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通韵杂言] 九华叮当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23:4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太伯 于 2015-9-12 10:20 编辑

月华把山林涂成一片银灰
我看不见你在林中的身影
耳朵似乎比目光更长
我听见了你那叮当的歌声
仿佛石洞里的泉水滴下深潭
仿佛风吹佩玉作金石之鸣
仿佛青春的情侣两心相撞
仿佛古代的才女在弹奏古筝
是一位老翁夜夜用石臼捣药
常年采药的他是你的前生
草药的香气至今弥漫了山谷
捣药声声成你终身的歌鸣
在这万籁俱寂的九华林中
你的歌唱轻轻击打着我的心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I彩| 六合投I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I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野神 + 8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9-27 15:40:0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朋友好诗!您重新用中文注册吧,这样不便称呼和交流。谢谢!祝好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0-2 16:0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太伯 于 2015-9-12 10:20 编辑

    叮当,叮当,这鸟儿的叫声闻所未闻,只记得九华山出神人,至今仍有真身不腐之谜。“月华把山林涂成一片银灰,我看不见你在林中的身影”,这朦胧的月色下,传来叮当鸟的歌声,清脆,幽静。最喜欢“耳朵似乎比目光更长”一句,因着语言的巧妙,把常识写得如此地动人。
    第二节用了四个比喻:“仿佛石洞里的泉水滴下深潭”是以声喻声,却别有一番清幽的意境。“仿佛风吹佩玉作金石之鸣”是一个古老的表述,用起来仍不失清新,因为语词顺当,成功地将文言化入了新语,读起来就显得亲近。加上韵脚的使用,有流转回环的音效,使整体意境浑然一体。“仿佛青春的情侣两心相撞”,这个比喻很生动,也很新鲜,似乎在哪一首新诗里也见过。将自然的音响比作人类的声音,而且是略显抽象的两颗心互相碰撞,使得叮当的鸟鸣更多了一层人情(似乎有所寄寓,未必)。“仿佛古代的才女在弹奏古筝”,这个比喻意境优美,引人入胜。
    第三节是纯想像,将叮当鸟想作一位捣药的老翁,说那是他的前生。这一节应该是诗情的深化,从体式上看应该要点明主题了,但我不太明白这主题是什么?因为前一节仅仅是以声喻声,虽然加入了人情,却算不得真正的情感所在,这一节应该使主题呼之即出,可惜千呼万唤不出来,只见琵琶不见面!我试图在“草药的香气至今弥漫了山谷,捣药声声成你终身的歌鸣”中寻找,仍然不见线索,或许是我过于愚笨的原因。另外,感觉这个“鸣”字有韵脚重复之嫌,换作“吟”呢,又不对韵,可能要调整一下语句。
   第四节以两行刹尾,整体看有十四行的作派,整齐中有变化,不失为一种好诗体。“在这万籁俱寂的九华林中,你的歌唱轻轻击打着我的心”,以韵脚论,“心”字当作“梦”字。“击打”二字虽然形象,符合叮当的音响,但因为主题情感不够明朗(爱情?歌声?或是为人民服务?),使得这心上的一击格外莫名。这一节本应进一步点题,对前几节的进行回应和提升,但同样感觉用意比较模糊,流于一般的抒情,止于对叮当鸟歌声称赞,而没有一个冲击力,在我看来,是有些许遗憾的。
    作者驾驭语言和诗体的能力应该说很棒,词句写得优美,音韵流转,气韵畅通,值得欣赏和学习!百灵歪评,一己之言,愿与大家一起探讨!
九华叮当鸟
月华把山林涂成一片银灰
我看不见你在林中的身影
耳朵似乎比目光更长
我听见了你那叮当的歌声
仿佛石洞里的泉水滴下深潭
仿佛风吹佩玉作金石之鸣
仿佛青春的情侣两心相撞
仿佛古代的才女在弹奏古筝
是一位老翁夜夜用石臼捣药
常年采药的他是你的前生
草药的香气至今弥漫了山谷
捣药声声成你终身的歌鸣
在这万籁俱寂的九华林中
你的歌唱轻轻击打着我的心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て彩| 六合投て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て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11 05:46 , Processed in 0.0280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