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声律节奏和语义节奏并不一定是同步的。如:
江村月落正堪眠 (唐·司空曙《江村即事》):
A、声律节奏:平平仄仄仄平平【232】
B、语义节奏:江村—月落——正—堪眠【2—2——1—2】
好,说明了几个基本的问题,下面我就诗歌的具体节奏进行阐述。为了清晰易辨,我按照于进水先生《诗帜》之古典格律诗歌、古典风体诗歌、现代格律诗歌、现代风体诗歌的分类依次进行。
一、古典格律诗歌的节奏
其实,古典格律诗歌的声律节奏和语义节奏早就形成了定格,我在这里不过是简单的重复而已。
古典格律诗歌包括近体诗和词、曲。词有词牌,曲有曲牌,其声律节奏和语义节奏,不同的词牌、曲牌要求不同,人们常说“按谱填词”,因此,只要按照每一个词牌、曲牌的要求去写就可以了,这里着重谈谈五、七言近体诗和九言格律诗的节奏。大家知道,近体诗主要是五言和七言,至于九言格律诗,既然前人未创造出来,连九言风体诗作品也极少,我今天就把它补上。为了研究九言格律诗的节奏,我利用《九言格律诗的声律>【野神格律之一】》 涂鸦了两首。
(一) 五言近体诗的节奏
声律节奏,众所周知,故略。
五言近体诗有五言绝句、五言律诗。其基本语义节奏是2——3,细分有两种情况:
1、节奏:2——2—1
①国破——山河—在 (唐·杜甫《春望》)
②平生——一片—心(唐·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2、节奏:2——1—2
①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②烽火——连—三月(唐·杜甫《春望》)
(二) 七言近体诗的节奏
声律节奏,众所周知,故略。
七言近体诗有七言绝句、七言律诗。其基本语义节奏是2—2——3,细分有两种情况:
1、节奏:2—2——2—1
①人间—四月——芳菲—尽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②碧玉—妆成——一树—高(唐·贺知章《咏柳》)
2、节奏:2—2——1—2
①儿童—相见——不—相识(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②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三) 九言格律诗的节奏
声律节奏,前人没有现成的,详见《九言格律诗的声律>【野神格律之一】》 。
九言格律诗有九言绝句、九言律诗。因为写古典九言格律诗的人我还没见着,前人的作品也找不到。所以,就以本人的拙作为例吧。愚以为,九言格律诗的声律节奏中,其“三平”、“三仄”可以出现在句子的第1、2、3字和第3、4、5字以及第5、6、7字,那么,其语义节奏当可以三字音节出现在其它位置。因此,其语义节奏理同现代九言格律诗,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详细请见本文第三部分“现代格律诗的节奏”之“《现代九言格律诗的句间语义节奏》”。这里略举两例简单说明,如:
1、《九言绝句·咏柳》
人间—四月——风吹—无限·柔,【2—2——2—2·1】(4——5)
漫步—湖堤——借看—柳枝·头。【2—2——2—2·1】(4——5)
清波—叠影——何曾—附·流水,【2—2——2—1·2】(4——5)
不似—落花——轻信—水·流舟。【2—2——2—1·2】(4——5)
2、《九言律诗·无题》
无限—星天——举目—望·苍穹,【2—2——2—1·2】(4——5)
百年—岁月——如何—转眼·空?【2—2——2—2·1】(4——5)
月光洁——泻入—层层·碧水,【3——2—2·1】(3——6)
竹叶青——拂来—缕缕·轻风。【3——2—2·1】(3——6)
往事—如烟——皆—志情·飞散,【2—2——1—2·2】(4——5)
白云—似幻——由—龙虎·跃行。【2—2——1—2·2】(4——5)
江山—万里——只缘—诗笔·痩,【2—2——2—2·1】(4——5)
老去—人间——浩荡—了无踪。【2—2——2—3】(4——5)
二、古典风体诗歌的节奏
因为古典风体诗歌对平仄没有什么要求,可有可无,因此,其声律节奏没有严格规定。
古典风体诗歌包括齐言诗歌和杂言诗歌。古典齐言风体诗歌以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居多,但也有八言、九言等。至于语义节奏,三言通常是1—2或2—1、四言通常是2—2,五、七言通常遵循近体诗的语义节奏。但这些,也是可以变化的。总之,古典风体诗歌的语义节奏也不需要严格的约束,可以自由调整。下面,把语义节奏略举几例,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如:
(一)古典齐言风体诗歌
1、三言
固——灵根:1——2 (《汉郊祀歌‧华烨烨》)
甘露——降:2——1 (《汉郊祀歌‧华烨烨》)
2、四言
东临——碣石:2——2 (曹操《观沧海》)
日月——之行:2——2(曹操《观沧海》)
3、五言
疑是——地上—霜:2——2—1(李白《静夜思》)
4、六言
想彼——宓妃—洛河:2——2—2(曹植《妾薄命》,见《乐府诗集》)
退咏——汉女—湘娥:2——2—2(曹植《妾薄命》,见《乐府诗集》)
5、七言
黄河—之水——天上—来:2—2——2—1(李白《将进酒》)
6、八言
山鸟—群飞——日隐—轻霞:2—2——2—2
(唐·王维《酬诸公见过》)
读来好像四字句。
7、九言
绿萼—梅蕊——早傍—南枝·开:2—2——2—2·1
(明·杨慎《九字梅花》
……
(二)古典杂言风体诗歌
古典杂言诗歌在声律节奏和语义节奏上都是比较灵活的,没有固定。其语义节奏每句字数基本遵循对应于相同字数的古典格律诗歌或上面“古典齐言风体诗歌”所列举的模式。但也有例外,如:
梅
野 神
凛凛霜刀,
冽冽风痕。
雪压玉骨,
乌绕清魂。
寒仙子、
心无尘。
凭凡烟难侵。
其中的“凭凡烟难侵”语义节奏为:
凭—凡烟——难侵:1—2——2。
不同于2——2—1,或2——1—2
又如李白《蜀道难》之“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的语义节奏为: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2——2—2——2—1——2
当然,还可以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现代格律诗歌的节奏
现代格律诗歌(近体诗、词、曲)的声律节奏与古典格律诗歌完全一样,这里不再重复。这一章节主要探讨现代格律诗歌的语义节奏。在现代的词、曲中,也不会因为大量现代虚词的出现而影响语义节奏,因为它本身还是比较灵活的。而现代五、七、九言格律诗的语义节奏值得探究。
目前,人们对现代五、七、九言格律诗的语义节奏有两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即完全继承古典格律诗歌语义节奏的划分,这是形成定论的,我们直接运用即可。
第二种看法,就是必须正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新情况,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思考并解决问题。
下面我就第二种看法进行探索性分析。
众所周知,从古典格律诗歌创作过渡到现代格律诗歌创作,也是古代汉语创作向现代汉语创作的过渡。这之中,现代汉语中产生了大量的虚词,如:“的、地、得、了……”等,它们都是中华汉字大家庭的一员,我们在现代格律诗歌创作中不可能将其忽略。而它们的加入,又让现代格律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语义节奏变得丰富起来,可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
1、我们在现代格律诗歌创作中要不要接纳它们?
2、我们能否在接纳它们的同时,又能够依然坚持原来古典格律诗歌已经形成定格的语义节奏?
3、或者,我们能否在继承古典格律诗歌语义节奏的同时,又能够灵活地对其语义节奏有所改进和创新?
……
现代格律诗歌要发展,也必须与时俱进。本人坚持第三条,在继承古典格律诗歌语义节奏的同时,又能够灵活地对其语义节奏有所改进和创新。
于是,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创作尝试,以研究现代格律诗的节奏:
(一) 五言绝句
1
天真的雪花, 【天真的——雪花(3——2)】
飞落在云杉。 【飞落在——云杉(3——2)】
心底如琨玉, 【心底——如琨玉(2——3)】
有人知道吗? 【有人——知道吗(2——3)】
——野神《五绝·洁》(平韵)
小注:“天真的雪花”也可划分为“天真——的雪花”(2——3)。以下类同。
2
飘零的日子, 【飘零的——日子(3——2)】
似野地的风。 【似——野地的—风(1——3—1)】
弥漫了苍翠, 【弥漫了——苍翠(3——2)】
催生了绿红。 【催生了——绿红(3——2)】
——野神《五绝·飘》(平韵)
(二)七言绝句
1
雪花飘落在单衣,【雪花——飘落在—单衣(2——3—2)】
寒冷的思绪垒积。【寒冷的—思绪——垒积(3—2——2)】
一朵梅花的浅笑,【一朵——梅花的—浅笑(2——3—2)】
送来了暖雨消息。【送来了——暖雨—消息(3——2—2)】
——野神《七绝·喜》(平韵)
2
白天盼望着良夜,【白天——盼望着—良夜(2——3—2)】
良夜情牵着皎月,【良夜——情牵着—皎月(2——3—2)】
皎月追着那太阳,【皎月——追着那—太阳(2——3—2)】
太阳照亮了原野。【太阳——照亮了—原野(2——3—2)】
——野神《七绝·恋》(仄韵)
3
月光下冷峻的风,【月光下——冷峻的—风(3——3—1)】
吹过竹林和草丛。【吹过——竹林—和草丛(2——2—3)】
一切埋着的种子,【一切——埋着的—种子(2——3—2)】
都朝地面上爬行。【都朝——地面上—爬行(2——3—2)】
——野神《七绝·醒》(平韵)
4
叶子轻轻告诉我,【叶子——轻轻—告诉·我(2——2—2·1)】
她真的害怕枯黄。【她—真的——害怕—枯黄(1—2——2—2)】
这山的翠绿多好,【这山的—翠绿——多好(3—2——2)】
还有花开的模样。【还有——花开的—模样(2——3—2)】
——野神《七绝·恋》(平韵)
(三)九言绝句
一缕微风吹醒绿的根,
【一缕 — 微风——吹醒—绿的·根(2—2——2—2·1)】
花儿呀敞开了红色心。
【花儿呀——敞开了—红色·心(3——3—2·1)】
姑娘的脸蛋贴了朵笑,
【姑娘的—脸蛋——贴了— 朵笑(3—2——2—2)】
淡淡的云呀暖暖的春。
【淡淡的—云呀——暖暖的—春(3—2——3—1)】
——野神《九绝·迎春》(平韵)(参考《九言格律诗的声律>【野神格律之一】》 )
(四)五言律诗
我轻轻捧起,【我——轻轻—捧起(1——2—2)】
昨日那黄昏。【昨日——那黄昏(2——3)】
裁剪成秋叶,【裁剪成——秋叶(3——2)】
折叠成彩云。【折叠成——彩云(3——2)】
呼招来雨露,【呼招来——雨露(3——2)】
净化去烟尘。【净化去——烟尘(3——2)】
坚定地走向,【坚定地——走向(3——2)】
芬芳的树林。【芬芳的——树林(3——2)】
——野神《五律·芬芳的树林》(平韵)
(五)七言律诗
谁轻轻叩响风铃, 【谁—轻轻——叩响—风铃(1—2——2—2)】
寂寞的门槛有人? 【寂寞的—门槛——有人(3—2——2)】
门外传来了呓语, 【门外——传来了—呓语(2——3—2)】
月光照见到全身。 【月光——照见到—全身(2——3—2)】
一支清瘦的竹笔, 【一支——清瘦的—竹笔(2——3—2)】
几道苍凉的墨痕。 【几道——苍凉的—墨痕(2——3—2)】
地面潮湿的句子, 【地面——潮湿的—句子(2——3—2)】
无声地渗透乾坤。 【无声地——渗透—乾坤(3——2—2)】
——野神《七律·怀杜甫》(四首选一)(平韵)
(六)九言律诗
黑色的风啊不断地吹,
【黑色的—风啊——不断地—吹(3—2——3—1)】
我的文字孤独心在飞。
【我的·文字—孤独——心—在飞(2·2—2——1—2)】
一腔血液在春天涌动,
【一腔—血液——在春天—涌动(2—2——3—2)】
万缕诗愁常午梦旋回。
【万缕—诗愁——常午梦—旋回(2—2——3—2)】(吟读节奏)
月亮悄悄从夜里经过,
【月亮—悄悄——从夜里—经过(2—2——3—2)】
星儿默默在身边伴随。
【星儿—默默——在身边—伴随(2—2——3—2)】
天空总是黑白中变换,
【天空—总是——黑白中—变换(2—2——3—2)】
真理一直会闪耀光辉。
【真理 — 一直会——闪耀—光辉(2—3——2—2)】
——野神《九律·追梦》(平韵)(参考《九言格律诗的声律>【野神格律之一】》 )
(七)词
昨夜的风真寂寞。【昨夜的—风——真寂寞(3—1——3)】
一粒星儿, 【一粒——星儿(2——2)】
在夜空轻烁。 【在夜空——轻烁(3——2)】
看月下悠悠碧水,【看月下——悠悠—碧水(3——2—2)】
人生如流云飘过。【人生——如流云—飘过(2——3—2)】
前面的山才是我。【前面的—山——才是我(3—1——3)】
斜雨吹来, 【斜雨——吹来(2——2)】
总有花开落。 【总有——花开落(2——3)】
莫要随白云去远,【莫要——随白云—去远(2——3—2)】
梦呀在雨中交错!【梦呀——在雨中—交错(2——3—2)】
——野神《蝶恋花·守梦》
(八)曲
东山的月, 【东山的——月(3——1)】
西山的雀, 【西山的——雀(3——1)】
陪同这里清凉的夜。【陪同—这里——清凉的—夜(2—2——3—1)】
笑无邪, 【笑——无邪(1——2)】
醉如穴, 【醉——如穴(1——2)】
时光挥霍着一切。 【时光——挥霍着—一切(2——3—2)】
要是把它呀忘了也!【要是—把它呀——忘了也(2—3——3)】
头,片片雪, 【头——片片—雪(1——2—1)】
心,片片雪。 【心——片片—雪(1——2—1)】
——野神:《 【中吕】山坡羊·时光》
从上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不过不能面面俱到。
(一)现代五言诗歌的句间语义节奏
1、一般是一个“大节点”,也可以有“小节点” ,即一般有两个节奏层级;
2、按照大节点划分,一般是【3——2】、【2——3】,也可以是【1——4】或其它。
可见,它的语义节奏相对于古典五言诗歌,应该允许有更大的灵活性。
如:
催生了绿红【催生了——绿红(3—2)】(3——2)
有人知道吗【有人——知道吗(2—3)】(2——3)
我轻轻捧起【我——轻轻—捧起(1——2—2)】(1——4)
(二)现代七言诗歌的句间语义节奏
1、一般有一个“大节点” ,也有“小节点”,还可以有“微节点” ,即可以有三个节奏层级;
2、按照大节点划分,一般是【5——2】、【2——5】、【3——4】或【4——3】。
可见,它的语义节奏相对于古典七言诗歌,应该允许有更大的灵活性。
如:
寒冷的思绪垒积【寒冷的—思绪——垒积(3—2——2)】(5——2)
这山的翠绿多好【这山的—翠绿——多好(3—2——2)】(5——2)
一朵梅花的浅笑【一朵——梅花的—浅笑(2——3—2)】(2——5)
送来了暖雨消息【送来了——暖雨—消息(3——2—2)】(3——4)
吹过竹林和草丛【吹过——竹林—和草丛(2——2—3)】(2——5)
叶子轻轻告诉我【叶子——轻轻—告诉·我(2——2—2·1)】(2——5)
(三)现代九言格律诗的句间语义节奏
1、一般有一个“大节点” ,也有“小节点”,还可以有“微节点” ,即可以有三个节奏层级;
2、按照大节点划分,可以是【4——5】、【5——4】和【3——6】、【6——3】以及【2——7】、【7——2】。
可见,在实际创作中,它的语义节奏与古典九言格律诗同,应该有更大的灵活性。因此,没有必要固定。今略举几例,可见一斑:
一缕微风吹醒绿的根
【一缕 — 微风——吹醒—绿的·根(2—2——2—2·1)】(4——5)
天空总是黑白中变换
【天空—总是——黑白中—变换(2—2——3—2)】(4——5)
万缕诗愁常午梦旋回
【万缕—诗愁——常午梦—旋回(2—2——3—2)】(吟读节奏)(4——5)
真理一直会闪耀光辉
【真理 — 一直会——闪耀—光辉(2—3——2—2)】(5——4)
淡淡的云呀暖暖的春
【淡淡的—云呀——暖暖的—春(3—2——3—1)】(5——4)
黑色的风啊不断地吹
【黑色的—风啊——不断地—吹(3—2——3—1)】(5——4)
花儿呀敞开了红色心
【花儿呀——敞开了—红色·心(3——3—2·1)】(3——6)
我的文字孤独心在飞
【我的·文字—孤独——心—在飞(2·2—2——1—2)】(6——3)
中国在地球东方奋起
【中国——在地球·东方—奋起(2——3·2—2】(2——7)
在现代诗歌种当几个词并列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多个大节点。
四、现代风体诗歌的节奏
现代风体诗歌的声律节奏和语义节奏同古典风体诗歌。(略)
另外,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在语义节奏的划分上,一般诗句中都只有一个大节点。但也有一种特殊情况,当完全由几个词或词组并列组成一个诗句时,就可能出现多个大节点。如:“到北京——到上海——到重庆”、“于会长——鸿老——野神”、“琴——二胡——笛子”、“山——小草——白云”。
以上是本人对诗歌节奏的解读和探索,在诗歌革命的新形势下,我赞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充满一切复杂或模糊的理论术语的分析文章,都会给其理论本身覆盖上一层朦胧的薄雾,这对文学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当然,我这并不是说复杂化不好,而是说要分情况。指导性的理论只有化繁为简,才清晰易明,才有利于理解和传播、有利于发展。当然,我绝没有把“化繁为简”、“大道至简”等作为“简单草率”的代名词或借口,还得尊重客观实际,在解决好一切理论问题的同时,尽可能地让人容易理解。因为这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
为了使诗歌节奏的划分更加清楚明白,本文用“声律节奏”、“语义节奏”的概念来解读诗歌的节奏,并辅以“吟读节奏”解决特殊的语义节奏问题;在语义节奏的划分上,我采用了层级划分的方式,用“大节点”、“小节点”和“微节点”分别表示第一节奏层级、第二节奏层级和第三节奏层级;用长横线“——”表示大节点,短横线“—”表示小节点,中心小圆点“·”表示微节点。
本文中考虑到古典诗歌(九言格律诗除外)的节奏基本没有什么问题,现代风体诗歌的节奏也不会有多少矛盾,现代格律诗歌的声律节奏(平仄律)也已经基本解决(九言格律诗的平仄律见《九言格律诗的声律>【野神格律之一】》 ),因此,着墨不多,但应该是一目了然。而在现代格律诗歌和古典九言格律诗的语义节奏方面,本人进行了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创作,抛砖引玉,意在为后来者在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中参考,如有帮助,将是我最大的幸福。
本人因理论水平有限,今不揣浅陋,勉以成文,文中难免有诸多缺憾,敬请方家多多批评指正为谢!
-------------------------------------------------------------------
注:
1、本文解释权归作者本人。
2、本文作者:野 神(笔名)
真实姓名:贺启财
通 联:重庆市开县文广局
邮政编码:405499
联系电话:13996628811 023—52277333
QQ:479508561
野神博客:http://blog.sina.com.cn/yeshen888
中华大文学网:www.zhhdwx.com
中国韵律诗歌网:http://zhongguoyunlvshigewang.5d6d.com/
-------------------------------------------------------------------
附录一:野神关于本文中的特定术语解释:
1、声律节奏:
在格律诗歌中,有规则的平仄交替、粘对和音韵等格律所隐含的节奏。声律节奏主要是由字音及其声调来决定的,主音的抑扬和复沓回环。
因此,吟诵诗歌时,声律节奏在音顿时间的断续上一般不明显体现,而显现在声调的抑扬之中。
2、语义节奏:
为清晰地表述作者的思想意旨,在吟读诗歌时,根据字、词、句、节的需要而产生了有规律的语音时间间隙而形成的节奏。因此,也可以称为音顿节奏或语音节奏。语义节奏是由字、词、句、节的含义决定的,主诗中字、词、句、节间语音的断续,是语言在逻辑上的停顿而产生的节奏。因此,语义节奏无关声调的抑扬,节奏显现在音顿时间的断续之中。
3、“大节点”、“小节点”和“微节点”:
大节点是相对于小节点而言的。为了便于解读诗歌的语义节奏,我把语义节奏分成大节点和小节点。
在吟读诗歌时, 每一诗句的每一个字、词或词组之间的音顿时间间隔并不一样长。如吟读“白日依山尽” 时,“日”字后面的音顿时间间隔比“山”字后面的音顿时间间隔长,反过来,“山”字后面的音顿时间间隔比“日”字后面的音顿时间间隔短。于是,我们就称“日”字后面的音顿时间间隔为“大节点”,用长横线“ ——”表示 ;“山”字后面的音顿时间间隔为“小节点”,用短横线“ —” 表示 。那么“白日依山尽”的语义节奏划分就可以表示为:“白日——依山—尽”。又如“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语义节奏划分表示为:“窗含—西岭——千秋—雪” ;“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语义节奏划分表示为:“一行—白鹭——上—青天” 。
“微节点”,用中心小圆点“·”表示,是为了更细致地划分句中语义节奏,准确区分各音顿时间的长短差异采用的符号。它表示音顿时间较本句中“—”更短。
4、节奏层级:
根据一个诗句的音顿时间间隔的相对长短,将该句子中音顿时间间隔最长的确定为第一节奏层级,用大节点“——”表示;其次确定为第二节奏层级,用小节点“—”表示;再其次确定为第三节奏层级,用微节点“ · ”表示。
①大节点“——”,表示第一节奏层级,在本句为最大节点;
②小节点“— ”,表示第二节奏层级, 在本句为第二大节奏点;
③微节点“ · ”, 表示第三节奏层级,在本句内为最小节奏点。
节奏层级举例:
①如果本句内只有一个节奏层级,就只需要“大节点”划分,如:
东临——碣石
(本句只有一个节奏层级,因此只需要大节点“——”就可以了。)
②如果本句内有两个节奏层级,就需要“大节点”、“小节点”来划分,如:
巴女—骑牛——唱—竹枝:2—2——1—2
(本句只有两个节奏层级,不需要 “ · ” )
人间—四月——芳菲—尽:2—2——2—1
(本句只有两个节奏层级,不需要“ ·” )
疑是——地上—霜:2——2—1
(本句只有两个节奏层级,不需要“ · ” )
恨别——鸟—惊心:2——1—2
(本句只有两个节奏层级,不需要“ · ” )
③如果本句内有三个节奏层级,就需要“大节点”、“小节点”、“微节点”来划分,如:
不似—落花——轻信—水·流舟:2—2——2—1·2
(本句有三个节奏层级,因此三个节奏点符号都用上了 )
绿萼—梅蕊——早傍—南枝·开:2—2——2—2·1
(本句有三个节奏层级,因此三个节奏点符号都用上了 )
5、吟读节奏: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吟读诗句时是按照语义节奏进行音顿,但偶尔也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句子,在吟读时的节奏不能与其语义节奏同步,但我们却不 能按照其语义节奏进行吟读,必须按照习惯的诗歌语义节奏的音顿位置进行音顿吟读。
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家在虾蟆陵下住”(古典风体诗歌)的语义节奏划分是:
家——在虾蟆陵下—住(2——4—1)
但在实际吟读中的节奏却是:
家在—虾蟆——陵下—住(2—2——2—1)
这与“窗含—西岭——千秋—雪(2—2——2—1)”同。
又如现代近体九言诗:
万缕—诗愁——常—午梦·旋回(2—2——1—2·2)(语义节奏)
万缕—诗愁——常午梦—旋回(2—2——3—2)(吟读节奏)
为了把它与语义节奏区分开来,我把出现这种情况后的节奏划分称为“吟读节奏”。
附录二:文中现代九言格律诗“声律节奏”、“语义节奏”划分及“吟读节奏”运用举例:
说明:红色字处,可平可仄
黑色的风啊不断地吹,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黑色的—风啊——不断地—吹(3—2——3—1)】
我的文字孤独心在飞。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我的·文字—孤独——心—在飞(2·2—2——1—2)】
一腔血液在春天涌动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腔—血液——在春天—涌动(2—2——3—2)】
万缕诗愁常午梦旋回。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万缕—诗愁——常午梦—旋回(2—2——3—2)】(吟读节奏)
月亮悄悄从夜里经过,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 :本句自救)
【月亮—悄悄——从夜里—经过(2—2——3—2)】
星儿默默在身边伴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5字仄后,第7字平以救)
【星儿—默默——在身边—伴随(2—2——3—2)】
天空总是黑白中变换,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天空—总是——黑白中—变换(2—2——3—2)】
真理一直会闪耀光辉。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真理 — 一直会—闪耀——光辉(2—3——2—2)】
——野神《九律·追梦》(平韵)
注:诗中“声律节奏”请参见《九言格律诗的声律>【野神格律之一】》 首句入韵的六种基本格式之④:
B、| | — — | | | — —
D、— — | | — — | | —
A、— — | | — — — | |
B、| | — — | | | — —
C、| | — — | | — — |
D、— — | | — — | | —
A、— — | | — — — | |
B、| | — — | | | — —
附录三:参考资料
1、于进水《诗帜》
2、鸿硕《高度重视前人研究成果,若否定必须证据确凿(观点系列三)》
3、野神《文灯》
4、野神《九言格律诗的声律>【野神格律之一】》
5、《野神诗选》
6、王力《诗词格律》
----------------------------------------------------
特别鸣谢:
本人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非常感谢于进水会长,鸿硕、万承宾吟长和彭晓老师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三羊兄的鞭策。野神在此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