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四十四回 转云何由遭冷眼 同富巧结黄牛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8:4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桃源春幸福园诗会有歌谣道:
剖肠换肚除病患,杰士健康亦称贤。
扶贫高风吹得远,携手同歌黄牛缘。
第四十四回     转云何由遭冷眼    同富巧结黄牛缘
红白理事会,群众交口赞功绩;
移风易俗,反对铺排多浪费。
继承优良传统,民族风味;
树起一面旗帜,日月增辉!
这时市委书记王爱民走上讲台,会场立即静了下来。王书记说:"广大干部群众同志们,各行各业的朋友们。今天开这是'向阳宣传队成立暨授奖大会'。这是我市一件新人新事,值得大力宣传表彰。李向阳他是一个普通农民,不是富裕户,也不是专业户。但却自愿捐款壹万元支援祖国四化建设,他那爱国主义精神,是永远值得所有人敬仰学习的……"
这时李向阳和张兰花走到台前与大家鞠躬亮相,台下掌声好像炸雷开了花。喜得转云高兴的蹦了起来。她对同伴说:"星期日我一定要回家去,穿得像个样,看看我父母亲,看看踏泥庄,看看向阳叔和兰花婶子……"
一天,踏泥街出现个怪人:白胳膊黑腿卷卷毛,浅墨眼镜红唇膏;坦胸露臂无顶帽,牛仔短裙绷在腰;手擎花伞遮光照,足踏圆椎圪鸭摇……
"嘿嘿,瞧,'丑洋八'"
"咦,女八怪,洋货胎,谁家的臊包……"
街上过往人斜视着,一戳一指地叽咕着,唾弃着。那人头也不回,谁也懒得去理睬,自西向东进了踏泥庄村子。
这假洋姑娘惹来不少过往行人远远瞟探,把新兴商店的售货员淑云也逗引出来了。她瞧了又瞧才认清楚,便答:"那不是俊华叔家的女子转云么!她在舶来城学习服装裁剪,恐怕毕业了。"
商店有个买货的顾客对淑云说:"才几天个毛丫头,出门逛逛就变洋啦…… 嗨,不知丢人显眼的活宝贝!"
转云回到家里,喊了声:"妈,格格格"地笑个不住。
她妈六十多岁了,也常听人说这样洋,那号洋,从没见过眼前这个活妖精。偶然发现她黑白各半,红嘴粉面,头像母鸡窝,戴着怪帽壳,黑长腿,圆轱辘,旧蓝麻布遮屁股,光腔脖项挂豆豆……不由一愣,打个趔趄,差点跌倒。
转云妈患有慢性气管炎,虽然年老多病,也常在家忙得手不失闲,这时见门里进来个怪物扭头就走。
转云见妈回头就跑,"格格格"笑了几声。笑声好熟悉,好娇脆,恰被在后院编竹席的老父亲听见了。老汉进得门来,那转云正在扭扭捏捏弄舞步哩。老汉一气之下,大声喝问:"你是……"
"格格格……"转云扭了扭腰肢,捂着嘴又是一阵娇笑。"爸,我是转云。"她摆弄着姿态,嘴里"咿咿呀呀"在庭前"噔吱"徘徊。
她妈听说是女儿转云回来了,房子里竟动了哭声:"我苦命哟,我咋这命苦么……"
老汉莫名其妙,"她妈,你……你是咋啦!"掀房子门,门关着;身旁"咿咿呀呀"的歌舞还跳个没了,急得老汉顺手摸个铁锨,怒目圆睁地吼:"你……你不是转云!咱村没你这活宝贝?谁家的妖女进我门充骗子。快走,快给我出去!我女子不是那模样,呸,……丢人死咧,快滚,快滚!"
"哎哟,爸,妈哟,我就是转云",转云背靠桌子,简直有团不解的疑云。
"你是个屁!伤风败俗!你是六月的萝卜,少教的东西。你给我往出滚……"老汉火气更大了。
转云万万没想到半年没在家,毕业后在服装厂工作,回家来母亲不认,父亲又要将她赶出门。父亲的威逼,迫使她退出门去。父亲将桌上放的香色坤兜也扔出门去,把皮兜里装的点心、罐头、麦乳精等,弄得兜破货倒,四面开花。老汉气愤得将门关上。
转云一阵心酸,在门外梧桐树下捂着脸"哼哼咧咧"只是哭个不停。
原来这转云喜欢洋时髦,在舶来城学习时刚买一套牛仔装,满心欢喜,谁知晚上却做了一场恶梦:梦见自己染了黄发,身穿那新买的香色水磨石牛仔无袖褂,后开衩牛仔遮股裙在大街上学着洋姑娘样儿大摇大摆得意地行走。忽然碰见一对正儿巴经的老外,这对老外高大肥胖,黄发白肤,是个中国通,能说不大标准的普通话。洋夫人说:"哈喽,小姐那国的?"
转云故作姿态,模仿洋夫人样儿扭捏一番,咧开好像啃过死羊肉的大口,笑嘻嘻地"哼哼"两声说:"中国人,拜拜!"
那老外先生面有愠怒之色,大声喝问:"呸,中国嘛,中国没有你这样的女人!外国嘛,也少见得很。小姐像是天外来客吧?快说是么!"
转云得意地答:"先生,天外是那一国哩?先生看我像天小姐么!"她还误认为老外把自己比七仙女或嫦娥哩……
老外先生"呃呃"低头只捂鼻子。洋妇人说:"别理睬,那是最下贱的中国仿洋人。这种人不分男女,无知愚蠢,没骨气,最喜欢吃外国人扔掉的残粥余羹,连外国人剥掉的雪糕皮他都想舔舔哩……"
转云听见老外夫妇言语好像诬她?她想:怪了!你洋我也洋,为什么还骂我!……但又不知该咋样骂,只觉满面通红,两腿发软。她赶忙揭起牛仔褂的两片前襟蒙住头面,却不料亮出了半截肚子和绷着乳罩的奶峰。他逶迤向前行着,不小心撞在一个恶少身上,恼得那恶少拳脚相加:"呸,哪国这洋宝还欺人哩!"恶少吱骂着又是一推,她便晃晃忽忽倒在地上。"唉哟"惨叫一声。过路的人,这个踢,那个唾……弄得她缩着腿脚只是哆嗦发抖,浑身上下成了痰花泥球子,只觉双膝关节刺痛难忍,好像魔鬼搔心似的怕……"妈呀!救命哪……"一声没喊出来、已醒了,却是躺在床上。她头额、身上冰粘粘出了身冷汗,见是一场恶梦,翻身坐起来,连腰长筒袜也渗出斑斑汗迹。
转云被父亲赶出来正在抽咽之际,志远正好骑自行车从村道经过。见到这般景况,下车问:"咦,你是转云妹子么,咋啦?"
"志远哥,我爸,嗯嗯嗯…… 我妈…… 嗯嗯嗯……"转云见是志远,想与他细讲,但却委屈得泣不成声。
志远看转云这般蜕化,大白天她家门关得严严实实,又见扔在一边的皮兜,便悟出其中奥妙。他将滚落在地上的东西装在皮兜递到转云手里说:"妹子,看你今天成啥样子啦?中华儿女嘛,做了'丑洋八',难怪父母亲要生气的!"
"志远哥,青年人谁不爱美哟,谁不愿打扮得入时点,个性点,这都不对么?嗯嗯嗯……"
"转云,啥是美,啥是丑?你确实将美和丑颠倒了。咱是中华儿女,为啥偏羡慕追求糜烂腐朽的洋风流呢?再说穿戴也要注意场合。'随乡就俗',这句话你理解么!"
"志远哥,我只说怪二老脑筋赶不上形势,你……你咋也说怪我……"
"转云,新形势是科学技术知识的进化,是'四个现代化'。不是崇洋媚外,不要人格,不要骨气……你要好好看书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啊!来,哥帮你敲门。"
志远说着便拍打着门环喊:"俊华叔,开门啦!"俊华听是志远的声,将门启开问:"志远,你和谁?"
"和妹子转云。"
"志远,若果她真是转云,今后就别进我家门了。我全当没有她这女,她也没有我老两口这父母。把她妈差点要吓死哩……供她出去上学,学裁缝,如今当了服装厂工人。实指望她为祖国增光,为民族争气,她却好样子没学半点,变成了'丑洋八'模样。不懂人情世故,还说什么成绩,这叫啥成绩!全不怕人骂祖先。不剥了她这身臭洋皮……休想进我家门!"老汉把门打开,手拍着大腿长吁短叹地说。
转云越哭越伤心了。"爸,全怪我,……你嫑生气……我换……我换……我毁了它!我换咱中华民族的中华服。"
志远也说:"转云,中国妇女讲究秀美文雅;而你哩,恰恰相反!快回家换了这身怪打扮!党培养你,祖国哺育你,父母亲盼望你长大成人,可你……妹子,不要辜负老人的期望啊!"
转云听罢点点头,便匆匆溜进房子更衣去了。
俊华这才将志远邀进客厅,泡了壶春蕊喝起来。志远问:"咋不见我大婶咧?"
"她生了气,在炕上闷睡哩!"老汉低头抚额喘着粗气。
"我看看去。"志远撩开门帘便进了火炕房子,果见转云妈睡在炕上痴呆呆地"呼哧"着,泪珠儿将枕巾也渗透拳头大一片。
"大婶,大婶。"
"志远,……"
"大婶,转云妹子回来了,她惹你生了气;这不怪孩子,她受环境影响,沾了洋风,习以为常。……她现在认识了,知道自己是中华儿女,要有中华民族的气质、美德。今后不论在啥地方,天涯海角,都要为中国人争气哩!…… 你老人家尽管放心,妹子会改正的,她还是自家的孩子。转云,快来问候妈呀!……"
"妈,女儿向你认错……"转云在房子脱去那怪洋装,换了件粉红碎花涤良喇叭袖短旗袍姗姗来到母亲身边,低头参拜。虽然发型依然,似有归国侨女风姿。她声声唤着"妈妈"。给母亲连连鞠躬,等待着母亲回话。
母亲还是不理睬,睡在炕上,头也不扭地背过身抽咽着。转云""一声哭喊,扑到母亲身边,把老人家扶起坐着,"妈……"一头偎在母亲怀里。母亲掏出手帕拭着泪唤:"转云……  "母亲把她搂得更紧了。
"妈……"
"转云,我娃,你回来了…… 让妈瞧瞧。唉,像了,像了…… 你…… 你……"老母亲扶着她的头将她搂在怀里上下仔细端详。转云湿溜溜的粉面紧贴在母亲的脸蛋上,母女俩都挂着泪珠儿。
志远这才出了房子到客厅去喝茶。
呵!本是优秀青年,却被妖风邪淫染。
钻入洋胡同,哼的洋乱弹,
扮的"丑洋八",耍的洋野蛮
将美德脚践用刀砍……
晃晃荡荡,疯疯癫癫,
只知道庸庸碌碌混光天!
踏泥庄有农民作诗歌道:
真善美兮何以从,中国心兮何以空?
掀浊浪兮网鲵鲸,吐妖雾兮络罴熊!
山川青兮人雅秀,国飞腾兮家业兴。
新一代兮承传统,广弘扬兮民族风。
"志远,你外甥叫你哩。"听是哈密蚩郭茂千的声,志远走出门去说:"军师,给同富说,我要去乡政府办事去,晚上一定来。"
一辆满载家具的汽车停在同富家院门前,围了不少人,大伙儿七手八脚从车上卸了下来。茂千抬着家具边走边说:"小富,我说当今这些年轻娃有福。我结婚一个箱子还是借的,新房在牛草棚里将就咧……"
小富"嘻嘻"笑着:"军师叔,社会在发展么,咋能那样说。老皇历翻不得咧!"
"嘿嘿,这叫不忘昔日苦,珍惜今日甜哩。"茂千口叼香烟边走边议论。
家具抬完,大伙在同富家抽烟喝茶,只听占耀荣附耳给茂千轻声说:"良社长经常向群众宣传,反对铺张浪费,这下看他对外甥咋样态度,如何铺排。"
茂千扭过脖子点点头:"耀荣,咱那人你还不知底,这叫以责人之心责已,志远,你放心。"
说起踏泥庄那青年小伙同富,在城里购回一套很气派的组合家具:席梦思床、沙发、茶几,油漆饰花闪闪发亮。四开的大玻璃窗挂上米黄色细软夏窗帘,把新房布置得富丽堂皇。中老年人见了羡慕,青年人见了舒心。怪不道有人说:"瞧,摆这些玩意,过去皇上都享受不上哩!……"
"打竹板,听我说。看咱这新村阔不阔。
市委来了调查队,深入实际有收获。
踏泥庄,搞的活,改革后这新事实在多;
………"
"军师哥,你听。谁在谝快板哩?"耀荣一愣,突然问道。二人出了同富家院子,边走边扯闲条,听有人在说快板,抑扬顿挫,朗朗分明。
"那不是穆仁智老田么!"茂千说。
"我听也像这摩电机。"耀荣说:"好个穆仁智摩电机,能文能武。他这快板谝的是咱广大群众的心里话!"
茂千接着说:"老穆人家本来就是文腿子嘛,不过耳闻不如一见,走,咱去看个究竟。"他弹弹烟灰又说:"哈哈,这个志远摆过,我可知底,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反正,既俭省节约,事还要过得有板有眼,热闹隆重哩!"
这次同富结婚,市委农村调查队也来人了。那个穆仁智还编了个顺口溜:
踏泥庄干部有策略,
踏泥庄是个能人窝。
万元户,比爱国;
富扶贫,高风格。
文明村子五好巷,
过事隆重花不多,
花呀花不多……
不料耀荣和哈军师郭茂千刚走到面前,哈军师指着穆仁智"嘿嘿"蛮笑:"老穆,别谝!计划与实际是两回事。花销多少,咋个隆重还得看个究竟哩。"
气得穆仁智又续了几句:
"哈军师,你瞧着:
叫你给眼把生日过。
良社长办过多少事,
给鳖嘴里塞蒸馍!"
同富家院子在结婚前一天彩棚就用彩条布搭好了。同富可是文哲老汉最偏爱的外孙子。自己既是会长又是重亲,亲外爷还要坐上席哩。文哲为了培养年轻人,将总执事轮着干,让会员们都有锻炼的机会;但今天文哲老先生还奔前跑后,忙忙碌碌,放心不下这伙年轻娃哩!
大清早,红白理事会八个会员,有的打扫院前屋后卫生,有的抹桌、贴门联、条幅。门上的楹联可是文哲老汉动了一番脑筋,提前准备的哩!
这时市委农村调查队徐队长,在志远陪同下进了院子。徐队长仰着头由上到下看着门上的对联,边看边"啧啧"称赞,简直是入神了。他扯了扯志远胳膊说:"郭社长,看了你们这场面,让人大开眼界,…… 受益非浅"
志远拉着徐队长的手笑笑:"嘿,这才是表演场地哩,还有开幕式、主题曲、尾声啦等等。"
只见铁红大门大红边,对联贴了半圈圈。大门上:
婚事新办提倡民族风味
喜筵乐排欢迎众位嘉宾
春风得意
"郭社长,好对子,真是好对子哩!咱再到里边看看去。"徐队长兴趣越外大,进得门来,见彩棚搭在院子里,院前院后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洁有序,连树上、电杆上都贴着"发扬优良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中华民族万岁!""大干四化""喜上眉梢""欢乐之最"等彩色条幅。彩棚下就是花堂,迎面挂着一个龙凤花床单,床单正中用大头针别着偌大一个""字,""字两旁又有对联:
挚诚结伴侣    美满好姻缘
上方是黄绿色方块拼成,用大头针别着的拱形额联"结婚庆典",右下角是结婚程序。彩棚下放着各色油漆大方桌五张,长板凳和各式椅子摆得整整齐齐,玻璃钢桌面擦得起明放光,每个桌上都整齐地排放着八个精致的彩花瓷茶杯。客来就坐,桌面上的风景图案如北京颐和园佛香阁啦,武汉黄鹤楼啦,西安华清池九龙汤啦等等名胜古迹更是令人如游其境,心旷神怡。
二门是中西式双扇花格门,红光闪亮玻璃镶,两旁对联有气象:
风和日丽祖国飞腾
花好月圆群情振奋
幸福之家
进了二门,穿过画廊,西边就是新房。进了新房,粉白的墙壁上挂着中堂吊屏,贴着各种图画,喷花钢管床上铺着花簇锦绣的丝绒织毯,横形多层叠置着几床红绿被子,被子上放着一对白涤良机绣鸳鸯双扁枕。
后院是招待来宾的临时厨房,有四、五个女同志腰里系着各色各式花围裙,只听"咚、咚、咚"地切菜、剁肉声,"呼呼呼"地鼓风机声和谈笑声揉和在一起,热闹非常。
志远领着徐队长在前后转了一圈,便坐在彩棚下喝起茶来。徐队长边喝茶边说:"郭社长,你这结婚真细致讲究,光院前院后贴这花里胡哨的楹联条幅,气氛就不一样哩!"郭社长说:"徐队长,咱踏泥庄可是传统民俗村嘛,今天叫你饱尝眼福。"
徐队长"哈哈"一笑"好,好么,但望如愿。"
这时,只听门外锣鼓声大作。原来是红白理事会的四个人抬着铜器大鼓,跳上了插着八面彩旗的小四轮在院前使劲敲打,又绕村"叮叮咣咣"兜了个大圈子,才出庄迎媳妇去了。
村子里一班一辈的年轻人为了凑热闹,还套了三挂骡子的骡车,这是传统形式的跑骡车了。三匹骡子头上披红搭彩,项上系着一圈金光灿灿的响铜串铃"叮叮当当",驮上五色的小花旗随着骡子的跳跃翻卷着彩花,车周红色""字围箱,车上满坐着身穿一样金黄镶边对襟短衫,头系羊肚花毛巾的小伙敲敲打打在鞭炮、锣鼓声中进入踏泥街,路旁拥挤看热闹的人群,立即让道闪场。骡车到同富家院前打转三圈后,只见有个头扎羊肚花毛巾、身穿对襟镶边红涤良短衫的马牌子,手执软竹马鞭在半空甩得"啪啪啪"直响。骡子便撒起欢来。马牌子一纵身跃上骡背,看的人个个拍手,院前欢声大作,骡车呼啸如飞而去。
徐队长拉着志远的手也挤在人群里看。他说:"志远,多精彩,这就是传统的跑骡车么?"
"对,这就是传统形式的跑骡车。这几年改革开放,国强民富。党号召弘扬民族文化,所以嘛,传统跑骡车便悄然兴起了。"
约摸三点左右,骡车带回喜音,院前立即响起双响炮,锣鼓在一旁敲个不停,只见一辆饰以锦绣彩围的花轿车进庄而来,车头搭红绫挂双喜,四周锦缎绣彩围,颇具花轿风姿。
徐队长见后惊喜地说:"志远,瞧,花轿车!"
志远说:"这轿车是文化宫的同志用小嘎斯汽车改装的。平常用于其它运输,又能在装饰后迎娶新娘,这也是我们民族传统的新发展哩。"
花轿车到了门前,只听见"咚咚咚"犹如九门大炮轰鸣,震耳欲聋,原来是放了三根三眼枪,这是文化宫专门制造,为节日喜庆用的,这次也搬了出来,派上用场。彩车上锣鼓声停止了,这些同志又下来热情迎接来宾。华强挑着一串鞭炮"霹呖啪啦"响过后,新娘子在两个头簪彩花的年轻妇女簇拥下跨出轿车。
新娘子身着双桃红[双桃红]:陕西人称深桃红为"双桃红"金花涤纶缎长旗袍,围绣花彩缎拼荷花披肩,披肩上银铃"叮当"。头戴绒花彩凤冠,冠上用粉红乔其纱挽个大花结,约有四十公分宽的粉红乔其纱,自肩飘逸而下。新娘子蛾眉粉面,耳珠闪烁,白手纤细,玉镯生辉。她微低着头,好像正用心观赏双手抱着的一把花束,犹似撒花的天女下凡。随伴的两个年轻妇女是新娘子的姐嫂,如同舞台上的侍女丫环。农村人称她们是扶女的,也叫伴娘。她们也身着各色艳丽的紧身长旗袍侍立在新娘子左右。徐队长不由惊喜地叫:"志远,好,好极了……"志远微笑着只是点头。大伙拥拥挤挤都全神贯注地观赏着这个喜庆场面。真是丝绸之国,衣着之冠啊!这新人竟是那么雍容华贵。这美的时刻,美的享受,人们个个心情振奋,久久不能平静。
这时只见华强身着浅褐色中山装,举止端庄潇洒,领着同富。同富身着浅灰双排扣西服套装,胸前系鲜艳的红花领带,还戴一朵特制的彩缎腔花。后边紧跟着接媳妇的两个女迎,这两个女迎原也是新郎的姊妹姐嫂,她们也是头簪彩花,身着彩缎长旗袍,个个花枝招展。
同富给新娘子行个轿前鞠躬礼,新娘子脉脉含情点头还礼,于是华强走在前边领着同富,接媳妇的女迎领路。伴娘们挽着新娘子慢悠悠步进花堂举行结婚仪式。
今天特请明祝风主持结婚仪式。祝风穿一身蓝中山装上衣,严肃整齐,他面向大家高声念:"第一项:鸣炮庆祝婚礼开始。"一阵鞭炮声从婚仪桌前响过,一切都按绪就班地进行着。     只因看热闹的人多,这时志远陪徐队长坐在一边喝茶水,瞧瞧聊聊。忽听祝风喊:"来宾讲话,所有来宾,谁来说几句。"
"免了免了……"所来的亲友摇手道免。
"请市委调查队徐队长说几句。"徐队长看坐不住了,点着头说:"来咧来咧",就走上前去,向在场的新人、亲友、群众深鞠一躬道:"我是市委农村调查队的,今天荣幸参加同富这婚礼,令人非常高兴。我祝愿同富夫妻生活幸福美满,携手并肩干四化……"他的讲话,激起周围一片掌声。
祝风又喊道:"新郎新娘谈恋爱经过与计划生育。"只见二人羞涩地低头不语,互相暗自盯哨着在默笑。当进行到鼓掌礼成时,同富走在前面,新娘子跟在后边,两个新人以红绫相牵步入新房。
徐队长看后说:"志远,好哪,你们这结婚仪式民族气息很浓,领女婿的穿国装,中山装嘛,很潇洒端庄,新郎当戴插花礼帽,穿彩缎长衫,披红绫,采红花,才是我们民族装哩,这么隆重的仪式,才有中国民俗味哩……"
志远笑着:"徐队长,多谢你批评指导,改革一步一步来嘛,这是咱理事会恢复民族传统的头一招哩,欢迎你下次再来作客。"
这对新人原是老同学。当年扶贫中,同富找郭志远:"大舅,人家都捐款赠机扶贫。你说扶贫还分界限么?可不可越村越社扶贫?"
志远道:"可以嘛,越村越社扶贫,更显出咱踏泥庄村民的崇高精神啰。"
"那么,向阳庄我那同学杨瑞芳家条件差,经济老是翻不过身,我想给她买一头乳牛,既耕了田,又积了肥,还能年年出牛犊,你看咋样?"
志远见外甥想得周全,还挺有意思,微微一笑说:"小富,你想得很好,做好人,行好事,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咋不行哩?"
"大舅,那我就这么弄了。"
大舅点了头,回家好商量。全家人个个欢喜,谁不应允哩。
第二天洗泥街逢集会,同富就掏伍佰元买了头好乳牛,一路"嘚哧……嘚哧……"地吆喝着,牵着缰绳拉到瑞芳家门前。
"瑞芳,瑞芳。"他朝里喊了两声见没人答应,就将牛拴在门外老槐树上,提着鞭子走了进去。
瑞芳见门外来个小伙手提皮鞭,穿着银灰色西服,英姿勃勃,笑容满面。险乎认不出来。哦!原是自己的老同学同富。她喜出望外,高兴得跳起来:"小富,真是希客。你打那儿来呀?"
"洗泥街,顺便到你家借杯水喝。只当你有钱了,见了同学楞楞痴痴,不想认咧?哈哈……"
"小富别怪,多年不见,今天啥风把你吹来了?"瑞芳给他舀水取香皂,让他洗过,冲了杯白糖开水递上。
"扶贫风。"
"啥?扶贫风!你空手耍空拳,也想扶贫哩,还是嫑说大话吧。"
"瑞芳,你真不信么?向门外瞅,一头大乳牛,专门给你家从洗泥街买的,这是发票。"同富说着把发票往桌上一甩。
瑞芳拾过发票看了看,侧身望去,果见门外大槐树上拴了头大黄牛。"哦,还真有牛哩,老实说给谁家买的,嫑来演戏!给你家买的么?"
"当真,瑞芳,给我家买的牵到你家弄啥来了!就是这货,现在交给你啦,你使用、喂养、积肥、繁殖,由你用心管理。瑞芳,牲口半天热渴,先饮盆温水拌麸皮。我走啦,再见。"同富起身要走。
"小富,慢着!"瑞芳赶出门喊了一声。
正在这时,瑞芳父母亲也赶集回来了。她爸见门前拴着牛,对她妈说:"咦,谁给咱树上拴这头黄牛哟?弯弯角,棕色毛,膘肥体壮实在嫽……"老两口进门便和同富打个照面。同富见了二位老人,停住脚步,微微鞠一躬表示敬意:"大叔,大婶,回来啦,我是瑞芳的同学。知道咱家经济不宽,给咱家捐赠一头乳牛。"
瑞芳她爸从没见过同富这小伙,他想,那能有这样甜的没籽梨瓜送上咱门,便不相信自己耳朵。大声又问:"小伙,叔这耳朵样子货。没听准,你再说一遍。"
"大叔,为了扶贫,我给咱捐赠一头乳牛。刚从洗泥街上买的。大叔,大婶,明白了吧?听明白了我就回去啦。"
这一下老汉、老婆都听准了,听真了。老汉问:"哎,小伙子,你是那村的?"
"踏泥庄。"同富答罢便起步要走。
老汉急了忙喊:"小伙子,慢着。叔问你几句话,慌的要咋!"
同富转过身来问:"大叔,你还有啥要说哩?"
"哦,我说你这踏泥庄可真是富裕村。村民们都发扬高尚道德风格,影响真不小哩!孩子,今天绝对不能走,要在咱家吃饭。"老两口生拉硬扯拽住同富胳膊不放。同富想:人有诚心,焉得执拗。自己傻蛮挣扎,老人要生气的。"行,大叔,不用拉,吃就吃么。"
大婶也说:"就是么,现在粮食广了,吃一顿饭,把谁还吃穷咧。"她转身拉住同富的手,同富跟着二位老人再返身进了屋子。嗨,让人好不自在。还是大婶搭了腔:"瑞芳,瑞芳!"
"--"瑞芳从房子出来,见父母回来了。母亲还手牵手拉着同富哩,同富低着头也不抬起,也不作声。大叔便嚷起来:"芳,你同学来了,给咱送牛,能让他走么!"同富这才抬起头喊了声:"老同学……"
瑞芳便说:"来,房子坐,我正研究人工培育银耳,还有些问题,要请教你哩。"
大婶接着说:"芳,帮妈给咱蒸凉皮。同学让你爸去陪,吃了饭再请教育银耳的事。"
瑞芳爽快地说:"行。"这样,同富就算勉强在瑞芳家里吃了顿饭。
同富走后,她妈问瑞芳:"芳,踏泥庄那小伙长得白白胖胖,可是体面。又和气,知礼知法,真是个好小伙。他给咱拉来一头牛,你说咱咋样谢人家哩?"
瑞芳笑着望着母亲:"妈,你说么!"
"踏泥庄是文明村,妈想给你在踏泥庄找个向。看这小伙,咋样?"
"妈,他是我的同学,我……我说行。"瑞芳说罢,只觉脸蛋发热,扭过身就跑了。
没隔多久,瑞芳借口谢同学,给他买了一双皮鞋,还精工细作做了两双花鞋垫,买了两包糕点一并装在红皮兜,告别父母骑着自行车上了路。一路千思万绪不觉到了踏泥庄。人说:鼻子底有大路;很容易找到同富的家。进了院子,她一边撑车一边喊:"小富在家吗?"
从屋里听见院子莺燕般的笑语,一家人都出来迎接。只见这姑娘脑后用发夹束着一把长发,双眼棱,大眼睛,身着"金花""金花"装]:电影《五朵金花》金花姑娘穿的"金花套装"。,秀丽确非常。
"姑娘,快进来。"
"你就是瑞芳吧?"
同富父母关切地问。
"大叔,大妈。我是瑞芳,来谢同学的。"
"哎哟,还谢啥么。同学嘛,互帮互助,应该的。"大妈说。
"瑞芳,真漂亮,还当来个金花姑娘哩!你来有事吧?"同富对瑞芳突然登门感到吃惊。
瑞芳调皮地一笑:"当然,无事不登三宝殿。"说着便一同进了屋子。
"还有啥事,牲口喂得可好么?"
"吃得挺美哩,我爸可是喂牲口的行家。老同学,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你捐赠我家一头牛,我拿啥来报答你哩!"
"同富,和姑娘坐下谈。"老两口一个冲茶,一个切点心。同富陪瑞芳进屋里坐在桌旁。大妈将茶壶点心盘端来放在桌上,同富一边倒茶一边说:"瑞芳,不必多心。咱是老同学,你的家庭我知底。咱那边毕竟比这边强嘛,所以……"
瑞芳从兜内掏出点心、罐头、皮鞋、鞋垫等等说:"小富,这是我对大叔、大妈和你的一点薄礼,还望老同学嫑见怪,收下吧!"
小富接过这针工精细的花鞋垫看了又看,爱不释手:"瑞芳,是你做的?手艺真不错哩!"
"小富,你既然见爱,那我以后给你经常做来,……"
自这以后,农忙季节,同富还多次到瑞芳家去支援,帮工。瑞芳会做裁缝活,也常到踏泥庄给大叔、大妈和同富缝做衣裳。他们俩相互了解,互帮互助,就这样建立了感情,最终结成恩爱夫妻。
只听花堂前祝风在喊:"志远!",大家回头张望,咦,咋又不见他大舅啦!
志远正在喝茶,忽听喊他便起身问:"明主事,啥事么?"
"来来来,你是咱社长,又是他大舅,你把咱社结婚改革这情况谈一下。"
志远与徐队长打了招呼,便走上前来:"各位来宾,我没准备,就结合同富结婚情况谈一下。农村人常说'娶媳妇盖房,花钱的魔王',咱们提倡移风易俗,婚事新办,既隆重又节约,今天就是例子。他俩自由恋爱,破除了封建包办,买卖婚姻。今天举行婚礼,总共投资不上叁佰元。不请客,不收礼,免得欠那些还不清的人情债。开支细节由红白理事会给大家最后公布,完啦。"明祝风宣布第十项,"鼓掌礼成入新房。"场子上来宾掌声齐鸣。
最后婚礼开支单贴出。因办婚事,红白理事会向主人索取叁佰元人民币,最后根据开支单多退少补。婚礼开支单用毛笔写在一张大红纸上,贴在门外显眼处,大家都围拢来看。
新郎同富、新娘杨瑞芳同志婚礼开支单
大肉2030
鲜菜15
酱醋5
新房装饰3
联幅用纸3
香烟(大雁塔)1032
其它开支:10
挂门帘5
鞭炮3
笔墨2
白糖21.6
茶叶 12
白酒1012.5
理事费八人每人2元合16
花轿车费5
结婚礼服费10
四轮锣车费8
嫁妆:
粉红花锦缎长旗袍40
槐绿涤纶绸喇叭袖旗袍20
天蓝绸连衣裙19
毛料西装两身60
棉衣 两件30
毛衣 一件15
绒裤 两件22
线裤 两件16
桃红琵琶襟绦纶绸短衫15
玫瑰红丝绒掏襟盘花钮短衫17
大红中西服涤纶绸短衫13
果绿中西服涤纶绸短衫13
粉红、玉绿涤良衬衫各一件20
各色西裤(筒裤)三件30
龙凤花床单两张30
棉被 五床150
共计开支:柒佰陆拾元壹角整
这其中包括办婚礼开支壹佰柒拾叁元壹角整,嫁妆开支伍佰玖拾贰元整。
理事长郭文哲见调查队徐队长在看理事开支单和嫁妆支付单,笑着问:"徐队长,你对咱村这新生事物多提意见!"
徐队长翘起大拇指说:"老郭,你们不愧是民俗文化村,搞得很有特色。农村人常说:媳妇到门前,还得个老牛钱。如今一个老牛的钱连问带娶用不清,既热闹又隆重,又俭省节约。大有时代风格,颇具民族情趣。这是咱们村社干部、理事会的成绩哪,你们真会办事。应当总结,值得推广哩!"
这正是:红白理事一面当,节约隆重韵味长。
有了农村调查队,新人新事广传扬。
志远陪徐队长从五好家庭巷王丙宏家踱出,忽听门外"当当当……"一阵铜锣声。徐队长问:"志远,是玩猴戏的来了么?"
志远笑着说:"不,这几年劁猪、收羊也都敲那玩意哩。"果不其然,门外传来了"收羊咧--",下志远一听声便说:"嗨,又是那个兴死丈母来咧!"
徐队长惊奇地问:"啥,咋说还是兴死丈母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5 22:02 , Processed in 0.0328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