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4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09:0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尚义 于 2013-8-17 07:07 编辑

什么是隔
    联律通则要求撰写对联要“形对意联”即“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如果上联与下联、上下联各自的内容之间,所述的事物互不相关,缺乏必然的联系,貌合而神离,这就是隔。如一劳永逸长生乐,万象回春大地新。平仄、对仗尚可,但上下联孤立存在,难以表述一个完整的主题,实难称之为联。
    最近,中韵周末对联擂台赛第75期有一出句:
    灯花看瘦影孤零(下联)(要求用旧韵对之)
    此句从联格、修辞到意境,水平不凡。怎么对呢?本人绞尽脑汁给出了两个对句。分别是:
    1.心曲听悲声落寞
      灯花看瘦影孤零
    2.枫叶赏红林壮美
      灯花看瘦影孤零
    这两个上联无论从平仄、对仗到修辞都能与下联相对。但是,通观整联可以发现它们有很大不同。
    第一副:听悲了心曲唯余落寞声,看瘦了灯花只剩孤零影。
    上下联语义并列,为正对形式。两幅画面相互映衬,互为补充,浑然一体,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渲染了极强的凄凉气氛。称得上是一副好联。
    第二副:赏枫叶之红艳,观枫林之壮美;看灯花之瘦小,见灯影之孤零。
    上下联语义并列,为反对形式。但两幅画面很不和谐,不知所云是喜还是悲。余以为这就是隔了!
    “正对易合,反对易隔”是提醒作者(或对句者)要谨防合掌和隔离,并非正对一定会合,反对一定会隔。
    还有一种论调说“不合即隔”是没有道理的。合掌是对联撰写之大忌。合掌即词义语义相同或相近,上下联说了同一件事,或描写了同一个或相似的画面,这是不允许的。换言之,就是上下联必须说两件不同的事或描写两个不同的画面。然而,不同不见得是隔。如上述第一副对联,两幅画面虽不同却浑然一体,当然不是隔;而第二副对联,两幅画面风马牛互不相干,实在是不和谐的,还不是隔吗?
    现略举几例,这些对联上下联都是说了不同的事或写了不同的景,但都浑然天成。不能说是隔吧?
    勤劳致富 小康在望
  廉政爱民 大治有成
  
         念台胞 山河抬望眼
  思祖国 日月寄归心。
  
         锦绣中华 和字全民写
  繁荣盛世 谐音四海传

          和谐曲惊醒北疆冻土
          建设风催成南国新城
   
          最后总结一下,看一副对联是不是隔了要把这副对联看作是一篇文章。其上下联就是这篇文章的两个部分(或者说是两个段落),进而分析这两部分之间的联系。如果没有任何联系,或者说很不和谐,那就是隔了!
    上述观点仅供联友参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8-16 09:28:08 | 只看该作者
谨记,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8-16 12:44:59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对联知识,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8-16 12:46:59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对联知识,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8-16 22:41: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哥详明的讲解!奉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6 00:50 , Processed in 0.0328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