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3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随行体”文学之我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2: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随行体”文学之我见

       这是一个崇尚科学的时代。必然是一个解放思想,百家争鸣,推陈出新,拨乱反正,从迷梦中清醒的时代。野神先生的随行体文学理论在此大气候下应运而生。
      无韵不是诗,自由体中的无韵“诗”当然也不是诗。无韵“诗”占自由体绝大部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除了不押韵外,诗的其它语言特色十分鲜明,有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必须承认它们是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虽然句子散文化,不拘成法,自由活脱,但是,由于它的语言跳跃性很大,句子省略、倒装·····放在散文里不合适,放在小说、戏剧里更不合适。既然是文学作品,他理应有自己的文学家园,有自己的艺术殿堂。这个殿堂即野神先生提出的“随行体文学”殿堂。
       野神先生“随行体”文学是在科学基础上提出的,在中国新文学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诗必有韵。无韵不是诗”正本清源中找到了无韵“诗”的归宿问题,为中国现代白话诗回归诗的本原做出了重大贡献。
      正本清源,实事求是就应当把无韵”诗“从诗中分离出去——让随行体文学独立门户。这不仅有利于诗歌的发展,也是对随行体文学的重视。不受诗歌成法的约束,去发展自我,这本来是它的个性,这样有利于随行体文学的发展。这不能说随行体文学比诗歌低一等,当初小说是从散文中分离出去的,谁能说小说比散文低贱呢?
      我在给野神《论随行体文学》帖子中写道:“是的,既然涉足诗坛,总要给诗坛留下点什么,这是责任。
是要把随行体建立在科学论证基础上才好。就当前情势看来欲达共识任重道远啊!
     好啊,叫‘随行体’独立门户,大大方方多好。叫它诗非驴非马,不仅别人,就是自己也不好意思,感到别扭;叫它散文也非本色,心里恐怕也不舒服。随行体本质上是诗和散文的混血儿,大概是赋的子孙吧?   
随行体这是新的称谓,当然需要诗界同仁一起切磋,达到共识。我意:叫随行体可以。打一个粗俗的比喻,这好比是骡子,它是马和驴的混血儿,人们既不管它叫马,也不管它叫驴,更不管它叫驴马(马驴),而是管它叫‘骡子’,此意同也。”
      九十几年来在胡适先生等人“全盘西化”思想影响下,人们误认为无韵的自由“诗”就是新诗。他可以不受任何成法的约束,自由地、随意地去写。今天诗坛上胡编乱造的“诗”大肆泛滥,倒人胃口,新诗坛呈现一片冷落景象,民众不屑一顾,与此有重大关系。
       野神认为:尽管如此,但相当一部分无韵“诗”是文学作品,是新文学运动中孕育出来的奇葩,其中不泛精品佳作。但它不是诗,不具有诗韵律要求的本质属性,基本特征。由于它的语言的特点,加之分行排列放在散文里也不合适。它应有自己的殿堂,即随行体文学殿堂。并对此做了科学的、系统的论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强烈反响。
      百年来,在祖国新诗建设的路上,诞生了“随行体”这一孪生弟兄,且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可喜可贺!五四以来,绝大部分“诗”作都是随行体,准确地说,这段时间大体是“随行体”文学诞生期的历史。
      我在《致野神诗友一封公开信》中写道:“你可想到你这篇《论随行体文学》的份量?如能立得起来,不仅要震撼中国诗坛,也要震撼世界诗坛,那时,惠特曼等人就要离开诗的殿堂了。”
      这篇作品具有前瞻性、风险性、震撼力,是一颗重型炸弹,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5-3 21:03:39 | 只看该作者
了解,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5 14:00 , Processed in 0.02778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