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68|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其它] 草书与符号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08:3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太伯 于 2015-9-10 15:52 编辑

草书与符号学
——读李克民《关于草书符号的研究》有思

徐双山

    李克民先生是龙江书坛耆宿。此老六书通辨,诸体兼修,心手相和,无不精妙,作品累获殊荣。出版十余部专著,影响广泛。坚持常年办学课徒,桃李满门。多年来,李老广涉历代碑帖,临池不辍,尤其对《孙过庭书谱》用功最深。临帖、揣摩、研究、总结,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凡二十载,终有获益,出版《唐孙过庭书谱草书研究》一书,考证人物生平,解析技法,逐字注释,直至精研草书符号,分类编成草书符号字典,堪称书史首创。可谓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前不久,李老将其发表在《青少年书法报》上的《关于草书符号的研究》一文拿给我看,希望我参与研讨。作为书友,责无旁贷。
    何谓草书符号?即组成草书个体文字、约定俗成的构件,即偏旁部首,是所谓草法的、以区别于其他书体的标识。一个草书符号,可以代替一个甚至几个规范汉字的偏旁部首。不能辨识、应用、书写草书符号,就无法创作、鉴赏草书。可以说,没有草书符号,就没有草书。
    在草书历史上,历代草圣虽有约定俗成的偏旁部首的写法,但却无符号的概念与提法。一笔一划,惟凭记忆。尽管有草书歌诀等行世,仍属记忆范畴。难免自“草”其“书”,并不规范、标准。直至民国,草书大家于右任先生,鉴于草书常被误读的现象,倡导“标准草书”,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草书符号。于公在蒐集、梳理、对比、分析、研究历代草圣遗迹及汉晋简章的基础上,提出了72个代表符号,堪称宇内研究草书符号之鼻祖。嗣后,于公之高足、著名书家胡公石,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精心研究,在恩师72个草书符号的基础上,又增补了13个符号。
    第三位增补草书符号的人,便是李克民先生。李公在研究《孙过庭书谱》3700余个草字时,发现于、胡二公提出的85个符号仍有未能涵盖之字。经反复推敲,又提出了17个草书符号,使之进一步完善。
    长久以来,草书符号已被书坛接受、认同、使用、推广,成为研究、创作、鉴赏草书的依据。然而,时下对于草书符号的研究而言,仍属各自为营,单兵作战,未成系统。为使草书符号研究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不才在此斗胆提出,建立“草书符号学”,期望引起书坛有识之士的兴趣与关注,并众手拾柴。正所谓:“钧天乐政鱼龙舞,大厦功成燕雀齐。”
    据有关专家云:符号学是人类有关意义与理解的所有思索的综合提升,符号学就是意义研究之学。符号学是二十世纪形式论思潮之集大成者,从六十年代起,所有的形式论皆归结到符号学这个学派名下,叙述学、传播学、风格学,也是符号学的分科。
    根据这一理念,建立“草书符号学”是完全必要与可行的。其学说内容大体可包括:基本概念与科学定义、草书发展史简述、草书符号的产生与使用、符号的种类与基本要素、与标准汉字偏旁部首的对应与替代关系、辨识与书写、在不同部位(上下左右中)使用时的变化、审美与个性等等,建立起完整、全面、系统、科学的学说体系,既可作为草书书家创作、研究的科学依据,又可为草书教学提供教材。这无疑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好事。
    最近,李克民、陆伟然二老提出成立“黑龙江诗书画印艺术研究会”,可否将“草书符号学”作为研究会成立后的研究课题之一呢?
    上述浅议,不知书坛方家以为然否?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亠彩| 六合投亠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亠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寒月语 + 5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08:04:45 | 只看该作者
寒月语 发表于 2014-7-20 14:49
老兄大才,月月学习。

月月客气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4-7-20 14:49:08 | 只看该作者
老兄大才,月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08:32:16 | 只看该作者
老马闲 发表于 2014-7-18 21:24
草书对于我来说就是看不懂、不认识的毛笔字,嘿嘿。

这不奇怪。于右任题写的“西北大学”四字,曾被人读为“如此大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08:29:58 | 只看该作者
老马闲 发表于 2014-7-18 21:29
这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能有个科学的分类就可以避免草书误读的问题了,我个人感觉如果把数学里的图 ...

想得大胆,可以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08:28:24 | 只看该作者
天蓝蓝 发表于 2014-7-17 20:45
欣赏佳作,赞赏支持!

问好,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08:27:51 | 只看该作者
天蓝蓝 发表于 2014-7-17 20:45
欣赏佳作,赞赏支持!

谢谢好友雅赏。久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7-18 21:29:58 | 只看该作者
赤虬子 发表于 2014-7-10 16:01
如果把草书的偏旁部首变成符号,不同的写法怎么编,各种草体也有自己不同的风格,这能统一吗?一家之研究是 ...

这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能有个科学的分类就可以避免草书误读的问题了,我个人感觉如果把数学里的图论、拓扑学等方法引入应该可以做得到的,也许找到一个喜欢书法的数学家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7-18 21:24:28 | 只看该作者
草书对于我来说就是看不懂、不认识的毛笔字,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7-17 20:45:1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赞赏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6 03:12 , Processed in 0.0363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