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春幸福园诗会有歌谣道: 万里长城万重关,中华民族奏凯旋。 修我长城明我志,创我奇迹攀我山。 第五十四回 修长城群众争捐款 豆腐魏春节舍豆腐 万里长城,盘山越岭驰苍龙, 伟大创举,文明见证。 传统道德真髓,共产主义精神, 仁、义、礼、智、信,仍是中华风! 找"救护车"这人叫常兴国,是附近易兴村人。常兴国刚走出霞玲的门,就碰上文哲老汉。赶忙问:"先生知道咱村那外叫号'救护车'的那达去了?" "哦,我就是。师傅你是?"文哲笑了。 兴国高兴地撑住自行车,赶忙握住老汉的手,道歉着说:"我叔嫑怪,贤侄不知是我叔,冒犯了……" 文哲还是那样笑哈哈地,不起高声和蔼地说:"不怪,不怪,怪啥哩!有啥事只管说么?" 兴国把丈人爸和大姨的病情详谈了一下说:"听说叔和张老大夫有深交。他特长治这类病,你能不能给咱帮个忙,去趟西安?……" "嗨,能么!我虽然不是医生,但知道救死扶伤是人道主义。啥事再忙,能有救人紧!这忙一定帮。" 两人正在说话,恰巧碰见村上的电工姚志红捎来了报纸。"伯呀,这是报纸,还有你一封信哩。" 文哲接过浏览了一下大标题说:"志红,你伯有要紧事去西安。出门由事不由人,修长城你伯还要赞助哩!" 报纸上发表了邓副主席提出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之后,号召全国人民捐款赞助,这新闻很快就传遍千家万户。村电工姚志红还为气煞老魔捎来了报纸。这天早饭时,老魔正端着饭碗,志红跨步进门开玩笑地说:"福叔,筹款来咧,瞅,这个数……"他竖起两个指头。 "两块?" "不,贰佰块!" 老魔听志红说酬款来咧,觉得有些蹊跷,忙问:"志红,捞个啥球官么,你也募捐咱老百姓出水,不知修几百朝年那烂墙墙子挡谁咧!" 志红将报纸递到老魔手里说:"挡谁哩,挡你咧!挡你那歪风胡吹咧,挡你邪气熏人咧!……万里长城是国宝,是咱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咱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举世闻名的伟大创举哩。福叔,这你知道么?这是咱祖国和民族的自豪。随着当前旅游事业的发展,邓副主席提出'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自愿捐款修复长城是爱国的表现……"志红经常看书、看报,到底肚里装的多,一讲理论一大套。 "哦,那也算国宝?" "可不是,那可是独一无二的大桄桄国宝哩!" "这崽娃子,啥都懂。你咋不早说么,原来还有这么重大的意义哩。"老魔听后恍然大悟:"志红,叫叔两句话谝到坡里去咧!你不怪叔么?" 志红摇摇头说:"不怪,不怪,不知者不为过么,知道了不就行咧。" 气煞老魔望着志红,握着他的手抱歉的说:"志红,今天叔腰杆子硬咧,能落人后么!国家修国宝,没麻答;凭管咋弄都能成,号召捐款咱响应。你说么,除了没良心那砖头块子、石头疙瘩子,爱国之心谁人没有?……" 志红笑了:"叔这人才算开通哩。咱还应当广泛宣传,叫群众都知道修复万里长城的重大意义,知道爱护文物古迹。只要认识明确,动员起来,难道我们中国人不架这势还让外人插手不成!" "对对对,志红说得在理,还是年轻人开窍。" "有理,那么你捐多少哩?" "志红,一股[一股]:陕西话。一股钱多指壹百元。也有将拾元称一股的,为一小股。也行,三张五张幺洞洞叔都不在乎;你是村电工,又不是筹款长;到时候叔自有主意,决不让人喷唾沫,指脊背!" 志红借着送报来到运输专业户郭育兴家,隔门听见育兴在家吼秦腔"侍郎官报国嫌官小,……"他随着喊了一声:"拼四化看谁风格高!扶贫长……" 这一声把育兴给牵出来了。儿媳妇翠兰抱孩子拍着屁股也走出来了:"鹿哥,你送报吧!" 原来志红小名叫鹿娃,所以翠兰喊他"鹿哥。"育兴急忙接住报纸说:"行,行,行得太。贤侄还有这把'牙刷子',真是红萝卜调辣子,吃出没看出。走,到家里喝茶。以后嘛,咱叔侄合唱一台《二进宫》。" "好,你会演徐延昭,我这个杨侍郎可是胡球喊!扯得没远没近的。" 育兴笑了:"哈哈哈,扯,咱就扯,贤侄……"唱:"侍郎官,新时代也要的忠良将。" 志红信口也唱:"进宫去把'兴农扶贫'事商量!千岁呀,快走。" "行么。"乐得育兴只是拍手。 真也是:业余邮员手脚勤,饭前饭后转一村。 新闻传到千万户,不误家常闹耕耘。 下午四点半育兴拉石子回家,翠兰忙迎出来:"爸,今天回来还怪早,先洗吧。"翠兰与他打了一盆水,拿出香皂,放下毛巾。 这个翠兰是育兴的大儿媳,大儿子高攀也是汽车司机,在煤矿搞拉运去了。只见翠兰烫长发如瀑布泻背,喜将内衣当外衣,体也健来人也美,势了个能干的好女婿,软日子过得蛮心喜,都说她跌在福窖里。 "兰子,爸今天跑了一趟。嗨,石子任务完成啦,所以回来得早。"育兴洗毕后,翠兰又将茶盘端到桌上,倒了一杯捧着:"爸,脸盆放下我来,快去喝茶休息。"育兴坐在桌旁的椅子上喝了起来。翠兰去泼水,孩子醒来了,"哇哇"叫着。 "翠兰,敏敏娃醒来了,快去看孩子。" 育兴其人:个儿高,膀粗腰壮;性子急,走路和跑一样;一身工作服,活扳子好比随身枪;手老是油污染脏,屁股吊的滴溜当啷,精研技术行当,数十里大有名望。他坐在桌旁,边喝茶水边看报边思索:邓副主席号召"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哈,应当修,应当修哪!咱是老万元户,还是扶贫长哩,咱不带头还能溜在后头,就先捐贰佰吧。他想着想着,就大声喊了起来:"他妈,他妈--"还扭头朝后盯哨着。 "哎--"老婆凤琴正在后院挤羊奶,听到喊声便圪圪拧拧摇晃着胖圆轱辘身体,将羊奶盆子端了回来"还是你?你看今天奶挤的可不少,足有七、八斤哩。吆喝的啥事!害饥么,害渴?想喝奶吧?"老婆子停住脚瞪着眼问。 "没事。" "没事就嫑三喊六声啰。" "没有小事,有大事。"育兴焦急地打断老婆的话:"他妈,我又要捐啦。" "钻啦?是钻山缝子还是钻石头洞子,钻科学的棱子还是钻四化那空子?你当司机,那天少得了钻!你想钻啥?"老婆子把右脚跺了下问。 "不是钻那个,是捐这个……" "钻这个!钻咱那羊棚子还是钻鸡笼子?" "钻你这箱子掏支票,为国捐款!咋向?" "捐款?又要捐款!前年扶贫你捐了伍佰柒,还抡出个三十五'突突突';去年助四化,又捐了伍佰元。今天你又要捐啥名堂的款,说吧,说不清我能饶你!"老婆举起拳头又绷不住地笑了。 "修长城,我想再捐贰佰,这总没胡弄吧!……" "修长城?呸,狗逮老鼠多管闲事!修长城你也管得着吗?秦始皇修长城,孟姜女哭长城,咱钱再多也不能往没眼巷里塞!咱是万元户,这可是咱黑不黑、明不明、苦苦巴结挣来的,又不是凭鸡毛运气拾的。你东一把,西一扬,把钱抡得那么随便,连响都不响!" "胡扯!"育兴听后变了脸色,吓得凤琴举臂倒退三步。他又拍了拍老婆肩膀,"别躁,别躁,这是邓副主席提出来的。" "邓副主席,……不会吧?……"凤琴正当精壮之年,也是实干家,勤俭持家能手。她常说:男人是个耙耙,婆娘是个匣匣,不怕耙耙没齿,就怕匣匣没底!她从不旷外花钱,今天育兴又要捐款,怪不得内掌柜还得详细考问呢。 "没错。秦始皇为了巩固他的封建统治,防备外族侵扰,才打起万里长城。而咱们是为了保护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成果、智慧结晶,发展旅游事业,利国利民才干的。" "发展旅游事业,利国利民?哟,原是这回事,怪不得电视连续剧《霍元甲》主题曲也唱'万里长城永不倒'哩。" 育兴又补充一句:"万里长城永不倒,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永远不倒,你知道吗?" "我懂,明白。既然是邓副主席号召,捐多捐少还有啥说!你说贰佰,我还说该叁佰哩。!" "开通,叁佰就叁佰,马上取。" 凤琴在箱子取了一张叁佰元支票,育兴接到手,将大拇指翘到老婆面前高兴地说:"掌柜的,这才算得上思想先进。" 老婆子故意板着脸伸手过来欲夺,惊得他打个趔趄,把老婆子也惹笑了 "拿去拿去,还啰嗦啥哩!只要把钱花在正事上,谁为难过你,你说?……" 育兴这才笑着,一声不吭地跑了。他匆匆向志远家走去,正好志远开着小四轮拉砂子从村头经过:"咦,志远兄弟还有这一手……" "育兴大哥,想拜你做老师哩,当司机;肯不肯带我这徒弟?这一行,今后给咱多指点。" "兄弟,你是官身子,一心不可二用……这山又看那山高,当支书还想谋司机,一只手能捂几个窟窿?快点下来,哥专门找你的麻烦来了。" 志远刹住车跳下来说:"扶哥,不是我心眼稠。人常讲:外行领导不了内行么!艺不压人,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掌握点技术有啥不好哩。"志远取出香烟,互拈一根点燃问:"扶哥快说,找兄弟有啥事?" "兄弟,邓主席号召捐款修复长城,咋没见你吭声?不是志红说得及时,哥这'长字牌'不就掉尾巴咧?不为别事,今天哥为修长城捐款叁佰,该登头名榜了吧?" "扶哥,我早已向群众用广播做了宣传。只是最近你多出门、少在家,半夜回来,天没明就出发,咋能知道?现在已有十五户自愿捐款,你是第十六名了,捐款叁佰名列第三。" 育兴吃惊地问:"那谁是第一第二哩?" 志远从衣兜掏出一个硬皮笔记本翻开说:"扶哥你看,爱社迷捐款伍拾元打响第一炮,郭海舟捐款叁拾元又放了第二炮……桃花岭老姚园长捐款叁佰伍,名列第一,文化宫主事明翰林捐叁佰叁,名列第二,大哥叁佰整自然是第三名了。" "这是你嫂子给的叁佰元支票。只怪你大哥出车回来迟慢一步,没想到竟落在后边了。" "大哥,爱国分啥先后哩。" "不!"他摸了摸衣兜"嘿,这里还能凑合伍拾元,补上。" "哎哟,育兴大哥!……"志远取出发票向他打了收据。 "豆腐!--"隔河亲贤乡豆腐魏掀着豆腐车过来了。"志远,叔正要找你哩。叔虽然是外乡人,也是咱踏泥庄人的朋友么。你是支书,叔给你谈两件事,在大喇叭上传传;春节到了,叔想做个好事。" "魏叔,那两件事?魏叔有啥打算尽管说。" 豆腐魏将豆腐车撑了起来,摸一沓现金说:"第一:捐款伍拾元修长城。第二:舍豆腐,每户五斤,啥报酬都不要。" "那成本哩 ?" "舍,全舍!"老魏爽快地说。 "好哪,魏叔可真是发扬风格咧。" 豆腐魏笑着捋了捋胡须说:"嘿,听老人摆,清朝时候,咱渭北恒丰村财东家,腊八节都给穷人舍面条哩,今天你叔腰里有了铜,才敢大步走,更能放胆行,为咱村院中人舍点豆腐算啥,舍不穷!富裕了好事要多做。有人说钱多留给儿孙扑腾,我可不哩,儿孙自有儿孙福嘛!……" 育兴逗趣地说:"傻老哥,给儿子多留点怕啥!" "哼!怕他不会使唤,不知创业艰难,不懂过日子的法场!现在咱家存款七、八仟元;多少是个够。人活名,树留影,我老汉活着,春节舍豆腐,死了还要叫渭河南北人都忘不了老叔哩。贤侄,你可记牢,给叔在大喇叭上喊喊。" "魏叔放心,一定办到!"志远和育兴听着老汉一番话,都为老汉的世界观深受感动。 这豆腐魏,六十出头,老家在山东省;孩童时因战乱随父亲逃难到陕西,最后在亲贤乡魏仙庄落户。他生性刚直、慷慨,吃得苦、耐得劳,乐于助人。年轻时走南闯北,阅历深,经见广;还有兴趣博采奇闻轶事哩!别看他两眼墨黑,却装着满腹古今,说三国,道列国,摆淮海,扯平津……竟有人把他当成老学问家哩。老汉给志远再三叮咛后,便推着豆腐车走了。 "豆腐喔!--"的喊声,如洪钟一般在村道回响。 这真是:争争争,争权夺利面狰狞, 舍舍舍,舍己为人夸英雄。 扶贫舍钱财,报国舍家庭。 战场舍生命,争舍是高风。 穷者善其身,益坚志长庚; 达者不知舍,终是可怜虫! "单于--"忽听益民诊疗所那边有人吆喝。 "噢--"豆腐魏将豆腐车推将过来:"好个佗子,你明明说单于是北方少数民族首领,伯说的不对,你就偏偏不改!"他朝诊所望着,翻滚着眼珠子。 桃源春幸福园诗会有歌谣道: 千里鸿毛一片心,莫将微礼量等分! 平凡伟大多少事,英雄为我壮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