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写《桃源春》的感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18:0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写《桃源春》的感想
我叫郭明贵,字俯旭,因羡慕秦岭主峰太白山的高峻,故笔名郭太白。生于一九五二年,农民出身,渭南市临渭区信义镇人。一生酷爱文学,上世纪十几年一直担任信义政协、关工委负责人,任李村卫生所负责人。一九八二年自考大专文凭,从新民歌入手,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写了五、六百首民歌,选编出版于《农家的歌谣 第一辑》与《向阳集》,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曾写过《疙瘩塬》和《四过磅》由农村业余剧团演出,也曾写过两本大型历史剧和两本大型现代剧由于后来戏剧走于低谷,未曾上演。
一九八七年规划酝酿创作长篇小说《桃源春》,我当时看到农村在改革开放后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新面貌,农民互帮互助、爱社如家,为了集体利益不谋个人私利的优秀传统确实让人感动。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啊,应当继承发扬光大啊!随着年代的推移,这些传统的优良风格在金钱利欲的驱使下逐渐淡化了。人与人、村里老乡、邻里对门、朋友同志之间的亲情也逐渐被金钱利益淡化了。道路越修越宽了,人心却越来越窄了。在当今世风日下的情况下,谁还谈爱党、爱国、爱社,大公无私呢?当年雷锋、王杰那平凡而动人的事迹、焦裕禄那样的好干部没有了,所谓“为人民服务”、“清正廉洁”只是常听到的表面口号而已,从揭出的大、小老虎、苍蝇来看,人心已贪婪到何种程度,这怎能不令人痛心呢!高台教化的戏剧艺术陷入低谷,没人看了,尤其没有年轻人看了……,战争年代为中国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影片落伍了,不放映了。低俗的色情小品、裸体舞却占了上风。文学艺术走向让下一代欣赏低级趣味,淫黄、武打、猎奇、怪异充斥文坛,刺激国民感官,若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看到国民的麻木,睡狮犹在打鼾,就曾撰文呼吁“救救孩子们!”现在有谁还在呼吁“道德”呢?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抛在九天云外了!
“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作为一个农民文化人,在这邪淫愈演愈烈之际,便萌发了要写一部真正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正气之作。以社喻国,以小集体的积极向上,为我大祖国教化民心,鞭恶扬善,实现强国梦,挽回失去的“传统美德”做出自己毕生的努力。我是一个农民,分有责任田,又是乡村医生,负担着为村民健康服务的工作。但我利用业余时间,夜熬鸡鸣的多少个昼夜写《桃源春》的目的,就是想为世人树立一个好的典型榜样,让每一个读者能从书中唤回“良心”,获取教益。
当然,严肃的“正能量”的文学艺术不如低级下流的淫黄趣味所谓艺术走俏,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学艺术家必须要担当起挽回既倒之狂澜这一要务。也许有人说我写的《桃源春》一切都是假的,虚构的,就不会有那样的人,那样的事,我说确有其人其事,只不过我将其加工得更完美写成小说而已。所以没有我在农村生活五十年的阅历亲切感受是写不出《桃源春》的。《桃源春》是用章回小说写成,计60余万字。但不同于古典章回小说,每一回都附有一首民歌于每回之首,称为幸福园诗会歌谣,民歌所写都与本回内容有关;再就是在开篇对该回以四言诗做个简要的总结。结尾每一回都有个小悬念衔接,但不注明“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老套语。每回说的是每回的事,如同《儒林外史》的写法,但《儒林外史》没有贯通全书的主要人物,《桃源春》从始至终都有贯通到底的主要人物存在。故事情节没有大起大落的跌宕起伏,却有感人至深,令人难忘的情节,让读者在享受道德熏陶中获得教益。为了达到图文并茂,《桃源春》小说我特意按故事情节插了十多张白描插图,还将每回要出场的人物按其职业、性格绘出了一百二十多个人物肖像图,按出场次序插于每回之首页。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作家,为了写作,我家藏万卷图书。几十年来,每逢星期日渭南集会我都不缺席的在多个旧书摊上兜圈子,搜罗关于写作方面的理论资料及名家著作,终于从一九八七年开始至一九九0年用方格稿纸将《桃源春》手写完稿。
就在一九九0年《桃源春》完稿后我便将手写书稿背到西安去拜访省作协主席陈忠实老师。那天他不在家,我便将书稿放在他家。不长时间他将书稿于我寄了回来,并亲笔复信说:“因是手抄本弥足珍贵,不便保存。可让出版社先看,出版社若同意出版,我可以写几句祝贺的话。”
因为我家在农村,手抄本书稿只有一份寄向那个大城市出版社都不放心。二00一年我将诊疗所搬到渭南城区后,才听说电脑能打电子稿,于是在打印部让人打了出来。印了十册,让文友传阅,听取意见和建议。又送到省上太白文艺出版社让编辑审阅。太白社经过数个月的审阅后得到了肯定的评价。三编室主任陈昕说现在出书要个人出钱,经初步预算印1000册得四到五万元,要全部将我的书印出,需费用205600元。他说:我这书歌颂了改革开放的新生活、新面貌,内容积极向上,风格健康明朗,为我省近年来少有的佳作,值得出版,希望地方政府提供支持出版,我给你写个介绍信你试试。
为了筹集资金我跑尽了上、下各级政府领导部门,但政府领导说没有给私人出书的这项资金条例。我说我是一个普通农民业余作家,没有退休金,这也是我一生呕心沥血执着投入到文学创作事业中去,只知人生的价值就是奉献,奉献社会、奉献人民;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甚至奉献出我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要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我的前多半生一直用医学支持文学,从没想到个人的私利,但还是四处碰壁。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桃源春》的写作就是为实现民族复兴之大任和目的。
跑尽了路,说尽了话,送尽了情,二00年省农行及渭南市政协牵线由西安鼎天公司及渭南畅安公司募得了一点赞助,《桃源春》总算出版了点。
《桃源春》是我的成名作,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出版之后《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华商报》、《渭南日报》、《渭南广播电视报》等媒体相继做了报道。接着我又与渭南籍作家杨贵志老先生将长篇小说《桃源春》改编成四十五集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剧本主要内容简介是:故事反映了踏泥庄在粉碎"四人帮"前后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成为全国典型的民俗文化村和文明示范村。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全景式地体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剧中主人翁踏泥庄党支部书记、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即组长)郭志远带领大家抛弃旧世俗观念,时弊庸风,加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大胆改革,互帮互助,带头扶贫,携手致富,共同集资,创建企业,农、林、牧、副、渔、旅游全面发展,最终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本剧是八十年代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为宗旨,鞭恶扬善,向往美好,向往未来;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人物众多,阵容庞大,故事情节亲切感人,英迹风范让人倍受教益,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地方色彩及乡土文化氛围,融政治、民俗、道德修养与中华各类艺术为一体,是一部积极向上,深化农村改革,宣扬爱国爱党、现实与理想、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电视连续剧。
剧本写成后得到文学界知名人士的高度评价。多少年来由于社会风气不正,贪腐泛滥成灾,文化艺术走向邪端。习近平主席主政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重拳打击腐败官吏,重视文化强国,呼吁“正能量”的文艺作品,但那里有真正识马的伯乐呢?《桃源春》小说二0一五年曾获国家级第七届话语文学艺术大赛图书金奖。所以我将《桃源春》小说及电视文学剧本在二0一五年我寄给习主席各一套,经邮局查询幸喜习主席都收到了。但是习近平主席面对国际、国内时局,忙于国务,日理万机,那有功夫静下来亲阅《桃源春》呢!投资商们也只是为了赚钱,唯利是图,影视界也是朝钱看,谁还顾及国民素质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呢!他们这些人不闻香臭,只看上座率的高低。但上座率的高低只能是鲜闻少见的稀奇感,怎能代表一部作品的优劣呢!赵本山的走红,床上的那些事儿,那里耍活老虎可能人人都想看,纯娱乐的艺术引人一笑,逗人一乐,又有什么教益呢?
我相信总有一天《桃源春》会为世人注目的,文学艺术的正道应当是为社会服务,从宣传扭转人的思想、道德、意识形态方面走向正轨,应当是教育人民打击贪腐的有力武器。《桃源春》的主旨是为实现习主席提出的“文化强国复兴梦”而鸣锣开道,大唱赞歌的史诗作品。我殷切向往并大声呼吁:让我毕生的热血染红中国大地吧!
                                                                            陕西农民作家:郭太白
                                                                                   201611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6 06:59 , Processed in 0.0351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