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行一般情况下,如果使用标点符号,一行的结尾应该有一个表示前一部分是一段完整意义的标点符号,例如:逗号、句号、问号或感叹号等;如果不使用标点符号,一行的结尾处也应该正好是完整语义的一个停顿点。但是有一些诗不是这样,将一个完整的语义拆开。这种形式在某些新诗里出现,据说是向西洋诗学习的结果。西洋诗里确实存在有这种叫做“上下关联格”(enjambement)的诗体,例如莎士比亚的诗句:
……And blessd are those
Whose blood and judgment are so well coming-led
That they are not a pipe for fortune’s finger
To sound what stop she please.……
四行只是一句,应该一口气读下来,分行的理由是每行要保持五个音节。而那些模仿的诗并没有每行保持固定的音节数,跨行是没有什么理由的,只是一种刻意的模仿。
有些跨行的诗跨得毫无理由,例如:
碰巧是你。街道两边的人顾不上
两边的事情。挨家挨户的自行车
谁在一起。白杨树最细的嫩芽
触动了脆弱的心。那些难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