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场 报警 (方六一出场,王随后,方坐。) 方:哎,大鱼上了钓,不久要动刀。 王:大爷,甭着急,慢慢来。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方:对,煮熟的鸭子料他飞不了啦! 唱:闲来晃去数月整, 还没见西施飞燕容。 心中焦躁无计用, 莽撞又怕坏名声。 花艳娇姿日日梦, 绣床锦帐睡不宁。 早把计策谋算定, 机会不来事难成。 小匪:大爷,救命! 方:妈的,大白天做梦?你见鬼了! 小匪:哎,不不不。大爷,你看这啥玩意。 方:啊,夜明珠!这要多少钱? 小匪:这个是送给大爷的。祝方大爷富贵齐天,福寿双全的,敬归敬,送归送,谁敢要钱。 唱: 方大爷,听我禀, 我外号就叫“恶大虫”。 久闻大爷尊名姓, 仗义偏重江湖情。 “偷破天”寨主劫杀案, 还有几个小弟兄; 昨日落难真不幸, 下在同州狱牢中。 惟我逃脱把信送, 乞求大爷救残生…… 方(吃惊地)哦,原是这事! 春兰——— 春(丫环)哎。 方:有请大娘子。(春兰下场) (大娘子出场,二丫环相随。) 娘:员外万福。 方:娘子,你看这是啥东西? 娘:夜明珠,夜明珠! 方:对,拿上。给你讨个花妹妹,娘子意下如何? 娘:奴已有三个妹妹,怎么还讨。 方:这个妹妹么人品出众,长的也好。她来伏伺娘子有何不好。 娘:嗯。(下场) 方 唱:偷破天和俺有交情, 夜明珠价值可连城。 飞檐走壁是妙手, 偷的赃物咱碾弄。 这真是久走黑路碰着鬼, 会水的鱼儿死浪中。 见死不救非仁义, 先去监牢探风声。 王管家。 王:在。 方:准备车马,你爷要连夜奔赴同州。 王:大爷,天这么黑,伸手都看不着指头,恐怕走不成。 方:呸!人命关天,朝夕难保。还是救命要紧! 王:对,救命要紧,江湖义气是根本。 (众下场) 第六场 探监 (音乐幽雅起奏,方六一衣冠楚楚上场坐车,王管家吆骡做扬鞭状“得,喔喔。”) 方唱:匆忙忙行了一夜晚, 神出鬼没不虚传。 大街闹市没心玩, 一径来到狱门前。 卒:你是啥人,吆车到这里弄啥? 方:哦,差官,探望亲友。 卒:眼放亮点,免得吃亏!(示意哨棒) 方:差官,吃亏是福,人人都不。花些银子,买个朋友。(掏出几锭银子递与狱卒,狱卒将银子接住)进。骡子栓好,快点出来,不许耽误! 方:晓得,晓得。 (方下场,狱卒亦下场。内幕启,露出监牢一角。偷破天与几个小匪披枷带锁坐于茅草之上。) 偷:哎,眼看要判刑了…… 众匪:八成活不成了…… 方:(出场)兄弟,你等受苦了,阿弥陀佛。 偷:哎,哈哈哈哈……(一阵狂笑)救命的活菩萨来了。 方:要说救命,恐怕不成;一步没钱,路难买通!咱的人可知底哩? 偷:方兄,只要你救出众位兄弟,外金子、银子拿瓮装哩。送你二十个大黄鱼(金条),这总行么? 方:不敢过分,只要十八个便行了。免得日后误会,这是纸笔,请写个文约。 偷: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嗨,自已人嘛,还弄这个,太不放心人了。(提笔写罢,按上手印) 方:呸!君子不想救命,黑漆半夜跑到这里做球来了。请问诸位,不知案子定了没有? 偷:没定。初解到时,听说老爷得了摆子,正发高烧,恐怕烧还没退。至今没过堂哩。 方:妙妙妙!诸位真是大幸运,金蝉蜕壳有了门。 偷:恐怕不稳当,金蝉脱壳外能脱了? 方:稳当当的! 偷:你先说咋样个脱法? 众:大爷必有高招,请教,请教? (众、跪下叩头下拜,恭听计策) 方:诸位听来。 唱:下邽县有一个秀才姓董, 穷的是叮当光打柴为生。 怀异志结帮伙图谋不轨, 咱何不借此人推卸罪名。 咬说他是贼头把咱捉弄, 他递刀俺杀人不敢不从。 只要咱众兄弟一口认定, 摇旗的就能将徒刑减轻。 凑银两将老爷腰包塞硬, 到那时出牢门笑的哼哼! 偷:好计,好计。只说这半辈子毕了,没想还有这点鸡毛运气。众匪(高兴地)哎咳哟,咦呼哟,大爷哟。 唱:但等开脱来庆幸, 便是再生父母情。 方:还望诸位兄弟保重,方某尽心竭力。拜别。 众(跪拜)多谢方大爷! (方下场,幕落) 第七场 诬陷 幕启(同州府大堂,列戟排矛,游曲起奏,幽静森严,知府上场。) 知唱:同州府破获了一帮罪犯, 这狂匪简直是毒辣凶残。 又杀人又放火劫村打店, 袭商车抢妇女常把路拦。 下一网打了个连窝齐揽, 老百姓都拍手喊我青天。 带上堂我还要明察细断, 杀人的要偿命欠债还钱。 校尉们,带“偷破天”一干人犯到堂! (内传“带偷破天诸犯到堂!”,唢呐声起,役卒排衙,知府坐堂,众犯上跪。) 偷:叩见大老爷。 众:叩见大老爷。 知:你就是“偷破天”么? 偷:小人是。 知:哼!(拍案)大胆毛贼,怎敢拦路抢劫,杀人放火,扰害良民! 偷:大老爷在上,小人岂敢为非,只缘受人唆使,威逼不过,才做这见不得人的勾当。大老爷,我等实在冤枉! 众:大老爷,冤枉!!! 知:你们受谁唆使,谁给你们做主,从实招来! 众:下邽县洗泥庄董昌作主。 知:董昌现在何处 偷:那晚遇事之后,他就溜之大吉…… 知:此事当真! 众:当真。 偷:大老爷,小人不敢道谎。 知:来人!(一小校上)下去即速查访,传令退堂! (校尉押众犯下场) 知念:清官断万事, 纲举则目张;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校(上场)禀老爷,董昌年龄二十许,秀才出身,家舍贫寒,打柴度日。查问多处,未听说他有不法之事。 知:难道就是洗泥庄董昌? 校:是洗泥庄董昌,千真万确。 知:文弱书生,怎敢作主为非。或是仇口陷害,也未可知。取笔墨来。 (小校下) 唱:提起此事费猜想, 秀才带头闯祸殃? 行文传于下圭阝县, 究查细访再作主张! (小校上奉纸笔,知府坐写完毕)小校近前! 校:伺侯大老爷。 知:将此文送与下邽县,火速回报。 校:遵命。(下场) 知念:铁砚磨穿求荣贵, 为人父母难上难。 (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