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诗在内容方面的标准【闲人 作,贺启财 代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13: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11-1-18 15:25 | 只看该作者




新诗在内容方面的标准相关搜索: 艺术, 个性


新诗在内容方面的标准
      什么是诗歌审美价值标准?通俗地说,就是从内容上评价一首诗好坏的标准。
      诗歌是文学的一个种类,它的审美标准应该与文学艺术总的审美标准是一致的,这是它的共性;诗歌做为一个特别的门类,也应该有它独特的审美视角,这是它的个性。
      “真、善、美”的统一是诗歌审美的最重要的标准。
     “真”,首先是说诗歌的立意是站在真理一方,当然是否是真理各方看法不同,但是作者必须认为他所要表达的是真理,而不是出于某种目的有意歪曲真理。另一个“真”是指作者的真情实感,毫无虚伪做作的东西。再一个“真”是反映了真实的客观世界,这样的诗才可以找到能产生共鸣的读者。与“真”相对的是“假、瞒、虚、骗、夸”。
      “善”,是指善良,善意。无论人之初是“性本善”说还是“性本恶”说,都是不正确的,人类的“善”是人类文明程度的体现,“善”是人类文明的粘合剂,它不是天生存在的,需要文明维护和宣传的,否则文明将瓦解。我们的诗歌应该是去恶扬善的。“善”不能单指儒家所说的“善”,正确的、合乎人性和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都是“善”。
     “美”,是说诗歌体现的人性之美、人灵魂的美和诗歌境界的美。当我们说诗歌的内容时,不包括诗歌形式上的美,虽然它很重要。人类审美的情趣也体现了人类文明的程度,诗歌要体现、召唤和培养人类的高尚审美情趣,而不是破坏它。
诗歌的“真、善、美”是一个统一体,不可以分割开来,它像是照相机的三角支架,少了任何一个其它两个都不能独立支撑。
      只有真实的情感是不能写出一首好诗来的,比如这么一首诗:
屎是米的尸体
尿是水的尸体
屁是屎和尿的气体

我们每年都要制造出
屎90公斤
尿2500泡
屁半个立方
另有眼屎鼻屎耳屎若干

庄稼一支花
全靠粪当家
别人都用鲜花献给祖国
我奉献屎
徐乡愁《屎的奉献》

      你能说这首诗说的不是事实吗?因为它不“善”、不“美”,所以这个“真”也是不成立的。同样没有“善”的诗,不可能是“真”的和“美”的;不“真”不“善”的诗肯定是不“美”。
      只有“善”能是一首好诗吗?不能,那可能是一篇布道词,而且是不可信和没有说服力的。
      只有“美”能是一首好诗吗?不能,那可能是一篇美文,但是那样的美没有激情和深度。
      在理论上很少有人正面反对真善美统一论,好像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得到了共识,实际上还是有不少人只偏重于真善美的其中一个方面,他们提到的一些理论与真善美统一论是相悖的。比如在上个世纪早期诗歌界关于“价值论”和“效率论”的争论。后来的关于诗歌的政治标准和诗歌的艺术标准的争论, 内容和形式的争论等,都是同一个性质的问题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提法。虽然一些人说,价值重要、政治标准重要、内容重要;另一些人说,效率重要、艺术标准重要、形式重要。百年来,人们总在做一件无聊的事,他们总试图论证照相机的三角支架哪条腿更重要。
       这种表面上承认“真善美统一论”实际上反对“真善美统一论”不是文人的无聊斗嘴,有时它能影响一个时代的诗歌走向。比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政治标准突出到“政治挂帅”和“政治压倒一切”的地位,“统一论”只是一句空话,假大空的诗歌成了一代诗歌主流;又比如在当前,风气扭转了180度,人们厌恶了政治,把“真善美”三者一股脑抛开,“下半身”、“垃圾派”、“梨花体”、“羊羔体”群魔乱舞,把诗歌几乎逼上绝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13:03:16 | 只看该作者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沙发
发表于 2011-1-18 18:21 | 只看该作者





一如闲老所说~~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3
发表于 2011-1-18 18:23 | 只看该作者





替闲老编辑,以利于大家共赏~~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鹁窠酋长

韵律举人

帖子569 精华4 积分2953 性别男


4
发表于 2011-1-25 23:34 | 只看该作者





“真、善、美”应该是所有文学艺术作品在内容上应遵循的共同标准。
个人体会,“真”是客体,“善”为主观,“美”即他人感受,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共鸣腔”。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闲人

荣誉站长

帖子1351 精华27 积分7547 性别男 来自北京


5
发表于 2011-1-26 17: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关注。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尚义

荣誉站长

帖子3269 精华62 积分17923 性别男 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


6
发表于 2011-1-27 21:53 | 只看该作者





1# 闲人
先生的论述非常精辟,举双手赞成!





泰山顶上立青松,挺干昂头郁郁葱。
喜向天南望明月,怒朝地北舞罡风。
春来有兴伴杨柳,冬至无情斗雪冰。
酷暑严寒无所惧,铮铮铁骨是英雄。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刘兴祥

荣誉站长

帖子11467 精华51 积分58519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7
发表于 2011-4-24 08:41 | 只看该作者





你能说这首诗说的不是事实吗?因为它不“善”、不“美”,所以这个“真”也是不成立的。同样没有“善”的诗,不可能是“真”的和“美”的;不“真”不“善”的诗肯定是不“美”。
      只有“善”能是一首好诗吗?不能,那可能是一篇布道词,而且是不可信和没有说服力的。
      只有“美”能是一首好诗吗?不能,那可能是一篇美文,但是那样的美没有激情和深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11 17:27 , Processed in 0.03222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