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八回 副支书登门赔情 吴学文学海荡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8:0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太伯 于 2015-9-9 08:36 编辑

第八回     副支书登门赔情    吴学文学海荡舟
背党弄非,良心何见?迷途知返,回头是岸。
杰士勇蹈,学海浪尖;报国为民,誓献忠丹!
原来学文治癫痫病轰动了整个大西北,连宁夏军区司令员莫宏刚也千里迢迢亲自登门求他来了。莫司令员的独生子得癫痫病多年,北京、上海各大医院都去过,抡出数万元也无济于事。听说梅花鹿肉吃了能治,还让人从东北出高价弄了两只小梅花鹿也活活糟蹋了,谁知还是原鼓旧锤,病来了照样"哼,哼"吐白沫。听亲戚说陕西渭城踏泥庄有个吴学文,用手术兼埋药中西结合,在当地治好了不少癫痫病,确也是为父母的求医心切,破三顾茅庐的精神,从银川到乡下搬这"土八路"来了。莫司令员一根香烟吸完,吴学文、小华佗就从胜利圃赶回家来了。
"这就是吴大夫!"小华佗先打招呼。
"哎呀,求贤真是难哩!……"莫司令员见小华佗领了个才气十足的人,说了句客套话。
学文忙向他点头致意:"首长,难为你了……"
踏泥庄卫生所先前共有三个乡医。一个是李红雨,一个是吴学文,一个是小华佗郭旭。最后由于情况变化,学文和小华佗先后离开卫生所。现在卫生所由李红雨和蔺副支书的女儿蔺玉玲承包着。
小华佗是八二年因生二胎被罢免公职的。从此后,经过整党学习,蔺副支书认识到他这作为不受群众欢迎,借公共事明目张胆为私人谋利益,给女儿弄个铁饭碗,这不是秃子颡上的虱明摆着么!议论的人多了,他也觉惭愧,一天,就亲自登门向小华佗道歉来了。
蔺副支书自知做事对不起小华佗,尽管小华佗还是如往常一样主动招呼,他见面总是躲躲闪闪,几年没进过小华佗家门了。这天,小华佗正在院子看书,蔺副支书跨进门来:"佗子,还是刻苦学习,那样认真,坚持不懈哩!……"
小华佗急忙起身来迎:"蔺支书,人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么。哈哈,坐么。今天咋有空?"
小华佗爱人桂芳听说蔺副支书来了在院子坐,便将烟茶盘子端出来。听见桂芳爽朗的笑声,两人目光都移向桂芳。只见这桂芳刘海拂额柳眉弯,杏胡眼[杏胡眼]:杏胡就是杏核。陕西人称核为胡。,圆脸蛋,脑后结着单长辫,苗条的身材轻盈的步,蘋红花呢掏襟衫[掏襟衫]:指解放后农村妇女所穿的前后襟没有中缝的大襟衫子通称为"掏襟衫"。亦是新式大襟衫的别称。,话未开口先带笑,深鞠一躬颇自然。桂芳随即将烟盒递上,蔺副支书说:"哦,桂芳,今天没事来看看。"
桂芳将茶斟好,端一杯双手递到蔺副支书手中。"叔,你喝吧。"又斟一杯放在小华佗面前笑吟吟地头向上一仰,示个眼色:"你陪叔喝茶,完了自己续,我还忙着哩。"说罢就匆匆进门而去。
蔺副支书说:"呸,老邓这承包责任制就是超,农民一年到头吃香的,喝辣的。说起六零、六一、六二年农民吃食堂饭,用包谷皮熬淀粉蒸包子,过年还啃包谷面疙瘩,年轻人简直不相信哩……"
小华佗呷了口茶笑着:"好,就是好。好日子过惯了,年轻人只知道奢侈浪费,咋知道苦日子艰难,咋知道俭省节约,这样下去……"
他俩谈得到也热火投机,真有酒逢知己之势,老半天才扯到正题上来。
蔺副支书说:"佗子,叔其实没事,想看看你。过去叔办的那事,实在对不起,叔今天给你……赔不是……。当初你玉玲妹子着不了正路,叔也伤透脑筋,让你受了不少委曲。唉呸……过去的事,贤侄不要放在心上。叔在会上向全体党员作了检讨,今天亲自登门扮演老廉颇来了。……"他话还没说完,内疚得低下头。
小华佗与他续满茶,又递一支香烟亲切地说:"叔,这算啥!那是受大气候影响,干部腐败风的结果哩,我早忘了。在整党会上,你总结了成绩,也检讨了错误,大家都说你检讨得深刻、认真、叫人敬佩。知错改错不算错么,大伙还都说你确实不简单,还要向你学习哩。在你带动下,咱村这整风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确实鼓舞人心哩。"
"佗子,你的确算人才。听叔说,今天不为别事,是叔将贤侄撇出卫生所,心里不踏实。叔给你下话,想将你请进去,看叔这面子搁得住?"蔺副支书坦率地说。
"搁住。叔你听我说,不必了。过去的事当纠正还必须纠正,我看村卫生所暂时维持现状吧。红雨哥和玉玲妹子他俩顾得来,我在家给群众服务也一样么。贤侄对群众收费还和村卫生所同样优惠百分之三十,这些大家是理解的。咱家缺劳,要照顾老人,孩子又小。去年上级批准个体开业,手续办齐了。台子搭好,《梁秋燕》才演个半场,还是把这一本演完好。在家虽然不如卫生所条件好。但是,以后我们一定要联合,办新型合作卫生所,扩大规模嘛。现在贤侄抽空搞医疗业务,还决心攻几个难关哩!"小华佗边续茶边说。
"对,佗子,要下功夫,好好学!叔希望你拿出真本事为咱村人服务,愿你能出五关斩六将。今后在业务上有啥困难,可要及时给叔讲哩,呸。"蔺副支书磨搓着手掌鼓励着。"叔,快喝。"小华佗又续过茶说:"你贤侄决不辜负你的期望,牢记'拼搏'两个字。一定要为党做出贡献,为人民健康做出成绩……"
二人坐在一起,犹如故友重逢,那么亲切,说说笑笑,谈得没完没了。
不觉下午三点半了。桂芳紧着围裙收拾抹桌摆筷,又端来油盐酱醋和四个大盘菜碟。她一边往桌上摆一边说:"叔,今天中午嘛,伙食在咱家,我给咱撕扯面。炒的鸡蛋豆腐臊子,已弄停当[停当]:意为事干完,一切收拾妥当。,就在咱家吃吧。"
"桂芳,这咋能哩,家里饭等着么。"蔺副支书慌忙起身告辞,却又被小华佗扯住手臂不放:"叔,咋能溜哩。你官身子忙公事,叫桂芳给婶子捎话别等了。好久没来,今中午尝尝桂芳这拉条子。"
桂芳也说:"叔,还是坐下,到咱家甭客气。"
"哎,桂芳,说那啥话,呸,太麻烦咧……"
蔺副支书见盛情难却,不能勉强,只得坐下来。桂芳扯面可算把式,一顿"盘龙集"把蔺副支书吃中咧。他连连称赞说:"桂芳手艺真行,我从没吃过这么劲的扯面,这么薄,这么韧,这么入味,这么香啊……"
他俩坐在一起吃着、说着、笑着。
"佗子。"
小华佗听见谁喊""了一声,回头望去,原来是好友吴学文。这学文年龄也在三十上下,只见他体格魁伟有派头,浓眉丹凤眼,穿黑呢中山装,外罩土红色翻驳领风衣,真是仪表非凡。
"学文哥刚赶上,刚赶上。"他俩给学文让了坐,桂芳又给学文端来一碗。
小华佗见学文提着皮兜就问:"学文哥,听说你要出远门咧,逛银川?皮兜装的啥么,是来送宝还是到那里出诊?"
"送宝,给你送宝来了。向兄弟辞行!"
蔺副支书说:"学文提那肯定是好酒和点心哩……"
"嗯,蔺支书,比那更值钱哩。你猜?……"
"那我就猜不出了。"
学文这才拍拍装得鼓鼓囊囊的皮兜说:"佗弟,渭城图书馆我认识个朋友。为了学习,我整整住了十天,下十天工夫,在渭城图书馆翻阅各类医学杂志,摘录了不少新经验、名医秘传、单验方,这是咱的无价宝。在临床中可实践参考,还不对么。"学文说着就放下碗,拿过皮兜只顾往出掏,大家都高兴地笑了。
学文掏了三十多册笔记本。小华佗干脆一边吃饭一边像验宝一样将笔记本一册一册翻开,粗览其目录。每页纸都密密麻麻写得满满的。
"哎呀,难得,难得。太可贵了,比金条还值钱哩!这都是在图书馆抄的么?"小华佗既吃惊又高兴,干脆掀过饭碗翻阅起来。
蔺副支书说:"哈哈,你俩弄这宝贝,叔外行咋猜得着哩,呸。"大家都笑了。
学文说:"佗子,这是从七五年开始,就录取各种医学资料,采访中医老前辈口述、体会,可以说是集各类经验之大成,逐年积累的。最后一本还是在西安第六医院,一个知己老中医弘大夫那里抄来的,你看下边都注明出处么。那画红杠杠,用红笔做注解的,是经我用后得出的结论。还有我在临床中应用改革、加减演变才探讨出来的经验哩!"
蔺副支书见这一堆笔记本,知道学文在学习上的确钻研用功,却自愿辞退卫生所乡医职务,就问:"学文,你两个都是咱踏泥庄的精英人才,要建设好咱庄,需大量能人哩,但是……呸……"
"蔺支书,佗兄弟虽免公职,但已取得卫生局个体开业合格证和营业执照,对群众治病向来优惠,态度和蔼,医疗技术也是这个……"他边说边举起大拇指。接着又继续说:"我离职目的是攻专科单病。重点么是治羊羔风,外界已有点影响。去年受外地病人邀请,走兰州、浪包头、过宁夏。宁夏军区莫司令员的儿子得了癫痫病,曾跑过北京、上海各大医院都不咋样理想,哈哈,那'大难顽'也叫我弄好了。所以莫司令员介绍我到银川陆军医院工作。陆军医院还为我设了个癫痫专科。后天就要走的,这几天正想找你坐坐。真巧,咋知今天遇到一搭咧。"学文将自己攻关的方向,受聘去陆军医院工作的情况,向蔺副支书谈了一下。
"哦,不简单,不简单,原来你主攻专科,怪不道墙里开花墙外红哩。山南海北都知道咱庄出个吴大夫,连山圪崂、野凹凹、省委的高干也找上门来。你家院子停过多少小鳖盖,那时就有人羡慕说:学文医术真行,不愿给集体干了,想个人捞外快哩……呸,想不到你把事弄到这步天地,腰粗了,拉壮屎咧。"
学文真是:
多能一专,钻研技术要领,
纵深发展,终于攀上高峰。
治疗癫痫,名撼西北五省,
不愧"小专家",患者不绝门庭。
学文说:"不敢,不敢,蔺支书。医学是门科学,任何科学都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没那闯劲,不钻研、不学习就要掉队,咋跟得上新形势的发展哩。"
吃过饭,蔺副支书起身告辞了。学文和小华佗二位同行坐在院子里,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桌上摆着各种医学资料、笔记本,他们正在一起交流探讨治疗各科疑难病的经验体会。
"吴大夫,哎哟,吃饭都不回家。若还弄啥去,也不给婆娘打个招呼,把人能找死,快,快……"只听老姚在门外喊。
"姚伯,啥紧事么?我俩一伙去,一起会诊!佗子,肯定谁有急病,咱俩都去。"学文急忙站起来望着老姚,又拍了下小华佗肩膀说。
老姚只笑。用指头搕着喊:"山西有人找你哩,说是'癫痫病研究所'的,请吴大夫交流经验哩。远路来拜访,若还找不见,唉……快,人在家里等了半个钟头了。"
小华佗说:"学文哥,我不去了,你赶快回吧。"
"佗子,见见面,认识认识。相互学习么,听听经验,有啥不好。走,一块去!"
小华佗向桂芳打了招呼"学文哥,晚上再验你这宝贝。"二人急忙收拾了桌上的学习资料,匆匆走出门去。
出了门,刚巧碰见宋支书。他一瘸一拐,推着自行车向这边走来。学文逗趣地问:"宋支书,咋弄么,牵马不骑哩?"
"唉,爱牵么!腿跛不动了,拄拐杖惹人笑,掀自行车稳当多啦。"
学文说:"你这病我佗弟有办法,放心让他治。我有紧事,今晚到你家喝茶。"
"我就是找他治哩。"宋支书朝他微笑着点点头,学文转过身来便匆匆走了。
小华佗和宋支书一起回到家中,宋支书问:"学文说还有啥紧事哩?"
小华佗说:"嘿嘿,学文哥名声大了,连银川陆军医院也聘请他哩……今晚就要向你辞行的。你的关节炎有我,他还给我介绍几种治风湿的经验哩。先针灸,再药物封闭,马上弄。"
这吴学文,他为了探讨癫痫病,还专门去了一趟北京求学拜师哩。
学文久慕北京中医研究院的秦怡教授。他用中医理、法、方、药,对癫痫病治疗很有成效,屡屡发表关于癫痫病的医学论文,在全国享有盛名。学文早想去拜访他,向他学习,切磋治疗癫痫病的经验,但是妻子菊花总放心不下,不同意他去。菊花说:"你要去北京,人生地不熟,没亲戚朋友,又没立脚之地,还要住旅馆。到北京,也未必能见到秦教授。如今人情薄如纸,那些学术权威架子大得太哩……跑路,花钱,会有啥收获!"
学文认为她说得有些道理,也不勉强,便吱唔着说:"既然这样,那就不去了。"
但是学文向往日久,不去心里总不安宁。老放不下这件事,吃饭也不香,觉也睡不宁。深秋小麦播种结束后,他就对菊花说:"我要到白水姨家去,表弟得那癫痫病,我去看看用药情况,效果咋样?关健看看咱姨么!好长时间没见老人了。"
菊花问:"多年没去了。这次你去,准备给姨都带些啥哩?"
学文说:"嗨,白水虽然是荒塬山区,这多年人家发展苹果,农民也很富裕。还是带点咱当地这土特产:炒花生。再给老人买点牛奶粉啦补身体的东西。"
菊花也赞成他的意见,就与他炒了半篮子花生装在一个大帆布兜内。"学文,其它东西,你看着买,轻易难得去,咱几个表妹孝云、孝芳家里,都去走走。"
学文只点头:"那还用说。菊花,你放心,我一定早去早回。"
第二天清早八点钟,菊花与他打了十个荷包蛋吃过,学文便要起程了。菊花将他送出村外街口,看着他上了公共汽车才离开踏泥街。学文坐车说白水走亲,却倒车进了渭城火车站,买一张去北京的车票,下午便乘上西宁发往北京的普快列车。学文根本没出过门,只是提着菊花炒的花生。长途旅行都需要什么:毛巾、茶杯、牙刷、牙膏啦等等,都没准备。路上想喝不得喝,想洗没法洗。这些东西又借不得,吃了不少苦楚。
火车驰出潼关、三门峡已经傍晚,到洛阳车站只能望见点点灯火的不夜城。学文还没见过这奇特的夜景,累了便闭着眼养养精神。一路"呼呼"地行车声与车内"唧唧咕咕"的人语喧嚣声,他也无法睡着,只有双目紧盯窗外,望着窗外闪烁的灯光夜景。
第二天清早,从车窗望见东方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将大地,整个世界都镀成金色。远远望见一座高大雄伟的城楼,火车要到北京城了。学文好奇地望着这壮观的城楼,听车上人说那就是著名的前门城楼。车内广播讲解着首都北京的历史,车上顿时肃静下来,旅客们个个耸耳听着,听得入了迷:"西宁到北京的列车马上就要进终点站了。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曾是金、元、明、清建都的历史名城,古迹众多,雄伟壮丽。尤其在改革开放后,北京正在以一日千里的步伐向前迈进。……"
列车到站了。一夜劳顿,学文挽着提兜下了车,已是九点左右,在农村正是吃早饭时节。他口渴得要紧,在车站旅客服务部买了一大碗开水喝过,便坐在马路旁台阶上休息。
"同志,你要去那里?乘汽车,坐地铁都行。我负责将你领到。"有人见学文坐在路旁,要给他做向导。
知人知面不知心,在这个大都市里,若被人抢劫又怎么得了!学文警惕地说:"不远,就在车站附近,几步就到了。多谢师傅好意,我正等个朋友哩。"
学文看到车站广场来来往往的旅客,繁华的大街上车水马龙,不由精神大振,全忘了一夜的劳累,便挽着提兜在车站广场逛玩。他见车站书店有《北京交通指南》,顺手翻了翻,见书上将北京所有地方、机关、单位、门牌、车次都讲得清清楚楚。心想,有此一卷在手,何愁找不到中医研究所,何愁找不到秦教授!
学文高兴得不得了,在书上查出去中医研究所的路号,便向前走了几站路。他浏览着首都街景,走过紫禁城、北海公园、首都美术馆、民族文化宫,才乘电车来到中医研究所门前。学文可高兴了,这下总算找到中医研究所了。他浑身都来劲了,加快脚步进去一问,里边工作人员说:"秦教授在天津开学术研讨会去了,昨天走的。"
学文失望地问:"同志,开几天会?那秦教授什么时候能回来哩?"
工作人员望着学文:"你是他什么人?秦教授他女儿也在本所工作。你向前走,第三幢大楼去问,你见见她吧,她叫秦丽华。"
学文只是点头:"师傅,好,谢谢!"学文挽着提兜按工作人员说的路线找到第三幢大楼,问这个不知道,问那个只摇头。正要继续打听,却碰见一个中年妇女,便问:"大姐,你可知道三幢楼的秦丽华么?"
"找丽华?咦,那不是丽华。"这中年妇女向前一指。只见迎面走来一个穿着毛衣长裙的女青年,年龄二十多岁。
"丽华妹妹。"学文喊了一声。
"不,妹妹,我是专程从陕西渭城来的,要找秦伯父的。"
"他昨天就去天津了,开学术会至少需一个星期,你能等么!走,先到办公室喝水吧。"丽华热情地招呼着。
学文低头不语,半响才抬起头说:"妹妹,不能等了。我写个东西,留个地址,我是研究癫痫病的,要向秦伯父请教治疗癫痫病的经验哩……"
真是:千里去求学,望断云和星;
人民健康重,自己青春轻,
闲者是庸辈,拼搏出英雄;
人生在立志,路从足下行。
丽华说:"!遗憾!你远道而来,不能与父亲见面,就到我办公室,将你的来意与地址写明白,我让他发信和你联系。"
学文恭敬地只是点头,"那就多谢妹妹了。麻烦妹妹转告家父,我叫吴学文,带了点家乡的土特产:炒花生。也算是千里送鹅毛了,望妹妹收下。……"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オ彩| 六合投オ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オ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6 00:54 , Processed in 0.0304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