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2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余的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7:4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鸿硕a 于 2014-4-2 20:12 编辑

多余的话
——再谈“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

       最近,我在整理文稿时有所思,写了一篇《随想录:诗是什么?》。在这篇文章中重申了我对诗的定义:“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情、意、境、律缺一不可。”
       以为“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这是常识中的话,都是识文抓字的人,挂出后不会引起质疑,没想到却受到极个别诗友的非议,骇世惊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地提出《诗不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这样的命题。诗界思想混乱到如此境地使我感到震惊和遗憾!我在他的《诗不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回帖里说:“先生醉也,语出惊人,言醉不虚。注意身体。保重!待先生清醒后我有时间再论好吗?”,在另一封回帖里说:“先生高深,出语惊人。论据不清,难服众心。在下不才,不知所云。刘勰原道,可正视听。不再多言,先生自省。”本想保持沉默,可是事关大局,为了给诗正名,我不得不忙中抽闲,再写几句多余的话,进一步剖析“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这一定义,以其引起商磋和赐教。
一、“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词正义达,严谨精拔
      在这里说几句常识性的话:绘画、音乐、文学等都是艺术,绘画是线条、色彩艺术,音乐是声音艺术,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是语言艺术”想必不会错吧?既然是艺术,它要求的就不是一般的说话语言,而是精粹(精美、纯粹)的语言,这也不错吧?那么,文学作品都是语言艺术,不同的文学体式都有不同的语言特色,判断文学作品属于那种体式主要靠语言,而诗歌这种文体语言区别于其它文体语言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最精粹”,何谓“最精粹”我已在《随想录:诗是什么?》一文中做了阐述,不再赘述。不妨再举原来的例子:
       诗的语言最精粹:语言具有高度概括性,洗练、含蓄、隽永、言有尽,意无穷,意在言外。
      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写情人离别,这十一个字给读者留下广阔想象空间,胜过千言万语。恐怕其它文体千言万语也写不尽这种离情别绪吧?“别有幽怨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啊!能说不最精粹吗?
    再如:五月——
                 麦浪。
           八月——
                 海浪。
           桃花——
                 南方。
           雪花——
                 北方。
         ••••••
      (贺敬之《放声歌唱》)
——虽然省略句子成分,但通过想象,神与物游,形成鲜明意象。能说不最精粹吗?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在《随想录:诗是什么?》指出:“这些语言特征是诗美特质的要求。这些特征在散文、小说、戏剧里不多见,除非在特定环境下才能偶得之,在小说、戏剧里尤其是这样,而在上乘的诗歌里这些特征都十分明显。
     一首诗中,诗的特有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特有的基本特征越充分,诗的特色越鲜明;反之,与散文文体很难区分,恐怕很难说是诗了。”
      ——如此说来,能说诗与其它文学体式相比不是“最精粹”吗?
至于那位诗友说“《诗不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有语病,不能成立。这句话可以说成“诗不是语言艺术”,因为艺术里也包含最精粹,这句话里有最精粹,也无非是凸显最精粹。如果是这样,那么诗不是语言艺术,又是什么呢?这位诗友可能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诗是精粹语言艺术,但不是最精粹,这样说,从语法上看也言之成理,可是,上述已经说明“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倘若说不是,那么,各种文体比较之下谁是最精粹呢?按“四分法”是散文,是小说,抑或是戏剧?或者,都不是,我实在看不出,因为它不符合实际。
       所以,我说,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词正义达,严谨精拔。

二、“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天经地义,掷地有声

       请注意:“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不是我发现的,更不是我发明的,是我在援引尚书·尧典》,舜对蘷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之后,又援引“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体在声”(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夫音律所始,本于人声者也,声含宫商,肇自血气。”(《文心雕龙·声律篇》),并在总结前人创作实践基础上才概括、翻译成我对诗的定义: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情、意、境、律缺一不可。
   《文心雕龙.原道》篇说:“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又说:“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为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意思是说,文章的属性是很重大的。它和天地一起开始。并且说,只有人和天地匹配,孕育性灵,这就叫“三才”。人为万物之灵,实是天地的心。心灵产生了,语言跟着确立,语言确立了,文章跟着鲜明:这是自然的道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文章与天地同生,吸纳天地的灵气“舒文載实”焉能不鲜明乎?鲜明是什么?是文采,而文章是由语言编织的,语言焉能不精美、纯粹?
——显然,文章的语言自然是精粹的语言。
       那位诗友来帖说:“搞笑不?您所找的论据怎么不追溯到上古时代呢?当您看到这个动态QQ表情图的时候,应该知道美学及艺术随时代发展到了什么境地,而诗论之论据该往何时代寻找,应该明白吧?”
——要我说,追到上古有何妨?没有黄帝那有中华,没有炎帝那有农耕,没有神农谁识百草?没有仓颉文字何来?没有大禹谁制洪範......继续说下去,没有诗经、楚辞、汉乐府、汉魏古诗乃至唐诗宋词的辉煌,那有诗国之由来?我们总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割断历史吧?至于是古人说的,还是今人说的,那到无关大局,那要看谁说的对,谁说的合情入理。不能说我们今人说的都对,古人说的都错吧?发展眼光并不是搞一概而论。古代理论未必都陈旧过时了吧?如果认为不屑一顾,那么请你看现代以群《文学原理》,蔡仪文学概论是怎么说的,这里就不花费笔墨了。
       前面说到“三才”这里顺便再说一句:要慎言才好。人生在天地间,顶天立地,每个人的语言都要在历史的天地间回响,经受历史的检验。老子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道德经》),“大”字上加一横才是“天”字,才能以天为大,人的言行也要真善美一以贯之,一撇一捺才能合在一起,分离开就是八字,是别类,那就不能顶天立地,所以,不能乱说,慎言才好。请注意:我说的是“慎言”,不是禁言,我们拥护“双百方针”,因为贯彻“双百方针”才能有艺术的春天。不过,贯彻双百方针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百花齐放必须是花,百家争鸣必须是家(鸟)。以一“真”贯之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是讲天地人经久不变的道理的书,纵使离经叛道用今天的观点来看舜帝留下的箴言也是金玉之音,落地有声。
     所以我说:“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天经地义,掷地有声。

三、“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语言不精,格律何干?

       这位诗友在《诗不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中说:“’律’是诗的优点,恰恰也是诗的缺点。这也正是诗语言不配精粹之说的关键所在!“
       格律是什么?格律是指”诗、赋、词。曲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汉语小词典》82年版174页)“格”是格式,”律是规则,是约束。“格律”顾名思义,是定格的约束。
      这里要澄清一个问题:格律是发现的,不是发明的,不是人为的硬性规定。它是诗的内韵、自然节奏通过诗的外在的形式有规律的揭示和表现,从而表现出外在的韵律和节奏。正因如此,魏·曹植“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赠白马王彪》),“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情诗》)才能与唐律基本暗合。
       黄淮先生说:“律随情移,体緣律立”,说到底,律是由情决定的。就诗来说,各种诗体是由于不同的律决定的。没有律,就没有诗体,就没有诗,所以,无律不是诗。
       ——请问:语言不精粹于格律(约束)有何关系呢?没有没有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没有形式的内容。任何形式都有它的约束力。精粹本身也有它的约束力,就语言来说,它必须是精美、纯粹的语言,这就是约束。照这位诗友说来,约束使语言不精粹,那么,精粹本身就不应存在了,只有不精粹才能存在。如果说,约束使诗语不是最精粹的语言,那么,不受“律”约束的其它文体的语言反倒是最精粹的语言吗?岂非拙拙怪事?
      须知,有时,瑕屁反倒是个宝,维纳斯的膀子谁也安不上,安上就不美了。
世界上从来没有只有优点,而没有缺点的事物。我们总不能由于饮食会增加胃肠负担,去责怪饮食吧?
       所以我说,“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语言不精,格律何干?

四、“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诗语精粹,辞书可鉴

       众所周知,按四分法,文学艺术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只有诗歌才能定义为“最精粹的语言艺术”,散文、小说、戏剧能这样定义吗?我敢说任何书都不会这样定义的。
      请看《文学词典》是如何定义的,《文学词典》上说:诗歌“它要求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驰骋丰富的艺术想象......又要求采用简洁、凝炼的语言,分节分行的句式章法、鲜明和谐的节奏韵律。”(湖北人民出版社35页)
       关于诗,《词源》的解释是:“有韵律可歌咏者的一种文体。” (合订本,1988年7月第1版)
     《汉语大词典简编》的解释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1998年12月第1版)
      高中语文教科书第四册的解释是:“诗是一种特殊文学体裁,它通过高度浓缩、跳跃的结构形式,丰富的想像,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2001年10月二版)
就连‘自由诗’也没有说可以不押韵,只是说:“押韵亦较自由”(《文学词典》34页湖北人民出版社)
散文、小说、戏剧会有这样的表述吗?
    所以我说,“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诗语精粹,辞书可鉴。

五,“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诗家之言,足可一观

       朱自清先生说:“诗不过是一种语言,精粹的语言。”(《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 上册 791981年版)
      艾青先生说:“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诗论》 2011962年版)
       公木先生说:“诗歌语言往往是以节奏、韵律加强了的语言” (《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首届年会开幕辞》)
      屠岸先生说:“如果没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新鲜的艺术表现力(特别是对语言的掌握),也很难成为诗人。”(答《未名诗人》问)
       恕不一一例举。
       所以我说,“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诗家之言,足可一观。
       综上所述,“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毋庸置疑。

        2014年4月1日于北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4-2 09:56:53 | 只看该作者
完全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5-5 20:30:56 | 只看该作者
百灵 发表于 2014-4-2 09:56
完全赞同!

紧握!谢谢赞同!保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6 06:44 , Processed in 0.03233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