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借腹生子话新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18:4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10-10-3 13:07 | 只看该作者




借腹生子话新诗相关搜索: [color=rgb(0, 153, 153) !important]新诗
, [color=rgb(0, 153, 153) !important]借腹





    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新诗的状态与其它的文学门类不同。小说、散文、戏曲等都比较平静,它们的竞争是作品的竞争,在理论问题上争论不大,运作基本是有序的。而新诗的状态不是这样,理论上的争论太激烈了。文学的历史几乎和文明人类的历史一样长,文学各门类的理论已经很扎实了,这些理论不是一次性产品,应该在很长的时间里适用于我们,为什么在诗歌的领域里,好像要一下子全部推倒了从来。不到一百岁的新诗似乎到了更年期,什么都不合适,又像到了临终状态,没人读了,现出了死亡征兆。
    这种病态忙坏了诗歌的医生——诗歌评论家。
    他们在高等学府里会诊,几十个博导、博士和硕士一起解读一首诗歌,引经据典,口沫横飞,最后还是莫衷一是;他们在互联网上大打笔仗,激烈时,大刀和导弹同上,激动时,官话和粗话共舞;他们在纸介媒体上发论文,连篇累牍(顺便捞取知名度和职称),还创造出一批诗评的专用词汇(也可以说是帮派的黑话),然而这一切都没有结论。
    新诗这是怎么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诗歌是怀孕了。
    不用听诊器我们可以听到胎儿的胎心音,不用B超我们可以看到胎儿的蠕动,正是因为他们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所以我们想不到他原来是未成形的婴儿。
    新诗的困惑是一种妊娠反应,另一个文学门类的胚胎附了体,这个文学门类必须寻找一个母体,作为自身的培养基,它认准了诗歌,责无旁贷,诗歌无法不去做它的代孕母亲。
    从《诗经》、楚辞……到词,再到前期的新诗,每一个新诗种出现时,都没有鄙视它的长辈,大家都和平共处,为什么先锋类的新诗一出现,非要否定以往的一切,从生理上不与母体兼容呢?为什么除了分行以外,在它身上找不到一切诗歌母体特征呢?从DNA上考察我们发现它根本不是诗歌,其实这里并没有一点不恭敬的态度,它肯定是一种全新的文学品种,表现手法比诗歌新颖,比诗歌多方位,可能比诗歌更有前途,我们对它的认识还很肤浅。它用“语感”传递信息,这是我们不习惯的,但是似乎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音乐的音响可以传递情感,美术的色彩和线条可以传递情感,我们尚未明确地掌握的语言除了常规语义之外的一个什么东西也可能会传递情感,这是完全可能的。问题是在人们探索的同时,有太多的伪产品出现(很多不是恶意地在制造伪产品,是在没有了解真相的前提下跃跃欲试的急性诗人太多了),我们一时难以认出哪一个是真命天子。

新文学形式的预产期是什么时候?不知道,反正快了,也许现在已经启动了。这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当我们认识到问题的实质时,就是开始分娩了,当我们彻底认识清楚时,就是分娩完成了。
分娩是痛苦的,首先暂时称为诗歌的这种新文学形式要独立生活,承认自己不是诗,须要有勇气和理智。痛苦不会是长久的,当新的名称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时,它将感觉到新生的喜悦。理论家们也是痛苦的,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以前的误诊,不过既然有了新的题目,他们仍然有高谈阔论的机会。
新生的诗歌不能也叫诗歌,孩子和妈妈怎么能用同一个名字呢?在新生儿即将诞生的时刻,关心他的人为他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是很正常的事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18:41:40 | 只看该作者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沙发
发表于 2010-10-4 16:09 | 只看该作者





应该给所谓的自由体新诗起个名字了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评分 TOP



闲人

荣誉站长


帖子1351 精华27 积分7547 性别男 来自北京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3
发表于 2010-10-4 17:10 | 只看该作者





“应该给所谓的自由体新诗起个名字了”

本来比较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分行散文”,但是由于历年来争论的气氛使这个不带贬义的词变得有些贬义,难让喜欢这个文体的人接受,不如称“分行美文”。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评分 TOP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4
发表于 2010-10-4 17:53 | 只看该作者





3# 闲人

哈哈~~
其实“分行散文”也不准确,因为许多所谓的自由体诗歌,有的是散文,有的是议论文,有的是小说,有的是说明文,还有的是~~

就叫分行杂文吧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评分 TOP



刘兴祥

荣誉站长


帖子11467 精华51 积分58519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5
发表于 2010-10-5 08:56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是人为地将简单东西复杂化,诗只要有韵,朗朗上口,立意,意境等掌握好,踏踏实实地写,不断积累,再孬有七成,一些人不切合实际,想标新立异,如云彩飘到空中,无根无定,怎能成型?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评分 TOP



闲人

荣誉站长


帖子1351 精华27 积分7547 性别男 来自北京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6
发表于 2010-10-5 14:07 | 只看该作者





4# 于进水
那个“杂”字不好,“杂”与“纯”对应,比正统的等而下之,有些人会不高兴,不高兴就不从诗歌中分家另立门户,不另立门户诗歌就一日不得安宁。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评分 TOP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7
发表于 2010-10-5 15:33 | 只看该作者





6# 闲人

起名也是门科学呀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评分 TOP



青岛观海

韵律举人


帖子571 精华5 积分2967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8
发表于 2010-10-5 19:17 | 只看该作者





分行散文式诗歌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评分 TOP



鹁窠酋长

韵律举人


帖子569 精华4 积分2953 性别男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9
发表于 2010-10-6 21:20 | 只看该作者





如今时尚“超、后”。超诗歌,后诗歌?
有些诗,既非定言,也不押韵,但读来依然觉一种律动。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依稀记得有人说过,或许另有一个“内在律”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评分 TOP



闲人

荣誉站长


帖子1351 精华27 积分7547 性别男 来自北京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10
发表于 2010-10-7 00:46 | 只看该作者





9# 鹁窠酋长

为了证明不押韵,也可以写好诗,许多人都举以下三首诗做例子:

      一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二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三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第一首诗,按照古韵是押韵的诗,平水韵·上声·二十一·马韵。“者”和“下”如果用现代常州音读,“者”读【za】,“下”读【ya】,都以【a】为韵,都是平声(一个阴平,一个阳平),因为常州音在这两个字上保留了古音。有人认为用客家话读也押韵,道理相同。艾青先生以此诗为例,为他废韵的主张找依据,或者他不懂古韵,或者他明知而装糊涂。

      第二首诗,每两句用一个韵,第一、二句的韵是“你”,不过不是尾韵,第一句是第一个字,第二句是最后一个字,头尾呼应,这是一种很特殊的用韵方法。第三、四句形式相同,头韵是“明”【ing】,尾韵是“梦”【eng】

       第三首诗,使用的包韵,即abba韵式,a韵是“着”,b韵是“了”,不过是同字的重复为韵。


      如以上三首诗,看似无韵,实际上还是有韵,不过有其特殊性,并非什么“内在律”在起作用。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评分 TOP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11
发表于 2010-10-7 10:23 | 只看该作者





10# 闲人

OK~~

关于第一首的押韵,我见过专门的文章,论证了古韵与今韵的差别~~
这也同时说明了音与时进的道理,所以,在当今的中国,应该大力提倡新声韵~~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评分 TOP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12
发表于 2010-10-7 10:25 | 只看该作者





有的人活着,(e)
他已经死了;(e)
有的人死了,(e)
他还活着。   (e)


——按照《汉语言韵律诗歌韵表》,属于“歌”韵,都押“e”韵
按照《中华新韵》,属于二波韵(o\uo\e)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评分 TOP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13
发表于 2010-10-7 10:27 | 只看该作者





10# 闲人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ing)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i)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i)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eng)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评分 TOP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14
发表于 2010-10-7 10:28 | 只看该作者





艾青先生以此诗为例,为他废韵的主张找依据,或者他不懂古韵,或者他明知而装糊涂。

——诗歌的创作是必须经过学习的,他没有经过诗歌专门的学习,一致于犯下这样大的错误。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评分 TOP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IP   编辑此人   禁止此人

15
发表于 2010-10-7 10:31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什么所谓的“内在律”~~
如果有的话,那就是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和诗歌的抒情言志高度完整的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18:42:13 | 只看该作者
野神

主编

帖子7441 精华78 积分39392 性别男 来自重庆开县


16
发表于 2010-10-7 12:19 | 只看该作者






为了证明不押韵,也可以写好诗,许多人都举以下三首诗做例子: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二
你站在桥上看风,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
———卞之琳《断章》

  三

有的人活
他已经死;
有的人死
他还活
———臧克家《有的人》

第一首诗,按照古韵是押韵的诗,平水韵·上声·二十一·马韵。“者”和“下”如果用现代常州音读,读【za】,读【ya】,都以【a】为韵,都是平声(一个阴平,一个阳平),因为常州音在这两个字上保留了古音。有人认为用客家话读也押韵,道理相同。艾青先生以此诗为例,为他废韵的主张找依据,或者他不懂古韵,或者他明知而装糊涂。

第二首诗,每两句用一个韵,第一、二句的韵是“你”,不过不是尾韵,第一句是第一个字,第二句是最后一个字,头尾呼应,这是一种很特殊的用韵方法。第三、四句形式相同,头韵是“明”【ing】,尾韵是“梦”【eng】

第三首诗,使用的包韵,即abba韵式,a韵是“着”,b韵是“了”,不过是同字的重复为韵。


如以上三首诗,看似无韵,实际上还是有韵,不过有其特殊性,并非什么“内在律”在起作用。


实际上三首都不特殊,完全符合韵律诗歌的要求。
1首、偶韵
2首、包韵
3首、排韵





《韵律诗歌》报---主编。
《论随行体文学》——(诞生及系列理论文章)——新学说——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a899460100nnlj.html
通联等见野神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eshen888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鹁窠酋长

韵律举人

帖子569 精华4 积分2953 性别男


17
发表于 2010-10-8 00:49 | 只看该作者





各位老师,学习了!
还有一个说法:诗分适合看的和适合读的。如今“自由诗”盛行,是否与当今的“看图或动漫时代”有关?生活节奏快、玩意多,难得闲情有板有眼一字一句地去读,体会声、情之美,韵、律之感。而是一目十行,眼前成幅“画”,新鲜、刺激、诡异便好。
如今诗坛,真个是:我坐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羽毛扇何在?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野神

主编

帖子7441 精华78 积分39392 性别男 来自重庆开县


18
发表于 2010-10-8 15:28 | 只看该作者






       以“随行(hang)”或“随珠格”
              
替换“自由体诗歌”伪称
                          野 神

面对诗歌界对所谓的“自由体诗歌”是否是诗歌的长久的争论,于进水韵律诗歌理论给出了科学的答案,以前流行的文学体裁“自由体诗歌”不属于诗歌的范畴。但无可否认,她已经成为汉语言的一种文学形式。为了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区分什么是诗歌、什么不是诗歌,就必须给曾经谓之“自由体诗歌”的这一文学体裁科学定名,她的母亲仍然是“中华文化”,她是中华文化诞生的又一个儿女。另外,从某种角度讲,名称只是一个代号,把曾经的“自由体诗歌”改称为“随行(hang)”或“随珠格”,这样,就更有利于使这一新的文学体裁的正常发展,也有利于诗歌的健康发展,不至于让人模糊不清。因此,愚经过研究,以为把现在称呼的“自由体诗歌”改称为“随行(hang)”或“随珠格”可也。

浅注:

随:随便、随意,不刻意追求。适合原“自由体诗歌”的写作形式。
珠:对原“自由体诗歌”的雅称。因为,即是它不算诗歌,但已经是一种文学体裁,且一样会产生优秀作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格:格式。不像一般文章,经常是段落较长,而“自由体诗歌”除不押韵外,格式与诗歌基本一样。

说明:


1、愚在北京时间2010年10月8日12:33分对“随珠格”进行了搜索,显示---

抱歉,没有找到与随珠格相关的网页。
百度建议您:

看看输入的文字是否有误 去掉可能不必要的字词,如“的”、“什么”等 阅读帮助

可见,以前没有人用过,也可以说在我发贴之前根本不存在。
2、因为“自由体诗歌”不能称之为诗歌,那么,愚以为今后就叫“随珠格”可也。

3、这种称谓并没有贬低她,相反,却给了她应该有的名分和更准确的定义。
4、“随珠格”文学体裁,其实最准确、最简单、最明白的称谓应该叫“随行(hang)”文学体裁。因为它具有与诗行相同的外在形式,但又不是诗,更不是文。(此条于10月8日21:13分添加)


               2010年10月8日北京时间15:53分    野神






《韵律诗歌》报---主编。
《论随行体文学》——(诞生及系列理论文章)——新学说——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a899460100nnlj.html
通联等见野神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eshen888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鹁窠酋长

韵律举人

帖子569 精华4 积分2953 性别男


19
发表于 2010-10-8 23:10 | 只看该作者





野神老师,本人觉得“随行”更恰当,易于理解。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20
发表于 2010-10-9 08:23 | 只看该作者





17# 鹁窠酋长

变革时代正是这样的~~
等尘埃落定就好了~~
现在需要坚持~~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野神

主编

帖子7441 精华78 积分39392 性别男 来自重庆开县


21
发表于 2010-10-9 12:09 | 只看该作者





19# 鹁窠酋长

发表于 昨天 23:10 | 只看该作者



野神老师,本人觉得“随行”更恰当,易于理解。




是的,但考虑多多,觉得先用“随珠格”合适。





《韵律诗歌》报---主编。
《论随行体文学》——(诞生及系列理论文章)——新学说——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a899460100nnlj.html
通联等见野神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eshen888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野神

主编

帖子7441 精华78 积分39392 性别男 来自重庆开县


22
发表于 2010-10-9 12:10 | 只看该作者





20# 于进水

遥握!undefined





《韵律诗歌》报---主编。
《论随行体文学》——(诞生及系列理论文章)——新学说——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a899460100nnlj.html
通联等见野神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eshen888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星星举剑

韵律举人

帖子575 精华4 积分2979 性别男


23
发表于 2010-10-9 12:34 | 只看该作者





本网为韵律诗歌网,自然对韵律的要求和感觉会有一定的深度,对非韵律的东西似乎有一定的排斥。但是,作为任何一项新的文体形式,我们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他比用排斥的态度对待他要好得多,网站是一个平台,利用该平台让诗歌爱好的人们进行交流有利于我们的提高,如果吸纳各种不同形式作品的优点则有利于诗歌的发展。关于新诗的论述,前不久以各种主题词查阅了某些文章,确实有为完成论文交差的嫌疑,这也是广泛扩招后必然会出现的结果,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广泛扩招后以及将论文作为评价毕业标准时,充数的论文自然会有不少,也是不可避免的、、、、、、、、、





云在青天水在瓶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野神

主编

帖子7441 精华78 积分39392 性别男 来自重庆开县


24
发表于 2010-10-9 15:19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只要是好东西,我是都喜欢的,都能给予我们以营养。博采众长,方能成其丰满。我们不会排斥任何东西,都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吸取适合自己的养料,只要有一副好肠胃,不愁消化不了。





《韵律诗歌》报---主编。
《论随行体文学》——(诞生及系列理论文章)——新学说——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a899460100nnlj.html
通联等见野神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eshen888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25
发表于 2010-10-9 16:00 | 只看该作者





23# 星星举剑

我们向来不排斥任何一种文学体裁~~

我们也积极倡导新的文学体裁的产生和发展~~

所谓的自由体新诗,是一种新产生的文学体裁,应该自立门户,而不应该假借诗歌的名义大行其道~~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闲人

荣誉站长

帖子1351 精华27 积分7547 性别男 来自北京


26
发表于 2010-10-9 20:45 | 只看该作者





    从形式的角度定义诗歌,韵脚和节奏是要求的底线,底线是不能退让的。宽容是一种美德,但是过分地宽容是对真理的不尊重。
    任何观点都有表达的权力,宽容只能到此为止,不能因为宽容不争论,甚至放弃自己的观点。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报刊的编辑部经常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指责他们发表的诗歌连韵脚都没有,后来就很少有人指责了,因为报刊的编辑们在“不争论”的指导思想指导下,宽容了无韵诗歌大量进入诗坛,学校的语文教育在“不争论”影响下,也不敢旗帜鲜明地捍卫诗歌的底线。一、二十年过去了,一代人在没有正确引导下(只言及诗歌教育)成了诗盲,他们以为诗歌的本来面貌就是如此,包括后来成长起来的教师,这就是宽容的恶果。
    诗歌的网站很多,对于押韵和不押韵的问题大部分是和稀泥的,很“宽容”,坚持诗歌要有韵的网站很少,目前我只知道的只有这一个,是稀有动物,应该保护,不要把它也变成和稀泥式的,那样的网站很多了,不少我们一个。写诗不是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吗?网站也应该这样。

4
评分次数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27
发表于 2010-10-9 20:57 | 只看该作者





26# 闲人

从形式的角度定义诗歌,韵脚和节奏是要求的底线,底线是不能退让的。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28
发表于 2010-10-9 20:57 | 只看该作者





宽容是一种美德,但是过分地宽容是对真理的不尊重。
    任何观点都有表达的权力,宽容只能到此为止,不能因为宽容不争论,甚至放弃自己的观点。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29
发表于 2010-10-9 20:58 | 只看该作者





高举韵律诗歌旗帜,
走韵律诗歌道路!

1
评分次数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野神

主编

帖子7441 精华78 积分39392 性别男 来自重庆开县


30
发表于 2010-10-10 11:06 | 只看该作者





因此,无容置疑,原“自由体诗歌”不是诗歌,而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该叫“随行”文学。





《韵律诗歌》报---主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18:42:36 | 只看该作者
野神

主编

帖子7441 精华78 积分39392 性别男 来自重庆开县


31
发表于 2010-10-10 14:39 | 只看该作者





补:经与于会长研究,最终定名“随行”文学。----2010.10.9.





《韵律诗歌》报---主编。
《论随行体文学》——(诞生及系列理论文章)——新学说——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a899460100nnlj.html
通联等见野神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eshen888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32
发表于 2010-10-10 16:53 | 只看该作者





闲人兄一篇《借腹生子话新诗》,引起大家的关注,进而引发大家的思考,进而引起一个全新的文学体裁的诞生,首功一件!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闲人

荣誉站长

帖子1351 精华27 积分7547 性别男 来自北京


33
发表于 2010-10-10 17:04 | 只看该作者





32# 于进水
不敢居功,抛砖而已。
别高兴得太早,我们是一厢情愿,大家接受否?特别是习惯写随行文学的人接受否?路漫漫而远兮,我们仍需努力。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野神

主编

帖子7441 精华78 积分39392 性别男 来自重庆开县


34
发表于 2010-10-10 17:25 | 只看该作者





33# 闲人

这与接受否已无关系,因为事实已经越来越明朗了。

问好闲兄!undefined





《韵律诗歌》报---主编。
《论随行体文学》——(诞生及系列理论文章)——新学说——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a899460100nnlj.html
通联等见野神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eshen888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35
发表于 2010-10-10 17:57 | 只看该作者





33# 闲人

undefined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佑月

韵律举人

帖子963 精华1 积分4725 性别女 来自火星


36
发表于 2010-10-10 20:44 | 只看该作者





undefined





千万别再一棵树上吊死、可以在周围几棵树上试试看、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潇湘夜雨

韵律举人

帖子772 精华4 积分3956 性别女


37
发表于 2010-10-17 21:04 | 只看该作者





“分行散文”,这给写自由诗作者一个思考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11 11:54 , Processed in 0.0718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