁?"
"我俩都是地区药材公司的。兄弟,打听个事。"有个五十岁左右的人摘下眼镜说"真了不起,大名鼎鼎哟!有人给我们介绍杨科勤这人,说他是踏泥庄有名的白术专业户,经验可超哩。难啊,好容易找到家,人又不在,才寻到地里来的!"
志远笑着说:"妙、妙、妙、你们问到向上咧。我这杨哥就是要找的杨科勤。搭眼看看这长势,见过么?不是我杨哥务的还能是谁的!"并向二位示了下眼色。
"杨哥,瞧,找上门的买主来喽。"二人急呼呼走上前和客人点头答礼。科勤说:"不敢不敢,二位师傅,走,看看么,给咱提些意见……"科勤展臂一指白术田又说:"咱这地离村子远,让你们寻苦了,对不起。"
志远指着瓜棚说:"客人,天气太得热,地里没有开水。来来来,到那边我那瓜棚歇歇凉凉,再说正事。"
二位客人谢绝了。"杨师,我们是来了解一下白术情况,马上还得回去。多谢了!"
科勤给志远示意笼里放那西瓜说:"兄弟,拿刀去,先把这个'喀喳'了。"志远便匆匆向瓜棚跑去。
那个戴眼镜的背着手望望白术田块,还跨步踏了踏面积,喜形于色。他对科勤说:"杨师傅,希罕,真希罕哩!这么齐楚这么旺……真是名不虚传。我是地区药材公司经理张学儒,你的货预订给地区公司吧。"
科勤说:"行,行,有啥不行哩。你们出啥价钱?"
张学儒答:"杨师傅,根据今年市场行情预价,交鲜货每公斤伍元,干货每公斤贰拾元。若是同意,咱们估产作价,公司先付一半款,在交货后补齐,你看咋向?……"
"好,那太好了。我也不懂行情,张经理是国家干部,相信你。就按你说的办,交干货。"
张学儒见科勤也干脆,便从提兜取出纸笔,他们一块填了预订合同。三亩白术订干货一千斤,当时就付给科勤伍千元存折。双方在合同上按了印章,各执一份,二位客人就要分手告辞。
正在这时,志远胳肘窝夹着一片塑料布,抱着两个大西瓜,气喘吁吁地赶来了。他看二人要走,赶忙将塑料布摊在地上,动起刀来。"师傅,吃了瓜再走。"
两个客人见志远和科勤执意要他们吃瓜,盛情难却,四个人围在一起,一袋烟功夫就将三个瓜解决得剩下一堆瓜皮。
他们各自掏出手绢擦了擦手咀,又要告辞。科勤急了:"师傅,千万不能走,今上午伙食在咱家。"
志远也说:"师傅,很难遇到咱这儿,还是吃过饭再走。"
"多谢了,下次来一定吃饭。一定,一定。"
四个人一块朝小轿车走去。
科勤和志远都点头致谢,望着渐渐模糊的车影,露出愉快的笑容。
这真是:农民致富,发展经济;
挖掘潜力,自己设计。
扑捉信息,寻找机宜,
知己知彼,争夺胜利。
"志远--立在坝上眼宽,有人偷瓜咧!"
刚送走药材公司的客人,就听见瓜田里老姚的声。二人急呼呼走下坝来,看老姚赶到瓜园究竟有啥紧事……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5 21:56 , Processed in 0.0295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