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太伯 于 2015-9-10 10:19 编辑
苏州纪游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此言不虚。 苏州,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湖,北临长江。历史可上溯到6000至7000年前,吴宫花草埋幽径。 苏州城市因古城、水乡和园林城市而别具特色,人们夸她“东方威尼斯,秀甲江南园”。宋时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留园,清代的耦园、鹤园、虎丘、寒山寺等等都是四海闻名。 独爱虎丘。苏东坡也说了“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传吴王阖闾葬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得虎丘之名。 虎丘占地仅三百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得山川造化之钟灵,大概是因为阖闾的三千宝剑同葬于此吧。 虎丘的建筑巧于因借,讲究与自然景观协调。塔、殿、桥、亭、楼、阁、墓,无一不精心安排。建筑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集几何美、书画美、楹联美、文学美、雕刻美种种于一身,是美之大成者。来虎丘必赏其飞檐斗角曲榭亭台。虎丘塔即云岩寺塔,斜而不倒屹立千年,堪比“比萨斜塔”,也是建筑史上一件奇观。而且保持了宋元时期建筑风格。 双井桥建于南宋,大青石板铺就,高悬剑池上方十数米处,桥上有两个并列的圆孔,可以用吊桶向下提水。塔影桥在山麓东南,横卧环山河上。亦是由青石构建。我一向爱水,故也爱桥。 虎丘剑池。 剑池在“别有洞天”之内,“池暗生寒气”、“空山剑气深”。广约六十多步,深约二丈,终年不干,清澈见底,可以汲饮。旁有“虎丘剑池”四个大字,笔力遒劲。传为颜真卿所书,后因年久,石面经风霜剥蚀,“虎丘”两字断落湮没。在明代万历年间,由一个名叫章仲玉的苏州刻石名家照原样钩摹重刻。 剑池两边石崖陡峭,拔地而起,锁住一池绿水,颇像一口平放着的宝剑。阳光斜照,水面寒光闪闪,虽是炎夏也觉寒气逼人。水中照出一道石桥的影子。抬头望去,拱形的石桥高高地飞悬在半空。石壁上苍苔深浅,藤萝野花倒挂如飘带。 但是虎丘最令人心动的还是真娘墓,白居易有诗云: “真娘墓,虎丘道。 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 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 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 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钱塘苏小,虎丘真娘,也不由得想起了李贺的《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