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懂的李商隐【闲人 作,贺启财 代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12:5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10-11-9 12:23 | 只看该作者




难懂的李商隐相关搜索: 李商隐


难懂的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是晚唐有代表性的杰出诗人,他在艺术上力求创新,建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别是七律和七绝备受后人赞誉,得到诸如“深情缅邈”“沉博绝丽”的好评。同时,后代的诗评家也共同指出他的一部分诗有晦涩费解、用典过滥的缺点,他身处唐朝牛李两党相争的特殊历史阶段,在朋党倾轧的旋涡中,他不可能在诗作中畅所欲言,所以义山的诗刻意追求寄托的深曲和诗句之间跳跃性太大的缺点是可以理解的。像《有感二首》、《曲江》确实过于深僻,用典流于堆砌,但是官职低下的李商隐对宦官当权的政弊怎敢直言相骂呢?对于《喜雪》、《碧瓦》等诗就无可以推脱的理由了,纯属空虚浮躁了。
    谁能想到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有人偏偏喜欢上了李商隐的这一缺点。最近读了几篇文章,在反驳对某些艰涩难懂的新诗的批评时,不约而同地抬出了李商隐,以李诗虽难懂但不影响他成为大诗人为例,预示当代一些被人指责为呓语的诗也能孕育出现代的大诗人,有人说:“没有了难懂的诗,就没有李商隐”。
    李商隐留给后代的诗有六百多首,难懂的诗只占很少一部分,他写过许多十分清新优美的诗如《夜雨寄北》《贾生》《嫦娥》和许多首《无题》诗是各种诗歌选本必选的作品,一些名句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至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由于被多种艺术形式引用,甚至冲出文人的小天地,达到了尽人皆知的地步。李商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靠那些优美通俗的诗而获得的,如果李商隐只写过那些晦涩之作,今天恐怕真的没有人知道唐朝还有个诗人叫李商隐了。我想那些抬出李商隐的大名来为自己难懂的诗呐喊的人,也是从那些通俗的诗入手才知道有个李商隐的吧,而那些义山的难懂之作,恐怕他也背不出几首。
    古代一些诗人的作品本是不准备发表的,难懂不难懂是他自己的事,别人不必多言,现如今报刊上发表的诗歌就不能沿用这个理由了。你的诗歌不是面壁时默读的经文,只要你发表,哪怕只有一个读者,你也是写来供别人读的,为什么一定要设上许多障碍非叫别人读不懂才舒服呢?诗歌也不是谜语,当读者第一遍看不懂时,大多数人就会随手抛开,没有人会捧读良久,苦思冥想,除非你悬赏百万。
    诗还是以读懂为上品,古今皆同。那些说哲学无哲理,说参禅无禅机,像梦话又像疯话的诗,无人愿欣赏,抬出谁的大名来也无济于事,就算有幸出了几本诗集,也只是昙花一现,在历史上留不下什么痕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12:54:53 | 只看该作者
刘聪美

韵律秀才

帖子258 精华8 积分1510


沙发
发表于 2010-11-9 12:45 | 只看该作者





写得清楚明白,自己懂,也叫人读懂,这是最起码的行文道理,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文风、文品甚至人品,是一个人语言艺术素质的综合体现。
同意诗友的观点!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鸿硕

荣誉站长

帖子4207 精华46 积分22037 性别男


3
发表于 2010-11-9 15:48 | 只看该作者





赞同闲人诗友观点。
或有晦塞为深,虽奥非隐。——粱.刘勰
在艺术的领域里没有什么是幽暗的,一切都是清澈透明的——黑格尔
请看李金发可有传世之作?



-





鸿硕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野神

主编

帖子7441 精华78 积分39392 性别男 来自重庆开县


4
发表于 2010-11-9 17:20 | 只看该作者





入木三分。





《韵律诗歌》报---主编。
《论随行体文学》——(诞生及系列理论文章)——新学说——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a899460100nnlj.html
通联等见野神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eshen888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渔阳公子

韵律贡士

帖子1496 精华5 积分7572


5
发表于 2010-11-9 17:21 | 只看该作者





说到我心坎里了!!!!!!!!!!!!!!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蓝田

韵律举人

帖子572 精华4 积分2968 性别男 来自山东德州铁西南路丰泽园A8.3.301 ...


6
发表于 2010-11-10 08:56 | 只看该作者





深表赞同!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7
发表于 2010-11-10 09:21 | 只看该作者





OK,OK~~
让别人读懂,这是必须的~~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三月雪

超级版主

帖子2462 精华27 积分12976


8
发表于 2010-11-10 09:32 | 只看该作者





同意!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闲人

荣誉站长

帖子1351 精华27 积分7547 性别男 来自北京


9
发表于 2010-11-10 10:0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以上诸位的认同。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朱华杰

韵律童生

帖子80 精华2 积分440 性别男 来自湖北襄阳

10
发表于 2010-11-12 17:45 | 只看该作者





写得清楚明白,自己懂,也叫人读懂,这是最起码的行文道理,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文风、文品甚至人品,是一个人语言艺术素质的综合体现。
同意诗友的观点!
刘聪美 发表于 2010-11-9 12:45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竹箫

韵律贡士

帖子1533 精华19 积分8105 性别男 来自山东邹平

11
发表于 2013-3-14 08:40 | 只看该作者





高屋建瓴,感读,怀念。。。。。。





诗歌是艺术,广纳良言,让自己成长起来。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逝水微澜

版主

帖子3696 精华25 积分19076 性别男


12
发表于 2013-3-14 10:38 | 只看该作者





诗还是以读懂为上品,古今皆同。那些说哲学无哲理,说参禅无禅机,像梦话又像疯话的诗,无人愿欣赏,抬出谁的大名来也无济于事,就算有幸出了几本诗集,也只是昙花一现,在历史上留不下什么痕迹.

——再来温习。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鸿硕

荣誉站长

帖子4207 精华46 积分22037 性别男


13
发表于 2013-3-14 11:28 | 只看该作者





重读贤弟遗作,感慨良多,贤弟仙逝,我们失掉了一位挚友,我网失掉了一位鼎力干将,文坛失掉了一位睿智的理论家,令人痛心疾首!!!贤弟走好!





鸿硕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野神

主编

帖子7441 精华78 积分39392 性别男 来自重庆开县


14
发表于 2013-3-14 17:50 | 只看该作者





13# 鸿硕

化悲痛为力量!紧握!
保重!





《韵律诗歌》报---主编。
《论随行体文学》——(诞生及系列理论文章)——新学说——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a899460100nnlj.html
通联等见野神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eshen888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李自安

超级版主

帖子8841 精华74 积分459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15
发表于 2013-3-16 17:57 | 只看该作者





我想那些抬出李商隐的大名来为自己难懂的诗呐喊的人,也是从那些通俗的诗入手才知道有个李商隐的吧,而那些义山的难懂之作,恐怕他也背不出几首。

重温旧作。怀念闲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11 11:55 , Processed in 0.0477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