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的两首哲理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18:2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10-8-26 22:13 | 只看该作者




苏轼的两首哲理诗相关搜索: [color=rgb(0, 153, 153) !important]苏轼
, [color=rgb(0, 153, 153) !important]哲理




苏轼有两首哲理诗脍炙人口: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内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琴诗》

第一首是一首无可争议的哲理诗,他从一个常见的自然现象,说明了一个哲理。这个哲理不是那种玄妙的越说越糊涂的哲理,而是每个人都经历过比较通俗的哲理。我们往往为别人分析事情时,说得头头是道,而轮到自己陷入同样境地时,也会犯糊涂。一般人都懂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这首诗融哲理入诗,融得自然,有情景,有情趣,提出了问题,也解决了问题,很完整,无愧是哲理诗的典范。
第二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是苏轼向海印禅师发问的一个偈子,有玩笑的成分。他只是提出一个问题,他自认为这个问题没有答案,用来难海印禅师,(后来他自己也说是博一笑而已)所以这不能说是一首好的哲理诗。
后人解读这首诗,有人说声在指头上(唯心主义),有人说声在琴上(机械唯物主义),有人说琴是客观条件,要同手指这个主观条件结合才能产生琴声(辩证唯物主义)。不过这都是后人,而且是现代人的解读,当时苏轼绝对没有这么深刻的哲学思想,他只是用禅宗的套路,打了一套玄而又玄的太极。中国古代文人的清谈和禅宗的公案都曾经提出过一些哲学的课题,但是最后都是以虚无缥缈为答案,不了了之。现在还有人在过度释解这首诗,写万言长文考究这里的哲学根源。以虚无代替哲理,以禅宗代替哲学,此风不可长。
之所以翻出这两首诗来评说,是因为现在我们仍有人在写貌似有哲理而实际上没有哲理的所谓哲理诗,好的哲理诗,要有问题的提出,要有问题的答案,要有形象,要有情趣;不能写成哲学读本的分行版,也不能以故作玄虚、代替科学的思维;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二十一世纪的哲学高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18:28:09 | 只看该作者
于进水

管理员

帖子27715 精华68 积分140665 性别男 来自复兴中华诗歌

沙发
发表于 2010-8-27 08:2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首诗体现了2个哲理:一是事物本质是对事物的综合反映,需要全方位的综合考察,不能够只看一个侧面“横看成岭侧成峰”;第二个哲理是要走出事物的本身看事物“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第二首诗体现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的哲理。联系是客观的。





高歌韵律,吟颂中华!——潇涵轩主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闲人

荣誉站长

帖子1351 精华27 积分7547 性别男 来自北京


3
发表于 2010-8-27 11:40 | 只看该作者





苏轼在写第二首诗时,自己没有答案,也没有期待答案,玩笑而已。
后人的评论是附会、拔高。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蓝田

韵律举人

帖子572 精华4 积分2968 性别男 来自山东德州铁西南路丰泽园A8.3.301 ...


4
发表于 2010-9-4 22:1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哲理是在形象和情趣的基础上自然而然产生的,才不会让人感到厌倦,也会更有力量。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鸿硕

荣誉站长

帖子4207 精华46 积分22037 性别男


5
发表于 2010-10-31 16:3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哲理是在形象和情趣的基础上自然而然产生的,才不会让人感到厌倦,也会更有力量。 ——附议。





鸿硕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野神

主编

帖子7441 精华78 积分39392 性别男 来自重庆开县


6
发表于 2010-10-31 17:29 | 只看该作者





诗有高下之分,哲理有深浅之别,手法有曲直之变。好诗不用辩,劣句难登台。愚以为,苏轼的第二首,看似其本人以玩笑写就,但任然是好的哲理诗。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





《韵律诗歌》报---主编。
《论随行体文学》——(诞生及系列理论文章)——新学说——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a899460100nnlj.html
通联等见野神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eshen888

管理回复 引用 编辑



[tr][/tr]
午后新雪

韵律童生

帖子38 精华0 积分190 性别男

7
发表于 2011-12-1 17:55 | 只看该作者





写哲理诗没有悟性是很难写出来的,欣赏闲人老先生的独到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11 18:11 , Processed in 0.0368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