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植根于民间的传统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0:5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太伯 于 2015-9-9 11:06 编辑

植根于民间的传统文化

铁山铁路住宅小区的西边,有一个叫潘会的村子,很大,以前是靠种菜为生。

现在,年轻人都不干这营生了,都是些老人还在地里扒拉,种不了的,就送给铁路小区的职工,当然,也是年纪大的或者退休的职工。

我的老亲娘就有几块这样的菜地,快80岁,每天都要去地里弄一弄。叫她不弄,她不高兴,只能由她了。

这个村子前不久搞了个迎“太祖”的祭祀活动,阵势很大很庄重,热闹非凡。祭祀开始后的当晚,放过烟花后,就开始“唱大戏”,唱的是楚剧,据说是草台班子,民间艺人。这一唱,竟然唱了半个月,开始三天,白天唱,晚上也唱。后来,天气冷,晚上不唱了。

这个“班子”掌握的戏文还真多,折子戏本子戏轮换着来,不过,都是古戏,什么【双玉蝉】【打金枝】【二堂审子】【庵堂认母】【十五贯】【包公赔情】......

今天,本人观摩的是【孟丽君】,这是部连本戏,已经唱了两天了。讲的是孟丽君被豪强逼婚,女扮男装逃出,准备投奔其订婚的夫家,不料,其镇守边关的公公皇甫端遭奸臣所害入狱,家也被抄,未婚夫皇甫少华生死不明。

故事曲折委婉,起伏跌宕,鞭挞的是邪恶奸佞,弘扬的是道德正义。演员的举手投足有板有眼,唱功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台下的观众更是融入剧情,去辨别其中的是非黑白,忠奸好坏,让自己在娱乐中知道应该做什么样的人。这种植根于民间的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自明代以来就生生不息,而楚剧在解放后更是出现了【刘介梅】【红梅赞】【抓壮丁】,,,,,等现代戏。可惜的是,改革开放30年,把共产党建立的先进文化攻击得体无完肤,幸亏,这些流传下来的曲目还是中华文化的精粹。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2-1 21:06: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太伯 于 2015-9-9 11:06 编辑

文化传承,更多时候还是要借助民间的力量,在体制下面的文化传承,准确地说,已经变成工具,看到楼主发布的图片,甚是感动,突然想起我的老家的潮剧。现在在大节日的时候,已经很少有潮剧演出了,不少农村不请潮剧而请低趣味的歌舞表演……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冖彩| 六合投冖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冖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2:25: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太伯 于 2015-9-9 11:06 编辑

文化传承,更多时候还是要借助民间的力量,在体制下面的文化传承,准确地说,已经变成工 ...[/quote]
谢谢浏览!其实,就是现在被称之为国粹的“京剧”,也是一代代民间艺人辛勤耕耘才登堂入室的,当然,主要是迎合了有闲阶层的欣赏兴趣,得到了他们的推广传播。就如你说的低级趣味的歌舞,就是上有所好,下必随之在特色中国的最直接的体现。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Φ彩| 六合投Φ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Φ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6 04:41 , Processed in 0.0282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