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高祖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在其鼎盛时的公元7世纪,一度建立了南至罗伏州、北括玄阙州、西及安息州、东临哥勿州的辽阔疆域。在690年,67岁的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唐玄宗开元年间国力达到极盛,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灭亡。唐共历经21位皇帝(若含武则天),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 高祖 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他的管理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635年病死,享年69岁,谥号太武皇帝,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葬在献陵。朝代故事:玄武门之变。 太宗 李世民(599年~649年),626年—649年在位,共23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刘文静起兵反隋,攻入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病死,享年50岁,谥号为文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今中国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朝代故事:贞观之治。 高宗 李治(628年~683年),649年—683年在位,共24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贞观五年(631)封晋王,十七年(643)立为太子,二十三年(649)即位。病死,享年55岁,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葬于乾陵。 中宗(为武后所废) 李显(656年~710年),684年在位,(以及705年—710年)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被毒杀,时年44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龙泉山上)。 睿宗(为武后所废) 李旦(662年~716年)684年在位,高宗第九子,(以及710年-712年)唐朝第五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其父为唐高宗李治,母为武则天,唐中宗是其兄长。享年54岁,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葬于桥陵(今陕西省蒲城县北之丰山)。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顺圣皇后武曌(624年~705年),690年—705年在,位16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取意;日月当空;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国号为周,她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母亲。高宗死后,她把持朝政。690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洛阳为神都,国号为周,史称南周或武周。705年去世时发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享年81岁,葬于乾陵。 唐朝复辟 中宗(重祚) 李显(见684年)705年—710年,在位5年。705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复位,710年,中宗被毒杀。 少帝(殇帝) 李重茂(694年~?)710年,在位1个月,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1个月后,韦后被杀,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废掉了李重茂,并将李重茂赶出长安,恢复其温王爵位。后事不详。 睿宗(重祚) 李旦(见684年)(662年—716年),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玄宗 李隆基(685年~762年),712年—756年在位,共44年。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病死,享年67,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葬于泰陵(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北金粟山)。朝代故事:开元之治、安史之乱。 肃宗 李亨(711年~762年),756年—762年在位,共6年。唐玄宗第三子。病死,享年52岁,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之武将山上)。 代宗 李豫(726年~779年),762年—779年在位,共17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病死,享年54岁,谥号:睿文孝武皇帝。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之檀山上)。 德宗 李适kuò(742年~805年),780年—805年在位,共26年。唐代宗长子,病死,享年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葬于崇陵(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嵯峨山)。 顺宗 李诵(761年~806年),805年—806年在位,1年。唐德宗长子。病死,时年45岁,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葬于丰陵(今陕西省富平县东瓮金山)。朝代故事:永贞革新、永贞内禅、八司马事件。 唐朝重要历史人物: 李世民: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武后四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哲),四子李旦。 代宗:不哑不聋,不做家翁 升平公主郭暧《打金枝》 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病死于846年 唐懿宗:骄奢淫逸 ,不思进取,宠信宦官,迎奉佛骨,面对内忧不知其危,遭遇外患不觉其难,把宣宗在位期间重新点燃起来的一点希望之光彻底熄灭了。 唐昭宗.一个聪明而又有才能的年轻人,他充分了解阻碍恢复唐朝力量和权威的形势,并发誓自己要复兴王朝。但是唐朝已经积弱难返,回天无力。这种境况恰恰是昭宗的哥哥僖宗(公元873-888年在位)造成的。 唐宪宗 贬谪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李白 (701—762), 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苏联托可马克),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 王维( 701 一761 ),字摩诘,盛唐诗人。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后移居蒲州今山西永济)。王维出生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多才多艺,不仅诗歌造诣很高,诗名很盛,而且精通书画。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中唐大家,诗作对后世影响甚大。其先太原(今属 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少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接触与了解。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 重回大唐中秋舞会人物关系很乱现在简单列出皇帝表 顺序 | 时间 | 朝代庙号谥号 | 年号 | 姓名 | 备注 | 1 | 618-626 | 唐高祖 | | 李渊 | 毁誉参半 | 2 | 626-649 | 唐太宗 | 贞观 | 李世民 | 凌烟阁。 | 3 | 649-683 | 唐高宗 | 永徽 等 | 李治 | | 4 | 684.1-684.2 | 唐中宗 | | 李显(哲) | 韦后.安乐公主 | 5 | 684-684 | 唐睿宗 | | 李旦 | | 6 | 684-705 | 武则天 | 周 | | 太平公主 | 7 | 705年-710 | 唐中宗 | | 李显(哲) | | 8 | 710-712 | 唐睿宗 | | 李旦 | | 9 | 712-756 | 唐玄宗 | | 李隆基 | 安史之乱 | 10 | 756-762 | 唐肃宗 | | 李玙 | 唐衰落的开始.惊死 | 11 | 762-779 | 唐代宗 | | 李豫 | 李辅国,郭子仪 | 12 | 779-805 | 唐德宗 | | 李适Kuò | 削藩的挫折 | 13 | 805-805 | 唐顺宗 | | 顺宗 | 最快太上皇 | 14 | 805-820 | 唐宪宗 | | 李纯 | 元和中兴被谋害 | 15 | 820-824 | 唐穆宗 | | 李恒 | 郭氏一系 ,畋游无度,不留意天下之务 | 16 | 824-826 | 唐敬宗 | 宝历 | 李湛 | 宦官谋杀,终年18岁 | 17 | 826-840 | 唐文宗 | | 李昂 | 唐没落转型.抑郁病死 | 18 | 840-846 | 唐武宗 | | 李炎 | 信道毁佛.会昌中兴。 | 19 | 846-859 | 唐宣宗 | | 李忱 | 延缓了唐帝国,小太宗 | 20 | 859-873 | 唐懿宗 | | 李漼 | 沉湎游乐 | 21 | 873-888 | 唐僖宗 | | 李俨 | 热衷游乐.黄巢起义 | 22 | 888-904 | 唐昭宗 | | 李晔 | 如崇祯.悲剧性的皇帝 | 23 | 904-907 | 唐哀帝 | | 李柷zhù | 昭宗哀帝为朱温所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