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太伯 于 2015-9-10 12:16 编辑
《雪庐笔谈》连载之四 自称臣是酒中仙 止观斋主徐双山
盛唐长安有酒中八仙,即谪仙李白、秘书监贺知章、汝阳郡王李琎、左丞相李适之、侍御史崔宗之、户部侍郎苏晋、草圣张旭、名士焦遂。杜子美感此八人饮酒逸事,作七古《饮中八仙歌》,其中写李白的一节最为精彩,且看: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此诗除第三句中无酒字,其他三句皆含酒字,却不使人感觉重复、累赘,反而觉得,就该如此。其实,此乃老杜有意为之,端的高明。写酒仙李白嘛,自然离不开酒字,如第三句也含酒字,那就是句句不离酒啦! 李白饮酒的故事颇多,如:与贺知章紫园痛饮,二人均未带酒资,贺解金龟偿之;与岑夫子、丹邱生以花马、貂裘换酒;醉而令高力士脱靴;醉草《答番书》;当涂泛舟,醉而捉月等等。老杜的这四句诗,歌咏的则是李白奉诏醉吟《清平调》一事。 此事在古籍《松窗杂录》、《野客丛书》、《乐史·太真外传》、《别集序》中皆有所载,所记大同小异,与《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下、《新唐书》卷二零二《李白传》所记基本契合,范传正新墓碑所记虽简略,似亦指其事。相比较,《松窗杂录》所记最为详尽: “开元中,禁中初重(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沈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月夜召太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欣承诏旨,犹苦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龟年遽以词进。上命梨园弟子约略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太真妃持颇梨七宝杯,酌西凉州葡萄酒,笑领,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太真饮罢,饰绣巾重拜上意。龟年尝话于五王,独忆以歌得自胜者,无出于此,抑亦一时之极致耳。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他学士。会高力士终以脱乌皮六缝为深耻。异日,太妃重吟前词,力士戏曰:‘始谓妃子怨李白深入骨髓,何拳拳如是。’太真妃因惊曰:‘何翰林学士能辱人如斯?’力士曰:‘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太真颇深然之。上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捍而止。” 此记载,不可谓不详,然于太白醉酒之态只一句“犹苦宿酲未解”,未免草草。《李白传》于此则较细:“白供奉翰林,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喷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 所记详也罢,略也罢,皆不如老杜的四句诗来得有神韵,寥寥二十八字,便活脱脱将诗人旷纵不羁,藐视权贵,我行我素,醉卧长安的酒仙之态呈现在读者面前。此诗能流传千古,便不足为奇啦! 顺便说几句题外话。有人认为老杜诗中的“不上船”,并非指不登龙舟,而是说敞开衣襟,连扣子都不系。其根据是《康熙字典》载:“衣领曰船”“或言衣襟为船”。这未免有些牵强附会。我认为,这里说的就是不上船,确凿无误。范传正新墓碑曰:“时公被酒于翰苑中,命高将军扶以登舟,优宠如是。”这里说的再明白不过。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く彩| 六合投く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く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