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太伯 于 2015-9-9 13:09 编辑
一把熏黄了的面条
太阳已经升到正空,眼看爬到山顶了,谁知前面又是一重山,什么时候才能爬得到山顶啦,两脚累得直打闪,肚子唧唧咕咕的叫,肚皮快贴到背脊了。我和小谭躺在鸡公梁的草坪上,四周荒无人烟,望着那云雾中的山巅发愁。 小谭开口了,“我们还是去找点东西吃吧!”我说:“这荒郊野岭哪里有东西吃”? 我跟着小谭顺着荒草坡小道走了十几分钟,在悬崖峭壁的边缘,高大的古梨树下,有一户人家,几间破旧的茅屋,冒出了缭缭的炊烟。一位年过花甲的老翁,正在吊锅火塘边用竹筒吹火。满屋的浓烟将他的双眼薰红熏出了泪水,小谭是当地人熟悉情况,他上前去与老人搭话:“老人家,我们是岩水区的林业干部,今天从白泉赶路去岩水区开会,肚子饿了,走不动了,在你家弄点吃的可以吗?”老人听他这么说,非常痛快地说:“要得。要得!你们这些干部,天远地远地来,为山区人民工作,难为你们啦!只是我们山区条件差,没有好的东西招待你们。”说完他就要去捉一只正在下蛋的老母鸡,杀了给我们吃,我们说时间紧要赶路,简单地弄点吃的就行了。在我们再三的劝住下,老人愧疚地说:“只好委屈你们,我下点面你们吃快些。” 老人挂上铁锅,从一捆黑黑的腊猪油上,割下一小块放到烧红的锅里,浓浓的油烟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不时地勾引着我们饥饿的馋虫。老人一边煮饭,一边和我们聊着,他是关面乡复坪村土生土长的人,解放初期还参加过土改工作队,后来当过几十年生产队长,前几年由于年纪大了退下来了,谈到林业他非常痛心的说,早些年这里是古树参天,林中的野生动物,珍贵药材应有尽有,经过大办钢铁,文化大革命,把山上的树木毁得一干二净,现在住在山上烧柴都困难,连不肯燃的马桑格蔸也没有烧的,还要到很远的山顶去砍,常常弄一天柴只能烧一两天,艰难呀!老人的一番话,说的我们这些搞林业的人面红耳赤。 说着说着锅里的水开了,他伸手从火塘上方蔑巴折上拿出一把被烟熏黄的面条,拍了拍上面的灰尘,灰尘齐刷刷的掉进了锅里,然后将面条放到锅里煮,从地里扯回的新鲜葱子蒜苗,没有佐料,只是一把盐。不一会儿面条煮熟了,常言道,饥不择食,我们美滋滋的吃着,填饱了肚子,告别老人准备上路,临行前付给老人的钱,他始终不收。 多年过去我们一直记住了这个老年人的名字和地名,只是再也没去过那的地方。 1987年,由于木香的价额猛涨,国营岩水林场种植的木香,大量地被附近的村民抢挖,当时我已调到开县森林公安科,领导派我们去维护林区秩序,查处违法案件。我们通过现场抓获,取证,掌握了大量的违法事实,在当地的配合下,陆续地将一些违法人员传唤到林场的盖梁工队询问。我在询问一个年轻人时,他的地址和姓恰恰与当年的老人相同,通过细问才知道这个年轻人,就是当年煮面我们吃的那个老人的孙子。他认识态度很好,如实地交代了自己的违法的行为,他看到大家都在抢挖木香,就动了心跟着去了。我不动声色,找到林场场长商量,给他作了从轻处理,最先放他回去。 我把他送到盖梁垭口上,一路给他讲了勤劳致富的道理,不要做损公害己的事,在分别时我对他说:“回去告诉你爷爷,十多年前有两个同志在你家吃过你爷爷煮的面条。”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ダ彩| 六合投ダ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ダ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