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字改革之我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15:0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太伯 于 2015-9-9 11:08 编辑

文字改革之我见
  口头语言受时空的限制,因而出现了文字。文字是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因而具有音、形、义三要素。任何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在发展变化的,总的趋势是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民族化,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
  汉字改革的历史,有两次是影响最大的:第一次是秦朝的统一文字;第二次是新中国的汉字简化。秦统一文字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石,横平竖直、端端正正,她是我们民族的形象!汉字简化大大提高了书写的速度!由于客观的原因,港澳台及新加坂日本等没有简化,因而出现了简繁并存的局面。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永无休止,汉字亦不例外。汉字的未来一定是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民族化!比如更加简化。(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手写汉字的机率大大降低了,所以进一步简化的需求并不是太迫切)
  但是,未来的汉字绝不会是拼音文字!
  原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拼音化违背了老祖宗的意愿,他们的在天之灵是不会答应的!每一个有血性有民族自尊心的现代中国人也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一定会群起而攻之!(尽管某些名人曾说过关于拼音化的只言片语,但这并不代表全民族的意愿。)
  原因之二,汉语只有400个音节,而汉字及词汇的数量却在千万之上。以拼音来表达这些汉字和词汇实在是难以如愿。举个例子:拼作shishi的一个“词”就会有“失实、诗史、失事、失势、实施、十时、时时、十世、实是、实事、时事、时势、史诗、史实、矢石、誓师、事实、适时、事事、试试、逝世、是是”等几十个与之匹配的词义,该取哪一个?即使加上声调以示区别,也相当困难。比如都是4声,就有“事事、试试、逝世、是是”等多个词义,这不就乱套了吗?汉字本身是以形表义以义定音的方块字,怎么能以简单的拼音形式来表达她的全部内涵呢?如果牵强地去这样做,只能出现无穷的滑稽和笑话!
  原因之三,方块字是一种艺术,有一种独特的视觉美,因而有了毛笔和书法,其它文字是难以做到的。丢弃这种美,书法家是绝不会答应的,全国人民也是不会答应的。
  原因之四,拼音化给研究古文造成极大的困难。尽管现代人研究古汉语有一定困难,但古汉语毕竟也是方块字,并非太难。一旦“拼音化”,那时的人根本不认识方块字,如何去研究古文?除非是上大学的“方块字专业”才有资格和能力去做。
  原因之五,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许多外国人都在学汉语。已经和正在西方国家形成汉语热,如果使汉语“拼音化”,这些外国朋友也不会答应。  
  关于音码输入法与所谓“汉语拼音化”的关系,我认为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音码输入法同其它输入法一样,只是用来把汉字输入计算机的一种工具,一种方法,有它的优点,亦有它的缺点,金无足赤嘛。大可不必谈音色变,杞人忧天!天是不会塌下来的!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囟彩| 六合投囟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囟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6 06:54 , Processed in 0.02469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