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于进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征稿启事] 《大文学》杂志(原《韵律诗歌》报)第2期征稿启事(截止日期2015年3月1日)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4-10-9 15:18:46 | 只看该作者
古典韵律
七律  烈士纪念日(新韵)

云低日蔽挽乾坤,国祭神州先烈魂。
上溯千年多志士,近书百载众贤臣。
舍身取义忠心在,迎寇杀敌赤胆存。
彪炳英雄铭史册,追终慎远示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11-2 09:21:38 | 只看该作者
《爷爷》
文/于永涛
爷爷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当过兵,亲眼见过日寇,爷爷那时也不过十几岁,日本鬼子来的时候,大老远就能听到日本鬼子的脚步声,村里的孩子见到,总会躲得远远的,好像见到豺狼一样。
爷爷写得一笔好字,字体端秀而规整。爷爷会写祖传的一种“包袱”,就是在上坟的烧纸上,写下“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之类的话,哪家的小孩,如果受到了惊吓,都会找爷爷写上一副,等孩子睡着的时候,在孩子头顶的地上,将“包袱”烧了,孩子的病准好,有很多人想要给爷爷一些“报酬”,爷爷总是笑而不接。也正因为如此,爷爷是相信世界上有妖魔鬼怪的,爷爷也经常给我讲这类故事,吓得我钻进被窝不敢出来,爷爷就会哈哈大笑说,妖魔鬼怪是不会吃乖小孩的。
我的童年是在爷爷的陪伴下度过的,我的老家坐落在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子,那里山高林密。我很庆幸,我的童年是在那里度过的。爷爷很疼我,小时候的我最怕打雷下雨,每当打雷的时候,我吓得大哭,爷爷就会把我搂在怀里,嘴里还会喃喃地说:“雷公公快停下吧,把小孩都吓哭喽…”
爷爷有听收音机的习惯,每天清晨,当我还赖在被窝里的时候,爷爷就会打开收音机,而后将窗子缓缓打开,早晨特有的清新味,就会从窗台涌过来,亲昵着我的小脑袋,收音机里正播放着评书,我躺在被窝里尽情地享受着惬意的时光。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接触了《水浒传》等名著。受爷爷的影响,我也爱上了听收音机,一次无意间,我发现了一个少儿类节目,那个节目叫《红帆船》,在这个节目中,有一个板块叫《小作家园地》,每一期的节目中,都会播读几篇优秀作文,一向不喜欢作文的我,竟有些跃跃欲试了,在爷爷的鼓励下,我将我的一篇习作,修改了一下,放进了信封,在爷爷的帮助下投寄到了邮筒里,知道有一天,电台里竟真的播读了我的作文,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文学的种子在我的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童年的我,没有上过幼儿园,我就如同爷爷的小尾巴,上山、下河、劳作时我都会跟在爷爷身边,可以说爷爷就是我的启蒙老师,是爷爷教我认识了每一棵草,每一朵花的名字。
爷爷的一生勤劳又善良,上了年纪的爷爷,还是会利索能及地干些农活,家里人也劝他不要再做任何事,可爷爷却说自己闲不住。每当遇到来乞讨的人,爷爷总会热心地给上一些东西,爷爷是信佛的,所以爷爷总是以善心对待他人。
爷爷走的很匆忙,从有病到去世没有受到什么疾病之苦,别人都说那是爷爷修来的福分。爷爷的坟茔在老家的山坡上,我知道爷爷是爱那方土地的,爱那里的每一棵草,爱那里的每一座山。

《昔日的村庄》
文/于永涛
再度踏上阔别已久的故乡。迎着旷野清新的风,闻着青草繁花的馨香,依旧是童年的味道。走在村庄的狭长的路上,一色的青瓦红砖的房屋,静静地伫立在透明的风中。只是不见以前的茅草屋,有的只是空荡的静寂。

多少年了,村庄依旧维持着本来的面貌。走到童年经常玩耍的小溪前,溪水依旧汩汩地流淌着,清澈见底。想努力地在溪间找寻童年的影子,终究未找到。走在绿树林荫的山路上,路旁依稀开着至今还叫不出名字的花,就那样在轻轻的风中摇曳着。路边的小草们,静静地生长,在我童年时代它们这样生长着,在我离开这里以后,它们依旧这样生长着,它们就这样始终保持着这种状态,经历着无数个春夏秋冬。脚下踩着的每一块石头,轻轻的发出每一声叩响,是那么的亲切,这会使我想到童年和玩伴们在这里玩耍的情景。微风吹来,路边的树叶沙沙作响,紧接着是清清的馨香,深吸一口气,舒畅之感在我身上蔓延开来,直至我身上的每一个毛孔。故乡的风总会带着馨香,把你的脑海中似乎已经遗忘了的记忆,又重新显现出来。

老屋依旧维持着本来的面貌。青瓦片的屋顶,满目斑驳的红色砖墙。那褪了色的蓝色窗棂,仿佛我童年对远方的向往。碧蓝的天,悠悠的云,总会给童年带来几丝遐想。老屋的旁边,依稀地长着几棵老李子树,每到春天,一簇簇雪白的李子花,将老屋点缀的甚是美丽。每到这个时节,儿时的我总会在老李子树下荡秋千,那粗粗的绳索,为我长了一双翅膀,每到微风过处,雪白的李子花瓣被风吹的到处都是,漫天的花瓣在空中飞舞,空气中浸满了淡淡的清香,而我也随着这些梦的精灵在飞舞着,那美丽的景致,至今还出现在我的梦里。老屋的屋后,有一片菜地,菜地的边上有一处空地,依稀地长着几十株草莓,幼时的我总在草莓刚红的时候,便四处在地里找寻草莓了,有的时候,在地里找了半天也不见草莓的踪影,一回头,一枚又红又大的草莓赫然出现在眼前,那滋味是在市场上的草莓吃不到的。菜地的边上,长着一棵又高又大的树,听爷爷说,这样的果树在附近的村庄仅我们一家有。每到秋天树上便满了小小的红彤彤的果实,在远处看,树上只是一片鲜红,光是这红就会引起想吃的食欲了。那果实味酸且鲜美,每到这个时节家人总要把它切成片,而后晒干,放在阴凉处存储。记得有一次,一位母亲被这树果实吸引了,领着一个和我一般大的孩子前来所要,我和我的家人很热情地帮他们到树上采摘果实。老屋给我留下的记忆太多了,我很感激它给我留下的这些珍贵而美丽的记忆,在我写的这些文字的字里行间,依然散发着老屋的味道。

直到现在,我终于体味到了什么是物是人非的含义了。那个小小的村庄,在岁月的风尘中静静地守望着,当我再度见到看着我长大的那些大爷、大娘的时候,他们的衰老让我感到莫名的感伤,让我感到了时间的流逝,那些曾经和我在一起玩耍的同伴们,也已经和我一起长成了健壮的青年。记忆就好像枯草一样,凌乱地散落在地里,那上面记录着我们的童年,我们的成长,我们的欢欣…也许人注定就是要成长的,就像地上的草一样,只能不停地生长,当我们再回头看我们走过的路的时候,居然是满目的萧瑟。

《春天,怀揣一粒种子》
文/于永涛
闲暇的时候,推开一扇窗。春,就随着一缕清新的风闯进来了,窗台上的花,随着微微的风悸动。
  闻着清新的风,体味安宁的一切。远处的山峦已渐渐返青。每一棵青草,每一朵野花都安安静静地生长着。鸟儿栖息在树上,断断续续地唱着一曲动听的歌。
  我站在窗台前静下心来,体味春天的恩赐。时光飞逝,岁月流转,每一年都会循序渐进,都会有一个春夏秋冬,为了事业,为了生活,为了前途,我们努力地跋涉在路上,在我们努力行进的过程中,有时只体会到了旅途的心酸,成功的喜悦,却忽略了沿途的美丽风景。德国诗人歌德曾说过:“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我们身边的每一处事物都有其美好的一面,每一棵草,每一朵花,甚至一块平凡的石头,在你细心的体味下,也一样会变得生动而有趣。
  请把一粒待发的种子揣在身上吧,即便此时它不会开花结果,但把它种进土里,亦会有拔节的嫩苗,散发着清香的花朵。每一片土地都会有孕育种子的博大胸怀,每一条小溪都会有它最终抵达的江海,人生亦是如此,相比于那些斤斤两两琐碎的小事又何足挂齿,只要我们心怀理想,坚持到底,梦想之花,必会开得绚烂、芳香。
  不是每一朵花都有阳光的抚慰,不是每一株草都有雨水的滋润,但无论是荆棘还是阴影,都没有阻碍每一朵花的开放,每一棵草的生长。悬崖上的映山红,其娇艳早已胜过群芳争艳。
春天,应是一个善于播种的季节,一个定好目标的季节,是一个令人心静的季节,而不是一个令人躁动的季节。春天,正背负着梦想的重量,带我们走向另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鸟的大爱》
     文/于永涛
    老家房子的屋檐下经常有鸟来这里筑巢,在春末夏初时节,经常会听到屋檐下雏鸟叽叽喳喳的鸣叫。
    一次,不知什么原因,我发现一只从巢里掉下的雏鸟。那是距离房子后窗很近的地方,它正站在绿草丛中的一块红砖上,好像有些害怕,在那里喳喳地叫。它刚长出了褐色的羽毛,毛绒绒的羽毛间凸显出一张浅黄色的小嘴。
   出于好奇,我把窗户打开欲看个究竟,但就在这时,一只大鸟“倏”地一声,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它飞到离我不远的木棍上,眼睛直盯着我,嘴里发出警惕的声响。它的这一举动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急忙把窗户关上。这只大鸟警惕地环顾四周,过了好一会儿,确信四周没有什么危险,迅捷地飞到小鸟的身边,对着雏鸟的嘴,把嘴里的食物吐给了雏鸟。大鸟就这样来来回回好多次,不辞辛苦地为雏鸟寻找食物。雏鸟也很聪明,当大鸟不在的时候,便一声不响地躲在草丛里,大鸟衔来食物时,会发出几声鸣叫,雏鸟闻声后,也跟着叽叽喳喳地叫起来。也许,鸟类也有自己的语言吧。
   就这样,大鸟忙着喂雏鸟一直忙到夜幕降临。此时,天快黑了,能见度已很低,大鸟已无法再继续捕食来喂雏鸟了。雏鸟焦急啾啾地叫了一阵。我也很为雏鸟担心,担心夜里会不会下雨,或者被猫鼠给吃了,要不要把它捉到屋里呢?或许过于多心了吧,不是还有大鸟吗?我这样想。
   果然,第二天下起了小雨。雨停以后,我四处寻找雏鸟的身影,却没有找到。这时,大鸟又飞来给雏鸟喂食了,前前后后地寻找,嘴里发出焦急的鸣叫,似一根离弦的箭,穿梭在草丛、房屋之间,找了好长时间,依然未见雏鸟的身影。我知道雏鸟再也不会回来了,那只大鸟心有不甘地站在不远处的墙上悲哀地叫着,四处张望着。
  此时的这只大鸟就如一个等待自己孩子的母亲,即便是等到地老天荒,它也要等着自己的孩子回来吧。此刻我深深地明白,动物之间的感情或许比人类的情感更真挚,更博大,起码它没有建立在利益、嫉妒之上,只有彼此之间的相濡以沫和无私奉献,伴着青山,随着溪流,传递着最圣洁的爱......

《静谧乡村》
文/于永涛

雨•山
    丝丝点点的雨丝从云朵上一不小心滑下来,溅在摇曳的碧叶上。远处,层层的山涛,隐没在如雾的细雨中。是谁在轻轻敲打平静的乡村,是那么地轻盈,又似一曲委婉的山歌,敞开大山的胸襟,奏出心底的韵乐。
    一线水天。
    风轻轻撩开云的衣裳,徜徉在山坳之间。叮叮咚咚的,可是山泉自碧山而下的,细细潺潺的水流,漾在不大的水窝间,满了,又流了出来。雨声过后,自有山泉的陪伴。
河•田
    似天边飘来的一条玉带,蜿蜒在青山之间,它走得轻盈,只有悦耳的叮咚声,小心摸索着前面走的每一步。河间,一群群鸭鹅,徜徉在碧水之中,时不时抖着羽毛,抖出了河水的清凉,河水一不小心一拐弯,来到了一片绿油油的世界——稻田,河水在稻田里静静流淌,它走得更加轻盈,正如稻农所说的河水贵如油。夕阳,微笑着如一杯甘甜的红酒,水天相接,不知是夕阳映着水,还是水浸染了夕阳。
童•趣
    不知从哪飘来一阵阵铜铃般的笑声,为山坳间增添了一丝生趣:折一枝树杈,追赶大脑袋的蜻蜓,众多的蜻蜓在夕阳下,一闪一闪的,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远处的青草边,一头黄牛,正安然地啃着草,牛的旁边,一小童正坐在草地上,双手捧着小脑袋,正陶醉在美景之中呢。远处,崎岖的山路,正延伸着通往山外面的世界,村里已炊烟四起,夕阳也渐渐隐去,留下浅色的红帆。

《 只要一点爱》
文/于永涛
一次,我在无意中看到一档访谈节目。这次节目主要采访了汶川地震灾区的人们。其中主持人采访了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爸爸,小男孩的妈妈在这次地震中不幸遇难了。小男孩和他爸爸并排坐在主持人面前。也许是出于紧张,小男孩说话时有一点结巴,但在主持人采访小男孩的过程中,我看到小男孩的爸爸的手从采访开始到结束时一直握着小男孩的手。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主持人问小男孩现在最想要的幸福是什么,小男孩此时早已是热泪盈眶,但他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掉下来,他满怀期待地说,他想找一个能够爱他,爱爸爸,能重新给他一个像以前一样温馨的家的妈妈。现场的观众无一不被小男孩的这句话感动着。当小男孩走下舞台坐到座位上的时候,眼泪终于还是止不住地落了下来。

在现场主持人又采访了一对中年夫妇,他们是在灾后重新组建的新家庭。主持人问那个男人,当时他们的婚礼是如何举办的,男人用很朴实的方言说,买了几斤猪肉,又买了一些青菜,简单地做了几道菜,这些就是他们幸福的婚宴了。因为在灾后,他们早已没有多余的钱了。由于现场的温度很高,男人却穿着一件又厚又重的毛线衣,此时男人早已是大汗淋漓,坐在旁边的妻子,不住地用纸巾为他擦着汗。主持人又问他身上的这件毛线衣的来历,男人很幸福地说,这是他的新婚妻子亲手为他一针一线出来的织出来的,男人说这是他收到最好的礼物,穿在身上感觉特别地暖。

看到这里,我被深深地感动着,他们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着,需要的一定是能够给他们慰藉的温暖的爱,哪怕只有一点爱,也可以抚慰着他们内心的创伤,也足以让他们感到知足,这种爱早已超越了爱的容量。

通信地址:(110031)沈阳市大东区大东路111号人保财险东北后援中心 于永涛(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11-8 18:21:10 | 只看该作者

卜算子·梅/天滢润

本帖最后由 天滢润 于 2014-11-8 18:24 编辑

疏影斜枝横,冷艳瑶山盖。雪吻琼林恋岫来,独自青岩外。
洗净满身尘,洁骨清香载,劲啸孤寒歌天籁。笑逐春融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马上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11-17 15:07:12 | 只看该作者
《桃园情》
  文/牟丽梅


浪漫三月桃花红
廊坊七月桃香浓
郊区桃园雅兴逛
尽赏园林万千种


桃农热情客人送
笑迎桃林兴冲冲
棵棵桃树绿成荫
枝满桃红撞眼瞳


尽情摘桃穿林丛
收获感觉非往同
新鲜桃子装满兜
满载而归像顽童


梦醉桃园诗情咏
枝绿桃红好心情
抓起相机拍一拍
桃林美景赏姿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11-17 15:07:55 | 只看该作者
《退休后我与外孙相伴》
   文/牟丽梅


外孙在晨曦中醒来
甜甜的梦乡与我拜拜
我强挣着松惺的眼睛
下床把外孙楼在怀

姥姥我把厨房门打开
尽我的厨艺忙碌在灶台
饭菜的飘香弥漫在室内
外孙吃的小肚鼓起来

外孙是个乖孩
有玩具的陪伴乐开怀
样样玩具玩的妙
尽自己的智慧施展艺奇才

外孙的饮食离不了喝奶
甜甜的奶粉喝的发呆
为外孙冲奶粉细中有序
科学喂养倾注我的爱

外孙喜欢活动在室外
酷热的天也不例外
到小区做一做喜洋洋
乐的外孙把小手拍

白天哄外孙睡觉不用拍拍
放一曲音乐很容易醉入梦海
三个小时香香的酣睡醒来
一顿美餐在等待

哄外孙到乐园、商场不怕消费钱财
衣服多多玩具满屋摆
小车开的滴滴叫
合体衣服穿在身上真叫帅

我每天陪外孙在一块
外孙亲我搂我的感觉无法表白
二十个月的外孙智能如同小大人
故事多多特招人喜爱

陪外孙睡晚觉很是无奈
贪玩的外孙对发困的姥姥不理不睬
寝室、客厅几番轮回才能安静的进入梦海
做饭、带外孙、干家务一天下来
退休后的我日子过的很倦怠

昔日站在三次讲台
今日成了全职太太
过去忙工作尽我的师才
今日带外孙献我的情爱

过去的工作为了培养祖国的花朵
今日的家务为了自己的后一代
忙碌的工作已成为过去的史载
平凡的家务将续写余生的乐哉
忙碌与平凡体现不同的生活内容
共同描绘我人生的多姿多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11-17 15:08:25 | 只看该作者
《浪漫葡萄园》
     文/牟丽梅

廊坊九月天微凉
天高云淡气候爽
果香飘逸诱口鼻
品种多多尽品尝


采摘葡萄久愿望
兴致冲冲快前往
乘车寻找葡萄园
尽赏路上好风光


小车停在大路旁
园景呈现笑脸扬
棚内葡萄好诱人
别提心里多欢畅


初次见到葡萄秧
叶子形状似手掌
拨开绿叶瞧一瞧
串串葡萄叶后藏


摘串葡萄心花放
采摘感觉就是爽
新鲜葡萄看不够
放在嘴里甜甜尝


葡萄秧苗高又壮
紫紫葡萄藤上长
粒大透紫是巨峰
粒小微绿玫瑰香


新鲜葡萄浮白霜
用手触摸硬朗朗
东瞧西樵寻佳果
剪刀轻剪桶里装


不怕蚊叮采摘忙
远眺棚景像绿廊
近瞧葡萄似龙眼
串串粒粒飘果香


棚内采摘留张像
瞬间实现我愿望
收获感觉好甜蜜
焕发诗情撰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11-17 22:32:16 | 只看该作者
《登北京香山》
   

   文/牟丽梅


金秋九月雅兴浓
初踏香山郁葱葱
奇特树种遍山岭
香山脚下望苍穹


远眺山峰气势宏
近赏植物万千种
身置园林好心情
人工建造显神功


山峰起伏云雾中
石阶甬路相连通
园林主峰香炉峰
山势险峻似迷宫


登山体验兴冲冲
五十六岁腿沉重
气喘吁吁汗流背
挑战自我不抱熊


甬路两旁绿草丛
头顶树荫挡阳公
一阶一阶往上爬
目标在望力无穷


到达顶峰好轻松
登山挑战获成功
香炉峰碑留倩影
俯瞰美景进眼瞳


一幅画卷挂天空
层层山峦罩雾凇
居高临下赏全景
心旷神怡宽心胸


游览索道悬碧空
游客穿越好神通
乘坐吊椅来飞渡
尽赏香山美姿容


抬头可感云在动
低头俯视树千种
山风习习微感凉
绿海茫茫万山重


索道返回来相送
自由飞翔山岭中
自动抢拍一瞬间
美景尽收露笑容


日游香山急冲冲
夕阳笼罩景不同
待到满山红叶飞
再吻浓香赏叶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11-25 09:06:1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格律诗歌
五律  双休家院种菜有感(平水韵十二文)
文/琛颢
常欣弄夏耘,不羡市滨纷。
汗落园中土,时蔬院里芬。
心平无乱事,意旷有祥氛。
既享餐肴美,逍遥自在君。  


七绝  老柳(平水韵一先)
文/琛颢
银燕斜窥点碧涟,游鱼误将素云穿。
临风老柳挥丝袖,闲看清清水底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11-25 15:09:16 | 只看该作者
《游白公祠》
久仰香山乐府篇,江边祠庙旧栏杆。
铜身石马腾空现,诗事千秋做玉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11-25 15:10:06 | 只看该作者
《 登高》
重阳过后强登高,自问经年做鬼妖。
三载两别零落半,紫薇花老旧衣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5 16:52 , Processed in 0.03058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