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其它] 七绝《清明祭》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30 11:4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徽省诗词学会【清明笔会】
七绝《清明祭》点评

     
    作    者:琼楼玉宇|孟琼
    特邀点评:止观斋主徐双山

四月梨花带雨残,荒郊野渡柳枝寒。
谁家靓女碑前立,手握悲风泪不干。


        古往今来,有关清明的吟咏之作,可谓汗牛充栋,佳构超拔、过目不忘之琅玕珠翠,俯拾即是。今人作同题,如何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弃旧出新,凸显个性,是必须认真思索与实践的问题。
    《中山诗话》作者,宋代刘攽尝言:“诗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
      细读孟琼的这篇作品,意义虽难称高深,词语亦非华丽,却绝非无病呻吟之作,有思想,有情感,有感悟,有寄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四月梨花带雨残,荒郊野渡柳枝寒。”此作起句不俗。梨花雨浸,野渡枝寒,颇合清明之境,虽稍嫌意象重叠,却起到了烘托、强调清明氛围的作用,此造境,使人收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谁家靓女碑前立,手握悲风泪不干。”此作贵在结转。诗人没有抒发自己祭奠亲人时的悲怀痛楚,而是将目光关注别个祭奠者——“谁家靓女”,表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更觉感人。碑前靓女,是在祭奠谁呢?没有点明,亦无须确指。一句“手握悲风泪不干”道尽祭奠者的无尽悲怀。手握悲风堪称诗之用语,手握悲风,悲风吹泪,新颖、别致,令人过目不忘。
      值得读者特别关注的是,诗中的“谁家靓女”是一个特殊的艺术符号。诗人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艺术符号,或许意在表现中国清明传统的孝道文化后继有人,绝不因世事浮华而泯灭,不为古国新潮而消减。这应该是此作成功的关键所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4-2 22:10:18 | 只看该作者
这四句照应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08:12:48 | 只看该作者
赤虬子 发表于 2016-4-2 22:10
这四句照应的不错。

应邀指正,言不及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5 17:48 , Processed in 0.02712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