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秦华诗论】从诗歌的体制来谈诗歌的整顿(初稿)【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22:1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10-11-1 10:43

【秦华诗论】从诗歌的体制来谈诗歌的整顿(初稿)
  
  文/秦华
  
  
  
  自1918年五四运动,新诗进入中国以来,无论是自由体诗歌还是散文诗的文体就长期存在着争论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更是越演越烈。出现了网络恶搞赵丽华“自由体诗”的“梨花体”,陈衍强也出来说他是这种文体的鼻祖叫“烟枪体”。2010年9月19日晚,当五届鲁迅奖颁布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的公布时,诗歌奖得主、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的“自由体诗”又被称之为“羊羔体”。引起网友大讨论。————(注:这里我不用诗歌二字,仅用诗,是因为诗歌——诗——歌,是可以朗诵吟唱的)
  
  现在的分行文字不被看好的原因也是如此。韩寒所说“诗歌应该归于歌词”。开始我不认同,认为他本末倒置,后来去他博客看了原文才清楚他说的把“诗歌”归到歌词里,其实是把“自由体诗”归入歌词。说实话,现在有许多“自由体诗”连歌词都不如,因为无法吟唱,也无法谱曲。那些分行的文字仅仅是分行的文字而已,不是诗也成不了歌。基于这些引起大家热论的原因,有许多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观点,要为我们的文学题材正名。我们是语言文字丰富民族,何类诗歌都应继承祖宗产业,流畅。而现代一些所谓的诗歌,即无诗也无歌,更没有内涵,描述一些没有意义的琐事,有些还让人看不懂却而且词语堆砌,不流畅,读起来没味。
  
  这几天看了于进水先生与野神提出的新学说:曾经的“自由体诗”命名是错误的,应该是“随行”体或“随珠格”文学(见附录)。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分类应该是可以平息诗歌曾经有过的许多战争。命名分行的文字为“随行”文学是可以的。鉴于它们是用简要的文字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言简意赅,一目了然,一看就懂,是写一点一线的好文体,应该会流行下去的。这样的分类:“利于诗歌的健康发展,不至于让人模糊不清。因此,愚经过研究,以为把现在称呼的“自由体诗歌”改称为“随行(hang)”或“随珠格”可也。”(引用野神先生的话)
  
  新诗的另一个姊妹是曾经命名的“散文诗”。这个文体的争议更是不断了。有人认为是诗散文,个人认为散文诗应该称之为“诗文”更确切一些。
  
  正如灵焚老师提议的那样,它们都可以归为“大诗歌”。
  
  如果我们把那些不能吟唱的自由体诗分出来命名为“随行”或“随珠格”,将散文诗称之为短文诗,也有人说是诗散文,我赞成这两种说法,如果简称为诗文会比散文诗更形象一些。散文诗不是舶来品,是我国的古赋发展而来的一种诗歌语言的作品。没有文字的时候就有了诗歌,随着文字的出现就有了我们常说诗词歌赋  
  
  许多人随流起哄,而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文学的基本常识,逻辑思维混乱,得地的都不会用,句子生涩拼凑,以为自己可以分行了就是诗歌,而自命为诗人,这才是文学的悲哀。在这里,我再给大家指出文学的分类:
  
  文学题材分类:。
  1、两个大类。韵文与散文.(我国古代人是根据语句押韵否来分的)。
  2、三分法(“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采用的):叙事文学(神话、史诗、小说、叙事诗、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抒情文学(抒情诗和抒情散文)、戏剧文学(供舞台演出的脚本)
  3、四分法(现代我国文学理论界较多采用的):
  诗歌(抒情诗和叙事诗):古体诗词(诗词歌赋)、新诗(自由体诗、散文诗、歌词)
  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游记、小品、杂记、杂文、报告文学
  小说(从大散文里独立出来的)
  戏剧
  
  不知道这样是不是说清楚了。欢迎大家展开讨论。
  
  
  
  

以“随行(hang)”或“随珠格”替换“自由体诗歌”伪称
                          野 神

      面对诗歌界对所谓的“自由体诗歌”是否是诗歌的长久的争论,于进水韵律诗歌理论给出了科学的答案,以前流行的文学体裁“自由体诗歌”不属于诗歌的范畴。但无可否认,她已经成为汉语言的一种文学形式。为了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区分什么是诗歌、什么不是诗歌,就必须给曾经谓之“自由体诗歌”的这一文学体裁科学定名,她的母亲仍然是“中华文化”,她是中华文化诞生的又一个儿女。另外,从某种角度讲,名称只是一个代号,把曾经的“自由体诗歌”改称为“随行(hang)”或“随珠格”,这样,就更有利于使这一新的文学体裁的正常发展,也有利于诗歌的健康发展,不至于让人模糊不清。因此,愚经过研究,以为把现在称呼的“自由体诗歌”改称为“随行(hang)”或“随珠格”可也。


浅注:
随:随便、随意,不刻意追求。适合原“自由体诗歌”的写作形式。
珠:对原“自由体诗歌”的雅称。因为,即是它不算诗歌,但已经是一种文学体裁,且一样会产生优秀作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格:格式。不像一般文章,经常是段落较长,而“自由体诗歌”除不押韵外,格式与诗歌基本一样。

说明:
1、愚在北京时间2010年10月8日12:33分对“随珠格”进行了搜索,显示---
抱歉,没有找到与“随珠格”相关的网页。
百度建议您:
看看输入的文字是否有误 去掉可能不必要的字词,如“的”、“什么”等 阅读帮助

可见,以前没有人用过,也可以说在我发贴之前根本不存在。
2、因为“自由体诗歌”不能称之为诗歌,那么,愚以为今后就叫“随珠格”可也。
3、这种称谓并没有贬低她,相反,却给了她应该有的名分和更准确的定义。
4、“随珠格”文学体裁,其实最准确、最简单、最明白的称谓应该叫“随行(hang)”文学体裁。因为它具有与诗行相同的外在形式,但又不是诗,更不是文。(此条于10月8日21:13分添加)


               2010年10月8日北京时间15:53分    野神


补:经与于会长研究,最终定名“随行”体文学----2010.10.9.
--------------------------------------------------------------



            随行体文学与诗歌的关系  
                 文◎于进水(2010年10月9日)

一、随行体文学与诗歌的区别
(一)定义不同
1、随行体文学的定义:就文学体裁而言,随行体文学是以语言节奏的自由性和分行排列的语言形式,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2、诗歌的定义:就文学体裁而言,诗歌是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二)本质属性不同
1、语言节奏的和谐性,是诗歌的本质属性。
2、语言节奏的自由性,是随行体文学的本质属性。
(三)本质属性的内涵不同
1、诗歌语言节奏和谐性的内容由诗行内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和诗行外语言节奏的和谐性构成。诗行内语言节奏和谐性的内容由音节节奏的和谐、音步节奏的和谐和气群节奏的和谐三部分构成。诗行外语言节奏和谐性的内容由行尾节奏的和谐性、行间节奏的和谐性和段落间节奏的和谐性三部分构成。诗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主要由汉语节奏的主旋律和其他节奏形式来共同完成。汉语节奏主旋律包括音顿律、平仄律、声韵律。
2、由于随行体文学的语言节奏自由,所以随行体文学的行内、行间和段落间的节奏搭配比较散,具有散文体裁语言的特点。
(四)分类不同
1、诗歌的分类:按照诗歌的韵体、律体和韵声所划分的“通韵齐言正格诗歌”“通韵齐言变格诗歌”“变韵齐言正格诗歌”“变韵齐言变格诗歌”“通韵杂言正格诗歌”“通韵杂言变格诗歌”“变韵杂言正格诗歌”“变韵杂言变格诗歌”八种诗歌体式,是对汉语言古典韵律诗歌、古今简体诗词和现代韵律诗歌三大纵向体式横向之最基本分类。
2、随行体文学的分类:
随行体文学分为齐言随行体文学和杂言随行体文学。
(五)标志不同
韵律是诗歌的核心要求和标志性象征,随行体文学对韵律没有要求。
(六)产生时间不同
诗歌是人类最早的文学体裁之一;随行体文学是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七)语言载体不同
1、古典韵律诗歌的语言载体是文言汉语,古今简体诗词的语言载体是半文白汉语,现代韵律诗歌的语言载体是白话汉语。
2、随行体文学的语言载体是白话汉语。
二、随行体文学与诗歌的联系
1、都采用分行排列的书写形式。
2、都是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3、随行体文学是借助诗歌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换一句话说,诗歌是随行体文学的母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22:22:11 | 只看该作者
潇湘夜雨

发表于 2010-11-2 1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潇湘夜雨 于 2010-11-2 16:48 编辑

“随行”二字----由野神首次提出这个新的文体并定名,中国韵律诗歌学会会长、著名哲学家于进水先生给予了科学定义。见野神《以“随行(hang)”或“随珠格”替换“自由体诗歌”伪称》、于进水《随行体文学与诗歌的关系》文。从前的“自由体诗歌”不再叫“自由体诗歌”。因为她根本不是诗歌,而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叫“随行”。 因此,野神和于进水先生成为给“随行”体文学正名的第一人,也是“随行”文学名称的创始人。

这“创始人”可要名扬天下了,给“随行体”一个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22:21:44 | 只看该作者
闲人

发表于 2010-11-1 17:19 | 只看该作者


梨花羊羔落
诗歌韵味浓
但有此一日
把酒笑春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22:21:16 | 只看该作者
野神

发表于 2010-11-1 16:49 | 只看该作者


3# 闲人

    临屏赠闲人
                野 神


    闲咏花开落,
    人间爱恨浓。
    逸心清若水,
    雅载一船风。


                          2010.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22:20:49 | 只看该作者
闲人

发表于 2010-11-1 14:01 | 只看该作者


正确的东西总会有人响应的,不过到“确立”路还很长,大家共同努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22:20:19 | 只看该作者
野神

发表于 2010-11-1 10:44 | 只看该作者


秦华--------

主要是现在到了必须矫正的时候了。为什么出现恶搞,就是大家认为那不是诗歌,那么什么是诗歌,如何写诗歌?你说赵丽华、车延高写得不是心灵的感悟吗?
赞同!

-------------------------------------------

多谢秦总版对敝人观点的支持和关注!首先深表敬意!
作为任何一个有责任的中国文学界人士,都会关心中国的命运和中国文化的命运。在此,我对秦华总版的开明和责任感动。
至于“诗歌”和“随行”,可以说,一目了然。我不愿作过多的解释。
于进水的“汉语言韵律诗歌理论纲要”用哲学的理论对诗歌作了科学而系统的阐述,大家可以看http://zhongguoyunlvshigewang.5d6d.com/thread-9433-1-1.html------欢迎有意者去系统的学习一下。
基于此,野神对于当今人们对以前“自由体”的长久的争论,也深感不安,于是对其作了长久的研究,发现它就是一种新的体裁,而这个想法也有人提出过,但不彻底,因为所有的人要么认为是散文、散文诗,要么认为是诗歌的又一形式。而我发现它谁也不是。我仍然不愿作过多的解释。现在附上我的一篇文章,供有识之士共同探讨。



一、

                   “随行”体文学,渴望早日有个“家”
                                         (2010年10月15日晨)

                                                 野 神

       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已是姹紫嫣红。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等文学体裁早已定论。而“随行”体文学从出生到现在,她一直与新诗纠缠不清,没有她自己应有的地位,甚至连名字也没有,把诗歌也弄得扑朔迷离,游弋了一个世纪。现在,是应该把她从诗歌母体中分离出来的时候了。“自由体诗歌”是她的乳名,将成为美好的记忆。
      有人说,“随行”体文学是“散文”,有人说是“分行散文”......请问:她真的是“散文”吗?她真的是“分行散文”吗?回答是犹豫的。而更多的人则干脆说她就是诗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她自己一定知道,她谁也不是!她是她自己,她的名字叫“随行”,随意的句行。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独领芬芳。只要把她与别的文体稍加比较,就不难发现,她是一个全新的“自我”。她既不依照散文的行文格式,也不遵循诗歌的押韵规则,独立于已知的所有文学体裁之外,有她自己特有的风采。她是新生事物。“存在就是合理的”,她有其它文学体裁不可比拟的自由创作空间,既有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也具备诗歌分行的明快......热情而奔放,活泼而充满生机。一个世纪过去了,才第一次有人真正认清了她,她才第一次真正拥有自己自由幸福的“芳名”。她渴望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而不再依附于诗歌母亲,她应该学会“走路”了。
     “随行”啊!你应该能够独立行走了。因为你有一位伟大的诗歌母亲,在“诗歌”的体内,你吮吸了一个世纪的乳汁,一旦分娩,已不再是婴儿,而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了。看,“随行”家族已经十分庞大,虽然很多“人”还不识路,连自己的姓名都不知道,但相信你一定会认得清自己的真实容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大多数人都完全把你认得清楚明白,当你的地位完全巩固,当人们由自发到自觉地亲近你时,你的力量才会真正变得强大。深深祝福:“随行”家族早日归宗!
      快快苏醒吧,昏睡的人们啊!希望尽快让“随行”有一个完整的“家”。不管怎样,她的名字还是叫“中华”。


二、

随行”体文学之“随行”直解

                   野 神


随行----随意的句行。


2010.10.8.


----------------------------

注:


“随行”二字----由野神首次提出这个新的文体并定名,中国韵律诗歌学会会长、著名哲学家于进水先生给予了科学定义。见野神《以“随行(hang)”或“随珠格”替换“自由体诗歌”伪称》、于进水《随行体文学与诗歌的关系》文。从前的“自由体诗歌”不再叫“自由体诗歌”。因为她根本不是诗歌,而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叫“随行”。 因此,野神成为给“随行”体文学正名的第一人,也是“随行”文学名称的创始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6 00:56 , Processed in 0.0349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