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鸿硕a 于 2014-4-4 09:55 编辑
《沙扬娜拉》断想
”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首诗写于1924年5月徐志摩陪泰戈尔访日期间。作者用最精粹的语言,抓住最富有日本女性特点的神态来描画,把送别时日本女郎那种艳丽的姿容,温柔娇羞的神情,含情脉脉、眷恋不舍的内心惟妙惟肖,活脱脱地展现出来。 最后一句“沙扬娜拉”(汉语“再见”之意),这是弦外之音,弦内之情。不和谐中求和谐,无法之中以求法。这好比弹琴,曲终深情一拨,余音袅袅。看似无心,实则有情。看似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 如果没有“沙扬娜拉”,诗就会呆板,失掉灵气。这是“意顿”的极致,使感情升华,得到自然、淋漓尽致的表达。这是妙笔。 诚如徐志摩所言:“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 众所周知这首是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后一 首。《志摩的诗》再版时删去了前17首,只保留这一首,成为传世的经典之作。 ——足见作者语言修养之功力。它告诉我们:写诗时可有可无的文字一定要去掉,不可姑息。
2014年1月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