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文学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野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行”体文学,渴望早日有个“家”【存】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23:07:15 | 只看该作者
野神

发表于 2010-11-4 15:03 | 只看该作者


野神 发表于 2010-11-4 13:37


秦华回----

回复 秦华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秦华 于 2010-11-4 11:52 编辑


       我没有生气,而是直言而已。有韵无韵,要看作品的内核。
      我也不会带个人色彩,其实我们这样的讨论已经让文学界开始动荡了。
       散文诗不属于散文,这个是不可置疑的。按您的意思,散文诗就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文体(如小说那样)。她是不是独立一直是散文诗界与诗歌界的争论焦点。许多人一直努力的想让散文诗从诗歌中分离出来另立门户,但却被边缘化了,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我用了八年的默默努力才让它有家可回,现在再把它赶出诗歌,我认为不妥。
      现在的新诗(自由体诗、散文诗)无论分行不,其实是一家人。许多时候把自由体诗躺倒了就是散文诗。形式不是最主要的,诗意的内核才是主要的。
      我认为文学的细化分类对文学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但要大家认可还任重道远。
      散文的范围太广了。没有格律的文字都可以说它们是散文。
     小说曾经也是散文的一种,现在独立分出来了。
      散文诗也曾经努力的想独立过,但没有成功。鲁迅奖就没有它的位置,还有待散文诗人去努力。
     你现在提倡的随行体,要被认可也很难。
    对于当前雅俗共赏的诗歌如何鉴定————还待说服大家接受那些理论的权威确定,为中国的文学重新划分归宿。
下面是传统的分类。你做一个新分类吧。

         文学题材分类:
  1、两个大类。韵文与散文.(我国古代人是根据语句押韵否来分的)。
  2、三分法(“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采用的):叙事文学(神话、史诗、小说、叙事诗、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抒情文学(抒情诗和抒情散文)、戏剧文学(供舞台演出的脚本)
  3、四分法(现代我国文学理论界较多采用的):
  诗歌(抒情诗和叙事诗):古体诗词(诗词歌赋)、新诗(自由体诗、散文诗、歌词)
  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游记、小品、杂记、杂文、报告文学
  小说(从大散文里独立出来的)
  戏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23:07:43 | 只看该作者
于进水
发表于 2010-11-4 15:23 | 只看该作者


20# 闲人

O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23:08:16 | 只看该作者
野神
发表于 2010-11-4 17: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野神 于 2010-11-4 17:31 编辑
秦华 发表于 2010-11-4 14:52
我没有生气,而是直言而已。有韵无韵,要看作品的内核。
      我也不会带个人色彩,其实我们这样 ...



发表于 2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野神 发表于 2010-11-4 13:37
回复 秦华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秦华 于 2010-11-4 11:52 编辑

秦华语----

      我没有生气,而是直言而已。有韵无韵,要看作品的内核。
      我也不会带个人色彩,其实我们这样的讨论已经让文学界开始动荡了。
       散文诗不属于散文,这个是不可置疑的。按您的意思,散文诗就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文体(如小说那样)。她是不是独立一直是散文诗界与诗歌界的争论焦点。许多人一直努力的想让散文诗从诗歌中分离出来另立门户,但却被边缘化了,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我用了八年的默默努力才让它有家可回,现在再把它赶出诗歌,我认为不妥。
      现在的新诗(自由体诗、散文诗)无论分行不,其实是一家人。许多时候把自由体诗躺倒了就是散文诗。形式不是最主要的,诗意的内核才是主要的。
      我认为文学的细化分类对文学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但要大家认可还任重道远。
      散文的范围太广了。没有格律的文字都可以说它们是散文。
     小说曾经也是散文的一种,现在独立分出来了。
      散文诗也曾经努力的想独立过,但没有成功。鲁迅奖就没有它的位置,还有待散文诗人去努力。
     你现在提倡的随行体,要被认可也很难。
    对于当前雅俗共赏的诗歌如何鉴定————还待说服大家接受那些理论的权威确定,为中国的文学重新划分归宿。
下面是传统的分类。你做一个新分类吧。

         文学题材分类:
  1、两个大类。韵文与散文.(我国古代人是根据语句押韵否来分的)。
  2、三分法(“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采用的):叙事文学(神话、史诗、小说、叙事诗、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抒情文学(抒情诗和抒情散文)、戏剧文学(供舞台演出的脚本)
  3、四分法(现代我国文学理论界较多采用的):
  诗歌(抒情诗和叙事诗):古体诗词(诗词歌赋)、新诗(自由体诗、散文诗、歌词)
  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游记、小品、杂记、杂文、报告文学
  小说(从大散文里独立出来的)
  戏剧  


(版权所有,转载通知)文学是我的心舟,音乐是我的歌喉,舞蹈伴我常走,女红勿忘我多彩的生活。
简介、地址等在博客:http://blog.sina.com.cn/tl215
---------------------------------------------------------------------
闲人语-----

       我没有看到秦华的原帖,就转帖看我认为大家对“自由诗”的概念理解的不同,无法说到一起。

“如果按你那样的确定。散文诗归散文。自由体诗归随行,诗歌又回到古体诗没有新诗了?”(秦华)

          对于“自由诗”有二种理解,一种是相对于古体诗词的自由,囊括“五四”后的所有新诗,一种是相对于韵律诗歌的自由诗,没有韵脚,不讲节奏的分行的文字,归到“随行文学”的是后面这一种。所以不会没有新诗,韵律的新诗有很多再细分的品种,有广阔的空间,很长的历史,有很多爱好者和创作者,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怎么会没有了呢?
    一切认为散文应该算诗歌的观点都说散文诗有“诗性”,什么是“诗性”,它只是一点形象,加一点浪漫,加一点哲理,加一点情趣?这些东西其它文体都能达到,诗性必须包括它的形态特征(韵律,节奏等)。一个男人有点娘娘腔他还是男人,形体不能忽视。
    散文是一个很大的家庭,如果采用二分法,除了韵文都的散文,我们读到的古文大都是散文,《腾王阁序》是经典的散文,它只是王勃《滕王阁诗》的诗前序言,而它比诗本身出名多了,所以回归散文绝没有贬低的意思。
-

----------------------------------------------------------------------------

野神语

一、愚以为以上闲人所言有道理。

二、五分法

       愚以为在秦华总版的四分法上改进一下,加上“随行”体文学,则成五分法,调整一下即可。则文学体裁可分为:

 1、诗歌(抒情诗和叙事诗):
              纵向分------
                       古典韵律诗歌、古今简体诗词、现代韵律诗歌;
              横向分------
                    “通韵齐言正格诗歌”“通韵齐言变格诗歌”
                    “变韵齐言正格诗歌”“变韵齐言变格诗歌”
                    “通韵杂言正格诗歌”“通韵杂言变格诗歌”
                    “变韵杂言正格诗歌”“变韵杂言变格诗歌”八种诗歌体式。
                    

                    (见于进水《汉语言韵律诗歌理论纲要》
                      http://zhongguoyunlvshigewang.5d6d.com/thread-9433-1-1.html
 2、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散文诗、诗散文、游记、小品、杂记、杂文、报告文学
 3、小说
 4、戏剧
   5、“随行”体文学(原“自由体诗歌”伪称)


      愚以为这样分类,非常明确,一目了然。每一种文体都有其独立的特征,易于分辨,比较科学。

秦版的开明和责任心,是文学的福音。相信,我们一定会为中国的文学找到科学的道路,为后来人开辟出宽阔的大道,使各类文学作品的创作蒸蒸日上,为中华文明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2010.1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23:08:45 | 只看该作者
鸿硕
发表于 2010-11-7 10:01 | 只看该作者


好啊,叫“随行体”独立门户,大大方方多好。叫它诗非驴非马,不仅别人,就是自己也不好意思,感到别扭;叫它散文也非本色,心里恐怕也不舒服。“随行体”本质上是诗和散文的混血儿,大概是赋的子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23:09:11 | 只看该作者
于进水
发表于 2010-11-7 10:37 | 只看该作者


24# 鸿硕
“随行体”本质上是诗和散文的混血儿
——这句话总结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23:09:34 | 只看该作者
鸿硕
发表于 2010-11-14 11:17 | 只看该作者


随行体”这是新的称谓,当然需要诗界同仁一起切磋,达到共识。
我意:叫“随行体”可以。它是诗和散文的混血儿。打一个粗俗的比喻,这好比是骡子,它是马和驴的混血儿,象马又像驴,人们既不管它叫马,也不管它叫驴,更不管它叫驴马(马驴),而是管它叫“骡子”。此意相同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23:09:57 | 只看该作者
于进水

发表于 2010-11-14 11:21 | 只看该作者


26# 鸿硕
需要有一个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23:10:19 | 只看该作者
刘兴祥
发表于 2010-11-22 17:14 | 只看该作者


拓宽文体,留有空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23:10:40 | 只看该作者
缘契
发表于 2010-11-22 20:2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终于找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23:11:06 | 只看该作者
彭晓

发表于 2010-11-24 23:59 | 只看该作者


随行体”这是新的称谓,当然需要诗界同仁一起切磋,达到共识。
我意:叫“随行体”可以。它是诗和散文的混血儿。打一个粗俗的比喻,这好比是骡子,它是马和驴的混血儿,象马又像驴,人们既不管它叫马,也不管它叫驴 ...
鸿硕 发表于 2010-11-14 11:17
言简意赅,生动形象。问好鸿硕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华大文学网

GMT+8, 2025-2-5 21:57 , Processed in 0.03178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