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太伯 于 2015-9-9 19:24 编辑
韵律贡士
初冬遐想
初冬悄然帶走了秋風給予的一切,
驟然變冷的日子淚水挂滿了憂傷。
泛黃的銀杏葉飄零在路邊,
微風陣陣舞起思緒的飛揚。
點綴在初冬的月季花依然在冷風中搖曳,
拔節的情思在尋覓中随風交響。
遠望滿山的樹林蒼蔥,
感覺是深秋而不是初冬的蒼涼。
初冬的風吹走了憂傷的落葉,
卻留下一曲曲飄零的向往。
聲聲唱不盡對你的思念,
此刻你會不會把落葉凝望?
走過這和着細雨難忘的季節,
滴滴編織着纏綿的癡想。
綴滿晶瑩的淚花涉過乏味的蒼穹,
靈動的文字再次充滿思念的心房。
韵律童生
梦蝶
非雾非花冉冉起,
亦蝶亦梦时时迷。
鱼沉雁落月含羞,
胜似春风度浣溪。
韵律秀才
|
|
| |
| 【古典格律诗】:
| 极相思·独酌(新韵)
| 文/冰默樱娘
| 秋风漫卷闲云,
| 青翠了无痕。
| 霜天辽阔,
| 南飞北燕,
| 慕煞伊人。
| 一片残红终落地,
| 却为谁,
| 泪雨纷纷?
| 临窗独饮,
| 茕茕形影,
| 暗自伤神。
| 【中华新韵】
| 【钦定词谱——极相思格律】
| 双调四十九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後段五句两平韵.
| 中平中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 平平中仄,中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 中仄中中平仄仄,中中中、中仄平平(韵)
| 平平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
韵律童生
七律【平水韵十一真】
红尘
大千世界尽迷津,
逐利追名四目瞋,
水里淘宝宝烫手,
火中取栗栗伤身。
刀锋舔血命难顾,
虎口拔牙手莫伸。
空色色空勘不透,
黄粱一梦梦中人。
韵律童生
我与
我与飞鸥早结盟,小舟拨浪济平生。笛横一曲人何笑,惯看风云别有情。
慈禧
横行数载凤压龙,杀伐由她掌握中。可惜当时男子体,谁能不向此人躬。
韵律童生
慈禧
横行数载凤嗲龙,杀伐由她掌握中。可惜当时男子体,谁能不向此人躬。
韵律童生
我与
我与飞鸥早结盟,小舟拨浪济平生。笛横一曲人何笑,惯看风云别有情。
荣誉站长
辛亥革命百年祭(外二首 七律 )
今年,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我参加了10月18日中山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辛亥革命采风活动,特赋诗三首。
铁血中华上百年,
神州沉陆恨投鞭。<1>
群雄割让谁问鼎,
烈士激扬岂匮贤。
废帝香山喋首义,
驱鞑花岗响啼鹃。
共和民主人为本,
青史铭刻孙逸仙。
< 1>:宋时,金主完颜亮慕江南繁华,遂投鞭誓水,逐鹿中原。
清(原名后金)王朝闭关锁国,一条辫子拖了中国268年。腐败统治,积弱积贫,引来列强瓜分。
上百年来中华民族蒙受着奇耻大辱,(这中间上演了多少悲壮故事)国将不国,焉
能无恨乎?
“投鞭”有影射列强入侵之意。
新声韵)
再谒孙中山先生故居
翠亨秋肃柏森森<1>
芳草萋萋接紫云。
仰首凝眸遗嘱在,
凭栏放远和涛吟。
无私无畏乾坤手,
有胆有识东岳身。
誓鸟精诚填海志,
以民为本逸仙魂。
<1>翠亨村乃孙中山先生故居。
(新声韵)
敬和杨老官汉兄台《夜游岐江》(
何方飞落一岐江?<1>
千古烟云射紫光。
合是秦娥弄箫韵,
可曾巫女失霓裳?
心随孤雁回峰远,
情系松辽易水长。
风送渔歌摇月影,
两三白鹭渺虚苍。
<1>:岐江在中山市。
(依韵)
2011年11月10日于中山市
附:夜游岐江 (旧韵)
杨官汉
漫天轻雨转晴光,
水曲山青入画廊。
河埠谁家舀碧水,
琴声何处溢茶香?
心随桂岭浮云远,
情系伶仃烟水长。注
归棹江波摇月碎,
惊鸿飞过旧牌坊。
注岐江流过中山市五桂山,出伶仃洋、通南海。
2011年10月18日游岐江
[古典风体诗歌] 娇儿戏月(入声韵)
娇儿趔趄趄,
缠爷取天月。
水清伊藏匿,
抱孙轻轻捉。
小手拍涟起,
笑碎一池月。
呀呀似欲语,
昵昵搂爷脖。
法乎大自然,
无欲心自阔。
2011年11月8日于中山市
童心
爸爸 那太阳公公
为什么老捉迷藏
快领我去坐登月火箭
我要上天
告诉太阳
别离开我
我怕黑暗
我爱阳光
爸爸 那天上的星星真亮
快领我去坐登月火箭
我要上天
捧来颗颗星星
做成一个夜空的太阳
让夜间过路人
不迷路
别心慌
我的诗观
——致诗友一封公开信
诸位诗友:
请注意一个基本事实: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而语言不能不是民族的,这一点就决定了诗歌的民族性和它的表现形式。
汉语一字一音,且具四声,又以单字为单位,同音字丰富,调动方便,易形成音律、韵律。尽管现代汉语与古时相比发生很大变化,但汉语上述基本特征未变。
每个民族都根据自己的语言特点来构建诗歌,我们这个民族也不例外。因此汉诗不能未有韵律。“诗必有韵,无韵不是诗”,这是几千年来汉语诗歌文化沉积的结果,是诗美特质的要求,民族语言使然。当然,有韵也不一定是诗,除了音乐性以外,诗要求语言精炼,诗主情、诗主意境、诗主语言张力,诗主立意新、构思巧······这些要素综合考虑才能决定是不是诗,以及诗的品位。
所以,我给诗的定义是: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情、意、境、律缺一不可。
说得彻底一点,诗和散文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有韵与无韵,有韵则谐,无韵则散。如果诗可以无韵,不如把诗废了,专作白话文的为是。这一点恐怕是大家不能接受的。不管是谁写的,不合乎诗的规范就不是诗。
每种文学体式都有它特定的含义。我认为文学作品体式的归宿主要看两个方面:
一是要看它的语言特点。是诗的语言,还是散文的语言,还是小说的语言,还是戏剧的语言,还是随行体语言。它体现某种体式的本质属性。
二是要看它的表现形式。是诗的形式,还是散文的形式,还是小说的语形式,还是戏剧的形式,还是随行体形式。它体现某种体式的基本特征。
二者综合考虑决定某一作品的归属。
存在不一定就合理,文学纠偏、救弊是时有的。翻开文学史就很清楚,初唐,陈子昂面对齐梁“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诗风,提出以复古为革新的主张,标举汉魏风骨。李白说:“自从建安来,绮靡不足珍。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韩愈提倡古文运动,文起八代之衰······
放眼今日诗坛,一片冷落景象,白开水诗、胡编乱造的晦涩诗大肆泛滥,新诗倒人胃口,民众不屑一顾,难道不需要我们纠偏、救弊吗?
我国古典诗歌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韵律诗的历史。周诗经、楚楚辞、汉乐府、唐律诗、宋词元曲,形成了一代又一代韵律诗歌形式。这其中不仅有浩如烟海,脍炙人口的精品诗作,还有《诗品》、《文心雕龙》、历代诗话、沈约的“四声八病”等理论和不同时代的韵书。
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何时承认无韵是诗?如果我们承认无韵是诗,我们的一些古典名著分行排列也是经典史诗,不亚于《荷马史诗》、《失乐园》、《哈姆雷特》,只是我们不承认无韵是诗罢了。无韵是诗这是五四以来“全盘西化”的产物,也就是那么几十年,就可以得出无韵是诗的结论吗?,
正本清源,实事求是就应当把无韵”诗“从诗中分离出去——让随行体文学独立门户。这不仅有利于诗歌的发展,也是对随行体文学的重视。不受诗歌成法的约束,去发展自我,这本来是它的个性,这样有利于随行体文学的发展。这不能说随行体文学比诗歌低一等,当初小说是从散文中分离出去的,谁能说小说比散文低贱呢?
横绝千古,雄视百代的中国作风、中国气魄的中国诗体在中国这块素有诗国之称的土地上,自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它的支配地位不是外来诗体所能更易的,外来诗的营养和形式只能融于中国诗体中。
当然,我们从来也不排斥吸收外来诗的营养、形式。但无论怎样向西方学习都要植根于民族土壤。
仅供参考,不当处请诗友指正。
祝好!
鸿硕
2011年8月11日
(转中诗辩论稿)
韵律童生
七律·冬雨
冷雨连连落空中,
涟漪点点尽不同。
室中盆景添新绿,
户外枯枝抗猎风。
落叶厚重如盖暖,
人情淡薄似妖盅。
早间还见飞鸦雀,
傍晚了无爬走虫。
韵律童生
七律·夏荷
映日芙蕖镜浦开,葳蕤皎洁漾绯腮。
清风脉脉赊香去,云彩悠悠照影来。
风态触眸红袖醉,梵音入水鲑鱼呆。
一生留丽芳诗海,何日人寰处处栽。
韵律秀才
【七绝 .寂寞春闺】
樵山潮语
相思逝水恨飘流, 料峭春闺冷似秋。
浮影寒星悬欲落, 万般寂寞挂纤钩。
韵律童生
(原创)章台柳
香酥手,香酥手,岁月沧桑斑黄否?
纵使相迎难相知,闻香安能不添酒?
韵律举人
醉公子 赏黄山松
文/雄关漫道
松立壁斜处,
枝秀陪云雾。
万壑出峰峦,
风光迎客住。
和风伴春雨,
点染山中树。
色青迷人眼,
谁舍朝与暮?
韵律举人
醉太平 登黄山
文/雄关漫道
危峰秀奇,
青松壁依。
壑沟怪石相宜,
鸟啾啾急飞。
云横雾迷,
天蓝水随。
引来游客难归,
愿与山作陪。
韵律举人
水调歌头
文/雄关漫道
望断红尘路,
踏遍众山川。
豪情万丈如故,
敢上九重天。
回首曾经往事,
随意蹉跎岁月,
后悔少人怜。
夜静对明月,
思忖不安闲。
功和过,
对与错,
暖还寒。
阴阳交替,
无人知晓此中缘。
自古人生多舛,
恩怨是非难免,
公道在心间。
雨打苍松翠,
风卷水缠绵。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